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6)
2023(9764)
2022(8204)
2021(7387)
2020(5882)
2019(13263)
2018(13123)
2017(23518)
2016(12522)
2015(13397)
2014(13114)
2013(12641)
2012(11744)
2011(10900)
2010(11108)
2009(10433)
2008(9948)
2007(8648)
2006(7916)
2005(7356)
作者
(35633)
(29693)
(29512)
(27833)
(18677)
(14200)
(13268)
(11427)
(11270)
(10469)
(10116)
(9805)
(9445)
(9284)
(9147)
(9085)
(8809)
(8683)
(8530)
(8489)
(7429)
(7424)
(7096)
(6741)
(6740)
(6645)
(6558)
(6537)
(6009)
(5878)
学科
(56324)
经济(56275)
(31150)
管理(30342)
地方(21296)
(21064)
企业(21064)
中国(20496)
(19372)
方法(14605)
业经(13983)
农业(13958)
数学(12304)
数学方法(12092)
地方经济(12035)
(10839)
(10659)
贸易(10648)
(10230)
金融(10228)
(10182)
(9892)
(9883)
银行(9879)
(9702)
(9660)
环境(9572)
(9410)
技术(8366)
(8013)
机构
学院(172987)
大学(167476)
(70932)
经济(69389)
研究(65093)
管理(61091)
理学(51167)
理学院(50457)
管理学(49491)
管理学院(49172)
中国(49138)
科学(40013)
(36660)
(33259)
(31350)
研究所(29925)
(29669)
中心(29311)
(27287)
(26171)
师范(25915)
业大(24144)
财经(23831)
(23692)
北京(23521)
(22850)
农业(22830)
(21416)
经济学(21230)
师范大学(20560)
基金
项目(112985)
科学(88753)
研究(85715)
基金(78832)
(68890)
国家(68261)
科学基金(57941)
社会(54044)
社会科(51196)
社会科学(51186)
(46273)
基金项目(41067)
教育(38529)
(38467)
编号(36349)
自然(35187)
自然科(34378)
自然科学(34372)
自然科学基金(33703)
(31554)
资助(31109)
成果(29409)
重点(26083)
课题(26062)
发展(25551)
(25113)
(23979)
(23097)
创新(22393)
国家社会(22299)
期刊
(89979)
经济(89979)
研究(54643)
中国(40893)
(30130)
学报(24869)
管理(24337)
科学(24229)
教育(23912)
(22262)
农业(20971)
大学(18890)
(18542)
金融(18542)
学学(17685)
业经(17582)
技术(16092)
经济研究(14764)
问题(11217)
财经(11078)
(10531)
(9671)
商业(9172)
(9091)
图书(9045)
资源(8816)
科技(8487)
(8468)
(8412)
论坛(8412)
共检索到277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强  
沿边地区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桥梁纽带,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文章设定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动力机制模型,选取2001—2018年中国沿边9省份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识别“资源与创新”“政府与市场”“内需与外需”3组关系的开发开放动力机制及模式演化趋势。结果表明: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动力和模式呈现出动态性、非线性演化特征,要素端表现为资源依赖,技术进步作用发挥欠佳;制度端市场化水平仍有待提升,需要辅以政策倾斜提升内生动力;需求端国内循环起到主导作用,对外开放同样起到正向促进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下,提升创新力、市场化和开放度是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主流模式,也是实现发展路径突破的关键之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强  
沿边地区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桥梁纽带,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文章设定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动力机制模型,选取2001—2018年中国沿边9省份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识别“资源与创新”“政府与市场”“内需与外需”3组关系的开发开放动力机制及模式演化趋势。结果表明: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动力和模式呈现出动态性、非线性演化特征,要素端表现为资源依赖,技术进步作用发挥欠佳;制度端市场化水平仍有待提升,需要辅以政策倾斜提升内生动力;需求端国内循环起到主导作用,对外开放同样起到正向促进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下,提升创新力、市场化和开放度是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主流模式,也是实现发展路径突破的关键之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霍强  
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构建开发度、开放度、潜力度三维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对2007-2020年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综合指数在时间上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现西南高、西北平、东北低的特征,开发度是主要动力源,开放度是重要动力源,潜力度存在差异。构建新发展格局下,沿边地区将成为中国大市场与周边国家市场的桥梁纽带,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潜力的发挥取决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关系进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霍强   韩博   李龙  
沿边地区是中国与周边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支点,本文通过构建沿边省份参与国内大循环指数、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指数,运用2007—2020年数据对各沿边省份高质量开发开放进行绩效评价,结果表明:各沿边省份参与国内大循环指数和高质量开发开放综合指数明显上升,国内大循环的主体效应已经显现;各沿边省份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指数则呈现分异特征,受到周边国家影响较为明显,西南沿边地区表现较好,西北沿边地区基本平稳,东北和北方沿边地区有所波动下降。新发展格局下应优化沿边地区高质量开发开放的路径选择,促进单一模式与多元模式的接续转换,发挥对内开发与对外开放的联动潜能,挖掘资源禀赋与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实现政策引导与市场主导的高效耦合,推进顶层设计与地方探索的协同一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为加快推进我国重点边境城镇、重点口岸、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正在编制《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规划(2011-2020)》,抓紧制定推进我国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政策措施。规划的制定意味着未来将从国家层面加大对国际大通道内外互联互通建设的协调力度,打造沿边对外开放桥头堡和经济增长极。规划将加大边贸资金扶持,进一步落实金融、财税、土地、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沿边开发开放规划》的编制说明国家开始对沿边开发开放进行统一布局。目前已经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协调跟进机制,相关部委建立了部际联席会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牛德林  
扩大对外开放与沿边地区经济的超常发展牛德林对外经济开放,是世界经济运动中的一大潮流。它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打破封闭,扩大对外经济开放,是推动沿边地区从贫困落后走向富强进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育林  
一、商贸基地的内涵与外延"商贸基地"这一概念只是近年来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由我国地方政府和一些学者提出并使用的,其目的是改变多年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向洁  何伦志  
新疆沿边地区金融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基础性金融服务落后。同天山北坡经济带相比,由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新疆沿边地区金融机构不仅经营网点少,且种类单一,呈现机构层次低、金融产品少、服务水平落后等特点。目前,沿边多数县(市)只有1~2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且多以农行、邮储为主,其他国有大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昊  闫涛  
国务院批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既是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和进一步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举措,同时也是我国创新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模式的新探索。从开发模式方面看,此举是将以往以边境城市为核心的据点式开发转变为沿边地区与内陆腹地的联动式开发的新探索;从开发内容方面看,此举是将以往以发展口岸经济为主转变为以产业综合开发和优化空间布局为主的新探索;从区域合作方面看,此举是将以往重点参与和推动国际合作转变为统筹国内与国际合作的新探索;从国际协调机制方面看,此举是将以往以地方合作为主转变为构建多层次合作平台的新探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伟新  龚新蜀  
沿边地区的开放和发展是我国完整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反映沿边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以来沿边各省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西南沿边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在提高,西北沿边地区发展水平相对有所下降,东北沿边地区区域开放格局不均衡;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给予沿边地区的政策倾斜为沿边地区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当前沿边地区需要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开放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志翠  朱炳钦  马雪梅  
“双碳”目标下,沿边地区产业数字化发展与对外开放存在紧密的协同发展关系。一方面,沿边地区产业数字化发展为高质量对外开放赋予新内容;另一方面,沿边开放向纵深推进也为产业数字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场景。文章通过梳理产业数字化与沿边对外开放之间协同发展的关系,全面深度剖析沿边地区产业数字化与对外开放的协同发展的路径,并通过具体数据及指标构建,衡量沿边地区产业数字化、对外开放水平及两者协同发展成效,深度概括产业数字化与绿色对外开放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畅通数字经济体制机制、加强沿边地区与周边国家的“产业数字化”贸易对话、构建沿边地区数字化贸易平台、提高政策落实效力等对策建议,以推进沿边地区产业数字化与低碳对外开放深度协同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建文  
沿边开放型经济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沿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完善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完善的沿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和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具有积极的作用。由于我国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接壤国家的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差别,各省区的沿边开放型经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基于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战略和广西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通过研究建立广西沿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例论述我国沿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发展路径和政策体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富燕妮  
东北沿边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具有与周边国家开展农副产品贸易的传统互补优势和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比较优势。当前,在周边国际环境发生新的变化、国内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的有利条件下,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发展外向型农业以带动东北农村经济的发展应成为东北沿边地区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钦  许云霞  
本文选用我国西北、西南、东北三大沿边开放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人均外贸额、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人均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旅游开放度、对外开放度等指标,分别从各沿边地区外向型经济总量规模、人均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与区域内部差异较大,沿边地区应通过加强利用外资和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全面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外向型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