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4)
2023(11479)
2022(9613)
2021(8639)
2020(6982)
2019(15417)
2018(15168)
2017(27444)
2016(14520)
2015(15746)
2014(15074)
2013(14555)
2012(13511)
2011(12005)
2010(12679)
2009(11982)
2008(11202)
2007(10048)
2006(9020)
2005(8211)
作者
(39545)
(32636)
(32635)
(30634)
(21045)
(15631)
(14580)
(12444)
(12294)
(11739)
(11099)
(10973)
(10387)
(10270)
(9966)
(9928)
(9655)
(9537)
(9414)
(9269)
(8152)
(8109)
(7754)
(7584)
(7479)
(7368)
(7225)
(7170)
(6502)
(6463)
学科
(58467)
经济(58419)
(46617)
管理(45982)
(39070)
企业(39070)
中国(21985)
地方(19831)
技术(18765)
(17674)
业经(16741)
方法(16025)
(14848)
技术管理(13002)
农业(12304)
审计(12192)
数学(11985)
(11906)
银行(11892)
数学方法(11845)
(11813)
(11668)
金融(11667)
(11525)
(10873)
地方经济(10837)
(10402)
(10365)
贸易(10343)
环境(9964)
机构
学院(195531)
大学(188874)
(78400)
经济(76652)
管理(73929)
研究(67317)
理学(62362)
理学院(61639)
管理学(60695)
管理学院(60322)
中国(53116)
(41477)
科学(39600)
(38297)
(33439)
(32311)
中心(31218)
研究所(29362)
财经(28961)
(28640)
(27390)
师范(27142)
(26396)
(26029)
北京(25832)
业大(24868)
(24848)
经济学(22592)
技术(22423)
(22376)
基金
项目(125362)
科学(100397)
研究(97591)
基金(87776)
(75286)
国家(74542)
科学基金(65231)
社会(62370)
社会科(59218)
社会科学(59205)
(53434)
基金项目(46483)
教育(44552)
(42938)
编号(40510)
自然(39536)
自然科(38629)
自然科学(38623)
自然科学基金(37931)
资助(33303)
(33133)
成果(32979)
(32664)
课题(29728)
创新(29464)
重点(28806)
发展(27154)
(26668)
(26002)
国家社会(25120)
期刊
(98862)
经济(98862)
研究(63850)
中国(52546)
管理(31271)
(31220)
教育(28371)
(28238)
科学(24998)
学报(23902)
(21244)
金融(21244)
农业(19590)
业经(19067)
大学(18765)
技术(18761)
学学(17349)
经济研究(16516)
财经(13384)
科技(11875)
(11658)
问题(11600)
(10689)
技术经济(10299)
(10235)
论坛(10235)
商业(10232)
会计(10131)
审计(10002)
财会(9416)
共检索到318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邬国荣  
(一)创新审计包括内部审计自身的创新和企业创新投入审计。内部审计的创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秉持优良的审计传统,开拓新型审计理念,用新理念、新思维解决当下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第二,完善奖惩机制。既要对因失误而导致的错误或是漏洞进行严惩和弥补,更需要对开拓创新的行为进行鼓励。第三,建立健全顶层设计,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为改革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实现共治共享。在全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婧文  朱兢  
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创新要素流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要素流动能够从公平与效率两个维度优化中国收入分配格局,但在空间视角下呈现资源的“虹吸效应”,要素流出地的收入差距加大。影响机制表明,在内循环体系中,创新要素流动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来传导收入分配的优化效应;在外循环体系中,由于市场替代作用,贸易对外开放的作用受限,但随着统一大市场的构建,两者相互带动并充分传导至创新要素的收入分配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婧文  朱兢  
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创新要素流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要素流动能够从公平与效率两个维度优化中国收入分配格局,但在空间视角下呈现资源的“虹吸效应”,要素流出地的收入差距加大。影响机制表明,在内循环体系中,创新要素流动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来传导收入分配的优化效应;在外循环体系中,由于市场替代作用,贸易对外开放的作用受限,但随着统一大市场的构建,两者相互带动并充分传导至创新要素的收入分配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梁若浩  冯均科  
国家审计的经济秩序治理功能在助力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以2006—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简单中介效应模型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的联合检验方法,研究了国家审计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审计综合效能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发挥了双重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家审计通过助力形成新发展格局来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过程中,应当格外注意政府债务风险和区域数字化建设差异的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天悦  
中国式创新凸显了不同情境下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谋发展的中国探索实践,为后发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借鉴启迪。在复杂国际国内环境作用下的技术阶段性演进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果转化应用,是纵向观察中国式创新的最佳切入点。从经济追赶时期的“以市场换技术”到大变局下的技术与市场并重,是技术与市场内涵及范畴的深刻变化,二者的关系嬗变加速了中国式创新的逻辑转向。面对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更为迫切的内部需求,在发挥国内大循环主导作用的同时,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将为新时代新征程下推进中国式创新提供重要方向指引。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郭强  丰满  
本文从新时代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入手,解析当前内部审计工作在职能定位、基础管理、科技手段、审计问责等方面存在的短板,探讨内部审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以更新的姿态、更新的举措、更新的作为,创新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工作理念、评价机制、技术方法和培养路径,开启内部审计新征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会金  
《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与《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相继发布,对政府审计制度的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政府审计协同治理是审计制度创新发展的组成部分,两文件中多次提到资源协调、统筹推进、信息共享等事项。协同治理是政府审计提高公共经济权力监督质量与效率的制胜法宝,是政府审计高效服务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分析协同治理促进审计制度创新的内涵与意义,并进一步探索协同治理完善政府审计工作的措施与路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兆磊  尹叶叶  王高洁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期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落脚点。需要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此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通过分析经济循环周期与自由贸易园区的双向演化,探寻新发展格局下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新要求,并结合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定位等因素,提出开展跨境电商新模式、"公铁空"联运新物流、数字经济新业态、"自贸区+"新局面的实施路径,助力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启创新升级新征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海兵  王慧秋  
国家监察委体制对于促进反腐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国家监察委体制改革的特征和意义,分析了监察委体制与内部审计的联系与区别,并从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人员职业胜任能力、审监结合、资源整合、成果运用、自我监督六个方面提出内部审计在监察委体制下的创新发展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克琴  
创新驱动是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但不同维度的创新可能会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产生异质性影响。本文基于新发展格局视域下的企业创新驱动视角,通过构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指标以及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指标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维度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但相比较而言,管理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赋能作用要略强于技术创新。进一步从细分行业来看,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对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而言,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更强,对于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而言,管理创新的影响效应更强,而对于仓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而言,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影响效应强度相近。控制变量中,省域层面的居民消费水平和企业层面的企业成长能力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明显强于其他变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彦  
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自贸区高水平建设的重要保障。运用SWOT方法分析安徽自贸区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安徽自贸区的优势在于政府重视程度、政府服务水平、营商环境、经济实力四个方面,而劣势主要体现在要素配置效率不高、产业协同机制和对外开放体系不完善三方面。面对国家战略支持、可借鉴经验多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以及招商引才日趋激烈、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的现实挑战,安徽自贸区应当加强管理体制、贸易制度、金融政策方面的创新,并促进片区联动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晓冬  秦续天  刘金晶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阶段,绿色技术创新是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有效方式。为深入探究双循环背景下我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创建评价体系,对各省区市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最优,其次是北京市、江苏省;各省区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关系密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梯状格局,且各区域间有较大差异,东部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最优;产业结构、政策支持氛围等在各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具有积极影响。基于上述结论,应驱动区域产业互助,落实邻近省区市协作发展;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政策支持,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婧文  
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需要发挥跨国运输通道的纽带作用,紧密衔接国内国际双重市场。文章依据中欧班列在双循环通道的理论与现实证据,实证检验了国际运输通道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从数量、结构、综合水平3个维度带动了沿线区域技术创新,但受市场分割约束可能产生技术“掩蔽效应”。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中欧班列通过国内循环通道的研发人才跨区域流动与国际循环通道的商品跨国流动,以“人才流”和“商品流”为媒介驱动地区技术创新,形成国际运输通道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双循环”驱动机制,但通道间的联动效应还未充分发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月雯  
农业经济风险管理是采用科学、适当手段对农业经济风险源进行预防、控制,以有效减少产业波动,降低产业损失的重要举措。为更好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以增强农业产业链韧性为导向,制定科学、完整的风险预警及管理方案,构建持续创新、精准可控的农业经济风险管理框架,切实提高农业产业的风险防范、控制及应对能力,助力农业产业向绿色、高质量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管小敏  
本文结合高校内部审计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五抓五重"的创新发展策略,以更好地强化审计监督,提升审计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