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2)
2023(14873)
2022(12405)
2021(11168)
2020(9141)
2019(20329)
2018(19627)
2017(36911)
2016(19711)
2015(21998)
2014(21482)
2013(21510)
2012(20774)
2011(19002)
2010(19685)
2009(18831)
2008(17898)
2007(16541)
2006(15193)
2005(14319)
作者
(60222)
(50060)
(50011)
(47269)
(32065)
(24204)
(22428)
(19319)
(19269)
(17999)
(17399)
(16853)
(16396)
(16310)
(16031)
(15638)
(14846)
(14588)
(14564)
(14283)
(12864)
(12455)
(12286)
(11664)
(11552)
(11169)
(11152)
(11133)
(10403)
(9982)
学科
(100043)
经济(99950)
管理(56664)
(56098)
(45002)
企业(45002)
中国(33515)
方法(31302)
地方(28800)
(28033)
金融(28033)
数学(26669)
数学方法(26359)
(26272)
银行(26227)
(25504)
(24267)
业经(22091)
(21509)
(21490)
(20315)
技术(17839)
农业(17186)
地方经济(16536)
(16120)
贸易(16102)
(15506)
理论(14179)
(14031)
(13941)
机构
大学(288516)
学院(288185)
(129469)
经济(126638)
研究(111861)
管理(100937)
中国(89174)
理学(84140)
理学院(83098)
管理学(81614)
管理学院(81091)
科学(65652)
(62982)
(59703)
(57849)
研究所(51855)
(50986)
中心(50526)
(47054)
财经(45779)
经济学(41845)
(41369)
北京(40803)
(40502)
业大(40360)
农业(39564)
(38462)
师范(37968)
(37742)
经济学院(37330)
基金
项目(180242)
科学(141132)
研究(131725)
基金(128918)
(113658)
国家(112668)
科学基金(95023)
社会(85125)
社会科(80822)
社会科学(80802)
(71950)
基金项目(66217)
(59714)
教育(59341)
自然(58978)
自然科(57652)
自然科学(57636)
自然科学基金(56622)
资助(53387)
编号(51186)
(45406)
成果(42665)
重点(41791)
(39696)
(38878)
课题(38198)
创新(37442)
发展(36666)
(36080)
国家社会(35991)
期刊
(158489)
经济(158489)
研究(99548)
中国(70841)
(48076)
学报(46737)
(45670)
(43550)
金融(43550)
管理(42693)
科学(42606)
大学(35651)
教育(35439)
学学(33543)
农业(31984)
经济研究(26590)
技术(25847)
财经(24252)
业经(23603)
(21196)
问题(19404)
(17245)
(16188)
技术经济(16169)
国际(15368)
世界(15111)
科技(13663)
统计(13609)
商业(13212)
现代(12844)
共检索到479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永中  
本文分别建立了引入金融部门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对金融发展的增长效应和水平效应进行比较分析。文章首先,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分析了金融发展的水平效应和增长效应。其次,分别在资本外溢、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等代表性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探讨了金融发展的增长效应和水平效应。最后,概括总结全文观点。本文认为,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金融发展只有水平效应,而无增长效应,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金融发展既有水平效应又有增长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赵志君  
80年代中期以后,推动新增长理论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技术进步的解释,由此产生了“干中学、知识外溢”、R&D、技术创新、公共产品和公共产品的“拥挤”等一系列模型。另一个是对趋同现象的解释,由此产生了包含人力资本在内的一系列增长模型。由于含有人力资本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一方面对外生技术进步给出了部分解释,另一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任力  
本文根据Roberts与Setterfield对内生增长的定义,将古典内生增长(旧内生增长)理论分成四种类型。SMY的特征是从内生劳动分工演变促进内生增长,RMS强调内生创新增长,KKT是一种凯恩斯主义内生增长思想,而HDAF则是距离新内生增长理论最近的AK模型。此外,李嘉图、凡勃伦等人对收益递增机制、资本的内涵等作出了贡献。古典内生增长理论中关于增长的路径依赖性、非均衡性、不确定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性等思想对新内生增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殷小丽  
文章基于江苏省1978-2016年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数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金融发展指标构建模型,通过协整分析与结构模型方法,探讨了金融发展影响社会经济增长的传导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的金融发展通过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制度因素这三种渠道来影响经济增长,物质资本存量是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影响途径;而技术进步不是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的传导渠道,证明江苏省金融发展对GDP增长的推动较少地通过技术进步这一影响因素来实现,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发展,积极引导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行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升技术含量,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熊鹏  王飞  
文章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例,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并将其与金融发展的指标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组,探讨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是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三条显著的传导渠道,资本积累是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技术进步并不是显著的传导渠道;同为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主体,金融中介的作用明显要大于金融市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振  谢家智  高庆鹏  
本文通过吸收内生增长理论思想,修正了外生技术进步假设,建立了一个内生金融发展的二元经济增长封闭模型。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高部门资本存量及其积累速度,实现二元经济总产出的增长。但是,受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配置资本内在机制的影响,金融资源配置在部门之间会出现流动性失衡,而这种失衡最终会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强化二元经济结构。研究还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会促进二元经济的良性转化,但受生产要素配置比例的影响,劳动力转移速度受农业部门资本存量增长速度和非农业部门产出增长率的限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艳芳  
文章整理计算了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物质资本积累、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积累等数据,分产业实证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传导渠道,结果发现:对于第一产业,金融通过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渠道显著影响经济增长,而技术进步渠道并不显著;第二产业技术进步渠道、物质资本积累渠道、人力资本积累渠道均不显著;第三产业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渠道来影响经济增长,物资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渠道并不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斌  
本文试图运用古典的内生经济发展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做一个简单考察。文章考察了投资、消费与经济内生演进机制在中国的运行状况,分析了这一机制的总体特征,并依时序发展考察了其演进与变化的过程。我们发现,中国经济增长明显地表现为两个阶段。90年代中期后,经济演进机制的运行变化的紊乱,供给创造需求的能力不足。解决好上述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志铭  郭惠武  
新古典熊彼特主义增长理论引入垂直产品创新,把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思想纳入到了内生增长理论中,并运用此理论讨论了“创造性破坏”经济动态下的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失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以及制度与经济增长等一系列经济结构问题。虽然这一派理论仍未脱离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但在方法上已有所突破,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有关经济增长的结构问题,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近年来,我国经济已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重创新、调结构、扩内需的内生增长方式,经济增长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从多种因素分析预测,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与消费升级、民生基础设施投资等将为未来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一)新型城镇化将强力拉动内需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人增加到2012年的7.12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军  王昆  
文章基于我国1996—2015年的经验数据构建金融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进行综合测度,然后运用VAR模型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引致性需求,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却没有支持作用。然后运用ARDL模型对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市场结构之间的作用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我国金融发展效率低下、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产生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抵消了金融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因此我国政府应该积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加速金融市场化进程,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发展环境来降低金融抑制,同时促进金融市场创新,满足经济增长带来的金融服务需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本艳  程宁双  
文章依据我国31个省市的非平衡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协整模型,利用Pedroni(1999,2000)提出的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法,对金融发展对我国总体以及31个省市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耀彬  黄梦圆  白彩全  
"资源诅咒"是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假说,但金融发展水平对"资源诅咒"产生的影响却容易被忽视。论文通过使用1996—2012年中国31个省市区域的面板数据,利用Hansen门槛模型发现:"资源诅咒"确实存在于中国省际;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存在门槛临界,即金融业的发展情况在门槛值1.635 2的前后,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显著不同;居民消费和政府支出可以显著影响金融业的发展;物质资本投入水平仍然是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拉动地方消费、提高政府支出和物质资本投入,进而提高地区金融业发展水平,可以有效缓解"资源诅咒"现象,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周立  雷中豪  
选取1997~2017年和2013~2017年两个时间段总体、省际经济面板数据,回归分析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关系,以及运用单阈值门限面板回归模型、三阈值门限面板回归模型分析金融超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阈值效应,研究得出,1997~2017年中国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实体经济增长;2013~2017年中国"金融超发展"显著地抑制了实体经济增长;金融膨胀对实体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阈值效应,当金融发展未造成物价水平CPI高于阈值时,会促进实体经济增长,当金融超发展造成物价水平CPI高于阈值时,会抑制实体经济增长;三阈值模型中的中间阈值点是宏观政策转换最佳时点。因此,可以通过门限面板回归求解阈值点办法来考察中国"金融超发展"现象,中国应逐步降低金融部门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让金融部门和金融资产更高质量服务于实体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华培  
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为研究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出发,论证经济增长率是经济效率和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函数,并以此建立了分析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