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7)
- 2023(7081)
- 2022(5908)
- 2021(5247)
- 2020(4085)
- 2019(9205)
- 2018(8871)
- 2017(16896)
- 2016(8935)
- 2015(9984)
- 2014(10052)
- 2013(10197)
- 2012(9936)
- 2011(9320)
- 2010(9579)
- 2009(8726)
- 2008(8555)
- 2007(7893)
- 2006(7169)
- 2005(6895)
- 学科
- 济(47348)
- 经济(47298)
- 业(22619)
- 管理(21224)
- 中国(18623)
- 地方(17875)
- 农(15086)
- 企(14537)
- 企业(14537)
- 方法(12337)
- 业经(11499)
- 农业(10973)
- 地方经济(10316)
- 数学(10280)
- 数学方法(10224)
- 发(9688)
- 融(9577)
- 金融(9577)
- 银(9221)
- 银行(9211)
- 行(9104)
- 贸(8934)
- 贸易(8924)
- 易(8493)
- 制(7837)
- 学(7749)
- 环境(7492)
- 财(7369)
- 发展(7305)
- 展(7285)
- 机构
- 学院(134208)
- 大学(130658)
- 济(60746)
- 经济(59515)
- 研究(55153)
- 管理(47168)
- 中国(42627)
- 理学(38952)
- 理学院(38384)
- 管理学(37846)
- 管理学院(37583)
- 科学(31638)
- 京(29697)
- 所(29145)
- 财(26676)
- 研究所(26013)
- 中心(24259)
- 农(23045)
- 江(21440)
- 范(20624)
- 师范(20451)
- 财经(20178)
- 北京(19861)
- 院(19598)
- 经济学(18424)
- 经(18166)
- 州(17904)
- 农业(17588)
- 业大(17296)
- 科学院(16948)
- 基金
- 项目(82158)
- 科学(65144)
- 研究(62380)
- 基金(57992)
- 家(50081)
- 国家(49559)
- 科学基金(42177)
- 社会(40675)
- 社会科(38539)
- 社会科学(38533)
- 省(32856)
- 基金项目(30250)
- 教育(27453)
- 划(27219)
- 编号(25583)
- 自然(24948)
- 发(24670)
- 自然科(24366)
- 自然科学(24364)
- 自然科学基金(23905)
- 资助(23210)
- 成果(20807)
- 发展(20354)
- 展(19998)
- 课题(18764)
- 重点(18733)
- 部(17578)
- 创(16773)
- 国家社会(16708)
- 创新(15722)
共检索到227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费舒澜 李实
本文基于2002—2018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采用恩格尔曲线法考察流动人口消费不平等的变动趋势。实证结果表明,在修正度量误差的基础上,2002—2018年流动人口消费不平等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7—2013年扩大1.3倍;从群体异质性来看,东部地区、雇主提供社会保险、短期居留、35岁及以下的流动人口消费水平的分化更为明显。同时,流动人口消费不平等的成因也发生改变,工资水平对消费不平等的解释力度逐渐下降,个体特征则明显增强(由2002年的14.8%升至2018年的41.4%)。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加强需求侧管理,调节消费领域不平衡问题,挖掘流动人口消费潜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霞
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子样本数据以及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了各可观测因素对自营者和受雇者收入分布的解释能力存在何种差异,及其在2005—2012年间所发生的变化。考虑到就业方式选择的内生性问题,文章首先采用转换回归模型对自营者和受雇者的收入方程进行了估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基于回归分析的分解分析方法,利用Shapley分解过程对自营者收入的Gini系数和受雇者收入的Gini系数分别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流动人口而言,收入分配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正在减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任强 陆杰华
流动人口是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人口问题之一。本文运用多状态人口预测方法,在不同流动人口户籍转换率的条件下,通过多方案的比较,探讨了流动人口的规模和结构对未来北京市人口规模、结构和老龄化的影响及其程度;文章最后还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对流动人口的调控思路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户籍人口 人口预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先兵
北京市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其中主要是流动人口迅速增长,流动人口对城市建设和首都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给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城市人口承载力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引导人口有序流动,提高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任务已经十分迫切。文章首先分析了北京市流动人口现状,其次采用时间序列法,依据2000年~2011年数据预测到2025年北京流动人口规模约为1 340万人(不包括临时性流动人口)。最后从功能定位、城市布局、产业规划、市场和政府、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等七个方面提出了
关键词:
北京 流动人口 趋势预测 调控管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培安
人口大流动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亿万农民从农村走进城市,投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总规模达到2. 4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左右。改革开放以来,约有6亿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比欧盟28个成员国的人口总规模还要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超 曲兆鹏 宋泽
本文借鉴机会平等理论构建了一个可用于分析城乡医保统筹问题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和实证上阐述了事前补偿原则与事后补偿原则的联系和冲突,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评述和归纳;随后,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农业户籍流动人口在医疗保健方面面临的机会不平等。结果显示:在事前补偿原则下,参加新农合的农业户籍流动人口面临显著的由户籍造成的机会不平等,而参加统筹医保的则不显著;在事后补偿原则下,无论参加新农合还是统筹医保,农业户籍流动人口面临的机会不平等均显著,且公正缺口数值很大。这体现了事前补偿原则与事后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遥
我国当前的流动人口总量已达2.61亿,未来将望继续增加。流动人口构成中大部分为从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他们的城镇化状态与发展趋势是我国推进健康城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不可回避的课题。鉴于当前流动人口的城镇化转型尚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或矛盾,针对源于农村的流动人口城镇化问题,分析这一社会群体的社会属性、城镇化特征和可能趋势,进而提出在健康城镇化的语境下流动人口的城镇化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正 艾小青 李晨曦
文章基于国家计生委2013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研究结果显示:(1)女性的就业率和求职率都明显低于男性,"迁而不工"现象比较普遍,其主要原因是家庭的束缚;(2)人力资本禀赋、就业分布及劳动付出等并不是导致男女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3)男女收入差距的70%左右是由于性别歧视及其他不可观测的因素决定的。因此,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法律制度保护女性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加大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和高考招生的政策倾斜,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显性"和"隐形"的性别歧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正 艾小青 李晨曦
文章基于国家计生委2013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研究结果显示:(1)女性的就业率和求职率都明显低于男性,"迁而不工"现象比较普遍,其主要原因是家庭的束缚;(2)人力资本禀赋、就业分布及劳动付出等并不是导致男女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3)男女收入差距的70%左右是由于性别歧视及其他不可观测的因素决定的。因此,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法律制度保护女性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加大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和高考招生的政策倾斜,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显性"和"隐形"的性别歧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严兵 冼国明 韩剑
基于2004和2008年经济普查细分行业数据,本文利用基于回归方程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定量分析了人力资本、行政垄断、外资比重、生产效率和市场垄断等因素对制造业行业工资水平以及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发现,2003~2008年,制造业行业收入差距逐年缩小,行业间人力资本差异是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且贡献趋于上升态势,行政垄断、企业平均规模、外资比重、资本密集度和盈利能力的影响排在第二梯队,行业贸易开放度的影响一直较小,而市场垄断程度和行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关键词:
行业收入不平等 制造业 夏普里值分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心慧
探讨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可以为改善人力资本不平等、促进弱势儿童发展以及缓解代际传递等重要话题提供经验证据。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2002-2018年四轮数据,文章测算了中国教育机会不平等系数及其变化趋势,并估计了不同环境变量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贡献度。研究发现:近20年中国的教育不平等呈现下降趋势;而教育机会不平等也在2018年呈现较大降幅。其中,户口和父亲受教育年限是贡献较大的两个环境变量。随着时间推移,户口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解释力度逐渐减小,而父亲受教育年限的解释力度逐渐增大。从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近年来家庭背景因素在解释上重点大学的机会不平等中占据主要地位。纳入努力变量的结果表明,努力的贡献度在2018年更高,即通过努力来消解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然而,努力仍未在高质量教育获得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较为全面地描绘了中国教育机会不平等变动趋势及其成因,为下一步在教育事业深化改革过程中推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玉
中国人口流动具有显著的地域集中性和空间指向性。现阶段东部地区是主要人口流入地,中部地区是主要人口流出地;县内、市内和省内流动比重较大,流动距离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建制镇和城市街道成为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城乡结构分布地区差异显著。未来沿海吸纳流动人口的优势仍将持续,但比重尤其是低素质流动人口比重会逐步降低;中部地区产业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口大规模外流的局面;西部地区将加速人口外迁和向宜居城市集中;东北地区伴随着产业复兴与区域振兴有可能成为未来人口流入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流动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今后应加强政策引导与规划,使人口流动的方向、空间分布与区域长期发展...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空间分布 区域效应 发展态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梦冰
刺激农村家庭消费和缩小消费分布差距,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2002年和2013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现状及演变趋势,并探讨了导致农村地区消费差异扩大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一时期,农村家庭的收入和消费不平等都经历了一个较快的上升期,但农村家庭间消费不平等的程度和增幅要低于收入不平等。分析导致农村居民消费不平等扩大的结构性原因后发现,除食品支出外,其他各类分项消费的增加都会扩大总消费分布的差距。回归分解的结果表明,收入和财产是影响农村地区消费分布差距的重要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继东
探究消费不平等对于理解中国居民经济福利不平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92-2010年城镇居民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居民消费不平等的演变趋势和原因。结果发现:1992年以来,中国居民总体消费支出不平等呈上升趋势;分类看,教育、娱乐和交通通讯消费支出不平等程度上涨幅度更大,而家庭设备用品和医疗保健消费不平等则呈下降趋势。通过分解收入不平等,我们发现临时收入不平等对消费不平等具有重要影响。这表明政策制定者应进一步完善消费信贷市场和社会保障,减少临时收入波动对居民消费不平等的冲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本文以对 1997年以来在国内发表的有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文献为基础 ,简要分析了学界对该问题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缺陷 ,并就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流动人口子女 教育研究 现状 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