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6)
- 2023(12399)
- 2022(10518)
- 2021(9654)
- 2020(7858)
- 2019(17589)
- 2018(17382)
- 2017(33877)
- 2016(18131)
- 2015(20388)
- 2014(20231)
- 2013(19995)
- 2012(18947)
- 2011(17432)
- 2010(18043)
- 2009(17100)
- 2008(16676)
- 2007(15262)
- 2006(14045)
- 2005(13159)
- 学科
- 济(79872)
- 经济(79781)
- 管理(51625)
- 业(51090)
- 企(38764)
- 企业(38764)
- 中国(28142)
- 方法(26175)
- 农(26156)
- 地方(22349)
- 数学(22278)
- 数学方法(22034)
- 财(19292)
- 业经(19155)
- 制(17821)
- 农业(17404)
- 贸(17168)
- 贸易(17151)
- 银(16727)
- 银行(16714)
- 易(16593)
- 行(16312)
- 融(15306)
- 金融(15305)
- 策(14487)
- 发(13270)
- 学(12962)
- 环境(12680)
- 地方经济(12192)
- 技术(11815)
- 机构
- 学院(264162)
- 大学(258688)
- 济(114708)
- 经济(112187)
- 管理(98417)
- 研究(94413)
- 理学(82407)
- 理学院(81458)
- 管理学(80310)
- 管理学院(79790)
- 中国(75169)
- 财(56448)
- 京(55783)
- 科学(53078)
- 所(47694)
- 财经(42735)
- 中心(42717)
- 研究所(42256)
- 江(41958)
- 农(39817)
- 经(38451)
- 范(36976)
- 师范(36699)
- 北京(36395)
- 经济学(34170)
- 州(34029)
- 院(33855)
- 业大(32852)
- 财经大学(31162)
- 经济学院(30610)
- 基金
- 项目(158986)
- 科学(125754)
- 研究(123531)
- 基金(112915)
- 家(95905)
- 国家(95000)
- 科学基金(81404)
- 社会(78698)
- 社会科(74597)
- 社会科学(74586)
- 省(62938)
- 基金项目(58263)
- 教育(56570)
- 编号(52399)
- 划(52374)
- 自然(48832)
- 自然科(47658)
- 自然科学(47648)
- 自然科学基金(46756)
- 资助(46285)
- 成果(44046)
- 发(40078)
- 课题(37374)
- 重点(35751)
- 部(35208)
- 发展(33189)
- 创(33094)
- 展(32633)
- 性(31944)
- 国家社会(31755)
- 期刊
- 济(143684)
- 经济(143684)
- 研究(88639)
- 中国(57957)
- 财(40462)
- 管理(39811)
- 农(38433)
- 教育(33646)
- 融(33558)
- 金融(33558)
- 科学(32843)
- 学报(31883)
- 农业(26142)
- 业经(26074)
- 大学(25077)
- 经济研究(23887)
- 学学(23249)
- 技术(22831)
- 财经(20782)
- 问题(18462)
- 经(17976)
- 贸(16350)
- 商业(15057)
- 国际(14886)
- 业(13252)
- 现代(13125)
- 理论(13086)
- 技术经济(12887)
- 世界(12856)
- 坛(12798)
共检索到428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依绍华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居民消费稳定恢复并呈现新的特征:2021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势头明显,基本与网络零售额增速持平;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乡村之间差距较大;居民食品类消费支出占比和服务类消费支出占比均未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民工外出务工意愿降低,20—24岁大学生结构性失业较为突出,新消费业态缺乏有效监管措施导致消费质量降低等,是影响居民消费恢复性增长的重要因素。为此,要打好提振居民消费的政策组合拳,创新财税政策以提升政策效率,增加在职和转岗培训,多渠道增加就业,提升农村消费设施供给水平,以顶层设计+底层设计方式提升监管效果,提升消费质量,从而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
居民消费 新发展格局 新消费业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蒙天成 周利国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现代流通体系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必须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文章厘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现代流通体系的内在逻辑、改革开放以来流通体系的演进与内涵、现代流通体系发展的成效态势,分析制约现代流通体系质量升级的堵点和短板,提出着力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基于"双循环"加强新型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流通发展基础;培育壮大流通体系国际竞争力,增强内外贸新动能;鼓励流通商业模式、业态创新转型升级;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助力流通智慧化转型;整体推动流通体系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瑶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发展,推动我国居民消费升级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6-2021年的经验数据,比较分析了内循环电子商务发展与外循环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及其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无论是以国内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内循环发展,还是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循环发展,均会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但内外循环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边际赋能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性,且存在明显的城乡异质性。相比较而言,外循环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边际赋能效应更强,同时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边际贡献也表现得更强,并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动力来源,而内循环电子商务发展则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边际赋能作用更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霍诗敏
本文通过构建居民消费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居民消费经济质量水平及省域差异。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我国整体消费经济质量水平呈现出“相对稳定,逐步提高”的趋势,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排名靠前,而河北、云南、甘肃、青海和贵州等地排名相对靠后。从各二级指标来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消费能力和消费环境排名相对靠前,甘肃、贵州、青海和宁夏等地消费环境、消费能力及消费结构排名靠后。为进一步推动各省域居民消费经济发展,文章提出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增加消费信贷额度、加强消费结构调整、推广消费券、增加消费者福利等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晓兰 黄伟熔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具有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近年来,全球低空经济加速发展,并已成为主要经济体重要的角逐领域,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加紧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目前,我国低空经济进入快速培育阶段,产业环境持续优化,产业链具备良好培育基础,但也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关键核心技术仍较薄弱、市场体系发展滞后、管理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对此,应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作用,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夯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低空科技创新引领,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化商业化应用,完善低空经济发展管理体系,进一步探索多样化、可持续的低空经济价值释放路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臧旭恒 易行健
社会保障作为满足居民多层次物质需求的基础性保障手段,对于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实现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社会保障政策的风险缓解效应可以通过降低居民未来的风险预期及收支不确定性来提升当期消费能力。此外,正如前文第三部分论述的那样,收入分配不均是导致我国消费需求整体低迷的重要因素[53][112],而国内各项社会保障的政策实践均证明了社会保障对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影响[113],其资源分配效应在调节收入差距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贡献率,对于提升低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和防止社会财富两极分化具有积极作用,进而能够推动社会资源公平配置和缓解“待遇差”问题,在增强居民风险应对能力的过程中提振消费信心,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相对较低。2020年,我国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仅相当于GDP的3.2%。而同年美国的社会福利开支相当于GDP的18.8%,日本的这一数据为22.02%,德国为26.57%,同为新兴经济体的韩国为8.85%(1),均远高于我国的支出水平。在此背景下,国内学者们主要围绕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这两大类对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展开了针对性的研究,探索好钢用在刀刃上的路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臧旭恒 易行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和释放,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目前中国居民消费率依然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中等偏上经济体的平均水平,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国内学者对中国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非常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系列理论创新和规律发现。文章旨在系统梳理中国学者在解释中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总结提炼重要的理论创新与贡献,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可借鉴可查阅的文献资料,为进一步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以及提出新发展格局下消费潜力释放政策建议提供参考。具体而言,第一,剖析了中国居民消费的典型事实、展开了国际比较、总结了中国学者对居民消费不足估测的演变历史和阶段性特征研究的主要进展,并进行了简要述评。第二,收入分配是解释中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其中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将抑制居民消费需求,但规模性收入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方向并不一致,并且中国居民消费不平等程度较为接近甚至高于收入不平等。第三,总结了人口结构变迁解释中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的国内重要研究成果。第四,针对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的相关问题,归纳总结了国内学者的一些代表性研究,结论基本证实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五,我国学者基于居民部门杠杆率、住房价格演变和个体异质性视角,深入研究了负债及房价变动对居民消费支出量及结构的影响,从家庭负债和住房双重视角为实现住房价格稳定与居民消费平稳增长提供了研究依据。第六,针对提升居民消费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问题,中国学者主要从居民消费提升的长期优势以及提升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形成正循环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最后,文章对进一步完善与拓展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潘春阳 王佩雯 曹志伟 吴柏钧
进一步提振农村居民消费,已经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2013年-2019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等时间序列数据,将农村居民最终消费率分解为"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两大因子,并进一步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角度对"消费能力"进行分解。基于此,本文测算了各因子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相对贡献程度。研究发现:第一,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而非"消费意愿",才是阻碍农村居民消费率提升的主导因素;第二,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不足主要源于农村居民初次分配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第三,农村居民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占比下降,以及财产性收入低位徘徊是导致农村居民初次分配占据不利地位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从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角度提出了提振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尚九 胡敏怡 李少勇
本文基于广东省2000—2020年分五岁组的人口结构数据与消费结构数据,使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和耦合度模型,探讨了广东省21年间人口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存在明显差异,2000—2020年间的部分时段人口结构与消费结构的耦合度较低,反映出在该时期内消费结构的变迁滞后于人口结构的调整。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建议从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改善供给侧结构、树立合理的消费观等方面,进一步扩大内需。
关键词:
人口结构 消费结构 关联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娜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对电子商务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继续推进电商可持续发展,以及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电商企业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我国电商发展现状和困难挑战出发,重点围绕持续优化电商可持续发展营商环境、深化科技创新加快传统电商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电商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电商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跨境电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新发展格局下促进电商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可持续发展 电商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延荣 杨荣 臧佳
在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及新冠疫情背景下,关注和研究农村地区消费升级问题不仅是扩大内需,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需要,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内在需求。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过程中面临着收入低、社会保障差、消费供给不足、消费理念落后等突出问题,致使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发展滞后。因此本文从增收、完善社保制度、丰富消费供给业态、培育消费升级理念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升级 乡村振兴 新发展格局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鑫 王明辉
人工智能是新一代"通用目的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格局产生着深刻影响。但在"弱人工智能阶段",其在短期内对经济的贡献和对就业的冲击可能是有限的。当前,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产业基础层薄弱、政府数据联通开放滞后、人才培养能力缺乏等短板。此外,国际技术合作阻力加大、政策协调和规制体系不完善、隐私泄露与伦理风险等问题逐步凸显,对中国人工智能可持续健康发展形成一定挑战。下一步,中国应着眼未来、布局长远,合理设置人工智能促进政策的短期目标,从完善体制、补齐短板和改进规制三方面着手夯实发展基础,从而在未来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和产业国际竞争中争得优势。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创新发展 科技革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生旺 陈鑫
新发展格局下,拉动居民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之一。居民消费的前提之一是居民拥有一定的可支配收入,另一个前提是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针对我国居民消费现状,拉动居民消费的税收政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一是将个人所得税以个人为课税单位改为以家庭为课税单位,以体现以家庭为单位的支出需求,同时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应充分体现家庭抚养子女人数的不同,从而增加居民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二是降低生活必需品和书籍等的增值税税率,减轻基本生活的物质及精神产品的税负,拉动居民消费需求;三是调整消费税政策,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封安全
在贸易保护主义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世界经济发展低迷,加强地区间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应对危机和拉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方式。CPTPP是美国退出TPP后由日本主导的新贸易协定。与TPP相比,CPTPP在全球的规模和影响力有所弱化,但其仍保留了TPP大部分原始条款,依旧是高标准、高水平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CPTPP的生效对亚太区域经贸格局和中国对外经贸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于中国来说,如何全面、理性地认识、评价并从容应对CPTPP的高标准贸易规则十分重要。加入CPTPP有利于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但也面临知识产权、劳工规则、环境保护、数字经济领域的挑战。为此,需要加快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和贸易自由化进程,推进自由贸易区和"一带一路"建设。
关键词:
中国 CPTPP 自由贸易协定 贸易格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小华
激发居民旅游消费潜力,对于夯实国内消费市场基础,构建更高效的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基于耦合度模型定量评估了现阶段我国省域旅游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旅游消费需求与供给存在明显的空间不匹配现象,东部沿海地区和人口大省呈现普遍的"供给不足"型特征,中西部省份呈现明显的"消费不足"特点。交通可达性的改善有利于缓解这种供需不匹配问题,促进我国旅游消费供给与需求在空间上的高效联动。因此,应该加快构建更高效的区域交通网络体系,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