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70)
- 2023(18040)
- 2022(15471)
- 2021(14233)
- 2020(12199)
- 2019(27882)
- 2018(27719)
- 2017(53581)
- 2016(28678)
- 2015(32453)
- 2014(32341)
- 2013(31755)
- 2012(29481)
- 2011(26659)
- 2010(26942)
- 2009(25206)
- 2008(24801)
- 2007(22112)
- 2006(19325)
- 2005(17554)
- 学科
- 济(124974)
- 经济(124845)
- 管理(82653)
- 业(79497)
- 企(63402)
- 企业(63402)
- 方法(55991)
- 数学(49612)
- 数学方法(49067)
- 中国(35797)
- 农(34495)
- 财(32167)
- 地方(28226)
- 贸(27662)
- 贸易(27649)
- 业经(26886)
- 易(26862)
- 制(23483)
- 农业(22923)
- 学(22656)
- 银(21052)
- 银行(21015)
- 行(20197)
- 融(20161)
- 金融(20158)
- 务(19034)
- 财务(18970)
- 财务管理(18913)
- 环境(18674)
- 和(18303)
- 机构
- 学院(411357)
- 大学(409878)
- 济(172638)
- 经济(169121)
- 管理(159408)
- 理学(137008)
- 研究(136149)
- 理学院(135502)
- 管理学(133149)
- 管理学院(132410)
- 中国(105976)
- 京(86079)
- 财(81589)
- 科学(81395)
- 所(68133)
- 农(65117)
- 财经(64532)
- 中心(63757)
- 江(61730)
- 研究所(61306)
- 经(58469)
- 业大(57903)
- 北京(54238)
- 范(54010)
- 师范(53476)
- 经济学(53254)
- 农业(51032)
- 州(49693)
- 院(49080)
- 经济学院(48186)
- 基金
- 项目(269280)
- 科学(212785)
- 研究(197974)
- 基金(195791)
- 家(169250)
- 国家(167822)
- 科学基金(144791)
- 社会(126506)
- 社会科(120084)
- 社会科学(120054)
- 省(105493)
- 基金项目(102921)
- 自然(92679)
- 教育(91976)
- 自然科(90596)
- 自然科学(90574)
- 自然科学基金(88949)
- 划(88649)
- 编号(81611)
- 资助(81055)
- 成果(66033)
- 发(60777)
- 重点(60570)
- 部(59930)
- 创(55980)
- 课题(55677)
- 创新(52308)
- 国家社会(52213)
- 科研(51929)
- 教育部(51863)
- 期刊
- 济(191148)
- 经济(191148)
- 研究(120347)
- 中国(79891)
- 财(62611)
- 学报(59363)
- 农(59064)
- 管理(58646)
- 科学(55682)
- 大学(45338)
- 教育(43085)
- 学学(42512)
- 融(41063)
- 金融(41063)
- 农业(40321)
- 技术(36569)
- 业经(32981)
- 财经(31597)
- 经济研究(31489)
- 经(27059)
- 问题(25606)
- 贸(23047)
- 统计(21568)
- 业(21413)
- 商业(20660)
- 图书(20583)
- 技术经济(20413)
- 理论(20039)
- 策(19446)
- 国际(19350)
共检索到617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佳煜 张阿兰 甄鑫悦
如何激发我国消费内循环和进出口外循环的合力作用,促进消费内循环与进出口外循环协同发展,赋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落实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采用我国2017-2021年的经验数据,客观分析了我国双循环战略提出前后消费内循环与进出口外循环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双循环战略的提出整体上对我国消费内循环和进出口外循环协同发展具有显著的赋能效应,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而言,双循环战略对我国东部地区内外循环协同发展关系赋能效应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相对较弱(似乎并不明显)。同时,我国消费内循环和进出口外循环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整体上出现了稳步提升,但同样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从全国层面来看,两者正处于良性互动阶段和初级耦合协调阶段。从区域性层面来看,东部地区已经由良性互动向高水平互动、初级耦合向高度耦合协调演进,中部地区仍处于良性互动与初级耦合协调阶段,西部地区则处于低水平互动向良性互动演进,耦合协调度仍处于较低协调阶段。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梁富山 王文清 王晖
在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美贸易摩擦等重大事件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之下,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遭受诸多阻力。基于此背景,本文以有代表性的沿海城市山东省日照市为引,通过选取进出口税收数据,分析我国新发展格局下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状况及规律,找出税收调节和促进经济发展"双引擎"作用的依存度,研究提升外向型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及特点,提出"十四五"时期促进我国外向型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建议,以期构建国内国际贸易双向循环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
外向型经济 进出口税收 税收职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史宁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域的经验数据测算了城乡居民消费扩大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扩大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状态,但仍处于低水平互动和低度协调为主的阶段,同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2020年出现了一定的下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扩大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存在明显的省域差异性,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五个省域处于第一梯队,天津、重庆、湖北、湖南、山东、陕西、安徽、海南、四川和江西10个省域处于第二梯队,其他省域为第三梯队。具体而言,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扩大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基本上已经达到良性互动水平和中度协调阶段,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仍然处于低水平互动状态和低度协调为主的阶段。进一步地,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扩大与收入增长协同发展水平在不同区域之间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东部地区相对较小,中西部地区更大,呈现出东中西“梯度递增”的特征。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居民消费 居民收入 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惠茹
本文通过全国和3 0个省的两级数据,利用因果检验以及协整分析的相关方法,实证分析了关系内容,而且建立了30个省的同归模型,对物流在不同省市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计算,得出结论。
关键词:
进出口贸易 物流发展 协整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直蓉
本文基于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在旅游消费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和特征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发展水平,实证检验了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呈现出向高品质、高端旅游消费转变;旅游消费群体年轻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居民旅游动机和偏好更趋向于健康卫生等特征。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存在密切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已经由良性互动、初级耦合协调向高水平互动、高耦合协调状态转变,转变时点大概在2014-2015年期间。进一步实证检验证实了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发展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瑶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发展,推动我国居民消费升级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6-2021年的经验数据,比较分析了内循环电子商务发展与外循环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及其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无论是以国内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内循环发展,还是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循环发展,均会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但内外循环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边际赋能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性,且存在明显的城乡异质性。相比较而言,外循环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边际赋能效应更强,同时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边际贡献也表现得更强,并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动力来源,而内循环电子商务发展则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边际赋能作用更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平 余远
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是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国内国际双循环视角,考察二元出口架构下中国制造业出口DVAR的变动特点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国内循环引致的制造业出口DVAR变动远在对外循环之上;受制于"低端投入→低端制造"的分工路径,国内循环导致了出口DVAR攀升与低端转型并存的发展特点;随着竞合关系的变化,发达国家对于中国制造业出口DVAR的抑制作用逐渐凸显,已经成为对外循环中不可忽视的阻力来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莹
本文基于我国四大都市圈(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2014-2020年样本数据,测算四大都市圈物流营商环境指数并进行横向比较,在此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测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四大都市圈物流营商环境与商贸零售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和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自2014年开始,四大都市圈物流营商环境指数总体呈现出不断递增趋势。但相比较而言,珠三角都市圈物流营商环境指数最高,其次是长三角都市圈,然后是京津冀都市圈,成渝都市圈相对滞后,但成渝都市圈物流营商环境指数增长趋势(发展潜力)明显强于其他三个都市圈。四大都市圈物流营商环境与商贸零售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同样呈现出螺旋式递增趋势,但珠三角和长三角都市圈物流营商环境与商贸零售业耦合协调发展关系明显强于京津冀都市圈和成渝都市圈。具体而言,珠三角都市圈和长三角都市圈物流营商环境与商贸零售业之间已经实现高水平耦合和高度协调耦合,而京津冀都市圈和成渝经济圈仍然处于良性互动和初级耦合协调状态。物流营商环境与商贸零售业协同发展关系存在,且表现为显著正向赋能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洁
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都是系统工程,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和不同行政区域、不同部门,需要协同治理与协同发展。黄河流域协同发展既包含资源—经济—环境的均衡协调,要求技术—文化—人文的同步提高,也需要政府—市场机制—社会主体的共同参与。本文通过对网络文本的质性分析可以看出,黄河流域协同治理过程中存在系统性要求与现实性分散的困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黄河流域协同治理要抓住战略机遇期,依据立足于内循环、提升外循环、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逻辑,建立黄河流域命运共同体,采用多元整体治理方式,发挥大数据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最终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到位。
关键词:
双循环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协同治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伍兴国
选取了单位面积公路里程、单位面积水路里程和单位面积铁路里程作为地区物流业发展的代理变量。利用2001-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物流业发展对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发现:我国地区单位面积公路里程和单位面积水路里程的进出口贸易弹性为正,但其值前者明显大于后者;而由于单位面积铁路里程并没有将货运和客运区分开来,回归结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
物流业 进出口贸易 面板数据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俊 沈雨田 胡恒强
全球化浪潮使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网络关联状态,但全球化进程有时也会遭遇逆流,并非直线式向前发展。本文基于网络关联视角构建非线性模型,对"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经验证据。本文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经济的"净输出者",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对绝大多数经济体而言均是"净贡献者",并且对美国经济的依赖程度小于美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我国出口、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最高,其次是进口,消费的关联性最低;出口和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长期发挥支配作用,投资亦曾一度阶段性地处于支配地位,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国际循环对我国经济的溢入性较为显著,远大于我国国内经济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尚未建立,我国不宜脱离国际循环而"独善其身"。本文结论对于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平衡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网络关联 非线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月南 张志坚
物流活动是完成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途径,对于拉动进出口贸易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进出口贸易增长可以推动物流产业发展。本文利用全国层面和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两级数据,应用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全国层面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建立了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变系数回归模型,计算物流对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进出口贸易与物流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和长期内物流发展都是进出口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不同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物流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整体呈现沿东中西部递减的趋势。因此,今后在进一步加大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同时...
关键词:
物流发展 进出口贸易 协整分析 面板数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关伟 翟丽芳 吴晶妹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关注信用要素。本文将信用要素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了信用规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基于1995-2018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不同信用主体信用规模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信用规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于其他行业;政府部门信用对经济增长呈现双重作用。政府应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企业和个人应加强自身信用建设意识,通过信用要素多维度激发经济活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玲玲
本文基于2012年与2017年中国省际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扩展了传统的三驾马车核算方法,从最终需求视角将国民经济循环划分为“国内本地循环”“国内省际循环”“国内国际循环”及“国际循环”四大环节,依此测度我国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的程度。研究发现:从区域层面看,相比于2012年,2017年各区域“国内本地循环”程度都有所增强;从省级层面看,国内大循环参与程度较深的省份主要集中于中西部;从行业层面看,大部分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行业参与“国际循环”程度相对较深。本文的研究方法为定量分析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提供了测算基础,为从全国层面、省级层面与行业层面有效推进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上官绪明
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视角选取物流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对河南省物流业发展水平与进出口贸易增长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得出:河南省物流业的供给和需求水平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河南省物流业需求水平对进出口贸易有显著的影响,而物流业供给水平对进出口贸易影响不显著,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与进出口贸易之间未呈现良性互动态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出口下降、经济增速下行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国内外粮价对我国粮食进出口的影响——兼论我国粮食贸易的“大国效应”
扩大内需与促进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国内消费视角
国内交通基础设施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启示
新发展格局下国内价值链分工影响我国企业出口加成率的机制——以跨境电商企业为例
新发展格局下交通运输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路径
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出口附加值提升——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启示
新发展格局下产业智能化发展的消费升级溢出效应:理论与实证
双循环视角下进出口贸易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兼论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
新发展格局下消费结构升级与国内价值链循环:理论逻辑和经验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