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1)
2023(10690)
2022(8817)
2021(8259)
2020(6752)
2019(15054)
2018(14708)
2017(26860)
2016(13968)
2015(15653)
2014(15069)
2013(15033)
2012(14612)
2011(13638)
2010(13779)
2009(13137)
2008(12713)
2007(11519)
2006(10457)
2005(9701)
作者
(39974)
(33382)
(33294)
(31670)
(21567)
(15772)
(14881)
(12867)
(12807)
(11879)
(11814)
(10989)
(10948)
(10892)
(10480)
(10276)
(9866)
(9654)
(9495)
(8867)
(8658)
(7919)
(7868)
(7761)
(7555)
(7547)
(7274)
(6890)
(6679)
(6606)
学科
(81966)
经济(81907)
管理(43147)
(39963)
(33521)
企业(33521)
方法(26981)
中国(23541)
数学(23105)
数学方法(22953)
地方(18745)
技术(16561)
(16244)
业经(16097)
(15860)
(14551)
(13734)
贸易(13720)
(13329)
地方经济(13276)
(12985)
技术管理(12139)
(12007)
金融(12005)
(11725)
银行(11714)
(11462)
理论(10913)
农业(10829)
环境(10770)
机构
大学(218273)
学院(213638)
(106851)
经济(105279)
研究(80228)
管理(78797)
理学(66602)
理学院(65827)
管理学(65079)
管理学院(64633)
中国(61453)
(46619)
(45712)
科学(43244)
(39398)
财经(37094)
经济学(35920)
研究所(35398)
中心(34072)
(33814)
经济学院(32022)
(31550)
北京(29777)
(29499)
师范(29323)
(28085)
财经大学(27449)
(26511)
(24916)
师范大学(23945)
基金
项目(133334)
科学(107775)
研究(102303)
基金(99510)
(85757)
国家(85095)
科学基金(73238)
社会(70834)
社会科(67364)
社会科学(67348)
基金项目(50976)
(49235)
教育(46548)
自然(42083)
(41648)
自然科(41200)
自然科学(41190)
自然科学基金(40536)
资助(39673)
编号(37936)
(33321)
成果(32430)
国家社会(31420)
(31263)
(30614)
重点(30584)
创新(30289)
中国(27994)
教育部(27900)
课题(27846)
期刊
(125196)
经济(125196)
研究(76438)
中国(46011)
(34979)
管理(34355)
科学(29229)
学报(28850)
教育(25660)
(24625)
大学(23027)
经济研究(21853)
财经(21378)
学学(21182)
(20908)
金融(20908)
技术(19217)
(18788)
农业(16883)
问题(16464)
业经(16184)
(15228)
世界(14149)
技术经济(13799)
国际(13616)
科技(10678)
统计(10609)
(10383)
(10340)
论坛(10340)
共检索到342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改革和宏观经济调控等方面的考察,指出简单运用新古典经济理论不足以充分理解中国经济现实,更不能得出具有针对性和正确的政策结论。本文指出,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相关经济理论在理解中国经济现实的根本性问题上存在缺陷,包括:(1)转轨经济理论推论不出中国特有的改革目标模式、评价标准和实现途径;(2)传统增长理论解释不了中国特色二元经济发展的过程和绩效;(3)主流宏观经济学在简单套用于中国转轨时期宏观调控实践中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国内外经济学家普遍遇到的中国统计之谜,指出只有坚持从经济现实出发的理论一致性原则,才可能准确把握中国经济的历史、现状和未...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艳  
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不能适应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完善引致的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的实践,必须进行理论观点、体系框架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与时俱进,创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经济学成为我们的紧迫任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跟市场经济相结合,其核心内容即社会主义公有制跟市场经济相结合。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破除来自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左右两方面的同一把思想枷锁——市场经济跟社会主义公有制不相容,于上世纪90年代初作出的战略决策。同时,改革开放把中国推进了有中国特色的"三种转轨交织在一起"的转轨时期,其间的复杂性、艰巨性,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所未曾遇到和研究过的。这里,既有制度创新,也须理论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使命,便历史地落在中国人民的肩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其核心内容即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破除来自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左右两方面的同一把思想枷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不相容,于20世纪90年代初作出的战略决策。同时,改革开放把中国推进到有中国特色的"三种转轨交织在一起"的转轨时期,其间的复杂性、艰巨性,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所未曾遇到和研究过的。这里,既有制度创新,也须理论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使命,便历史地落在中国人民的肩上。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海丰   黄晨   司叶林  
主流发展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有一定解释力,但无法胜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释任务。通过对成功实现现代化的东亚国家的历史考察,指出演化经济学和发展型国家理论可以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两种思想资源。中国能够成功实现现代化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长期聚焦生产力提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能够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并实现了制度变迁、经济结构变迁和国家能力提升三者的协同演进。制度变迁、经济结构变迁、国家能力提升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三个重要意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海丰   黄晨   司叶林  
主流发展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有一定解释力,但无法胜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释任务。通过对成功实现现代化的东亚国家的历史考察,指出演化经济学和发展型国家理论可以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两种思想资源。中国能够成功实现现代化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长期聚焦生产力提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能够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并实现了制度变迁、经济结构变迁和国家能力提升三者的协同演进。制度变迁、经济结构变迁、国家能力提升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三个重要意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立群  
一、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紧迫性政治经济学曾在中国财经类教育和党政教育体系中居基础学科和核心课程的重要地位,其基本范畴、原理及研究方法统领和支撑着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的所有分支学科和专业,并构成其学科和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这一重要地位导源于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了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本质规律,从而提供在更深层面上理解和解析经济现象的思想方法。学习政治经济学对于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和实践中的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培勇  
一、三个重要历史背景在纪念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选择以"经济所、经济所人与中国特色经济学的构建"为主题作笔谈,系基于如下三个重要历史背景的一系列深刻考虑。其一,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同志发表的《讲话》,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了全面部署。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显然是涵盖多个哲学社会科学类学科的统称,其中的一个重要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培勇  
一、三个重要历史背景在纪念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选择以"经济所、经济所人与中国特色经济学的构建"为主题作笔谈,系基于如下三个重要历史背景的一系列深刻考虑。其一,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同志发表的《讲话》,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了全面部署。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显然是涵盖多个哲学社会科学类学科的统称,其中的一个重要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衍龙  
新古典经济学与经济学创新李衍龙新古典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派。该学派因假设行为最大化并以机械均衡为理论核心而招致诸多批评。在批评新古典经济学的同时,人们也在试图改革和创新经济学。目前,就经济学创新问题人们远未达成共识,但探讨基本上沿着两个方向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箭  
本文首先从认识论的角度对进化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指出由于对经济世界认识的不同导致了两种经济学理论在经济理性、多样性以及时间和过程等基本问题的理解上的显著差异。本文认为 ,进化经济学坚持以动态演化观点来理解社会经济过程的思想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叶万军  
人的问题是任何学科都回避不了的问题。在马克思那里,他借助于经济哲学的视野完成了对人的全面考量,人的起源问题、本质问题、动力问题、地位问题和发展问题都得到了科学的回应。作为"中国版"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体现人民呼声的经济学理论,又是为人民谋福利的一门科学理论。可以说,人学之维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始终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少安  
研究对象统一和规范了所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必须符合这个一般性。研究方法、内容、范式和目的决定或赋予不同经济学流派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色有三个维度,在基本方法论维度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创新或特色:一是发展和完善了的、本质主义与历史主义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二是有意识地从中华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中寻找相关的、既符合人类合作性又切合中国作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实际情况的文化元素,提炼成为经济学基本方法论的“主义”。在创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一是处理好“一般”与“特色”的关系;二是处理好积累和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三是处理好通用学术语言与学术话语权的关系;四是处理好学理支撑与联系实际和服务现实的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榛  
中国改革开放后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前提下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实践可以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基础。中国改革开放后探索出来的生产力发展道路、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最终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不曾有过的实践,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实践下中国取得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少有的成果。这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事实,需要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通过揭示其中包含的经济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找到一条新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