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27)
- 2023(19179)
- 2022(16470)
- 2021(15245)
- 2020(12749)
- 2019(29180)
- 2018(28849)
- 2017(55614)
- 2016(30040)
- 2015(33421)
- 2014(32955)
- 2013(32241)
- 2012(29753)
- 2011(26537)
- 2010(26641)
- 2009(24471)
- 2008(23508)
- 2007(20495)
- 2006(17982)
- 2005(15901)
- 学科
- 济(125944)
- 经济(125829)
- 管理(85367)
- 业(82979)
- 企(68010)
- 企业(68010)
- 方法(53750)
- 数学(46642)
- 数学方法(46037)
- 中国(35766)
- 农(34265)
- 财(30935)
- 地方(30067)
- 业经(28914)
- 学(24990)
- 农业(23222)
- 制(22107)
- 贸(21874)
- 贸易(21860)
- 易(21130)
- 务(20057)
- 理论(19981)
- 财务(19972)
- 财务管理(19933)
- 技术(19559)
- 环境(19077)
- 融(19035)
- 金融(19032)
- 企业财务(18986)
- 银(18940)
- 机构
- 学院(416002)
- 大学(414919)
- 济(168499)
- 经济(164971)
- 管理(164357)
- 理学(142249)
- 理学院(140679)
- 研究(139641)
- 管理学(138108)
- 管理学院(137366)
- 中国(104160)
- 京(87892)
- 科学(85550)
- 财(76676)
- 所(69109)
- 农(65163)
- 中心(63265)
- 研究所(62882)
- 财经(61427)
- 江(61063)
- 业大(60723)
- 范(55865)
- 经(55841)
- 北京(55392)
- 师范(55298)
- 州(51517)
- 院(51515)
- 农业(50629)
- 经济学(50629)
- 财经大学(45739)
- 基金
- 项目(285676)
- 科学(225641)
- 研究(209953)
- 基金(206870)
- 家(179527)
- 国家(178028)
- 科学基金(154070)
- 社会(132782)
- 社会科(125912)
- 社会科学(125879)
- 省(112333)
- 基金项目(109616)
- 自然(99922)
- 自然科(97637)
- 自然科学(97615)
- 教育(97082)
- 自然科学基金(95856)
- 划(94084)
- 编号(86038)
- 资助(85386)
- 成果(68813)
- 重点(64066)
- 发(63730)
- 部(62530)
- 创(59581)
- 课题(59126)
- 创新(55497)
- 科研(54515)
- 国家社会(54339)
- 教育部(54003)
- 期刊
- 济(186214)
- 经济(186214)
- 研究(122266)
- 中国(80799)
- 学报(62892)
- 管理(61573)
- 农(59241)
- 科学(59048)
- 财(58154)
- 大学(48384)
- 教育(48373)
- 学学(45515)
- 农业(41271)
- 技术(37982)
- 融(36603)
- 金融(36603)
- 业经(32066)
- 经济研究(30003)
- 财经(29569)
- 经(25411)
- 问题(24294)
- 业(21211)
- 图书(21122)
- 技术经济(20289)
- 科技(19706)
- 商业(19287)
- 理论(18781)
- 现代(18660)
- 版(18423)
- 资源(18272)
共检索到612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洁 高荣蔓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并促进经济增长。探究如何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然而现有研究忽视了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对二者协调发展的具体影响。为了揭示各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协调度的关系,本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理论,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贵州省五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度的差异性影响,发现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迁移、培训、教育、科研、卫生人力资本投资。研究结果丰富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为提高相关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效能,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协调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美玲 赵旭强 潘晔
产业升级需要劳动力流动,劳动力的流动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产业和就业二者的协调与否是区域经济发展普遍关注的问题。选取太原市经济和就业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横向比较、纵向分析的方法,得出太原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优化的结论。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忠 肖绮淇 陈舒悦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是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本文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协调性分析,并使用指标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域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进行比较,研究其空间分布变化及其空间相关性,从研究结论出发,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言献策。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空间自相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抗私 高东方
文章利用"结构偏离度"和"协调系数"指标测度了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1年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程度。研究发现,辽宁省第二、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系数与常规经验研究大相径庭,主要归因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运行制度的变迁和中央政府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特有的产业政策。文章利用Moore值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出辽宁省就业结构滞后产业结构的时间约为4年。在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发挥重工业化大省特殊作用的前提下,文章对如何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更好地协调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调系数 灰色关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兵 冉启秀
本文认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协调关系即和谐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足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存在不协调、不合理的地方,就业结构演变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因此,必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变的良性循环,在考虑扩大就业与产业发展问题时,注意二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产业政策调整要充分考虑其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总量的影响。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整个国民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调 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庆丰
文章从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领域的角度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理论进行了梳理、总结和评析,指出现有研究在分析工具、滞后时间测度、国际比较方法、作用机理等方面存在不足。提出为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应该继续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影响机理、如何衡量二者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就业结构滞后时间测算以及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调性 述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鹏 潘秋鸿
以青岛市历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和相关性进行剖析,运用就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理论,对经济发展与就业拉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青岛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充分就业目标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青岛市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美平
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应对国内外新形势的战略举措,产业结构政策是实施这一战略举措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以产业循环和资本循环为基本内容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无阻,切实开拓以国内市场为循环主体、以国内外市场为整体的发展空间,提高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速度和效率,产业结构政策要在明确顶层规划、功能定位和实施方式的前提下,体现国家意义上的开放发展理念、全局战略需求和总体国家安全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产业结构日趋高级化、安全化与国际化的新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聂小荣 郭庆风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相影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江西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近几年的变化情况进行客观描述,并运用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等概念对江西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均衡性进行科学分析,旨在为江西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结构偏离度 就业弹性 良性互动 均衡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启良
文章基于1999~2019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来看,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与就业结构显著负相关,但因城市规模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差异。(2)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对中小型城市的就业结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大型和特大型城市的就业结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对东部地区城市就业结构的正向影响随着城市规模扩大而增大;对中西部地区就业结构的影响仅在特大型城市显著为正,而在小型、中型和大型城市为负,但随着城市规模扩大而不断减弱。文章认为,要注重提高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并依据城市规模的差异而有所侧重,以促进就业结构的改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伟
运用GIS技术,对1999,2008年贵州省88个县(区)产业结构空间演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贵州省产业结构空间演化呈现出区域一体化;"点—轴—面"结合;政府调控指向性明确;演化速度加快的特征。影响贵州省产业结构空间演化的因素包括: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政府调控。依据这些因素,建立了产业结构空间演化的过程模型,模拟了产业结构空间演化的过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帅亮乾
对贵州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贵州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第二、三产业是目前该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其中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增长影响最为显著。该省正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及落实《贵州省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这一研究无疑能为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贵州省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华 官金华 侯秀芳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河北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三次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第一产业比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1980年的31.06%下降到2009年的13%;第二产业则呈现起伏缓慢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四友 赵媛 许昕 刘笑杰
文章运用ESTDA框架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从时空耦合视角分析了1997-2017年中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的时空格局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及其三大地带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度均呈"先降后升"态势,形成"东—中—西"阶梯递减分异格局;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度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差异呈先缩小后扩大趋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度的局部空间结构具有较强稳定性,且表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或空间锁定特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度重心在112.010°~112.236°E与33.354°~33.644°N之间变动,空间格局在东北—西南方向演变较为明显。从研究结论出发,提出了提升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度的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协调性 时空动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延平 李明生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规律性的表现。区域人力资本是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的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文章应用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分析了广东省总量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作用,包括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人力资本水平的贡献率;同时也分析了三次产业的人力资本贡献率。最后得出结论:广东省人力资本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贡献率仍然较低,区域人力资本的存量与结构不能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