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9)
- 2023(15056)
- 2022(13036)
- 2021(12254)
- 2020(9888)
- 2019(22794)
- 2018(22843)
- 2017(43346)
- 2016(23656)
- 2015(26483)
- 2014(26524)
- 2013(26194)
- 2012(24353)
- 2011(21987)
- 2010(21950)
- 2009(19910)
- 2008(19204)
- 2007(16628)
- 2006(14748)
- 2005(13141)
- 学科
- 济(99246)
- 经济(99154)
- 管理(63669)
- 业(60114)
- 企(47889)
- 企业(47889)
- 方法(39110)
- 数学(33343)
- 数学方法(32973)
- 中国(28972)
- 地方(28744)
- 农(27479)
- 业经(22883)
- 学(21270)
- 财(20090)
- 农业(18914)
- 贸(16932)
- 贸易(16917)
- 环境(16800)
- 易(16267)
- 制(16136)
- 和(16073)
- 理论(15953)
- 地方经济(15582)
- 技术(15487)
- 银(15126)
- 银行(15086)
- 融(14976)
- 金融(14973)
- 发(14543)
- 机构
- 大学(328594)
- 学院(328048)
- 管理(129049)
- 济(127339)
- 经济(124350)
- 研究(114549)
- 理学(111192)
- 理学院(109801)
- 管理学(107952)
- 管理学院(107361)
- 中国(85116)
- 科学(72611)
- 京(71866)
- 所(57664)
- 财(56646)
- 农(52903)
- 研究所(52544)
- 中心(51839)
- 江(49103)
- 业大(48582)
- 范(47963)
- 师范(47551)
- 北京(45845)
- 财经(45014)
- 院(42245)
- 农业(41072)
- 经(40810)
- 州(40437)
- 师范大学(38651)
- 经济学(36639)
- 基金
- 项目(226456)
- 科学(178133)
- 研究(167880)
- 基金(161807)
- 家(140793)
- 国家(139566)
- 科学基金(119722)
- 社会(104195)
- 社会科(98590)
- 社会科学(98567)
- 省(89791)
- 基金项目(86944)
- 自然(77459)
- 教育(76521)
- 划(75742)
- 自然科(75607)
- 自然科学(75593)
- 自然科学基金(74194)
- 编号(69905)
- 资助(65291)
- 成果(56490)
- 发(52443)
- 重点(50980)
- 部(48825)
- 课题(48666)
- 创(47047)
- 创新(43814)
- 科研(42680)
- 项目编号(42247)
- 国家社会(41944)
- 期刊
- 济(145733)
- 经济(145733)
- 研究(99075)
- 中国(67919)
- 学报(50255)
- 农(48454)
- 科学(48245)
- 管理(47157)
- 教育(42720)
- 财(40408)
- 大学(37612)
- 学学(34816)
- 农业(34158)
- 技术(29383)
- 融(28504)
- 金融(28504)
- 业经(25373)
- 经济研究(22206)
- 财经(20457)
- 图书(20331)
- 问题(19151)
- 业(17657)
- 经(17421)
- 资源(17358)
- 科技(16679)
- 理论(15892)
- 技术经济(15590)
- 现代(15104)
- 发(14897)
- 实践(14711)
共检索到491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邱洪全 罗键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区域协同与区域一体化已经成为驱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新形势下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福建方案"。为了定量评价闽西南协同发展程度,文章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构建闽西南协同发展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综合确定指标的权重,并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理论构建系统有序度与协同度模型。采用2009-2017年的数据对闽西南五市协同发展的有序度和协同度进行实证测算,测算结果显示:闽西南五市协同发展的有序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厦门和泉州的协同程度远高于漳州、龙岩和三明的协同度;在时序演化特征方面,尽管闽西南五市的有序度和协同度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是整体协同程度偏低,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依然突出。研究结论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楠 赵晓旭 杨珍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现代化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新发展理念,本文将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复合系统分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子系统。根据协同学理论,构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依次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2011—2020年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及演变趋势进行综合测度与评价。研究发现:静态测评视角下的京津冀区域创新、绿色和共享子系统有序度基本呈稳定上升趋势。协调子系统有序度走势先升后降,开放子系统有序度波动明显;区域复合系统处于低水平协同状态。动态计量视角下的京冀两地及区域整体各子系统处于有序上升态势。天津除开放子系统外,其余子系统也都处于有序上升态势;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复合系统处于稳定上升态势,提升空间广阔。据此分别从京津冀区域各子系统内部序参量水平、京津冀三地各子系统之间协同发展、京津冀整体复合系统协同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兵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迫切要求京津冀区域管理创新,解决制度设计缺陷和合作意识不足导致的区域管理缺位问题。本文基于对京津冀区域管理缺位成因的分析,指出中央政府要在京津冀区域管理中起主导作用。中央政府设立派出机关京津冀区域管理委员会,代表中央政府在京津冀行使区域规划、港口管理、空气治理、水资源管理、区域协调等职能。为了贯彻管理职能和降低管理成本,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形成相应的区域管理机制。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区域管理 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晓韵 朱德米
文章基于窗口分析法,运用超效率非期望产出MinDS模型测度了2011—2020年我国西部地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东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等主要区域的环境效率指数,并使用协同度模型测算了不同区域环境效率的协同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我国环境效率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北地区的环境效率相对较低,而珠三角地区的环境效率较高。进一步根据协同度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来看,我国环境效率整体协同度表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且2019年后迈入高度协同的发展状态;不同区域之间的环境效率多处于中度协同的发展状态;环境效率高度协同的区域多位于南方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慧 阳国亮
文章基于Haken模型构建了一种新的区域协同发展测度方法,将Haken模型表达方式、零常数项设定、阻尼系数符号和大小、运动方程进行修改,使模型的适应性从热力学系统向区域经济系统发展,同时进行指数构建,分别从协同规模、协同比例、协同强度、协同质量和协同密度五个维度识别区域协同发展的特征。最后将该方法进行实证,分别从静态分布、动态蔓延、所有制差异等视角考查了中国区域协同发展的情况。
关键词:
Haken模型 区域协同发展 测度方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学良 乐小兵
在协同发展背景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低碳物流发展水平质量分异显著。文章以广西、浙江、江西为例,从低碳物流环境、低碳物流能力、低碳物流潜力以及物流低碳水平四个方面构建区域低碳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浙江、江西和广西三个地区的区域低碳物流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中部、西部地区低碳物流发展总体处于落后位置,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区域低碳物流竞争力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芳 刘明河 刘立波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的背景,该文分析了京津冀区域3地市三大产业中农业的比较优势。首先,利用统计数据,计算了京津冀各产业的区位商与农业产业内部农林牧渔业的区位商;其次,应用农产品产值、产量或规模比较分析了京津冀3地的农产品生产优势。结论显示:在三大产业中,河北省农业占优势地位,北京市的第三产业有比较优势,天津市的第二产业较有优势。在农业产业中,河北省农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在农产品供给中,河北省粮食、蔬菜、水果的人均占有量远远超过人均消费量,而京津两市的人均生产量不能满足消费自给,河北省的农产品自给所余可以供给京津两大城市居民消费。所得启示为:在农业产业发展中,京津冀区域应当构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勇 李忠民
利用耦合度方法测度了20012013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五化"协同发展指数,并基于VRS的DEA方法测度了各地区"五化"协同发展效率。结果显示,总体上各地区"五化"协同发展指数均呈上升状态,其变异系数有逐渐减小趋势;"五化"协同发展综合效率先升后降,其中东部地区的综合效率水平提高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综合效率提升水平较慢。通过四象限法对"五化"协同发展指数与"五化"协同发展效率进行了时空特征分析,并得出结论:具有HH型特征的省区逐渐增多,且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具有LL型特征的省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且减少较
关键词:
“五化” 协同发展指数 协同发展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勇 李忠民
利用耦合度方法测度了2001~2013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五化"协同发展指数,并基于VRS的DEA方法测度了各地区"五化"协同发展效率。结果显示,总体上各地区"五化"协同发展指数均呈上升状态,其变异系数有逐渐减小趋势;"五化"协同发展综合效率先升后降,其中东部地区的综合效率水平提高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综合效率提升水平较慢。通过四象限法对"五化"协同发展指数与"五化"协同发展效率进行了时空特征分析,并得出结论:具有HH型特征的省区逐渐增多,且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具有LL型特征的省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且减少较慢,中国"五化"协同发展与协同发展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五化” 协同发展指数 协同发展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钮小静 武立栋 杨龙
传统区域物流的特征在于各个子系统的单元化运作,由于信息、资源交换不足,不利于区域物流的成本降低与整体发展。因此需要形成多元化的主体系统,实现对区域内的供需、信息、资源的整合。本文首先对区域物流中的多元整合体系结构与功能进行描述,然后对其结构与特征、实施条件与目标进行探讨,最后结合案例提出发展思路与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钮小静 武立栋 杨龙
传统区域物流的特征在于各个子系统的单元化运作,由于信息、资源交换不足,不利于区域物流的成本降低与整体发展。因此需要形成多元化的主体系统,实现对区域内的供需、信息、资源的整合。本文首先对区域物流中的多元整合体系结构与功能进行描述,然后对其结构与特征、实施条件与目标进行探讨,最后结合案例提出发展思路与对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晓钟
经济管理出版社于近期出版的经济学新著《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黎鹏著),以协同学思想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基本理念,认为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子区域)和经济组分之间应该协和共生,自成一体,形成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形成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和经济组分的"一体化"运作与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强调协同发展的区域体系应有统一的联合与合作发展目标和统一的规划,使区际之间有着高度的协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才芳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东、中、西部保险在区域保费收入、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区域保费增长数量及速度、保费收入的GDP弹性、潜在保源转化率上有较大差距,而在保险结构、保险经营、保险法律、保险监管等方面呈现出趋同性,没有多大的差别和明显的区域保险特色。因此,应从区域保险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东部保险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制定中、西部保险发展的差异化扶持政策,实施区域保险经营行为差异化,以促进区域保险协同发展。
关键词:
区域保险 区域差异 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俊成
多中心是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多中心问题与多中心关系成为影响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因子。在大转型背景下,运用共生理论,从多中心主体、多中心层级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区域多中心共生的机理、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区域多中心嵌套共生结构模式;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利用断裂点、经济能级指数建立了多中心共生空间结构模型,分析了多中心共生机制、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多中心协同共生的发展战略模式。
关键词:
多中心 区域共生 协同发展 武汉城市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铃 王纪入 李志刚 霍志磊
文章以区域协同发展为研究视角,从指标和区域两个维度,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四川省2008—2018年各经济区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进行测度和影响因素识别。结果表明,四川省五区协同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创新环境、区域协同和对外开放是当前阻碍五区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创新环境、城乡协调、生态环保、对外开放以及文化、医疗福利是五区长期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川东北经济区的创新环境、创新投入以及开放子系统,攀西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子系统成为当前和长期内实现"五区协同"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