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9)
- 2023(16888)
- 2022(14205)
- 2021(12975)
- 2020(10845)
- 2019(24906)
- 2018(24555)
- 2017(46911)
- 2016(25857)
- 2015(29221)
- 2014(29654)
- 2013(29461)
- 2012(27766)
- 2011(25093)
- 2010(25759)
- 2009(24155)
- 2008(24519)
- 2007(22701)
- 2006(20258)
- 2005(18840)
- 学科
- 济(115100)
- 经济(114936)
- 业(96663)
- 管理(89526)
- 企(83976)
- 企业(83976)
- 方法(44625)
- 农(37060)
- 财(36450)
- 数学(35019)
- 数学方法(34685)
- 业经(33917)
- 中国(31995)
- 地方(28239)
- 制(27448)
- 农业(25701)
- 务(24654)
- 财务(24604)
- 财务管理(24548)
- 企业财务(23265)
- 技术(21074)
- 和(20315)
- 学(20247)
- 贸(20150)
- 贸易(20131)
- 理论(19892)
- 易(19464)
- 银(19191)
- 银行(19152)
- 体(19145)
- 机构
- 学院(381170)
- 大学(375220)
- 济(157651)
- 经济(154120)
- 管理(145140)
- 研究(128963)
- 理学(122297)
- 理学院(120935)
- 管理学(119113)
- 管理学院(118381)
- 中国(101644)
- 京(80573)
- 财(78441)
- 科学(77402)
- 农(67820)
- 所(66873)
- 江(63594)
- 中心(59845)
- 财经(59821)
- 研究所(59388)
- 业大(55062)
- 经(53785)
- 农业(52699)
- 北京(51275)
- 州(50151)
- 范(49321)
- 师范(48826)
- 经济学(47027)
- 院(46280)
- 省(45163)
- 基金
- 项目(236745)
- 科学(185865)
- 研究(177295)
- 基金(168238)
- 家(144887)
- 国家(143491)
- 科学基金(123448)
- 社会(111252)
- 社会科(105239)
- 社会科学(105206)
- 省(97045)
- 基金项目(89083)
- 教育(81433)
- 划(78675)
- 自然(78146)
- 自然科(76225)
- 自然科学(76203)
- 自然科学基金(74886)
- 编号(73596)
- 资助(68335)
- 成果(60191)
- 发(55221)
- 重点(53585)
- 部(52064)
- 课题(51922)
- 创(51383)
- 创新(47349)
- 制(47139)
- 业(46566)
- 性(45482)
- 期刊
- 济(192550)
- 经济(192550)
- 研究(117530)
- 中国(86337)
- 财(66082)
- 农(64250)
- 管理(58617)
- 学报(55621)
- 科学(52328)
- 教育(44487)
- 农业(43122)
- 大学(42572)
- 学学(39885)
- 融(39884)
- 金融(39884)
- 技术(36281)
- 业经(33869)
- 财经(30343)
- 经济研究(28625)
- 经(26113)
- 问题(25115)
- 业(24868)
- 技术经济(20997)
- 贸(19444)
- 财会(18587)
- 商业(18318)
- 现代(18243)
- 版(18114)
- 世界(17799)
- 理论(17237)
共检索到604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尹彦罡 魏芳 高艳
河北省制造业大省的地位依然突出,但在高端装备制造尤其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领域依然不强,阻滞了河北省制造业由大转强的进程。河北省制造业在新发展阶段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受阻、创新驱动力不强、能源利用效率较低、数字经济赋能不足的困境,要实现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着力提高本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规模与绩效,提升创新驱动力,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夯实数字经济市场基础,提高河北省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数字经济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尹彦罡 魏芳 高艳
河北省制造业大省的地位依然突出,但在高端装备制造尤其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领域依然不强,阻滞了河北省制造业由大转强的进程。河北省制造业在新发展阶段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受阻、创新驱动力不强、能源利用效率较低、数字经济赋能不足的困境,要实现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着力提高本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规模与绩效,提升创新驱动力,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夯实数字经济市场基础,提高河北省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数字经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洲
2006—201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下降了9.3个百分点,而人均GDP并未达到能够主要依靠服务业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水平,制造业比重的过早、过快下降引发了广泛的担忧。研究认为,在满足工业化一般规律、符合当前技术革命时代特征和中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中国制造业比重存在一个“合意”区间,这一区间低于发达国家同等发展阶段的平均水平、高于中等发达国家当前平均水平,略高于日德韩等制造强国当前水平、显著高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制造业比重的峰值,同时能够保障在2035年实现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战略目标的实现,即在2025年为26.8%~27.3%、2030年为26.3%~26.6%、2035年为25.6%~26.0%。技术进步、国内市场增长、要素配置优化、产业政策改进、区域布局调整能够为我国制造业在产值规模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增加值比重稳定在“合意”区间提供支撑,而要释放制造业发展新动能,则需要着力培育把握新工业革命机遇的能力、发展动力稳定转化的能力和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
关键词:
制造业 制造业比重 合意比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媛 王冰
在新发展阶段,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及奋力开创农业新局面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虽然总体稳中有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仍面临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农业科技创新动能要素不足、农业产业结构不优且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较低等挑战。为此,河南省应通过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系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加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及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等方面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河南现代农业强省的目标。
关键词:
河南农业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阶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辉 路丽
[目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是新时期我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内容。在深入研究河北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状况的基础上探索新形势下两者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以期为新时期促进河北省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运用离差系数,通过构建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指标体系,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对河北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进行测度。[结果]河北省所辖的11个地市多数都存在人口增长率滞后于土地增长率、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的问题,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以及土地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磊 支大林 张友祥
从问题意识出发,新发展阶段的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对其具体构成进行差异性分析,才能获得更加科学和有实践意义的认识。从产业发展基础及其特性出发,可将新发展阶段我国农业分为脱贫地区的非粮农业(简称脱贫地区农业)、其他地区的非粮农业(简称非粮农业)和粮食产区的粮食产业(简称粮食产业)三个组成部分,三者存在着不同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对于非粮农业,除相关种业等关键环节需要实现自主可控外,高质量发展需要探讨的是进一步开拓市场和转型升级问题。对于脱贫地区农业,可通过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促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粮食产业,保证粮食安全是整个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前提,可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推动保障农民收入增长、稳定粮食供给、保护耕地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多重目标有机结合。
[期刊] 改革
[作者]
廖军华 王欢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破解当前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有效举措。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大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旅游开发理念滞后、产业化程度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够、运营管理能力不强、人才保障不足等挑战。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应从创新旅游开发理念、构建特色产业化发展体系、提高品牌建设能力、加强旅游运营管理、培育壮大旅游人才队伍等方面综合施策,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形成推进新发展阶段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关键词:
旅游业 高质量发展 旅游开发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晓东 金碚
加大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实现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全域统筹协调,着重解决全流域的水资源问题,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把生态保护和实现沿黄各省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机协调起来,在实现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上,彻底解决千百年来历史遗留下来的黄河领域可持续发展问题,使黄河流域真正成为人民宜居和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的美好大地和文明社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高质量发展 治理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凌云
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辽宁省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在新发展阶段,辽宁省县域经济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表现出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要素资源投入不充分、特色产业优势未完全显现、公共服务不充分等问题,需要深入剖析找到问题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省 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产业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以"十个坚持"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是我们矢志不渝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宝贵精神财富。税务部门要汲取和弘扬历史经验,积极推动税收改革发展,深入推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更好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税收现代化 税收治理现代化 新发展阶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史琳琰 胡怀国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第一个五年,大规模工业化时期累积的结构性、制度性问题日益凸显,突如其来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面对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变化,中国必须进一步深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及增加公共服务投入,促进消费升级与人力资本积累及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加快形成以"消费升级—扩大内需"与"创新发展—价值链攀升"为基础的新发展格局,努力推动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姚峰 范红辉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河北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此,河北省必须明确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五大着力点,即建立专门对接的组织机构,科学制定对接的实施规划,建立经常性互访的对接机制,明确全面对接的主战场,确定金融资本、人才技术、产业项目这三个强力对接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
京津冀 机遇 挑战 着力点 河北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亚娣
本文从产业维度、创新维度、经济维度和生态维度的13个细分指标构建了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2014-2021年的省域面板数据考察了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及其不同细分维度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提振效应。研究发现,产业维度、创新维度、经济维度和生态维度对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权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创新维度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权重最大,其次是产业维度、经济维度,而生态维度的权重相对最小。进一步研究发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及其不同细分维度均会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从影响贡献度来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维度指标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强,其次是产业维度和经济维度,生态维度对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弱。最后,本文从完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和营商环境优化、发挥信息技术的赋能作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视角提出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居民消费升级跃上新台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 高质量发展 消费升级 细分维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小花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数字经济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通过搭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态互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发展以及数字金融等数字经济指标均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Granger原因,“双循环”指标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Granger原因;数字金融水平以及数字产业化指数均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影响,其中数字金融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而数字基础设施在短期内会有负向影响,但在长期仍呈现正向趋势;“双循环”、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波动偏离均衡时,会以0.0931、1.7088、2.4447和1.1521的修正力度将其调整到均衡状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小花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数字经济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通过搭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态互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发展以及数字金融等数字经济指标均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Granger原因,“双循环”指标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Granger原因;数字金融水平以及数字产业化指数均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影响,其中数字金融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而数字基础设施在短期内会有负向影响,但在长期仍呈现正向趋势;“双循环”、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波动偏离均衡时,会以0.0931、1.7088、2.4447和1.1521的修正力度将其调整到均衡状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