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9)
2023(12838)
2022(10814)
2021(9998)
2020(8260)
2019(18568)
2018(18380)
2017(36003)
2016(19404)
2015(21461)
2014(21279)
2013(20946)
2012(19795)
2011(18213)
2010(18681)
2009(17640)
2008(17099)
2007(15499)
2006(14205)
2005(13215)
作者
(55053)
(45477)
(45163)
(43330)
(28755)
(21469)
(20614)
(17491)
(17360)
(16434)
(15545)
(15017)
(14595)
(14411)
(14260)
(14158)
(13613)
(13247)
(13240)
(13035)
(11692)
(11267)
(11048)
(10413)
(10389)
(10325)
(10194)
(10131)
(9136)
(8916)
学科
(87133)
经济(87058)
管理(53153)
(51940)
(39649)
企业(39649)
中国(29435)
方法(29359)
(26767)
数学(25461)
数学方法(25183)
地方(24770)
业经(20735)
(20599)
(18988)
农业(17515)
(17501)
贸易(17485)
(16985)
银行(16965)
(16936)
(16486)
(15644)
金融(15643)
(14980)
地方经济(13939)
(13776)
环境(13434)
(13376)
产业(13314)
机构
学院(276583)
大学(271983)
(120902)
经济(118325)
管理(102638)
研究(98553)
理学(86302)
理学院(85288)
管理学(83987)
管理学院(83457)
中国(77777)
(58572)
(58450)
科学(56772)
(49595)
中心(44483)
财经(44303)
研究所(44146)
(44113)
(42285)
(39964)
(38342)
师范(37993)
北京(37899)
经济学(37183)
业大(35741)
(35732)
(35477)
经济学院(33408)
农业(32548)
基金
项目(171063)
科学(135413)
研究(131557)
基金(121681)
(103974)
国家(103084)
科学基金(88215)
社会(83977)
社会科(79817)
社会科学(79804)
(68299)
基金项目(63183)
教育(59986)
(56848)
编号(54861)
自然(53104)
自然科(51821)
自然科学(51809)
自然科学基金(50885)
资助(50083)
成果(45769)
(43484)
课题(39295)
重点(38915)
(37787)
发展(35833)
(35793)
(35269)
国家社会(34211)
(33502)
期刊
(147131)
经济(147131)
研究(91512)
中国(59790)
(42539)
管理(40815)
(40619)
学报(35434)
科学(35394)
教育(34095)
(33935)
金融(33935)
大学(27810)
农业(27624)
业经(26661)
学学(25918)
技术(24559)
经济研究(24326)
财经(21917)
问题(19833)
(19095)
(16732)
商业(14791)
国际(14722)
技术经济(14019)
(13752)
现代(13536)
理论(13281)
(12959)
论坛(12959)
共检索到442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剑明  王鹏  
新发展格局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新发展格局下,我国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对产业链与供应链的治理权和安全问题、技术研发能力、专业人才培养及新型资源配置模式下的产业适应能力提出更大挑战。对此,我国应构建完整内需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强自主创新保证产业链与供应链安全,推进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发展使产业发展适应新资源配置模式,同时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要素流动,为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更好更便利的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阳  冯阔  俞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离不开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生产网络产生了巨大冲击,新工业革命对全球产业链布局的塑造日益深化,全球产业链呈现出本地化、地区化趋势,产业链分工的逻辑和形态发生了很大改变。在此背景下,劳动密集型产业链“不稳”、关键中间品产业链“不安全”、主要战略性产业链“不强”、产业链整体“不通畅”等风险值得高度关注。下一步,中国应着重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有效防范规模外迁,促进产业链转型升级,全面提高我国产业链安全性、稳定性和竞争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世锦  王晓明  袁东明  张俊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美平  
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应对国内外新形势的战略举措,产业结构政策是实施这一战略举措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以产业循环和资本循环为基本内容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无阻,切实开拓以国内市场为循环主体、以国内外市场为整体的发展空间,提高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速度和效率,产业结构政策要在明确顶层规划、功能定位和实施方式的前提下,体现国家意义上的开放发展理念、全局战略需求和总体国家安全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产业结构日趋高级化、安全化与国际化的新发展格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坤林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性问题,是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成为我国以及全世界重点关心的战略性问题。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农业资源短缺,以及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不断变化、国内粮食供求不稳定、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仍面临众多挑战。王宏广等撰写的《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中信出版社)一书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我国粮食安全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形势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世界粮食安全发展水平总结出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对我国粮食安全进行了深刻和系统的分析,同时遵循市场规律和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粮食安全现状及面临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及应对策略,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借鉴意义。该书具有如下特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宇馨  石伟平  
新发展格局下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刻不容缓。文章基于新发展格局对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的呼唤,系统总结了近十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客观分析了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吸引力不足导致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日益下降、教师结构性矛盾和师资力量薄弱制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教材质量不佳影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效、专业设置不合理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等方面。由此,进一步提出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破除思想偏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观念转变;明确功能定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内涵优化;建立长效机制,加快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联合  
新发展格局下实现贸易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双向互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贸易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数据,就两者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贸易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联动关系存在,两者的耦合关系由最开始的良性互动向高水平互动发展,转向时点为2017年,耦合协调度由失调状态向初级耦合协调并进一步朝高度耦合协调演进,时点分别为2013年和2017年;进一步地,贸易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且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对贸易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反过来,贸易结构优化会倒逼(反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两者之间已经形成紧密的长期均衡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联合  
新发展格局下实现贸易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双向互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贸易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数据,就两者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贸易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联动关系存在,两者的耦合关系由最开始的良性互动向高水平互动发展,转向时点为2017年,耦合协调度由失调状态向初级耦合协调并进一步朝高度耦合协调演进,时点分别为2013年和2017年;进一步地,贸易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且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对贸易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反过来,贸易结构优化会倒逼(反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两者之间已经形成紧密的长期均衡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敏  张国亭  
产业集群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地方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各地集群的发展中,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较低、缺乏自主品牌、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分工和协作水平、市场秩序混乱、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外部约束日益严重、园区建设过热等,因此各地必须要端正思路,重视集群本身的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促进集群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倪红福  田野  
全球产业链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典型特征,是全球生产循环的最本质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价值链,中国制造畅销全球,成为"世界工厂"。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等外部冲击重塑全球产业链,我国制造业以劳动力总量和成本为核心的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弱化,产业链外迁和国际竞争力减弱的现象明显。本文系统梳理总结了全球价值链相关概念和发展历程,并阐述了全球价值链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了全球产业链发展趋势、中国产业链现状和问题及其产业链升级拥有的市场规模大、产业链完备以及数字经济新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促进产业链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晓天  孙永波  遇华仁  吴长德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柳菲  
新发展格局下,受人民币持续升值及国内外资本流转速度不断加快影响,中国外贸企业汇率成本压力开始直线上涨。由此,作为能够缓减外贸企业汇率压力的有效路径之一,人民币结算被国家及各地政府大力推崇。但从现实角度出发,当前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仍面临外贸企业自主选择结算货币话语权缺失、资本双向流通渠道不畅通、金融媒介平台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有鉴于此,为进一步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应借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从深入推进DCEP研发、增强商业银行服务能力、推动出口产品技术聚能、优化人民币跨境结算流程四方面着力,逐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建中  赵红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类型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城市,由于经济和地域结构不合理,其发展相对落后,并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并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资源枯竭之后城市如何持续发展这一严峻问题。 产业结构单一是制约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本文着重阐述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雨清   姜檬檬   胡勇军  
为助力广东省软件产业进一步创新发展,从专利视角出发,基于2019—2021年《广东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年报》数据,通过对29家省重点检测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产出数据梳理,以及与北京、上海、浙江的相关指标数据对比,分析广东省软件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特征及其所面临的挑战。结果发现,广东省软件产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规模仍位居全国前列,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冲击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仍能保持市场收入年增长率10%以上,并且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主力的软件出口业务依旧活跃,呈现逐步国际化态势,其中著作权登记及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在研发费用快速增加的推动下逐年增加,创新实力不断增强;但同时仍存在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不足、人才支撑作用不强、创新集群效应未凸显、工业软件发展势头难等问题。针对此,从做好顶层发展规划角度研究构建一种产业融合下的软件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结合产业、高校院所和政府等多方主体的优势与力量,以产学研新型“问诊”方式赋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通过顶层科学问题的探析与突破、培养青年学者和引导企业发展3层协同,实现“数据—知识—决策”技术路线的两次飞跃,同时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保障软件产业创新系统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美莲  张卫华  
受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影响,广西近年来经济下行态势明显,增速逐步回落,尤其是“十二五”时期以来,广西经济增长中枢下移的幅度大于全国及周边省区,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内部自身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近年来,广西经济总量保位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增长中枢下移步伐仍在持续,后疫情时代经济加快回升基础尚未筑牢,究其原因,主要是新旧动能转换不畅,行业结构性调整错位,产业之间关联度偏低,导致产业发展趋势与工业化发展阶段不匹配。新发展格局下,广西必须全力打造高质量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形成新旧动能平稳接续、协同发力的“双轮驱动”格局,加快提升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适配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