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4)
- 2023(7284)
- 2022(6190)
- 2021(5569)
- 2020(4527)
- 2019(10429)
- 2018(10280)
- 2017(19147)
- 2016(10668)
- 2015(11856)
- 2014(11936)
- 2013(11727)
- 2012(11267)
- 2011(10526)
- 2010(10817)
- 2009(9862)
- 2008(9507)
- 2007(8444)
- 2006(7662)
- 2005(7205)
- 学科
- 济(54289)
- 经济(54252)
- 管理(26405)
- 业(25830)
- 方法(20143)
- 企(19095)
- 企业(19095)
- 数学(18159)
- 数学方法(17823)
- 地方(17805)
- 中国(16782)
- 农(13935)
- 业经(11601)
- 学(10993)
- 地方经济(10232)
- 环境(10215)
- 农业(9798)
- 发(9744)
- 融(9019)
- 金融(9019)
- 银(8625)
- 银行(8603)
- 行(8455)
- 贸(8167)
- 贸易(8156)
- 财(8134)
- 易(7795)
- 技术(7682)
- 制(7410)
- 发展(7150)
- 机构
- 学院(153962)
- 大学(150477)
- 济(62528)
- 经济(61227)
- 研究(60392)
- 管理(54443)
- 理学(46101)
- 理学院(45425)
- 中国(45280)
- 管理学(44253)
- 管理学院(43973)
- 科学(39543)
- 京(34078)
- 所(32878)
- 农(30867)
- 研究所(29922)
- 财(27002)
- 中心(26688)
- 江(24407)
- 业大(24358)
- 农业(24162)
- 北京(22108)
- 范(21989)
- 院(21875)
- 师范(21706)
- 财经(20728)
- 州(20138)
- 省(20052)
- 科学院(19266)
- 经(18696)
- 基金
- 项目(101858)
- 科学(79974)
- 基金(72070)
- 研究(71579)
- 家(64262)
- 国家(63734)
- 科学基金(53752)
- 社会(44218)
- 省(42138)
- 社会科(41964)
- 社会科学(41957)
- 基金项目(37213)
- 自然(35682)
- 划(35461)
- 自然科(34863)
- 自然科学(34859)
- 自然科学基金(34161)
- 教育(32593)
- 资助(30745)
- 发(28448)
- 编号(28410)
- 重点(23937)
- 发展(22544)
- 成果(22385)
- 展(22139)
- 课题(21422)
- 部(21195)
- 创(21165)
- 计划(20137)
- 创新(19858)
共检索到244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志远 周雨婷 林健 黄程 高洁 段会娟 程水生 赵际成 罗伟珏 刘月焕
近年来,我国信鸽和肉鸽养殖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国继鸡、鸭、鹅之后的第四大家禽产业。鸽腺病毒(pigeonadenovirus,PiA dV)是鸽群中常见的一种病原,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TaxonomyofViruses,ICTV)将鸽腺病毒分为PiAdV-A和PiA dV-B。2022年1月起,我国新疆、河北、北京等地区的信鸽公棚以及肉鸽养殖场暴发了一种以鸽肝组织弥漫性坏死和突然死亡为特征的新型鸽腺病毒病。该病在肉鸽场传播缓慢,持续时间长,
关键词:
病理变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细法 吴定虎 黄槐 陈平
本文用改良的电镜固定液和新包埋剂制备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健康和感染MBV的肝胰腺上皮细胞的超微病理变化,结果发现感染细胞的核质中有1个或多个包涵体和大量病毒粒子。随着包涵体和MBV粒子增多,核染色质凝聚,核膜局部扩张,部份破裂,甚至完全消失,直至整个核崩解,使得MBV和包涵体游离出来。胞质水肿,内质网髓鞘样变性,滑面内质网增生,脂滴增多,线粒体绒团样变性和并发细菌混合感染。作者认为核内包涵体和病毒大量存在,并引起严重病变,可用于诊断草虾病毒病的特征性指标之一,而细菌混合感染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肝胰腺脂肪代谢障碍有可能影响病后草虾的正常生长。
关键词:
草虾,草虾杆状病毒,细胞病理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小凤 韦悠 罗思思 谢志勤 阮志华 张民秀 黄娇玲 李丹 万丽军 李孟 任红玉 谢丽基 谢芝勋
【目的】本文研究Ⅹ蛋白(Protein Ⅹ,pⅩ)在血清4型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FAdV-4)感染LMH细胞后对Toll样受体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阐释FAdV-4感染致病机制和免疫应答机理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通过PCR扩增X基因编码区序列,与pEF1α-HA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F1α- HA-X。将重组表达质粒pEF1α-HA-X和空质粒pEF1α-HA分别转染LMH细胞,24 h后用FAdV-4感染转染后的细胞,2个处理组分别标记为pEF1α-HA-X+和pEF1α-HA+;同时设立转染后未加病毒刺激组作对照,分别标记为pEF1α-HA-X-和pEF1α-HA-。用Western-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验证重组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oll样受体(chTLR1a、chTLR1b、chTLR2a、chTLR2b、chTLR3、chTLR4、chTLR5、chTLR7、chTLR15、chTLR21)和效应因子(IFN-α、IFN-β、IL-1β、IL-6、IL-8、IL-15)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X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540 bp,共编码179个氨基酸残基。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重组X蛋白与HA标签小鼠源单克隆抗体反应,在27 kD处得到单一条带,间接免疫荧光结果可见绿色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与pEF1α-HA-组相比较,pEF1α-HA-X-组chTLR1a和chTLR1b的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下同),分别为pEF1α-HA-组的9.76和12.34倍;chTLR2a、chTLR2b、chTLR5、chTLR7、chTLR15和chTLR21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0.05,下同)。添加病毒感染后,与pEF1α-HA-X-组相比,pEF1α-HA-X+组chTLR1a和chTLR1b的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下调,分别下调60%和66.7%;chTLR2a、chTLR2b和chTLR3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提高,分别上调2.91、2.01和1.47倍(P<0.05),其他chTLRs的mRNA转录水平下调,但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pEF1α-HA-X+组效应因子IFN-α、IFN-β、IL-1β的mRNA转录水平比pEF1α-HA-X-组显著上调,IL-8的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下调。【结论】在LMH细胞过表达pX并被FAdV-4感染后,pX能激活宿主免疫应答系统,Toll样受体(chTLR2a、chTLR2b和chTLR3)和其效应因子(IFN-α、IFN-β和IL-1β)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以抑制病毒复制,说明pX具备激活宿主细胞天然免疫系统的功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斌 刘华雷 曹瑞兵 陈溥言
在用非免疫鸡胚增殖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E5 2株 )过程中 ,发现种毒受到污染。采用聚乙二醇沉淀 SephadexG10 0柱层析法纯化污染病毒 ,在电镜下发现一大小为 70~ 80nm ,无囊膜 ,2 0面体对称的病毒颗粒。挑选 4条随机引物对其进行反转录PCR扩增 ,共扩增出 3条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与禽腺病毒 (鸡胚致死孤儿病毒 )基因组部分序列同源性分别高达 99 5 %、 99 6 %和 99 5 % ,从而证明禽腺病毒污染了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鸡胚尿囊液种毒
关键词:
禽腺病毒 分离 纯化 PCR 鉴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方进 邓院生 王俊 李涛 陈中元 周莉 张奇亚
病毒性鲫(Carassius auratus)鳃出血病的突发流行可导致鱼高致死率,使中国部分养鱼场近些年受到重创。为了充分认识这种鱼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我们结合PCr、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病鱼头肾等组织的病变及病毒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注射自然发病鱼的组织滤液(病毒悬液),能使正常鲫感染,且出现与自然发病鲫相同的症状及高致死率;病原有典型疱疹病毒的形态特征(故称为鲫疱疹病毒,Ca HV)。经PCr扩增对已知鲤科疱疹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进行检测,可确定Ca HV存在于被感染鱼的肝、脾、肾和头肾组织中。对组织病理变化及不同时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a HV感染会引起鲫这些组织不同程度病变,...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涛 黄宝钦 谢逸天 罗忠宝 吴异健
【目的】研究福建南平地区禽腺病毒(FAdV)血清8a型分离株的遗传演化情况及致病性,旨在为防控血清8a型FAdV感染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8月,采集福建南平地区部分肉鸡养殖场出现的以包涵体肝炎为特征的肝脏病料,采用PCR技术检测FAdV核酸,将获得的阳性样品接种在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上进行病原的分离纯化,利用hexon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病毒鉴定,并在测定分离株毒力的基础上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接种10 d后,鸡胚死亡,肝脏肿大、出血、坏死、呈土黄色;PCR鉴定和hexon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与GenBank上的FAdV E型8a血清型澳大利亚TR59毒株的序列同源性高达99.5%,将该分离株命名为FJNP。FJNP株对1日龄SPF鸡的致死率为44%(11/25);剖检显示,感染鸡肝脏肿大、出血、边缘钝圆、呈土黄色、出现白色坏死点,脾脏和肾脏也出现肿大、出血等症状;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感染鸡肝细胞大量变性坏死,肝细胞核可见嗜碱性包涵体及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感染鸡体内多个组织器官均检测到病毒,且主要分布在肝脏,攻毒3、5、7、14、21 d在泄殖腔中均能检测到病毒。【结论】本研究从临床表现为包涵体肝炎的病鸡肝脏病料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较强致病性的血清8a型FAdV。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吉风 徐福南
用兔出血症病毒(RHDV)分别感染5,15和25日龄家兔,接种后72h扑杀,对其肝、脾、肺、肾、胸腺、骨髓等作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幼兔感染RHDV与成年兔病毒性出血症不同,其主要病变是血管内皮细胞、网状细胞的增生和肝、肾等脏器实质细胞的变性。RHDV对一月龄以内幼兔亦具有感染性,并对其肝、肾等造成一定程度的病理损伤。病理损伤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关键词:
幼兔 兔出血症病毒 病理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韩建保 王开功 周碧君 文明 王凡 陈丽雯 史开志 刘旭
采用兔出血症病毒贵州分离株人工感染家兔,观察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临床表现:体温升高、被毛蓬乱、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肝,心、脾、肾等实质性器官出血或淤血,其中肝和肾有部分坏死;组织病理变化表现:肝、肾等实质性器官充满红细胞、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贵州毒株具有高致病潜力。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人工感染 病理学,家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守湖 范玉锋 高欣 李宝玉 吴鹏程 胡永浩 柳纪省
【目的】克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IHNV)G基因,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为IHN预防及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RT-PCR和PCR技术扩增IHNV G基因,将G基因插入到腺病毒穿梭载体中,再用带有目的基因的腺病毒载体与骨架载体在大肠杆菌BJ5183中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通过PCR扩增及Sal Ⅰ和Xho Ⅰ双酶切鉴定,经PacⅠ酶切后转染HEK-293细胞进行包装,获得带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来监控重组腺病毒,用Western-blot法检测糖蛋白的表
关键词: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 G基因 腺病毒载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娜 刘青涛 李银 杨婧 李祥瑞
通过原核表达的方法得到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六邻体蛋白;根据GenBank中血清4型禽腺病毒六邻体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普通PCR方法扩增得到hexon基因的全长序列。将PCR扩增得到的血清4型禽腺病毒六邻体基因片段,在其两端插入酶切位点后克隆至载体pMD18T中,经PCR鉴定和测序分析正确后,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 a进行连接,构建pET-32 a-hexon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构建成功的表达载体转化至BL21(DE3)中,用1 mmol/L的IPTG进行诱导表达,对得到的重组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pET-32a-hexon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插入的六邻体蛋白基因片段大小为2 814 bp,在1 mmol/L浓度IPTG诱导3 h时重组蛋白表达量最高,且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沉淀中。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分子量为118 ku。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可被抗FAdV-4的血清和HIS标签抗体特异性识别;成功表达了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六邻体蛋白,且得到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可用于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进一步研究中,为血清4型禽腺病毒病的预防和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血清4型禽腺病毒 六邻体蛋白 原核表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学宏 朱茂晓 王永玲 李义 曹萍 沈振华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患有肝胰腺白化症的中华绒螯蟹病变组织和细胞进行观察。发现病蟹肝胰腺、鳃、肌肉等组织细胞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其病理特征为肝细胞水肿、变性、坏死,细胞中脂肪颗粒锐减,线粒体水肿、嵴消失、形成空泡,内质网、溶酶体解体成小泡。鳃组织增厚,上皮细胞微绒毛排列疏松、不规则,部分线粒体嵴消失,出现膜性退化。坏死的肝细胞和鳃上皮细胞中出现细菌颗粒。肌细胞的病变主要表现为细胞核固缩,肌丝松驰、水肿、断裂、肌质网溶解形成小泡。中华绒螯蟹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肝胰腺、鳃组织发生了严重病变,使其功能损伤,不耐运输;而肌肉的松驰、肝胰腺脂肪的锐减影响了中华绒螯蟹的品质。同时,病变组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薛英 程国富 周诗其 熊道焕
对试验感染I型鸭肝炎病毒雏鸭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接毒后 1 2h ,肝、脾、肾及胰等器官组织主要表现为变性性变化 ;接毒后 2 4h ,则呈现明显的坏死性变化 ;接毒后 72h及 1 6 8h ,则出现较为明显的增生性反应。脑表现为非化脓性脑炎变化。肝、肾、脾及胰的超微结构研究表明 ,主要是组织细胞的膜系统及核结构的损伤。在肝细胞和脾细胞中有脂滴。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中有晶格状排列的类病毒颗粒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 组织病理变化 雏鸭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丹 耿毅 汪开毓 余泽辉 陈德芳 欧阳萍 黄小丽 牟维豪 李亚军
本研究旨在观察大鲵在大鲵蛙病毒(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ranavirus,CGSRV)感染过程中组织的动态病理损伤,同时定量检测CGSRV在组织中的动态分布。对大鲵腹腔注射1.0×106.5 TCID50/m L的CGSRV进行人工感染,在感染的0d,3d,5d,7d,9d,13d,16d随机采集3尾,取肝、肾、脾、肺、肠、皮肤、肌肉、脑、心脏和胃等组织,石蜡切片和HE染色对CGSRV感染大鲵的病理损伤过程进行观察,采用SYBR Green q PCR技术对病毒在组织中的动态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秦蕾 王印庚 史成银 张正 张立敬
对我国虹彩病毒感染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进行的组织病理和超微病理学研究发现,该病典型的病理学特点是在病鱼的脾脏、肾脏、肠、肝脏、鳃、心脏和皮肤等器官组织内出现嗜碱性的肿大细胞。病毒感染导致患病大菱鲆多个器官组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其中以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最为显著,表现为造血组织的严重坏死。此外,肾脏造血组织发生坏死、肠固有膜和黏膜下层出血和水肿、肝细胞水样变性、心肌局灶性坏死以及皮肤真皮层出血并伴有水肿和炎性渗出也是该病常见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超微病理研究表明,肿大细胞内有虹彩病毒粒子存在。病毒分布于受感染细胞的胞质、组织间隙以及血管腔内。受感染细胞出现线粒体和内...
关键词:
大菱鲆 虹彩病毒 病理学 肿大细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