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1)
- 2023(10093)
- 2022(8414)
- 2021(7876)
- 2020(6545)
- 2019(14848)
- 2018(14648)
- 2017(28137)
- 2016(15044)
- 2015(17136)
- 2014(16975)
- 2013(16526)
- 2012(15518)
- 2011(14205)
- 2010(15081)
- 2009(14436)
- 2008(14272)
- 2007(12986)
- 2006(11952)
- 2005(11103)
- 学科
- 济(85940)
- 经济(85867)
- 管理(48090)
- 业(42654)
- 企(37547)
- 企业(37547)
- 方法(31303)
- 数学(26784)
- 数学方法(26180)
- 中国(20119)
- 地方(19697)
- 学(18298)
- 业经(16898)
- 农(16163)
- 技术(14883)
- 理论(14819)
- 财(14687)
- 制(13595)
- 地方经济(13392)
- 银(12039)
- 银行(12027)
- 融(11862)
- 金融(11862)
- 行(11589)
- 和(10914)
- 农业(10755)
- 贸(10510)
- 贸易(10498)
- 环境(10481)
- 技术管理(10146)
- 机构
- 学院(227030)
- 大学(226926)
- 济(102182)
- 经济(100105)
- 管理(85993)
- 研究(77897)
- 理学(72697)
- 理学院(71897)
- 管理学(70335)
- 管理学院(69895)
- 中国(59962)
- 京(47770)
- 财(46315)
- 科学(45062)
- 所(39262)
- 财经(35969)
- 江(35346)
- 研究所(34941)
- 中心(34575)
- 经济学(32674)
- 经(32357)
- 北京(30845)
- 范(30629)
- 师范(30421)
- 农(30096)
- 经济学院(28854)
- 州(28524)
- 业大(28479)
- 院(27505)
- 财经大学(26386)
- 基金
- 项目(139534)
- 科学(111031)
- 研究(104518)
- 基金(100558)
- 家(86292)
- 国家(85586)
- 科学基金(74175)
- 社会(68058)
- 社会科(64485)
- 社会科学(64467)
- 省(55720)
- 基金项目(51216)
- 教育(49014)
- 自然(45835)
- 划(45622)
- 自然科(44832)
- 自然科学(44824)
- 自然科学基金(43968)
- 资助(42233)
- 编号(41725)
- 成果(35065)
- 重点(31863)
- 创(31072)
- 发(30985)
- 课题(30312)
- 部(30295)
- 创新(29172)
- 国家社会(28127)
- 教育部(26748)
- 大学(26356)
- 期刊
- 济(123846)
- 经济(123846)
- 研究(75057)
- 中国(46424)
- 管理(36591)
- 财(35995)
- 学报(30275)
- 科学(29576)
- 教育(28421)
- 农(28052)
- 大学(23723)
- 技术(23145)
- 融(22889)
- 金融(22889)
- 学学(22042)
- 经济研究(20637)
- 财经(19405)
- 农业(18506)
- 业经(17940)
- 经(16969)
- 问题(15640)
- 统计(14268)
- 技术经济(14251)
- 策(13130)
- 贸(11430)
- 决策(11377)
- 图书(10595)
- 商业(10553)
- 科技(10356)
- 现代(10239)
共检索到358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吴遵杰 陈勇
居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未能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这表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存在重大缺陷。本文旨在指出和分析缺陷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其实际商业周期模型在研究假设、分析方法及政策推论方面有重大漏洞,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研究的所谓"科学化"追求以及意识形态偏见,由此可见,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已走入歧途,"修补"或"重建"困难重重。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吴遵杰 陈勇
居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未能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这表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存在重大缺陷。本文旨在指出和分析缺陷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其实际商业周期模型在研究假设、分析方法及政策推论方面有重大漏洞,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研究的所谓"科学化"追求以及意识形态偏见,由此可见,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已走入歧途,"修补"或"重建"困难重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婴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由70年代出现的理性(合理)预期学派发展而来的。由于理性预期学派进入80年代以来有了重要发展,且影响日益扩大,所以被西方学者冠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这一内涵更丰富的名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从创立之初就对经济周期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早期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卢卡斯提出了货币周期模型,80年代又有一批学者提出了实际经济周期模型,都引起过很大反响。这里我们介绍货币周期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汉洪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易风 方松英
在同凯恩斯主义的论战过程中,一个新的学派脱颖而出,它就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进入80年代以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有了新的发展。一批学者自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第二代,对卢卡斯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挑战,试图用实际因素解释经济波动根源,此外他们还对财政政策、政策的时间一致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巴罗、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和芬恩·基德兰德。目前,这批学者以其与众不同的周期理论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统计检验技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延
70年代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关于稳定性政策的论战中,有一个勿庸置疑的前提:政府政策是有效的,争论的焦点在于哪一个政策,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更有效。70年代末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崛起,将争论向“前”推进了一步,争论的焦点是这个前提本身:政策是否有效?在多大程度上有效?80到90年代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界非常活跃的10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在争论中进一步发展了自身的理论,但是无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毕吉耀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又称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产生于70年代早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演变,已经形成为包括宏观经济分析、微观经济分析、实际经济周期分析、经济政策分析以及经济计量分析在内的完整体系,对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理性预期假设最初是由穆斯(Muth,J.F.)在60年代初提出的,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却是在70年代产生和形成的,主要奠基人是卢卡斯(Lucas,R.E.Jr)和萨金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文强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过两个阶段 :以卢卡斯、萨金特为代表的早期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以基德兰德、巴罗等为代表的“第二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周期分析、宏观政策分析以及政策设计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理论成果给我们以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汤铎铎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new open economy macroeconomics,NOEM)产生于上世纪末,目前处于西方开放宏观经济研究的前沿位置。作为新新古典综合(new neoclassical synthesis,NNS)框架的成功范例,NOEM把名义刚性和不完全竞争引入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使得研究有了坚实的选择性微观基础。NOEM继承了Mundell-Fleming模型以来国际宏观经济分析的传统智慧和经验常识,关注现实经济问题,对积极的政府政策持友善态度。NOEM可以说是用当前最流行的理论框架来解决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同时,它又是这一领域已有研究传统的某种延续。本文从NOEM的理论框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彦斌 邱哲圣 李方星
理性预期革命之后,基于代表性个体和完全市场假设的分析框架逐渐成为宏观经济理论中研究长期经济问题的主要方法。然而,这一分析框架由于受到基本假设的限制而存在较多的不足。20世纪80年代以来,Bewley模型通过引入个体的异质性和市场的不完全性克服了这些缺陷,进而在消费和储蓄理论、财产不平等、宏观经济政策福利分析以及纳入房地产的宏观经济研究等领域实现了重大进展。本文对这些领域的前沿文献进行了梳理,在给出模型一般框架的基础之上,系统总结了Bewley模型在各个领域中的开创性贡献,并对其建模方法的发展、求解方法的改进以及在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吕元祥 赵雷
美国次贷危机暴露了主流宏观经济学在货币金融分析方面存在弊病,而以Godley为代表的多位经济学家所发展的存量流量一致模型,通过明确引入货币金融体系的作用而能对金融危机的发生进行有效的理论分析和预测。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不仅考察实物资本、金融资产和负债等存量,也考察实物和金融交易产生的流量;第二,基于存量流量核算一致性的原则,通过核算方程和部门的行为方程考察存量和流量之间的动态相互影响;第三,引入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比如历史时间、过程理性、货币和银行的重要作用等。存量流量一致模型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框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云
近十几年来,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兴起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简称NOEM-DSGE模型)。该方法由于具有明确的微观基础,并引入了动态随机分析,在解释诸多经济问题时显示了其优越性。本文在梳理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NOEM-DSGE模型的基本结构,及其在国际宏观经济领域的具体应用,最后指出这一模型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汤为本
拉姆齐在1928年所提出动态最优化模型(拉姆齐模型)及其重要思想湮没了30多年,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重新发现",并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认为,就理论分析框架而言,拉姆齐模型已经取代了IS-LM模型的位置,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本文透过拉姆齐模型的略带喜剧意味的命运,追寻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轨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树人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两大流派的异同来说明当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两大流派的一致观点是 :立足于微观个人行为分析宏观经济问题 ,认为个人行为是理性的 ,理性预期是理解宏观经济活动的关键 ,在构建宏观经济理论时广泛地采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并将宏观经济理论纳入到均衡分析框架之中。两者分歧的根源在于 :新古典主义认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没有摩擦 ,因而价格可以充分及时的调整 ;新凯恩斯主义声称市场是不完全的 ,存在种种刚性障碍价格与工资及时变化。相应地 ,虽然都承认理性预期 ,但两大流派在理论结论和政策建议上出现实质性区别 :新古典主义认为市场机制能够使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