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01)
2023(18409)
2022(15569)
2021(14780)
2020(11907)
2019(27347)
2018(27185)
2017(51017)
2016(28555)
2015(31871)
2014(32007)
2013(30740)
2012(28338)
2011(25706)
2010(25992)
2009(23529)
2008(22480)
2007(19977)
2006(17625)
2005(15768)
作者
(79907)
(66195)
(65936)
(62653)
(42214)
(31812)
(29935)
(25876)
(25371)
(23834)
(22562)
(22394)
(21063)
(21025)
(20586)
(20571)
(19776)
(19549)
(19026)
(18803)
(16598)
(16488)
(15902)
(15106)
(14891)
(14871)
(14858)
(14718)
(13458)
(13148)
学科
(109244)
经济(109137)
管理(73644)
(70418)
(56198)
企业(56198)
方法(44225)
数学(37909)
数学方法(37391)
中国(36025)
(31381)
地方(28075)
(25898)
(25834)
业经(25408)
教育(24479)
农业(21462)
理论(20970)
(19620)
(19463)
贸易(19449)
(18792)
技术(18083)
(17959)
银行(17908)
(17320)
金融(17317)
(17203)
(17156)
环境(17062)
机构
学院(388638)
大学(388433)
(147122)
管理(144322)
经济(143622)
研究(137321)
理学(124099)
理学院(122528)
管理学(120148)
管理学院(119436)
中国(97929)
科学(86190)
(84838)
(69891)
(68449)
(63718)
研究所(63626)
中心(60958)
(60928)
师范(60406)
(59170)
业大(57190)
北京(54413)
财经(53912)
(49933)
农业(49654)
(48970)
师范大学(48849)
(48268)
技术(46321)
基金
项目(261934)
科学(206169)
研究(196629)
基金(185370)
(161573)
国家(160043)
科学基金(136163)
社会(120983)
社会科(114376)
社会科学(114349)
(105041)
基金项目(97513)
教育(95641)
(89476)
自然(87092)
自然科(85046)
自然科学(85027)
自然科学基金(83461)
编号(82605)
资助(75785)
成果(69046)
重点(60095)
课题(59908)
(59797)
(57776)
(54472)
创新(50552)
项目编号(50280)
教育部(49716)
科研(49451)
期刊
(167424)
经济(167424)
研究(122790)
中国(85168)
教育(71896)
学报(61904)
(59206)
科学(56571)
管理(53589)
(50851)
大学(47191)
学学(43191)
农业(41325)
技术(37450)
(33823)
金融(33823)
业经(29125)
经济研究(27144)
财经(25558)
(21915)
问题(21159)
图书(21072)
(21069)
职业(19412)
科技(18455)
(17769)
(17571)
论坛(17571)
技术经济(17451)
理论(17236)
共检索到588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天平  俞燕  黄文胜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新发展格局下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精准要求,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诉求。由此,对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表象、实现机理、基本路径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关联进行系统厘清与梳理,立足经济、人力资源、教育视角分析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涵,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增强职业适应性的内在机理进行纵深剖析,并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为补齐职教短板、探索特色职教道路、构建我国职业教育学术及话语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鄢彬  蒋芝英  
"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的使命担当。新发展格局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教育需求,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牢人力资源基础和释放内需潜能。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应以凸显类型教育特色、构筑多元办学格局、促进多维融合发展、提高办学开放水平为逻辑主线。同时,建议从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发展观,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社会化、开放化办学,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等方面出发,寻求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出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胜洪  孙延杰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新时期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借鉴三螺旋理论,既廓清“职业院校—企业—政府”的内在关系,又明晰三者的不同功能,从而促进“职业院校—企业—政府”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然而,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还存在政府在“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之间的杠杆功能不明晰、职校在“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之间的载体作用待提升、企业在“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之间的抓手作用未凸显的现实困境。因此,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需要健全职教制度,明晰政府在政、校、企之间的杠杆功能;优化办学要素,凸显职校在政、校、企之间的载体作用;深化产教融合,增强企业在政、校、企之间的抓手责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章君  
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性环节。文章从职业教育适应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意义出发,基于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四个方面的价值功能,提出新发展格局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具体策略:一是聚焦重点,夯实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消除痛点,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三是破解难点,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四是疏通堵点,抓牢文化传承根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中彦  方向阳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我国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应首先确立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双重属性,即职业教育通过适应外部环境促进自身发展、通过适应协调内部关系推动外部发展。为此,必须明确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价值取向:在国家层面,适应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社会层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个人层面,适应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同时,要明确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实践路径:适应类型定位特征,彰显职业教育的系统性;适应合作开放交流,突出职业教育的跨界性;适应社会产业发展,强化职业教育的灵活性;适应全面质量理念,保障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莹  
为了应对智能时代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成为各国普遍追求。从国际上来看,德国已经形成轮廓清晰的实践模式。一方面,德国通过深入研究智能时代生产和服务模式特征,制定了职业行动能力基本框架,明确了职业行动能力核心要素。职业行动能力框架由专业维度(包括知识和技能)和个人维度(包括社会能力和独立能力)构成,不同能力维度又细化为12项职业行动能力要素。另一方面,德国职业行动能力的框架和要素引领了《职业教育条例》改革。通过附加资质和全面覆盖的方式,职业行动能力框架和要素得以体现到《职业教育条例》当中,直接指导了职业教育实践。以职业行动能力研究为媒介,德国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从而提升了职业教育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晓东  张磊  陈立民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审视并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本科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分析,梳理政策理路,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本科职业教育的发展逻辑。新发展格局对本科职业教育提出新需求、新理念和新模式。面向国家技能形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技能型人力资本增值层面研究本科职业教育适应性,审视本科职业教育"探索起步—实践调整—资源整合—体系健全"的发展演进历程,从顶层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施策略等维度探究发展逻辑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国友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指向。作为我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增强中等职业教育适应性具有鲜明的时代要求。但其内部存在办学条件不完善、办学规模不稳定、类型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外部面临基础地位不牢固、发展环境不匹配、体系衔接不顺畅等挑战,急需有关各方协同应对。在地方政府层面,应着力巩固中职基础地位、落实政府举办主责、引导产教融合共生。在教育行政部门层面,应着力优化体系建设、强化标准引领、深化评价改革。在中等职业学校层面,应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办学育人模式变革、全面推进与深化学校内涵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韦卫  姚娟  任胜洪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新发展格局下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诉求,具体体现为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根本反映,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高质量教育诉求的必然选择,以及夯实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源基础的现实需要等3个方面。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应理顺职业教育相对独立性、办学定位的概念廓清、教育对象的特征界定等基本理论问题,建立和完善职教高考制度,选拔适合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建设高水平本科职业大学,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吸引力;搭建互惠互利的行业企业参与平台,提升职业教育的市场敏感性和适应性;改革职业教育评价机制,增强职业教育人才评价的社会认可度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丽娜  
新时代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要准确把握好其任务方略,即全面服务于新发展格局构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高层次教育需求,适应劳动力市场变革。在此基础上,锚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具体路径,包括明晰当前职业教育所处的时代方位,加强理论研究,坚持类型教育底色,推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多元化办学,强化自我革新,贯彻"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志军  易小邑  李丽能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我党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凝结而成的重要思想,具有深厚的实践根基与高远的理论深度,并成为我党发展职业教育的一贯方针与政策底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话语内涵经历了“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几种历史形态的演变。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要以“服务·适配”型办学理念为核心,强化职业教育基点的适应性;以“模式·要素”改革为突破口,增强职业教育过程的适应性;以“指标·主体”建设为重心,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评价机制的适应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花鸥  曾庆琪  
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类型特性逐渐凸显,增强适应性成为现阶段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它是衡量职业教育重要的质量标准,也是解决职业教育自身结构层次矛盾的主要突破口。课程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它的适应性发展更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建设中的关键内容。深入理解并把握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的实质内涵和理论逻辑,从价值观、知识观、教学观、质量观等层面寻求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构建,对现代职业教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乃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志军  李春珍  吕姗  
增强适应性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课程的适应性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微观层面。增强课程适应性的外在动力源自三个方面:知识发展的内在需要、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新要求以及新知识生产模式的推动。以“问题解决”为逻辑基点的知识生产新模式对职业教育课程知识带来多重影响:即知识性质的应用性、知识体系的开放融合性、知识结构的技术导向性、知识传授的建构性与知识评价的多元性。基于此,为了增强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需要以“工作任务需要”为逻辑基点,增强课程技术知识的适应性;以“实际问题解决”为目标定位,凸显核心技能的适应性;以“跨学科交融”为课程内容取向,凸显知识的整合性与建构性;以“多元协同参与”为课程组织方式,提升知识的反思创新性;以“异质多维标准”为课程评价方式,提升课程知识的多元价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哲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其核心在于坚持创新驱动。国有经济已成为引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增强国有经济创新力的意义不言而喻。国有经济创新力是一种集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为一体的综合创新能力。现阶段国有经济创新力明显增强,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要前提,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必然选择,还是培育国际循环竞争优势的强有力保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国有经济应肩负起具有全局观与使命观的“链长”角色,在围绕提升供应链安全水平与增强产业链韧性、打造创新链、助推价值链重构等方面承担关键任务。此外,还需要从攻坚科技创新、推进开放创新、紧扣数字创新、发展绿色创新以及落实制度创新五个方面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创新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少义  
职业教育适应性是职业教育在与其关涉要素良性互动的过程中,稳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满足大众学习诉求的能力。1+X证书制度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制度创新,在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积极性、提升院校办学水平、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力、优化技能人才匹配度等方面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解决方案。1+X证书制度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具体路径为:与时俱进开发证书类目、融会贯通设计培养方案、提质增量优化双师结构、政策牵引理顺建设流程、需求为本确保权益落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