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4)
2023(8434)
2022(7160)
2021(6406)
2020(5044)
2019(11491)
2018(11373)
2017(20374)
2016(11010)
2015(12335)
2014(12263)
2013(12153)
2012(12040)
2011(11170)
2010(11429)
2009(10399)
2008(10262)
2007(9516)
2006(8937)
2005(8334)
作者
(34885)
(28916)
(28829)
(27248)
(18579)
(14122)
(13062)
(11286)
(11210)
(10528)
(10118)
(9696)
(9623)
(9444)
(9307)
(8962)
(8626)
(8539)
(8539)
(8502)
(7443)
(7311)
(7142)
(6890)
(6686)
(6623)
(6563)
(6366)
(6133)
(5937)
学科
(52166)
经济(52015)
管理(26569)
(26439)
(20490)
企业(20490)
中国(19528)
地方(17977)
(16264)
方法(14763)
业经(14758)
(11974)
农业(10913)
(10189)
数学(10153)
地方经济(10134)
(10039)
数学方法(10019)
理论(9809)
(9609)
金融(9608)
(9447)
(9372)
(9350)
银行(9340)
(9195)
(8834)
贸易(8823)
(8443)
环境(8119)
机构
学院(161379)
大学(160598)
研究(66926)
(64403)
经济(62863)
管理(54067)
中国(50295)
理学(44546)
理学院(43872)
管理学(42985)
管理学院(42690)
科学(42009)
(37083)
(35889)
(33318)
研究所(32251)
(30292)
中心(29122)
(27467)
农业(25980)
(24974)
师范(24655)
业大(24545)
北京(24455)
(24227)
(22592)
财经(22415)
(22102)
科学院(20458)
(20193)
基金
项目(101060)
科学(78235)
研究(74445)
基金(69908)
(62469)
国家(61826)
科学基金(50778)
社会(47579)
社会科(43741)
社会科学(43727)
(41057)
基金项目(35862)
(35029)
教育(33614)
自然(31435)
自然科(30660)
自然科学(30651)
编号(30360)
自然科学基金(30109)
资助(28540)
(28511)
成果(26358)
重点(23892)
课题(23249)
发展(22652)
(22238)
(21475)
(20858)
创新(19456)
科研(18964)
期刊
(86054)
经济(86054)
研究(55128)
中国(43831)
(32880)
学报(29279)
科学(26787)
教育(25181)
管理(23047)
农业(22558)
(22079)
大学(21773)
学学(20144)
(18422)
金融(18422)
业经(15192)
技术(13691)
经济研究(13576)
(11765)
财经(11455)
问题(10704)
(9990)
图书(9275)
(8749)
世界(8637)
(8289)
国际(8185)
科技(7954)
(7881)
论坛(7881)
共检索到275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董根洪  
《求是》杂志第10期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一文,可谓意义深远。我认为一个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新发展理念提供了一把理解和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当社会主要矛盾从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换到新时代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勇  王文娟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一判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脉络进行梳理,厘清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过程及内在逻辑,在当下显得尤为必要。现阶段我国人民的需要整体上呈现复杂化、多样化和多层级交叉共存的态势,"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成为阻碍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要制约因素。文章通过剖析和解读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生成轨迹,以及"美好生活需要"内涵的演变来揭示主要矛盾的转化逻辑,并针对矛盾的化解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任重  
党的十九大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和新论断,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就是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1)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这一客观实在的判断,深刻揭示了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邵国营  高海霞  
根据国情变化,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论断。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延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革。文章认为,应深刻审视变化了的社会主要矛盾,并认识其理论意蕴,即发展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由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高发展质量和满足人民需要。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熊焱生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分析了作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个重大判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提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认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将带来全局性、根本性和世界性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洪云  
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推动了跨境进口零售电商的发展。从客户满意度来看,跨境进口零售电商总体发展水平较高。但从消费者对商品正品信任度、各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平台用户满意度、平台反馈率和反馈时效指标进行分析,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是既要做好全程质量监控系统以保证商品质量,又要做好售前和售后客户服务以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满足人民需要,从而推动跨境进口零售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帆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经济发展方向和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三次转化,特别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判断内生并决定了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和方式选择。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包含动力、特征、形态、路径、目标在内的完整体系,其内涵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严格耦合的逻辑关联。只有依靠经济制度完善来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我国才能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并稳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桂花  王东霞  高文华  
本文梳理了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分析了新时代下智慧城市、全域旅游、大数据应用、供应链创新给旅游业发展创造的新条件和新思路,从支撑数据、节点功能、应用服务、智慧管理和集成规划等五个方面重构了智慧旅游供应链管理体系。基于新时代重构的智慧旅游供应链管理体系,更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矛盾、满足需求,最大程度地发挥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提升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最终实现旅游强国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志军  祁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形成的原创性理论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又一登峰之作,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定盘星和指南针。本文针对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内容分别从新时代视角进行解读:一是创新发展驱动未来,概括为科学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二是协调发展保障质量,引申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三是绿色发展引领方向,归纳为引领经济建设和保障生态安全;四是开放发展促进繁荣,领会为对内开放发展和对外开放发展;五是共享发展赢得民生,突出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要求,同时也为破解世界发展难题提供中国方案。另外,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和忧患意识三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如何把握新发展理念。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敏  柴然  
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就以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为理论工具,以解决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为民族工作重点,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确立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政策,在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各族人民共同迈向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及时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调整到经济发展与人民物质文化需要上来,提出民族工作关键看发展的重要决策。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判断,将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领导各族人民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立足未来远景目标,中国共产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出并落实促进民族地区和各民族发展的时代任务,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发展大势,凝聚起各族人民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霞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述是在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作出的又一重要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明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进路,厘清"两个弄清"的关系,对于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布局的展开具有核心的引领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天宇  王萍  
解决社会发展问题要正确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而社会主要矛盾与劳动之间又存在着紧密且具体的关系。应然,自由自觉的劳动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由自觉的劳动又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途径。实然,新时代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要以劳动为主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以社会主义劳动保障新发展理念的有效实施,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保障劳动者权益、尊重劳动者个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潘石  
不同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判断、探寻及确立中国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判定社会主要矛盾上曾走过弯路,有过沉痛的教训。党的十八大后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屋建瓴、审时度势,科学地判定并牢牢抓住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并为应对与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伟大战略决策,丰富与发展了毛泽东的哲学—经济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与境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