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7)
- 2023(11064)
- 2022(8839)
- 2021(8025)
- 2020(5868)
- 2019(13264)
- 2018(12860)
- 2017(23652)
- 2016(12669)
- 2015(14016)
- 2014(14003)
- 2013(13824)
- 2012(13349)
- 2011(12386)
- 2010(12785)
- 2009(11661)
- 2008(11301)
- 2007(10141)
- 2006(9457)
- 2005(9154)
- 学科
- 济(76532)
- 经济(76465)
- 管理(30877)
- 业(29337)
- 地方(24933)
- 中国(22746)
- 企(21485)
- 企业(21485)
- 方法(18478)
- 农(18316)
- 业经(16896)
- 数学(15698)
- 地方经济(15583)
- 数学方法(15551)
- 农业(13051)
- 学(12927)
- 发(12362)
- 融(11965)
- 金融(11962)
- 银(11237)
- 银行(11228)
- 制(11206)
- 行(11050)
- 环境(10707)
- 财(10596)
- 理论(9755)
- 贸(9456)
- 贸易(9441)
- 发展(9234)
- 展(9201)
- 机构
- 学院(185954)
- 大学(181432)
- 济(85698)
- 经济(83918)
- 研究(73152)
- 管理(62871)
- 中国(55745)
- 理学(51773)
- 理学院(51101)
- 管理学(50321)
- 管理学院(49968)
- 科学(41306)
- 京(39389)
- 财(37727)
- 所(36981)
- 研究所(32946)
- 中心(32096)
- 江(31037)
- 财经(28576)
- 农(28375)
- 范(27485)
- 经济学(27329)
- 师范(27205)
- 院(26500)
- 北京(26031)
- 经(25688)
- 州(25032)
- 经济学院(24100)
- 业大(22706)
- 省(22280)
- 基金
- 项目(113270)
- 研究(89388)
- 科学(88505)
- 基金(77752)
- 家(66739)
- 国家(66054)
- 社会(57505)
- 科学基金(55597)
- 社会科(54405)
- 社会科学(54397)
- 省(46302)
- 教育(41005)
- 基金项目(39495)
- 划(37766)
- 编号(36901)
- 发(32077)
- 成果(31133)
- 资助(30870)
- 自然(30632)
- 自然科(29829)
- 自然科学(29824)
- 自然科学基金(29260)
- 课题(28033)
- 发展(26698)
- 重点(26521)
- 展(26248)
- 部(24213)
- 国家社会(24079)
- 创(23801)
- 年(23437)
共检索到314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升平 吴雅秋
新发展阶段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具有理论、历史、制度的逻辑联系,彰显了新发展阶段发展民营经济与促进共同富裕之间的一致性。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为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新发展阶段民营经济还存在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发展瓶颈。推进民营经济为促进共同富裕作贡献,必须实现民营经济发展从不平衡走向平衡,优化民营经济合理布局,为实现全民共享服务;必须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必须实现民营经济从不充分发展到充分发展,使民营经济提供更广泛的共建机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共同富裕 逻辑共性 实践路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文武 苗婷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将第三次分配纳入基础性的制度安排之中,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再次凸显了推进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在理论上,要在全面、准确理解共同富裕与第三次分配的科学内涵基础上,展开对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研究,这种内在逻辑可以从“四大作用”进行解释,即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生产力发展作用、社会保障强化作用、精神文明提升作用;在实践上,需要结合第三次分配出现的新特点与社会共同富裕的新要求,充分把握第三次分配的实践要义,积极推动“四个拓展”,即拓展第三次分配的主体、客体、功能、实现形式,不断完善新发展阶段第三次分配,从而更好发挥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作用。
关键词:
第三次分配 共同富裕 内在逻辑 实践要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贺立龙 刘诗沐
新发展阶段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实事求是推进共同富裕的科学发展,立足新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凸显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彰显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与以人为本的中国善治。作为一项主动有为的系统工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应从高质量发展、制度性调节、思想理念指引三方面协同发力。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新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健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破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在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目标下被赋予了如区域协调发展的高质量性、人民性和尊重经济规律性等新内涵、新特征。之所以新发展阶段促进共同富裕需要着力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要是基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走稳走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适用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等现实。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各区域行政主体的合作性有待增强、区域间各市场主体的利益协同性有待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联性有待增强等难点,基于此,拟提出如下破解路径:一是,以经济治理的现代化为手段,构建东中西部区域各行政主体协同合作共同体;二是,以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建设为目标,构建东中西部地区各市场主体利益攸关共同体;三是,以中国式共同富裕现代化为价值指向,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成果惠及于民的共享共富共同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杰 施戍杰
"宏观经济无效率论"、"收入分配两极化论"、"经济赶超遭瓦解论",是担心民营经济违背共同富裕的三大理论定式,业已严重束缚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当前亟需重新思考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民营经济是在社会化大生产中重建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其发展能够稳定宏观经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逻辑统一,结合于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包括等价交换的规则公平、剩余积累的机会公平、剩余索取的权利公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新发展阶段下的共同富裕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重要载体,面向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一种状态。从共同富裕理论内涵的演进逻辑来看,整个社会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共同富裕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而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才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应当立足于发展成果共享的理念去构建共同富裕的测度体系。对新发展阶段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测度可以从收入与财产、发展能力和民生福祉三个维度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五级分类法对各个基础指标实现共同富裕的程度做出初步判断,采用“横纵向拉开档次法—BP神经网络分析法”的复合方法对共同富裕指数进行合成。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进文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囿于干预路径依赖和发展经验不足,外源式精准行政理念被套用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实践中,结果遭遇内外联动而“内”不动的窘境,由此倒逼共同富裕实现机制的优化调整。内生发展理论内含全民性参与、组织化协同、整体化改变的特征,将其引入共同富裕议题具有契合性。基于烟台经验,呈现内生发展助力生计拓展、精神充盈和社会成长的经验过程,并以点带面地解析了当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内生发展的总体困境。步入新发展阶段,提出创新党建工作与党群联结机制、切换经营模式与强化集体统筹、认知模式转变与自主组织动员、先进榜样带动与公共文化治理四重路径,以期为共同富裕内生发展提供政治引领、经济动能、社会基础和心态调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明皓 叶敬忠
县城城镇化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县城城镇化是中国式城镇化道路内生演进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在新时代情境下的创造性转化应用,是缓解“城市病”“乡村病”和“县城病”以及促进农民工群体向中等收入群体转化的重要载体。县城城镇化在实践中衍生为扩张型、稳定型和收缩型三种样态,不同类型的县城城镇化助推共同富裕的潜力也不尽相同。在新发展阶段推进县城城镇化要以全面富裕为导向,推动县城城镇化“生产—生活—生态”耦合发展;以全民富裕为立场,重点培育和提升农民家庭发展能力;以差别富裕为策略,探索县城城镇化多元化和抱团发展共富路径;以共建富裕为保障,推动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化的县城城镇化高效能治理体系,从而开创出综合发展、以人为本、多元繁荣和共建共享的县城城镇化道路,使县城城镇化真正成为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县城城镇化 共同富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健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当前的国内外实际而作出的论断、提出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可以概括为“三新”发展观,“三新”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均具有重大作用,如以“三新”发展观引领共同富裕是遵循中国共产党在建党百年中形成的经济发展观、财富共享观和政治经济学创新的人民观等理论逻辑,这就决定了其实践必然能够助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而且其也具有引领共同富裕的优势,如其具有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优势、新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优势和新发展格局的任务引领优势。基于此,应在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实践方案:以新发展阶段的方位优势促进共同富裕;以新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优势促进共同富裕;以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任务优势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秋倩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特征,能够有效促进共同富裕社会建设。迈向共同富裕会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基础、拓展其发展空间。探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具有目标一致性。理论逻辑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的制度逻辑、发展逻辑、分配逻辑具有共通性。实现路径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共有机制、增收机制、赋能机制和分配机制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推进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从政策偏向、资源扶持和组织基础方面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磊 徐世盛 刘长庚
“资本大鳄”行为威胁高质量发展,适时节制资本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节制资本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观始终坚持共同富裕导向,新时代节制资本包括防止资本过度集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双重内涵。节制资本可通过遏制资本及收入不平等、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等渠道促进生产增长和成果共享,推动共同富裕;主要政策工具是节制资本税收框架和平台经济反垄断。我国节制资本仍面临管控阻力较大、资本外逃、税制不健全、扩张边界模糊、互联网领域舞弊高发、配套改革不完善等现实难点。中国节制资本的制度设计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实际,排除国际资本税收竞争的认识干扰,更好发挥有为政府和举国体制的作用,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应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降低管控阻力,审慎开放资本账户防止资本外逃,加快构建多种类、累进制的资本税制体系,健全资本扩张负面清单和强化反垄断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服务,从而更好地统筹处理资本行为作用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代一项重要的现实任务。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国家财政能力支撑,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既是促进国民财富增加的重要工具,也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均等地惠及全体人民的基本手段。本文在系统梳理建党以来革命战争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市场化改革时期、新时代四个阶段财政工作和共同富裕历程的基础上,将财政与共同富裕实践逻辑归结为以下几点:在政治层面,共同富裕是党执政为民的政治基础,财政是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国家治理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在经济层面,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支撑;在人类文明层面,共同富裕为解决贫富差距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中国财政彰显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制度优越性。为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进程,财政应立足于高质量发展背景,构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立并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和政策体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文 司婧雯
发展民营经济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民营是民富的基础,民营经济不仅不能被消灭,而且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民营民富的共同富裕道路,既是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也是对成功经验的总结。需要民营企业的自身努力来转型升级和调整布局,还需要完善制度保障和进行价值引领,从而为民营经济充分发展、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激发内部动力与提供外部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泽炎 林晨阳子
民营企业作为创新的重要主体,“创新泛在”创造了“创新红利”,顺应市场需求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创新能力,逐渐形成了适合企业特点的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模式和融通创新模式。新发展阶段,融入创新型国家建设伟大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顺应数字技术的创新要求逐渐成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方向。应科学研判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现状,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参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促进大中小民营企业融通创新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亚莉 姚星垣
金融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金融支持共同富裕发展,既面临“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带来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从金融支持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来看,需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定位、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强化要素资源配置功能。为此,需要明确“三步走”的目标,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创新推进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和社会治理形成合力,协同推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共同富裕 内在逻辑 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