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5)
2023(12139)
2022(10450)
2021(9548)
2020(7703)
2019(17217)
2018(16955)
2017(31700)
2016(17126)
2015(19154)
2014(19302)
2013(18859)
2012(17354)
2011(15987)
2010(16357)
2009(15319)
2008(14836)
2007(13439)
2006(12160)
2005(11347)
作者
(49016)
(40828)
(40311)
(38324)
(25847)
(19559)
(18462)
(15601)
(15575)
(14941)
(13895)
(13754)
(13354)
(12755)
(12619)
(12470)
(12129)
(11909)
(11903)
(11839)
(10351)
(9960)
(9851)
(9561)
(9323)
(9264)
(9181)
(9030)
(8287)
(8001)
学科
(76089)
经济(76018)
管理(47237)
(44771)
(34927)
企业(34927)
方法(26332)
中国(24046)
地方(22245)
(21918)
数学(21365)
数学方法(21172)
业经(18188)
(15875)
(14945)
贸易(14928)
农业(14888)
(14305)
(14171)
(14159)
金融(14157)
(13999)
银行(13972)
(13609)
(13445)
理论(12966)
(12098)
地方经济(12072)
环境(11892)
(10871)
机构
学院(245048)
大学(237867)
(97947)
经济(95674)
管理(89139)
研究(84660)
理学(74618)
理学院(73648)
管理学(72309)
管理学院(71860)
中国(67628)
(51206)
科学(50387)
(47537)
(42994)
(39895)
中心(38763)
研究所(38064)
(37091)
财经(36466)
(36306)
师范(35964)
北京(33163)
(32898)
(32763)
业大(31246)
(30677)
经济学(29179)
师范大学(28530)
农业(28465)
基金
项目(150341)
科学(118564)
研究(114431)
基金(105820)
(90924)
国家(90050)
科学基金(77614)
社会(71996)
社会科(68155)
社会科学(68142)
(61331)
基金项目(55663)
教育(53352)
(50277)
编号(48467)
自然(48384)
自然科(47257)
自然科学(47247)
自然科学基金(46385)
资助(43642)
成果(39003)
(37952)
课题(34910)
重点(33879)
(31888)
(31413)
发展(30860)
(30341)
(29314)
创新(29190)
期刊
(126165)
经济(126165)
研究(77426)
中国(56889)
(36059)
管理(35734)
(35333)
教育(33646)
科学(32646)
学报(32200)
(28296)
金融(28296)
大学(24650)
农业(23998)
业经(23768)
学学(22837)
技术(22123)
经济研究(20111)
财经(17597)
问题(15359)
(15243)
商业(14517)
(12977)
(12838)
图书(12195)
国际(11693)
(11391)
(11366)
论坛(11366)
现代(11284)
共检索到395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直蓉  
本文基于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在旅游消费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和特征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发展水平,实证检验了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呈现出向高品质、高端旅游消费转变;旅游消费群体年轻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居民旅游动机和偏好更趋向于健康卫生等特征。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存在密切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已经由良性互动、初级耦合协调向高水平互动、高耦合协调状态转变,转变时点大概在2014-2015年期间。进一步实证检验证实了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发展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史宁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域的经验数据测算了城乡居民消费扩大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扩大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状态,但仍处于低水平互动和低度协调为主的阶段,同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2020年出现了一定的下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扩大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存在明显的省域差异性,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五个省域处于第一梯队,天津、重庆、湖北、湖南、山东、陕西、安徽、海南、四川和江西10个省域处于第二梯队,其他省域为第三梯队。具体而言,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扩大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基本上已经达到良性互动水平和中度协调阶段,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仍然处于低水平互动状态和低度协调为主的阶段。进一步地,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扩大与收入增长协同发展水平在不同区域之间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东部地区相对较小,中西部地区更大,呈现出东中西“梯度递增”的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友军  
共同富裕是当前的时代主题,2020-2022年新冠疫情对我国推进共同富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在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方面。本文基于我国居民旅游消费与消费升级视角,采用2016-2021年的省域经验数据就新冠疫情影响前后我国居民旅游消费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协同发展水平及其两者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旅游消费与消费升级之间存在协同发展关系,但这种协同发展关系在新冠疫情前后不同时段,以及东中西不同区域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的2016-2019年,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整体上处于良性互动和中度耦合协调状态,但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的2020年和2021年出现了显著下降。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基本处于良性互动和中度耦合协调状态,而在西部地区则处于低水平互动与良性互动,以及低度耦合协调与中度耦合协调之间;城镇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对各自区域的居民消费升级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反过来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不仅会对各自区域居民旅游消费产生正向赋能作用之外,城镇居民消费升级还能带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继而促进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增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勇超  张佳讯  周广亮  
FDI质量提升有利于推动产业和消费升级,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代表性家庭、本土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数理推导揭示FDI质量对内需的整体影响及其机制。然后利用2003—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整体上FDI质量提升有利于扩大内需,在进行各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FDI质量提升缩小了居民收入差距,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带来内需的增加;FDI质量提升对国内投资产生了挤入效应,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有所增加;FDI质量提升带动资本密集度的提高,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因此,引进FDI应当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优化外资结构,充分发挥FDI质量提升的收入分配效应、挤入效应及消费升级效应。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金梦迪   段雨晨   李彬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由此可见,扩大内需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通过扩大内需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近期学术热点和各界关切。因此,本报告旨在系统梳理扩大内需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
关键词:
[期刊] 求索  [作者] 高建昆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需要科学系统地理解和把握新发展格局下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的理论逻辑与核心要义。在理论层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遵循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统筹把握供给与需求、内需与外需的辩证关系,推动构建以内需为基础、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的需求体系。在实践层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要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基本面系统推进,高质量地全面促进消费需求以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高水平地系统拓展投资空间,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秀平   轩晚月  
旅游业具备较强的辐射和联动作用,同时也具备较好的内外循环能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对促进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内旅游内循环、疏通国际旅游外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国31个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中国旅游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与标准差椭圆分析中国旅游协同发展状况与演化趋势,运用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各省域旅游协同发展的空间联系强度。研究表明:(1)中国旅游协同发展总体上呈现“东部隆起,西部凹陷,中部衔接”的态势,形成马太效应,旅游协同发展重心逐渐向西南移动;(2)空间联系的网络结构逐渐向面状式聚集,在东部与中部形成的增长极发挥核心辐射作用,以空间联系强度为划分标准的聚类逐渐集中并打破地域限制。由此提出,东部应用创新突破旅游协同发展瓶颈,中部需要充分挖掘自身旅游优势,西部各方面起头并进,统筹发展;充分调动各省域之间的旅游活力,促进旅游各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实现由小区域向大区域推进旅游协同发展,逐步提高中国整体旅游协同发展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佳煜  张阿兰  甄鑫悦  
如何激发我国消费内循环和进出口外循环的合力作用,促进消费内循环与进出口外循环协同发展,赋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落实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采用我国2017-2021年的经验数据,客观分析了我国双循环战略提出前后消费内循环与进出口外循环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双循环战略的提出整体上对我国消费内循环和进出口外循环协同发展具有显著的赋能效应,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而言,双循环战略对我国东部地区内外循环协同发展关系赋能效应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相对较弱(似乎并不明显)。同时,我国消费内循环和进出口外循环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整体上出现了稳步提升,但同样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从全国层面来看,两者正处于良性互动阶段和初级耦合协调阶段。从区域性层面来看,东部地区已经由良性互动向高水平互动、初级耦合向高度耦合协调演进,中部地区仍处于良性互动与初级耦合协调阶段,西部地区则处于低水平互动向良性互动演进,耦合协调度仍处于较低协调阶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层  
在后危机时代,扩大消费需求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此时流通产业的地位与作用则显得至关重要。同时,流通产业在引领生产、促进消费以及产业关联层面有着先导性功能。本文结合城乡流通二元结构协调性,对消费二元结构的动态影响以及统筹城乡流通协调机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消费发展、推动城乡流通协调机制建设的路径与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层  
在后危机时代,扩大消费需求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此时流通产业的地位与作用则显得至关重要。同时,流通产业在引领生产、促进消费以及产业关联层面有着先导性功能。本文结合城乡流通二元结构协调性,对消费二元结构的动态影响以及统筹城乡流通协调机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消费发展、推动城乡流通协调机制建设的路径与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芦红   韦美膛  
扩内需促消费是我国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扩大内需视角,在分析数字经济对我国消费市场韧性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我国2016-2021年30个省域的经验数据,就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发展与消费市场韧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消费市场韧性的提升,电子商务发展在数字经济对消费市场韧性的赋能中发挥重要的中介效应,具体表现为电子商务发展具有强化数字经济对消费市场韧性的赋能作用。同时,数字经济对消费市场韧性的赋能作用在不同城镇化水平省域中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对城镇化水平较高省域,消费市场韧性的赋能作用更强。最后本文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创新数字经济生态模式,支持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加强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的监管,建立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培训支持体系,完善数字化消费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彩霞  
在内外双循环加速发展之际,拉动国内消费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2000-2020年全国50个旅游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旅游消费对拉动内需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尤其是在跨越门槛值之后,旅游消费对拉动内需的乘数效应开始显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旅游消费对内需的拉动存在城市规模差异,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的乘数效应与城市规模正相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学基  程励  
近年来,国家立足新发展阶段实施了系列区域重大战略,致力于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作为区域战略实施的重要路径,各地在积极推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位于我国西南的川滇藏地区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又因历史、地缘等而具有旅游协同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川滇藏三省区均将旅游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面对新时代发展要求,如何将川滇藏旅游发展的优势充分整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西南桥头堡的战略作用,是亟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当下的发展来看,道路交通始终在川滇藏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合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笔者提出基于“路学”视角思考道路与旅游的关系,探寻川滇藏这一西南特殊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可能性。“路学”是近年来周永明倡导的区域研究视角~②,强调从跨学科视角分析道路对区域社会的全方位复杂影响。
关键词: 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赫  张嘉昕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靠出口拉动,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最低的是消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贸易出口增速下降、顺差缩小、产品出口受到严重影响。拉动经济必须扩大消费,我国农村市场需求广大,对拉动消费及发展经济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丁金学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着力构建适应产业布局特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的运输服务水平和组织效率,增强交通运输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引领能力。为此,应深刻把握新发展格局下现代产业体系运行规律,以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为牵引,构建精准适配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求和高质量满足共同富裕要求的新的交通运输组织形式,着力完善与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相契合的交通网络布局和结构功能,发展与现代化产业经济循环运行相联动的交通运输组织模式和运行管理方式,形成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相协同的交通运输发展路径和发展动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