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3)
- 2023(7548)
- 2022(6390)
- 2021(5739)
- 2020(4387)
- 2019(10144)
- 2018(9931)
- 2017(18672)
- 2016(9808)
- 2015(11035)
- 2014(10979)
- 2013(10756)
- 2012(10343)
- 2011(9661)
- 2010(9930)
- 2009(9025)
- 2008(9001)
- 2007(8307)
- 2006(7766)
- 2005(7412)
- 学科
- 济(47723)
- 经济(47683)
- 业(28557)
- 管理(26857)
- 企(22586)
- 企业(22586)
- 地方(18294)
- 中国(17354)
- 农(14222)
- 业经(13435)
- 方法(11147)
- 地方经济(10321)
- 发(9980)
- 农业(9963)
- 贸(9351)
- 贸易(9339)
- 银(9046)
- 银行(9038)
- 易(8971)
- 行(8897)
- 融(8886)
- 金融(8885)
- 制(8635)
- 数学(8499)
- 数学方法(8380)
- 技术(8379)
- 学(8164)
- 和(7699)
- 环境(7481)
- 策(7390)
- 机构
- 学院(144723)
- 大学(141511)
- 济(58988)
- 经济(57578)
- 研究(55083)
- 管理(53353)
- 理学(44303)
- 理学院(43665)
- 管理学(43006)
- 管理学院(42697)
- 中国(41700)
- 科学(32730)
- 京(31945)
- 所(28025)
- 财(26403)
- 研究所(25084)
- 中心(24391)
- 江(24050)
- 范(23201)
- 师范(23018)
- 农(22460)
- 北京(21041)
- 州(19986)
- 院(19955)
- 财经(19871)
- 师范大学(18341)
- 业大(18145)
- 经(17797)
- 省(17219)
- 农业(17020)
- 基金
- 项目(88819)
- 科学(70780)
- 研究(68386)
- 基金(62347)
- 家(53648)
- 国家(53143)
- 科学基金(45675)
- 社会(43316)
- 社会科(41029)
- 社会科学(41020)
- 省(36087)
- 基金项目(32426)
- 教育(31075)
- 划(30019)
- 编号(29037)
- 自然(27795)
- 自然科(27162)
- 自然科学(27159)
- 自然科学基金(26668)
- 发(25802)
- 资助(24567)
- 成果(24396)
- 课题(21273)
- 发展(21096)
- 展(20721)
- 重点(20284)
- 创(18736)
- 部(18622)
- 年(17408)
- 创新(17370)
共检索到241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俊峰 李丙宇
新发展格局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坚持国内市场“大循环”的主体,国内国际市场相互促进的“双循环”特色,既符合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又是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基础提出的。纵观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格局变迁的历史长河,先后选择了计划经济主导的“内循环”格局、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外向性”格局,最终衍生了市场决定型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因此,我国必须不断关注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提升国内市场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国内市场的主体功能,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开放,高效衔接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 历史脉络 建构思路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宪萍 杨丽乐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标识,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强有力的驱动因素之一,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新发展格局下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目标导向、机制转化和路径重构三重逻辑理路,面临国际经贸规则秩序失衡、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空间受挤压的现实约束。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需以新型举国体制筑牢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掌握制度性话语权、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中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盘活技术要素的自由流动,形成融合互惠的开放式创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立军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方民生研究员所著《发展环境与战略抉择》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这是他继《经济增长与运行》之后的第二本研究文集。这本文集的最大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研究现实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观察问题的新理念,以及解决这些难题的相应对策和建议,其特点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毅夫
战略抉择是经济改革与发展成功的关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林毅夫最近10多年,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反映这场变革的最为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社会上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纷纷进行改革乃至变轨。目前的情形是,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国家,其经济仍未进入良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书光
"优先发展教育"潜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思想基础可溯源至传统儒家教育价值取向和近代"教育救国"实践,而真正形成战略决策则始于"改革开放"后"科教兴国"和"教育强国"的理论建构。经过几代国家领导人的持续倡导,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已深入民心。如何回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严峻挑战,创构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的推进策略,无疑是当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变革的当务之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鸿彬
经济发展战略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在最高层次上 ,经济发展战略只能有一个。通过回顾河南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历程 ,探讨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原则 ,可剖析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内涵并阐明河南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原因。
关键词:
经济发展战略 演变 抉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雨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增长,其动因除主要来自于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的内部动因要素外,对外开放引进的外部竞争要素亦功不可没。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总量和种类颇丰,拥有及其广阔的国内市场。从理论上讲,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似应以发展和扩大内需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为辅,如同美国、德国等大型发达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所采取的发展模式那样。然而,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扩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姜义茂
目前对服务贸易还仅限于对一个个具体类别点对点的面上的研究。本文认为应把服务贸易研究引向深入,在服务贸易12大类、160多个小类中,找出影响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总结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规律,推进服务贸易的理论和实践向纵深发展。本文明确阐述了:决定服务贸易发展基本因素间的关系;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撑;现代化大流通是服务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关键;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应主要以促进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为中心;我国具备了加快由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条件;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决定因素 发展规律 战略抉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俞荣华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枢纽,也是目前最困难的农村卫生机构。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尤其是在工资改革后人员大幅度增资情况下,乡镇卫生院支出更大,今后如何生存发展,确是困扰各级卫生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国内许多学者作了多方探索,提出了各种见解,但至今尚未有实质性的突破。本文拟根据淮阴市1991~1993年财务统计资料,分析乡镇卫生院财务困境的原因,对众多发展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晓玲
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是该国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指导下的具体经济部门的发展战略,它是在该国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下,在一个较长历史时期内,有关对外贸易发展的全局性决策和长期规划。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枭吟
以因特网为标志、广泛渗透于高科技领域的数字革命浪潮,带来比工业革命更快、更加深刻的社会变革,并且成为支撑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数字经济的出现,孕育了新的消费模式,推动全球产业整合与升级,催生出新的生产模式。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应该积极完善与数字经济相匹配的企业经营模式和市场环境,加快企业和市场的数字化创新步伐,建设服务型数字政府,平衡数字资源,提升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技术 世界经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林
地方高校是指由各级地方政府作为教育举办者的普通本科院校。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地方高校不再仅仅是中央各部委所属大学的补充,而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其社会功能也发生了较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白明 李俊 崔卫杰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中,2009年中国出口贸易虽然出现无法避免的下降,但是完成了"保市场、保份额"的艰巨任务,并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位的出口贸易大国。尚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取得了世界贸易数百年发展史上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后危机时代,世界步入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周期,中国迫切需要从战略上谋划对外贸易的长远发展,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应有新思维、新战略。本刊将分两期刊载商务部2009年重大课题《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的部分成果。本期的题目是《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之抉择》,下一期的题目是《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政策的战略性调整与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邵尚林 刘兵
本文以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为背景,对安徽对接“长三角”,实施“东向战略”过程中滁州市的发展思路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分析了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东向战略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