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5)
- 2023(14925)
- 2022(12361)
- 2021(11339)
- 2020(9117)
- 2019(20579)
- 2018(20249)
- 2017(38047)
- 2016(20369)
- 2015(22755)
- 2014(22230)
- 2013(21435)
- 2012(19453)
- 2011(17739)
- 2010(18393)
- 2009(17124)
- 2008(16015)
- 2007(14450)
- 2006(12987)
- 2005(11997)
- 学科
- 济(84286)
- 经济(84206)
- 业(55515)
- 管理(55326)
- 企(45654)
- 企业(45654)
- 中国(31804)
- 方法(30702)
- 融(27709)
- 金融(27705)
- 银(26513)
- 银行(26501)
- 数学(26265)
- 行(25694)
- 数学方法(25652)
- 农(24730)
- 地方(24580)
- 业经(21995)
- 财(19665)
- 制(18702)
- 农业(16889)
- 理论(16156)
- 贸(14773)
- 贸易(14756)
- 学(14567)
- 易(14248)
- 技术(13676)
- 发(13252)
- 环境(12613)
- 务(12593)
- 机构
- 学院(278247)
- 大学(269823)
- 济(111336)
- 经济(108721)
- 管理(103315)
- 研究(93494)
- 理学(87492)
- 理学院(86520)
- 管理学(84663)
- 管理学院(84182)
- 中国(78504)
- 京(57560)
- 科学(56103)
- 财(52948)
- 所(46468)
- 中心(45115)
- 江(43661)
- 农(43134)
- 研究所(41769)
- 财经(40634)
- 范(38109)
- 师范(37720)
- 业大(37507)
- 北京(36829)
- 经(36564)
- 州(36340)
- 院(34187)
- 经济学(33340)
- 农业(33060)
- 技术(32489)
- 基金
- 项目(179590)
- 科学(141509)
- 研究(137098)
- 基金(125776)
- 家(108147)
- 国家(107158)
- 科学基金(92533)
- 社会(85360)
- 社会科(81117)
- 社会科学(81096)
- 省(74511)
- 基金项目(65163)
- 教育(64250)
- 划(61154)
- 编号(58484)
- 自然(57236)
- 自然科(55936)
- 自然科学(55927)
- 自然科学基金(54852)
- 资助(51463)
- 成果(47576)
- 发(44021)
- 课题(41816)
- 重点(41152)
- 创(39086)
- 部(37681)
- 创新(36342)
- 项目编号(35610)
- 发展(35499)
- 年(35091)
- 期刊
- 济(132283)
- 经济(132283)
- 研究(85017)
- 中国(64277)
- 农(41877)
- 管理(41592)
- 融(41555)
- 金融(41555)
- 财(40089)
- 教育(39798)
- 学报(37136)
- 科学(36366)
- 大学(29149)
- 技术(28194)
- 农业(27886)
- 学学(27335)
- 业经(24497)
- 经济研究(21388)
- 财经(19253)
- 经(16615)
- 问题(16071)
- 业(14639)
- 统计(14120)
- 商业(13789)
- 技术经济(13472)
- 策(13435)
- 职业(13421)
- 图书(13090)
- 科技(12739)
- 坛(12727)
共检索到438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吴洁
综合金融是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我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增强金融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对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开展综合金融的理论逻辑进行阐释,对金控公司管理办法等综合金融相关监管政策要点进行梳理,结合我国金融业的实践,提出融资驱动、投资拉动、保险带动、支付赋能四种综合金融经营模式,以及协同组织设计、机制优化、数字转型、文化厚植四方面综合金融能力提升路径,最后从金融行业和金融机构两个角度对开展综合经营提出操作性策略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段葳 袁子君
根据"双循环"新发展阶段的要求,综合保税区职能由侧重于对外开放转变为侧重畅通内循环、培育新动能新优势以促进更高水平的开放以及为建设自由贸易区探路。新发展阶段要求高质量综合保税区能够协调区域经济、优化国内产业链、着力创新发展并且能够为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实践经验。文章探索性地提出从整合区域政策、升级产业功能体系、拓展创新以及促进综合保税区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协同发展四个方面出发构建新发展阶段的高质量综合保税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丁金学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着力构建适应产业布局特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的运输服务水平和组织效率,增强交通运输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引领能力。为此,应深刻把握新发展格局下现代产业体系运行规律,以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为牵引,构建精准适配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求和高质量满足共同富裕要求的新的交通运输组织形式,着力完善与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相契合的交通网络布局和结构功能,发展与现代化产业经济循环运行相联动的交通运输组织模式和运行管理方式,形成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相协同的交通运输发展路径和发展动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媛
基于农村现代物流差异性、公益性和双向性的基本特征,因地制宜探索出宜昌市“四级节点+多业融合+双向集成”农村现代物流体系模式,指出该模式在现实运行中存在的资源缺乏高效整合、物流运营模式创新不足、专业化信息化物流平台发展不够充分等问题,最后提出有必要从顶层设计、产业发展、要素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农村现代物流 宜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姝菡 张奎 谭永生
建设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有助于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实现供给需求的有效匹配,有助于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看,现行我国分配格局不能充分促进社会再生产循环畅通,收入分配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供需有效匹配,中等收入群体结构不利于扩大内需,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建设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加快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政策体系,推动我国收入分配体系更好适应和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盛朝迅 易宇 韩爱华
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基本依托,对于改变传统"模仿型"创新路径、推动前沿基础技术突破、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等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基础研究投入、基础研究成果产出、基础研究顶尖人才培养、基础研究设施与环境等方面,与发达经济体相比,离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出的要求,仍存在不少差距。建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优化基础研究设施条件和环境,加强基础研究领域国际合作,为基础研究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基础研究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和新发展格局构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雯轩 李晓华
如何促进我国顺利实现产业转移和升级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客观存在的经济发展差异,使得"雁阵模式"被认为可以用来指导中国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实践。本文通过分析"雁阵模式"的理论实质、局限性以及中国目前产业转移和升级面临的困境,说明"雁阵模式"理论不适用于指导中国区域内产业转移的原因。也指出在全球价值链深度变革之际,我国应该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由依赖全球价值链转向夯实国内价值链;地区间的产业转移与升级路径也应该与新技术、服务业升级、城市群发展、扩大内需相结合,建立差异化的区域间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雁阵模式 区域分工 产业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雪 孟凡平
新发展格局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并从顶层设计乡村振兴模式,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全面打造和美乡村。但是不同乡村要素禀赋不同,存在比较大差异,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比较突出,区域优势条件差距显著,城镇和乡村之间的差异决定针对不同区域的乡村应该实施不同乡村振兴模式。本文以新发展格局下实施乡村战略为背景,构建了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模式推进总体思路,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县域城镇化带动、农村土地功能型、民俗文化带动式、自然生态型农业现代化引领式、治理有效带动式、农民共同富裕发展式乡村振兴模式,并解析不同模式的内涵,提出了紧抓城乡融合发展机遇,带动乡村发展;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带动乡村建设;发展新型工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推进乡村振兴模式实施的路径,为乡村振兴模式实施提供科学基础与决策支持。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永红
在以网络化和数据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金融与大数据交叉融合发展。大数据是金融的核心资产,通过从海量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支持商业决策,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发展;大数据促进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创新,使互联网金融企业实现精准营销、规避风险、优化经营绩效、提高运营效率;利用大数据技术可逐步解决金融格局演变、信用评估、风险防控、信息安全等的一系列难题。
关键词:
金融 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 发展模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密 王威华 李月
“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是新形势新条件下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的重大要求之一。本文提出“城市节点-城市群块-流关系链-双向循环网”的研究框架,以289个城市的循环能力衡量城市供需的特征性事实,并运用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国内大循环网络,探究以城市循环能力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的模式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样本期城市循环能力面临着联动性不畅、均衡性不足和协调性不强的三重结构性困境;第二,破解三重结构性困境需要认识城市在国内大循环网络中的中间人角色及其联动模式。联动性不畅是由于联络人不多,均衡性不足是由于协调人角色较少,协调性不强是由于守门人和联络人较少;第三,在上述联动模式的基础上,本文从城市循环能力内生性、网络结构动力双重性和中间人作用异质性等多重角度,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实证探究城市循环能力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的模式与机制。本文对于如何从城市层面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助力新发展格局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增镇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落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始终,强化创新驱动战略,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推进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实践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发元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经济全球化进入深度调整期而作出的科学决策,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而采取的积极主动应对策略。要着力解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中的科技创新引领、重点产业优化、财政政策支持、金融政策配套、良性机制形成等问题。应举全国之力做好"卡脖子"技术攻关,行踏实之路促进全面高质量发展,集有限财力打通"双循环"梗阻节点,立全局高度做好金融业配套支持,聚全民之力支持"双循环"协同推进。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辛灵 高鹏飞
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产业链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在各国经济受创、全球产业链出现不稳定的状况下,我国制造业应从提高产业基础能力,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拓展国内外市场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等方面,消除产业链梗阻,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促进产业链现代化。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产业链现代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健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当下,中国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华侨金融的支持,笔者从制度经济理论出发,探讨华侨资本的选择和区域化经济发展下华侨金融的发展路径。华侨经济的特征华侨经济兼具本国与侨居国双重属性华侨经济的历史属性决定了华侨华人的母国情怀。华侨经济是由华侨在侨居国独立创建的,华侨资本是华侨在侨居国从经营小本生意着手,
关键词:
华侨华人 华侨投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学娟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高质量流通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流通过程是决定农产品用值与换值实现的关键,针对普通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研究较多,但对于供给集聚而需求分散的特色农产品流通研究较少。本文从交易费用视角分析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发展,利用Logit模型根据流通渠道契约一体化程度的高低,将流通模式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类并进行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