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03)
2023(14362)
2022(12308)
2021(11320)
2020(9126)
2019(20976)
2018(20941)
2017(39886)
2016(21778)
2015(24381)
2014(24536)
2013(24416)
2012(22677)
2011(20575)
2010(20552)
2009(18624)
2008(18103)
2007(15775)
2006(14040)
2005(12599)
作者
(63846)
(52779)
(52490)
(49631)
(33709)
(25345)
(23880)
(20885)
(20227)
(18908)
(18177)
(17783)
(16816)
(16813)
(16367)
(16110)
(15648)
(15579)
(15049)
(15005)
(13158)
(13142)
(12728)
(12100)
(11846)
(11736)
(11709)
(11709)
(10616)
(10432)
学科
(94136)
经济(94045)
管理(59992)
(57113)
(45689)
企业(45689)
方法(37191)
数学(31878)
数学方法(31510)
中国(27770)
地方(26828)
(25486)
业经(21626)
(19891)
(19512)
农业(17532)
(15936)
贸易(15922)
环境(15850)
(15442)
(15328)
(15110)
地方经济(14973)
(14751)
银行(14711)
技术(14654)
(14626)
金融(14621)
理论(14593)
(14206)
机构
大学(308169)
学院(307629)
管理(121532)
(121179)
经济(118410)
研究(108498)
理学(104625)
理学院(103377)
管理学(101628)
管理学院(101075)
中国(80282)
科学(68139)
(67360)
(54895)
(54037)
研究所(49981)
(49882)
中心(48386)
(45765)
业大(45558)
(43766)
师范(43369)
北京(43127)
财经(42855)
(39940)
(38901)
农业(38745)
(37712)
师范大学(35171)
经济学(35111)
基金
项目(211411)
科学(166181)
研究(156512)
基金(151108)
(131652)
国家(130506)
科学基金(111630)
社会(97256)
社会科(92059)
社会科学(92037)
(83598)
基金项目(80458)
自然(71991)
教育(71172)
(70521)
自然科(70256)
自然科学(70242)
自然科学基金(68926)
编号(64755)
资助(61596)
成果(52622)
(49389)
重点(47607)
(45722)
课题(45262)
(43887)
创新(40894)
科研(39932)
发展(39496)
项目编号(39404)
期刊
(138886)
经济(138886)
研究(93788)
中国(63184)
学报(47804)
(46015)
管理(45405)
科学(45316)
教育(39430)
(38071)
大学(35849)
学学(33451)
农业(32484)
(27653)
金融(27653)
技术(27594)
业经(23977)
经济研究(21514)
财经(19845)
图书(17979)
问题(17939)
(16865)
(16433)
科技(15821)
理论(15329)
技术经济(14950)
资源(14933)
实践(14155)
(14155)
现代(14136)
共检索到462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健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破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在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目标下被赋予了如区域协调发展的高质量性、人民性和尊重经济规律性等新内涵、新特征。之所以新发展阶段促进共同富裕需要着力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要是基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走稳走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适用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等现实。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各区域行政主体的合作性有待增强、区域间各市场主体的利益协同性有待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联性有待增强等难点,基于此,拟提出如下破解路径:一是,以经济治理的现代化为手段,构建东中西部区域各行政主体协同合作共同体;二是,以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建设为目标,构建东中西部地区各市场主体利益攸关共同体;三是,以中国式共同富裕现代化为价值指向,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成果惠及于民的共享共富共同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金成   洪晗   申秀敏  
区域是经济发展和物质分配的主要载体,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文章从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内涵出发,指出目前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面临的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分配制度不够合理、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等主要问题,并进一步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出发,提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新型城镇化道路发挥内需拉动作用、以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泳莲   邢文利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大意义,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能从根本上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然而由于地理区位、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南北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越来越严重,致使发展成果无法惠及全体人民。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视角,在系统梳理区域协调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南北区域协调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探寻南北区域发展不协调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共同富裕视域下南北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选择。本文的分析对于促进南北区域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统筹区域发展,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升平  吴雅秋  
新发展阶段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具有理论、历史、制度的逻辑联系,彰显了新发展阶段发展民营经济与促进共同富裕之间的一致性。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为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新发展阶段民营经济还存在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发展瓶颈。推进民营经济为促进共同富裕作贡献,必须实现民营经济发展从不平衡走向平衡,优化民营经济合理布局,为实现全民共享服务;必须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必须实现民营经济从不充分发展到充分发展,使民营经济提供更广泛的共建机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新发展阶段下的共同富裕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重要载体,面向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一种状态。从共同富裕理论内涵的演进逻辑来看,整个社会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共同富裕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而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才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应当立足于发展成果共享的理念去构建共同富裕的测度体系。对新发展阶段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测度可以从收入与财产、发展能力和民生福祉三个维度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五级分类法对各个基础指标实现共同富裕的程度做出初步判断,采用“横纵向拉开档次法—BP神经网络分析法”的复合方法对共同富裕指数进行合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贺立龙  刘诗沐  
新发展阶段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实事求是推进共同富裕的科学发展,立足新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凸显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彰显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与以人为本的中国善治。作为一项主动有为的系统工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应从高质量发展、制度性调节、思想理念指引三方面协同发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文武  苗婷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将第三次分配纳入基础性的制度安排之中,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再次凸显了推进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在理论上,要在全面、准确理解共同富裕与第三次分配的科学内涵基础上,展开对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研究,这种内在逻辑可以从“四大作用”进行解释,即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生产力发展作用、社会保障强化作用、精神文明提升作用;在实践上,需要结合第三次分配出现的新特点与社会共同富裕的新要求,充分把握第三次分配的实践要义,积极推动“四个拓展”,即拓展第三次分配的主体、客体、功能、实现形式,不断完善新发展阶段第三次分配,从而更好发挥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作用。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张其仔  叶振宇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巩固和完善时期,中国始终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经过长期的探索和不懈努力,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共同富裕取得更加实质性进展奠定了有利的区域基础,突出表现为区域发展差距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改善、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虽然区域协调发展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区域基础,但为了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仍需通过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夯实共同富裕的区域基础,重点包括:加强制度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区域内外循环,进一步提升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水平;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中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优化产业链布局,协同推进区域间产业链升级与社会升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蔡之兵  石柱  郭启光  
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与任务。由于区域差距在所有差距类型中的基础性地位、缩小区域差距本身所暗含的发展性以及缩小区域差距所要求政策的系统性等三个原因,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从区域整体发展框架出发,基于增长极地区的发展水平、增长极地区的辐射效应以及欠发达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等视角,提出区域协调发展层面的制约共同富裕目标的三层难题,并从东部沿海地区与重点城市的经济增长轨迹变化、区域协调发展框架的具体实施效果、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自给率等角度指出这三层难题的具体表现。最后,结合我国发展实际以及破解三层难题的需要,提出未来实现共同富裕仍然要着力于进一步提高增长极地区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完善增长极地区的辐射带动渠道、进一步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的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余丽生  楼蕾  
区域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浙江省结合省管县财政体制的优势,通过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等,推动实现区域财力的均衡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浙江省也存在土地出让金等非税收入和地方政府负债能力的地区差异,影响政府综合财力的均衡。按照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要求,浙江省应进一步加大土地出让金等非税收入的统筹,以均衡地区财力,加快推进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史杰   高跃  
农村电商是激活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有力手段,能够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本文基于2013-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农村电商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城乡协调发展在农村电商与共同富裕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农村电商对共同富裕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作用,且城乡协调发展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据此,建议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电商培育与扶持机制,打造城乡联通格局促进协调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博   张家阳  
作为迈向共同富裕道路的关键一环,东西部协作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性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以协同治理为理论依据,通过对东西部协作中苏陕协作各主体合作过程的分析,发现其遵循“国家-地方-社会”的实践逻辑。其中,在国家层面上,中央政府作为领导力量洞悉各区域之间的关联性,从全局做好统筹规划和要素分配;在地方层面上,东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在纵横府际通力合作,打破行政壁垒进行自上而下的任务传导;在社会层面上,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通过优势互补与资源置换,推进生产要素在东西部地区的双向流动。研究发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导向为区域协调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从地方治理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人才供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共同富裕耦合性等方面出发,以应对目前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新挑战。这既有助于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注入动能,缩小区域差距,又能促进跨区域协同治理,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与国内大循环的良好对接以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起“助推器”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博   张家阳  
作为迈向共同富裕道路的关键一环,东西部协作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性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以协同治理为理论依据,通过对东西部协作中苏陕协作各主体合作过程的分析,发现其遵循“国家-地方-社会”的实践逻辑。其中,在国家层面上,中央政府作为领导力量洞悉各区域之间的关联性,从全局做好统筹规划和要素分配;在地方层面上,东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在纵横府际通力合作,打破行政壁垒进行自上而下的任务传导;在社会层面上,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通过优势互补与资源置换,推进生产要素在东西部地区的双向流动。研究发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导向为区域协调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从地方治理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人才供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共同富裕耦合性等方面出发,以应对目前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新挑战。这既有助于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注入动能,缩小区域差距,又能促进跨区域协同治理,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与国内大循环的良好对接以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起“助推器”作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贺立龙  刘丸源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经济基础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此应“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恒山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使命和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历史过程,但现在已经到了必须高度重视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对黄河流域来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