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50)
- 2023(17421)
- 2022(14882)
- 2021(13858)
- 2020(11537)
- 2019(26464)
- 2018(26456)
- 2017(50979)
- 2016(27562)
- 2015(30879)
- 2014(30966)
- 2013(30538)
- 2012(28023)
- 2011(25405)
- 2010(25947)
- 2009(24030)
- 2008(23071)
- 2007(20414)
- 2006(18168)
- 2005(16461)
- 学科
- 济(127848)
- 经济(127733)
- 管理(75870)
- 业(71700)
- 企(57986)
- 企业(57986)
- 方法(50696)
- 数学(43941)
- 数学方法(43221)
- 中国(33728)
- 农(31556)
- 地方(30325)
- 业经(27071)
- 学(26132)
- 财(25266)
- 农业(21665)
- 制(20539)
- 贸(20340)
- 贸易(20326)
- 理论(20128)
- 易(19590)
- 银(18360)
- 银行(18314)
- 和(18289)
- 融(18069)
- 金融(18066)
- 环境(17948)
- 行(17627)
- 地方经济(17373)
- 技术(17301)
- 机构
- 学院(391405)
- 大学(390398)
- 济(161039)
- 经济(157531)
- 管理(151253)
- 研究(135811)
- 理学(129792)
- 理学院(128314)
- 管理学(125779)
- 管理学院(125089)
- 中国(101703)
- 京(84377)
- 科学(83270)
- 财(72093)
- 所(68927)
- 研究所(62387)
- 农(61957)
- 中心(60534)
- 江(58395)
- 财经(56790)
- 业大(56415)
- 北京(54107)
- 范(53474)
- 师范(52988)
- 经(51383)
- 院(49149)
- 经济学(48324)
- 农业(47817)
- 州(47678)
- 经济学院(43031)
- 基金
- 项目(259274)
- 科学(203304)
- 研究(190955)
- 基金(185786)
- 家(161368)
- 国家(160012)
- 科学基金(137187)
- 社会(119533)
- 社会科(113222)
- 社会科学(113191)
- 省(102315)
- 基金项目(97349)
- 教育(88718)
- 自然(88414)
- 自然科(86364)
- 自然科学(86347)
- 划(85659)
- 自然科学基金(84742)
- 编号(78909)
- 资助(77881)
- 成果(64417)
- 发(58483)
- 重点(58273)
- 部(56354)
- 课题(55254)
- 创(53384)
- 创新(49783)
- 科研(48932)
- 教育部(48522)
- 国家社会(48463)
- 期刊
- 济(187285)
- 经济(187285)
- 研究(120812)
- 中国(79512)
- 学报(59339)
- 管理(58446)
- 农(57196)
- 科学(55900)
- 财(53754)
- 教育(48533)
- 大学(45158)
- 学学(42378)
- 农业(39556)
- 技术(36850)
- 融(35497)
- 金融(35497)
- 经济研究(30834)
- 业经(30411)
- 财经(27729)
- 经(23836)
- 问题(23359)
- 图书(20808)
- 技术经济(20586)
- 业(20423)
- 统计(19021)
- 科技(18491)
- 理论(18190)
- 商业(18084)
- 现代(17677)
- 贸(17281)
共检索到594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淑茹
面对我国经济高速粗放增长导致的强资源环境约束,以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为指导,对陕西省"十五"时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状况,在设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线性函数法进行了动态量化综合评估,得出陕西省目前经济增长方式处于中度粗放阶段的较高级阶段,粗放程度仍然很高的结论,并提出加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及应采取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从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看,工业化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起步是一个共同现象。而“血拼”式竞争和政府直接参与的地区竞赛成为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显著特点。从“十五”到“十一五”时期,最大的思想进步就是:认识到仅仅在一般的调节手段和政策设计上进行调整,是不足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的。必须进行发展观念上的深刻反思,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是否能通过树立科学发展观来改变社会价值观,改变竞争和商业文明的基本理念,就成为能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十几亿人口参与的工业化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环境的巨大影响是一个极大的人类难题。转变增长方式,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方式推进...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经济增长方式 创新 资源节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许佩倩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实施2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现有的对外开放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正在逐步凸显出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路径是我国开放型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对外开放 转变增长方式 创新发展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孟庆学
更新发展思路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孟庆学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经济增长不断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阶段,生产力正在上新台阶,出现新飞跃,主要表现就是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社会生产力的重大发展,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邦君
本文主要阐明科学发展观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关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外贸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分析我国外贸增长面临的新环境,正确处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迎接新挑战、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需要;重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以人为本出发,在发展新思路、做好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外贸新环境 转变增长方式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华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面临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型,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战略选择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经济发展方式 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左亚宁 赵建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凯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杨继瑞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全新的思想,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理念的升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但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十分明显。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向阳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新一轮国际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必须紧跟发展形势,站在发展前列,适应发展要求,通过加快自身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变来服务和支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地域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黎彩眉 赵前斌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工业发展必须要强化质量观念,坚持效益导向,既要关心企业效益,也要注重衡量企业对就业的带动、对居民收入增加的贡献和税收贡献,兼顾当前及长远发展的需要。在具体指标上本文提出可用"增加值总量增速高于产值总量增速""增加值率逐年持续提高""效益增速高于增加值增速"三大目标对工业发展效益加以衡量及施政决策。本文以江门市工业发展为例,在重点分析2016年全市工业发展效益基础上,提出了以效益为导向,从创新引领、龙头带动、支柱拉动、产业联动、出口推动五个途径建设效益型的工业增长模式。
关键词:
工业发展 工业发展效益 效益型增长模式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丁元竹
均衡发展问题似乎已成为热门话题。为什么要提出均衡这个概念和均衡发展问题?因为现实中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不均衡现象。如何实现未来社会发展的均衡,我的基本观点是:我们需要新的发展模式、新的治理模式和新的发展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志明
科学的农业发展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科学的农业发展观来认识农业、指导农业,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服务农业、发展农业,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农业发展观 增长方式转变 小康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