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3)
- 2023(12028)
- 2022(10053)
- 2021(9085)
- 2020(7349)
- 2019(16483)
- 2018(16394)
- 2017(29782)
- 2016(16088)
- 2015(17523)
- 2014(16938)
- 2013(16339)
- 2012(15222)
- 2011(13944)
- 2010(14375)
- 2009(13517)
- 2008(13096)
- 2007(11687)
- 2006(10817)
- 2005(10023)
- 学科
- 济(66199)
- 经济(66121)
- 管理(45249)
- 业(43238)
- 企(35227)
- 企业(35227)
- 中国(23602)
- 地方(20707)
- 农(20032)
- 方法(18170)
- 业经(17877)
- 技术(16285)
- 制(16180)
- 数学(14711)
- 数学方法(14488)
- 财(14392)
- 银(13819)
- 银行(13784)
- 学(13720)
- 融(13554)
- 金融(13553)
- 行(13507)
- 农业(13353)
- 发(11899)
- 贸(11776)
- 贸易(11763)
- 易(11299)
- 地方经济(11267)
- 体(11265)
- 技术管理(11121)
- 机构
- 学院(220355)
- 大学(216761)
- 济(89766)
- 经济(87754)
- 研究(85956)
- 管理(77733)
- 中国(65541)
- 理学(64678)
- 理学院(63823)
- 管理学(62614)
- 管理学院(62199)
- 科学(52622)
- 京(48447)
- 所(44703)
- 财(42833)
- 农(40455)
- 研究所(40149)
- 中心(37971)
- 江(36604)
- 范(32144)
- 业大(31891)
- 师范(31729)
- 院(31617)
- 财经(31499)
- 北京(31405)
- 农业(31398)
- 州(29425)
- 省(28382)
- 经(28381)
- 经济学(26781)
- 基金
- 项目(140890)
- 科学(110600)
- 研究(105275)
- 基金(98310)
- 家(87169)
- 国家(86362)
- 科学基金(72747)
- 社会(65853)
- 社会科(62300)
- 社会科学(62286)
- 省(58022)
- 基金项目(50709)
- 划(48579)
- 教育(48005)
- 自然(45378)
- 自然科(44324)
- 自然科学(44311)
- 自然科学基金(43510)
- 编号(42854)
- 资助(39197)
- 发(37160)
- 成果(35712)
- 重点(32972)
- 创(32495)
- 课题(32281)
- 创新(30581)
- 发展(29735)
- 部(29378)
- 展(29222)
- 国家社会(26993)
- 期刊
- 济(114411)
- 经济(114411)
- 研究(74084)
- 中国(57042)
- 农(39212)
- 学报(34646)
- 教育(33716)
- 管理(33640)
- 科学(32910)
- 财(31992)
- 农业(26567)
- 大学(26113)
- 融(25794)
- 金融(25794)
- 学学(24156)
- 业经(20747)
- 技术(20702)
- 经济研究(18808)
- 财经(15518)
- 业(14240)
- 问题(13834)
- 经(13595)
- 科技(12108)
- 坛(11080)
- 论坛(11080)
- 图书(11068)
- 贸(10934)
- 技术经济(10786)
- 商业(10630)
- 世界(10539)
共检索到364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继海
新发展格局具有丰富内涵,突出强调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新基建"作为供给侧,是赋能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需求侧改革着重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过程的畅通性。实施"新基建"要解决以往"旧基建"在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要更加重视"质量"(即投资效率),要具有可持续性,避免债务悬空,要形成与之对应的未来收入。为此,在国民经济循环流转中"新基建"需要与需求侧改革相配合,二者应形成相互促进、正反馈、动态循环的良性关系。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新基建” 需求侧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王辉龙 耿智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者有机结合形成的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是新发展格局的基石。需求侧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宏观经济的短期不均衡问题,还是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应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扩大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以及全面激励政府、企业和居民的需求,形成完整的内需体系。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就要在“能、愿、敢”消费三个方面解决消费需求的现实增长。投资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作用,一是优化供给结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服务于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投资需求特别要重视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尤其是要攻克外循环环节转向国内以后的卡脖子技术环节,以供给创造需求,畅通内循环。相应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依靠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突破产业链的卡脖子环节;二是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畅通供应链;三是推动产业迈上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内循环和外循环的相互促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供给侧 需求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行明 许辰迪 刘瑞 苏梦颖
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通过回顾中国经济需求导向政策的历史演进,并对需求侧协同关系变化进行量化分析和验证,以此探究需求侧运行机制与结构演变,阐明新发展格局下内外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研究认为,当前需求侧所面临的主要堵点有:收入分配不平等、消费分布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欠缺与消费观念相对保守、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结构失衡、有效供给瓶颈制约以及突发风险事件情况下经济形势恶化等,产生原因有历史、文化传统长期积累所影响,有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所形成,也有逆全球化浪潮所助推以及突发事件冲击所叠加。因此,建议采取提振消费型需求、扩大投资型需求以及稳固外向型需求三条路径,从而有效疏通需求侧堵点,最终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需求侧管理 堵点 疏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俊玲 杨保华
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实现新发展格局,是国家顺应时代要求采取的全局性战略决策。新发展格局下的职业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职业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及其后续问题,包括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需求下降与需求外移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加强供给侧与需求侧互动反馈,促进供需良性互动,避免政策失灵;畅通供需反馈,把握新旧动能转换良机;捋顺供需调控,实现职业教育“双属统效”。发展策略是:需求侧与供给侧协同发展,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供需协同创新,促进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供需协同拉动,引领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供需协同共进,鼓励职业教育先行先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磊 李伍升 李建斌
目的:探讨以供给侧改革"六要"引导采供血创新发展,为促进国内采供血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样本血液中心近年来采供血发展情况,分析业务发展主要举措与供给侧改革"六要"的契合情况。结果:该血液中心业务发展主要举措与供给侧改革"六要"存在较好契合。结论:以供给侧改革"六要"引导采供血创新发展,能够有效地破解当前采供血长效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
血液中心 采供血 供给侧改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贺 马微 徐璋勇
本文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探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协调推进稳增长和稳杠杆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金融结构市场化水平的提升在显著降低企业负债率的同时还能带来企业资产效益的显著提升;企业负债率与企业资产效益之间确实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这一错配效应随着金融结构市场化水平的提升而被削弱;金融结构市场化对大企业、地企和房地产业企业负债率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从而有助于缓解企业部门内部金融资源的规模错配、产权错配及行业错配。本文的研究对于科学制定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政策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丽芳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应用型特色不明显、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校企合作不深入。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加快构建现代特色应用型教育体系,坚持以分类管理为基本原则,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梳理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要素,以此推进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长期创新发展,培养符合现代化生产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 创新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边如欣 杜义强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出现矛盾,高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作为人才供给侧,为适应社会发展,高职教育需要通过改变人才培养方式、创新专业课程建设、开展校企合作、引进技能型教师等一系列措施来改变输出人才结构,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确保所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经济和企业生产需要。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创新发展 校企合作 技术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金焕 朱连勇
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着力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发展趋势,供给侧改革从经济视角为应用型院校深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当前我国应用型院校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呈现出新的矛盾和变化,"就业难"和"用工荒"就是供给侧与需求侧矛盾的突出表现,供需失衡严重制约了应用型院校服务社会发展的能效。文章从当前应用型院校供给侧改革的问题入手,分析应用型院校供给侧改革的切入口,包括供给质量提升、供给效能优化和供给形式创新,在此基础上,提出供给侧改革理念下应用型院校创新发展的策略:对接经济新常态,以精准化提高供给质量;紧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新常态 应用型院校 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杰
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存在质量效果不佳、结构体系不合理、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措施不够、体制机制改革的活力不足等方面问题。从供给侧改革思路出发,创新高职教育发展,应聚焦内涵建设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服务地方能力,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供给侧改革 内涵建设 创新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爱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农村电商取得较快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倡导的"调结构、去产能"为解决农村电商发展困境,推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农业结构升级的新引擎,其发展速度与日俱增,不失为解决农业中出现的供给与需求错配问题的有效路径。本文着重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农村电商发展的新动态,新机遇以及新挑战,推动电子商务健康持续务实的发展。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农村电商 新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苏继成 李红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科技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新时期新形势下,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点、产业布局、资本市场等都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科技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短板,诸如体制机制僵化、利益格局固化、创新环节割裂、科技和产业脱离等,严重降低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的活力,亟须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纵深发展,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改革效应,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发展格局。基于此,本文提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为加快中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科技体制 改革创新 自主创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曾志权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应当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制度保障和财力支撑。广东经济体量大、带动能力强,步入新常态的时间早,广东财政将坚持立足全局,一方面,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另一方面,全力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去一降一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永超
农村电商的发展与创新已经成为农村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实现手段。本文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深入分析了农村电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基础设施落后、人才缺乏等供给侧问题,最后提出在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人才培养体系和农产品标准化战略等方面进行农村电商的发展创新,进而助力于我国农村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
关键词:
农村电商 供给侧改革 农村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永超
农村电商的发展与创新已经成为农村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实现手段。本文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深入分析了农村电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基础设施落后、人才缺乏等供给侧问题,最后提出在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人才培养体系和农产品标准化战略等方面进行农村电商的发展创新,进而助力于我国农村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
关键词:
农村电商 供给侧改革 农村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