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3)
- 2023(14355)
- 2022(11290)
- 2021(10001)
- 2020(7732)
- 2019(16969)
- 2018(16796)
- 2017(30485)
- 2016(16849)
- 2015(18496)
- 2014(18313)
- 2013(17315)
- 2012(15997)
- 2011(14719)
- 2010(14991)
- 2009(13879)
- 2008(13424)
- 2007(12298)
- 2006(11074)
- 2005(10258)
- 学科
- 济(68524)
- 经济(68452)
- 管理(47575)
- 业(44531)
- 企(35315)
- 企业(35315)
- 中国(25037)
- 农(22215)
- 业经(22027)
- 地方(21723)
- 方法(16519)
- 农业(15164)
- 制(14946)
- 财(14925)
- 银(14225)
- 银行(14204)
- 行(13878)
- 融(13620)
- 金融(13612)
- 学(13544)
- 贸(12869)
- 贸易(12856)
- 发(12815)
- 数学(12765)
- 数学方法(12558)
- 产业(12418)
- 易(12384)
- 理论(11835)
- 地方经济(11709)
- 环境(11418)
- 机构
- 学院(233030)
- 大学(225929)
- 济(89145)
- 经济(86909)
- 研究(85145)
- 管理(82975)
- 理学(69269)
- 理学院(68372)
- 管理学(67135)
- 管理学院(66680)
- 中国(64722)
- 科学(51933)
- 京(49861)
- 所(43195)
- 财(42540)
- 农(40166)
- 研究所(38823)
- 江(38651)
- 中心(38494)
- 范(34773)
- 师范(34386)
- 业大(32668)
- 财经(32042)
- 院(31841)
- 北京(31816)
- 州(31433)
- 农业(31109)
- 技术(29423)
- 经(28706)
- 省(27800)
- 基金
- 项目(150223)
- 科学(117467)
- 研究(115705)
- 基金(103258)
- 家(89951)
- 国家(89111)
- 科学基金(75586)
- 社会(71475)
- 社会科(67667)
- 社会科学(67653)
- 省(62414)
- 教育(53138)
- 基金项目(52924)
- 划(51514)
- 编号(50096)
- 自然(45462)
- 自然科(44382)
- 自然科学(44372)
- 自然科学基金(43510)
- 成果(41736)
- 资助(40324)
- 发(38761)
- 课题(36681)
- 重点(34649)
- 创(31856)
- 发展(31370)
- 年(30901)
- 展(30823)
- 部(30717)
- 项目编号(30229)
共检索到377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原倩
数字丝绸之路是数字经济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融合,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具有关键支撑作用。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给建设数字丝绸之路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对此,应推动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与数字丝绸之路战略统筹联动,加快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制度型开放,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动能、开辟全新空间。
关键词:
数字丝绸之路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卫平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既是中国面向欧亚内陆开放的新战略,又是涉及中欧乃至亚欧大陆相关国家与地区共同利益的发展战略,必将推动国际区域合作,改变中欧经贸格局。跨亚欧高铁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主要交通载体,对于高铁的投入、客货运比率、安全性等问题,都应高度重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与高铁外交需要与相关国家展开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在发展中解决相应的问题,实现中欧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共赢。
关键词:
中欧经贸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跨境高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穆沙江·努热吉 何伦志
新疆口岸作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前沿,其发展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新疆口岸建设发展严重滞后,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问题在于口岸建设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投资者和受益者严重分离抑制了投资主体的积极性、铁路口岸数量少、中方外贸企业处于被动状态等。为此,应改革地方与中央利益分配制度,引入民营企业参与口岸建设,使口岸建设投资者和受益者一体化,尽快启动中吉乌铁路、中巴铁路、中蒙经塔克什肯铁路口岸、中哈经巴克图铁路口岸建设,实现铁路货物联运的多元化等。同时,还应加大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姝菡 张奎 谭永生
建设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有助于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实现供给需求的有效匹配,有助于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看,现行我国分配格局不能充分促进社会再生产循环畅通,收入分配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供需有效匹配,中等收入群体结构不利于扩大内需,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建设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加快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政策体系,推动我国收入分配体系更好适应和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茂兴 薛见寒
数字服务贸易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型贸易形态。新发展格局在技术、市场、政策等多方面驱动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其中内循环助力驱动数字技术创新与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外循环助力驱动制度创新与数字服务开放合作,共同促进数字服务贸易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近年来,我国数字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水平日益优化,政策引导不断创新,但总的来看,其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面临数字服务贸易壁垒、数据安全等诸多挑战。顺应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我国应从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强数字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保护、增强国际服务贸易规则话语权等方面入手,推动我国数字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先海 党博远 宋安安 孙涌铭
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数字化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十四五”时期,推动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重要增长领域实现基于数字技术的创新驱动转型和大国大市场优势的高质量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提炼了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在新发展格局下,揭示了数字技术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技术驱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现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业斌 高慧彧 郭磊
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既是数字经济背景下持续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新发展格局下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项生动实践。其在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的同时,也使“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等方面形成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实践证明,“数字丝绸之路”丰硕建设成果的取得在于坚持党中央的全面统一领导,在于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积极性,也在于对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尽管目前“数字丝绸之路”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挑战。这表明,在未来的建设中,各参与主体应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为主线,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挖掘特色优势和贯彻合作共赢理念等方式充分释放数据潜能,持续巩固与拓展建设成果,推动共建“数字丝绸之路”不断深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向坤
数字丝绸之路是数字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结合,是数字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它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影响力提升。发展数字丝绸之路亟待顶层设计,需要在理论和实务上进行多方面探索。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向坤
数字丝绸之路是数字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结合,是数字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它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影响力提升。发展数字丝绸之路亟待顶层设计,需要在理论和实务上进行多方面探索。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冬梅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具有包容互惠的交融性、联接海陆的通达性、资源要素整合的枢纽性、海洋事务与服务的公共性等特点。当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面临与沿线国家战略对接、地方治理延伸为区域治理、优势集聚与发展动能脱节等问题,必须加快建"核心区"构动力体系,进一步拓展蓝色合作空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菲菲 耿修林 袁少茹
采用多维超体积生态位模型,基于2007-2016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从"生态位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生态位适宜度"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各省(市、自治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生态位。研究发现:各省(市、自治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生态位值并未随时间变化呈现较明显的增长态势,竞争力生态位差异较大,相对而言,西南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综合生态位高于西北地区;十年间四川省生态位宽度呈缩减趋势,陕西、新疆、甘肃生态位宽度略有扩张,其余各省域呈现出高低交叉的动态变化;各省(市、自治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生态位重叠度较高;大部分省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生态位适宜度在不断上升。最后从扩充、分离、优化生态位三方面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省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孟飞荣 高秀丽
在对湛江港口发展现状、优势条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实施背景下湛江港口发展的对策建议,即大力发展集装箱业务、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港口工业园建设、增加与东盟港口合作以及加快发展远洋运输业等。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港口 湛江 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倪秀芝 熊向敏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世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经济多元化的环境下,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内蒙古,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位置,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给内蒙古"丝绸之路经济带"带来了一系列的发展机遇,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战略目标,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本文将围绕内蒙古"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和路径进行理论探讨。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职业教育 发展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韦有周 赵锐 林香红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的重大发展战略。目前,我国远洋渔业作业范围遍及世界主要渔区,契合"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方向,在能力和空间、制度框架、国际合作基础等方面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但远洋渔业发展也面临着整体布局缺乏、企业能力不足、管理和协调机制不完善、外部约束增强等挑战。国家应从战略定位、全球布局、战略支点、企业能力、管理和协调、两岸合作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实现发展远洋渔业,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目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廖瑜
随着中国政府提出新丝绸之路的构想,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双方的合作也将向更深领域发展,处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核心地带的广西口岸城市迎来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梳理广西口岸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新丝绸之路视阈下广西口岸经济的战略机遇与挑战,提出广西口岸经济发展战略对策。
关键词:
广西口岸经济 新丝绸之路 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