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57)
2023(13790)
2022(11556)
2021(10288)
2020(8386)
2019(18454)
2018(18145)
2017(33545)
2016(17797)
2015(19497)
2014(18645)
2013(18247)
2012(16904)
2011(15404)
2010(15499)
2009(14176)
2008(13841)
2007(12365)
2006(10955)
2005(9816)
作者
(52750)
(44023)
(43914)
(41043)
(28023)
(21199)
(19439)
(17160)
(16686)
(15659)
(15099)
(14596)
(14308)
(13828)
(13604)
(13425)
(13156)
(13128)
(12712)
(12635)
(11229)
(10815)
(10560)
(10136)
(9958)
(9919)
(9726)
(9659)
(8850)
(8783)
学科
(75506)
经济(75443)
(59868)
管理(56914)
(48345)
企业(48345)
方法(25972)
中国(24424)
(23167)
技术(22305)
数学(21765)
数学方法(21599)
地方(21220)
业经(19897)
(16273)
农业(15849)
(15304)
贸易(15289)
(14713)
(14709)
技术管理(14354)
(13323)
银行(13274)
(13137)
(12842)
金融(12842)
(12833)
环境(12728)
(12226)
地方经济(11722)
机构
学院(252623)
大学(247034)
(104938)
经济(102990)
管理(97611)
研究(89514)
理学(84002)
理学院(83042)
管理学(81791)
管理学院(81323)
中国(66760)
科学(56070)
(53072)
(48046)
(45648)
(44418)
研究所(41607)
业大(40450)
中心(40396)
(39123)
农业(37657)
财经(34971)
北京(33577)
(33414)
师范(32967)
(32455)
(31736)
(31267)
经济学(30970)
技术(29595)
基金
项目(171945)
科学(136313)
研究(123554)
基金(123108)
(109535)
国家(108534)
科学基金(92965)
社会(80313)
社会科(76320)
社会科学(76302)
(70843)
基金项目(65504)
自然(60067)
(58821)
自然科(58756)
自然科学(58742)
自然科学基金(57732)
教育(55831)
编号(48221)
资助(47897)
(43037)
(42157)
重点(39194)
创新(38523)
成果(36835)
(36199)
课题(34802)
发展(34024)
(33741)
(33484)
期刊
(120205)
经济(120205)
研究(73798)
中国(57070)
(44208)
学报(41571)
科学(39226)
管理(39032)
(33031)
大学(31052)
农业(30430)
教育(30093)
学学(29458)
技术(24910)
(24074)
金融(24074)
业经(23153)
经济研究(20463)
(17313)
财经(16773)
科技(16099)
问题(15108)
(14539)
技术经济(14412)
商业(14327)
(12042)
论坛(12042)
(11976)
(11939)
现代(11251)
共检索到384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惠东  
新发展格局下,提升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已成为热议话题。本文利用2008-2020年293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分析流通技术创新对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通技术创新可促使价值链攀升。异质性分析发现,产业政策、数字新基建水平与人力资本较好的地区内流通技术创新对价值链攀升的正向效应更为凸显。通过影响渠道研究得出,流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主要通过区域专业化水平影响价值链攀升。文章最后指出,立足于新发展格局,应聚力创新要素,形成核心技术优势;优化制度供给,重塑政策环境;加大研发力度,重视自主创新,助力我国价值链快速攀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军辉  闫姗娜  
运用考虑非合意产出SBM方向距离函数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对2008—2015年制造业26个行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计算,并采用系统GMM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如何影响制造业价值链攀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从弱变强的过程中,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由下降逐渐转变为上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整体上呈非线性"U"型关系。因此,加大绿色技术创新研发力度,推动以绿色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有重大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彭  
绿色技术创新是中国扭转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高端封锁”和“低端锁定”的重要抓手。基于OECD投入产出数据与世界银行STRD数据,利用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面板模型,实证探讨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绿色技术创新质量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绿色技术创新质量促进效应更为明显,且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之后仍然成立;绿色技术创新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效应更强。据此,应夯实基础,完善价值链绿色创新体系;兼顾全局,实施差异化创新激励措施;聚焦重点,引领绿色核心产业崛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铭  
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是中国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驱动力。选用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从影响机制、非线性特征和空间溢出视角,探析人力资本结构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结构对全球价值链攀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作用机制显示:技术创新是促进全球价值链攀升的重要动力。门槛模型表明:人力资本结构与全球价值链地位不存在非线性关系,但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存在非线性关系。空间模型显示:人力资本结构对全球价值链地位和嵌入程度均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且本地人力资本结构对邻近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正向影响大于本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基于此,应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传导机制、发挥地区强大示范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克琴  
创新驱动是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但不同维度的创新可能会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产生异质性影响。本文基于新发展格局视域下的企业创新驱动视角,通过构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指标以及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指标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维度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但相比较而言,管理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赋能作用要略强于技术创新。进一步从细分行业来看,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对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而言,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更强,对于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而言,管理创新的影响效应更强,而对于仓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而言,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影响效应强度相近。控制变量中,省域层面的居民消费水平和企业层面的企业成长能力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明显强于其他变量。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亚峰  赵叶  
基于知识创新、科研创新和产品创新三阶段的创新价值链理论,构建自主研发、外部技术获取与创新价值链动态升级的逻辑和机制,采用我国2009~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对三阶段创新价值链之间互动关系以及自主研发与外部技术获取对创新价值链的不同影响进行研究。在区分不同区域创新过程中的协同性和挤占性基础上,利用全国样本和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分区域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发经费支出、研发人员投入等自主研发要素和国际科技交流、中间品进口、对外直接投资等外部技术获取均对创新价值链的提升有显著影响。在不同区域创新价值链方面,东部地区创新要素之间的协同性高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利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背景下,基于我国2000-2018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消费水平和技术创新对流通业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流通业发展水平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消费水平与科技创新均对提升流通业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消费水平的影响效果更明显;消费水平与科技创新对流通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分地区来看,消费水平与技术创新对流通产业发展的作用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消费的直接带动效应表现为西部最强、东部次之、中部最弱;技术创新的直接带动效应表现为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消费水平与技术创新的溢出带动效应只在东部地区效果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认识消费与技术对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对促进流通业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努尔曼古丽·努尔买买提  徐珂  
实现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协同发展,助力我国贸易强国建设,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微观层面视角,利用我国商贸流通业上市企业2015-2021年的经验数据,比较分析了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发展有利于我国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但对商贸流通业不同类型创新发展的正向赋能作用存在显著异质性。具体而言,跨境电商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管理创新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而对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的正向赋能作用相对较小。进一步地,商贸流通业的创新发展还与企业规模、企业成立时长和企业成长能力密切相关,企业规模越大,成立时间越长,成长能力越强,则对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的正向赋能作用越强。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洪庆  郝雯雯  
构建衡量地区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河南省2008—2019年20个不同制造业行业价值链攀升指数和技术创新能力指数,从行业层面构建面板计量模型探究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要素对河南省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对河南省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有显著促进作用,整体制造业以及不同技术类型制造业都主要通过研发人力资本和知识产出创新要素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并且技术水平越高的制造业,其促进效果越明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龚艳萍  隋月红  
文章在价值链概念发展的基础上,对价值链管理内容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价值链管理的新模式、价值链中的战略成本控制和价值链会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并在此综述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军  陈劲  
首先讨论了全球OLED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对OLED产业的影响,阐述了中小尺寸和大尺寸OLED显示面板领域的全球技术阵营及其产业链现状,并对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OLED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揭示出OLED显示面板在移动终端上的渗透率不断加快,全球显示产业重心正向中国转移。进一步,从产业链和技术的角度分析了中国OLED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此基础上,绘制了中国OLED产业的价值链跃迁路线图,并提出了推动中国OLED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对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龙政  刘友金  
针对全球价值链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地方产业集群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基于技术和文化两个维度,从中小企业集群和大企业集团互动的视角,将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分为市场式、模块式、关系式和集群创新式四种类型;进一步的,对于集群式创新的实现过程进行了深入阐述,指出企业集团通过集群式创新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晓冬  秦续天  刘金晶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阶段,绿色技术创新是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有效方式。为深入探究双循环背景下我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创建评价体系,对各省区市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最优,其次是北京市、江苏省;各省区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关系密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梯状格局,且各区域间有较大差异,东部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最优;产业结构、政策支持氛围等在各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具有积极影响。基于上述结论,应驱动区域产业互助,落实邻近省区市协作发展;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政策支持,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婧文  
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需要发挥跨国运输通道的纽带作用,紧密衔接国内国际双重市场。文章依据中欧班列在双循环通道的理论与现实证据,实证检验了国际运输通道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从数量、结构、综合水平3个维度带动了沿线区域技术创新,但受市场分割约束可能产生技术“掩蔽效应”。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中欧班列通过国内循环通道的研发人才跨区域流动与国际循环通道的商品跨国流动,以“人才流”和“商品流”为媒介驱动地区技术创新,形成国际运输通道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双循环”驱动机制,但通道间的联动效应还未充分发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云岩  黄泽烨  
本文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2000-2020年流通产业价值链整合水平进行测度,并从经济规模增长与经济结构升级两个维度出发,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流通产业价值链整合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来看,流通产业价值链整合水平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从经济规模增长维度来看,人力资本、金融发展程度、城镇化水平和政策支持力度可正向调节流通产业价值链整合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外开放程度调节效应不显著;从经济结构升级来看,人力资本、金融发展程度与城镇化水平可显著提升流通产业价值链整合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对外开放程度与政策支持力度的影响效应不具显著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