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34)
2023(17748)
2022(15009)
2021(13697)
2020(11399)
2019(25727)
2018(25206)
2017(48454)
2016(25598)
2015(28123)
2014(27773)
2013(27182)
2012(24919)
2011(22320)
2010(22226)
2009(20334)
2008(19247)
2007(16560)
2006(14482)
2005(12884)
作者
(69524)
(58045)
(57963)
(54739)
(36874)
(27778)
(26304)
(22770)
(22289)
(20611)
(19827)
(19739)
(18207)
(18102)
(18050)
(17734)
(17195)
(16962)
(16753)
(16596)
(14322)
(14131)
(13992)
(13434)
(13303)
(12983)
(12708)
(12618)
(11568)
(11356)
学科
(117112)
经济(117005)
管理(71109)
(69485)
(53341)
企业(53341)
方法(50583)
数学(45428)
数学方法(44970)
(34341)
中国(32146)
地方(30891)
(28581)
业经(25943)
农业(24129)
(20545)
贸易(20532)
(19787)
(19120)
(18458)
环境(17474)
(17389)
金融(17387)
(16951)
银行(16919)
地方经济(16638)
(16279)
(16074)
技术(16063)
(15442)
机构
学院(352052)
大学(347847)
(151019)
经济(148123)
管理(138955)
理学(120608)
理学院(119255)
管理学(117226)
研究(117136)
管理学院(116574)
中国(89770)
(71728)
科学(69230)
(68686)
(56632)
中心(55348)
财经(54535)
(54225)
(52635)
研究所(51234)
(49665)
业大(48877)
(47197)
经济学(46983)
师范(46771)
北京(44322)
(42960)
经济学院(42499)
(42125)
农业(41693)
基金
项目(242719)
科学(194503)
研究(179452)
基金(178285)
(153737)
国家(152446)
科学基金(133457)
社会(117970)
社会科(111988)
社会科学(111965)
(96307)
基金项目(93972)
自然(84497)
自然科(82663)
自然科学(82644)
教育(82433)
自然科学基金(81142)
(79422)
编号(72638)
资助(72351)
成果(56989)
(56182)
重点(54618)
(53530)
(50885)
课题(49555)
国家社会(49436)
创新(47536)
教育部(46722)
科研(46426)
期刊
(166157)
经济(166157)
研究(101975)
中国(69668)
(51498)
管理(50980)
(49976)
学报(48387)
科学(47760)
大学(38011)
教育(35934)
学学(35903)
农业(34590)
(33630)
金融(33630)
技术(31627)
业经(29593)
经济研究(27734)
财经(26182)
(22509)
问题(21526)
统计(18693)
商业(17872)
(17831)
(17274)
技术经济(17106)
(16833)
资源(16552)
图书(15754)
理论(15727)
共检索到522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史宁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域的经验数据测算了城乡居民消费扩大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扩大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状态,但仍处于低水平互动和低度协调为主的阶段,同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2020年出现了一定的下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扩大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存在明显的省域差异性,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五个省域处于第一梯队,天津、重庆、湖北、湖南、山东、陕西、安徽、海南、四川和江西10个省域处于第二梯队,其他省域为第三梯队。具体而言,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扩大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基本上已经达到良性互动水平和中度协调阶段,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仍然处于低水平互动状态和低度协调为主的阶段。进一步地,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扩大与收入增长协同发展水平在不同区域之间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东部地区相对较小,中西部地区更大,呈现出东中西“梯度递增”的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直蓉  
本文基于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在旅游消费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和特征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发展水平,实证检验了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呈现出向高品质、高端旅游消费转变;旅游消费群体年轻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居民旅游动机和偏好更趋向于健康卫生等特征。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存在密切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已经由良性互动、初级耦合协调向高水平互动、高耦合协调状态转变,转变时点大概在2014-2015年期间。进一步实证检验证实了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发展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俊华  彭海阳  吴丹洁  朱智杰  
本文基于2009-2014的省级面板数据,在利用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测度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探究了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可以有效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提升,但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东部区域和中部区域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更能加快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提升,而西部区域的商贸流通业更有利于提升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商贸流通业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促进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西部、中部、东部;而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促进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中部、西部、东部。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俊华  彭海阳  吴丹洁  朱智杰  
本文基于2009-2014的省级面板数据,在利用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测度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探究了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可以有效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提升,但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东部区域和中部区域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更能加快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提升,而西部区域的商贸流通业更有利于提升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商贸流通业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促进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西部、中部、东部;而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促进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中部、西部、东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乔红芳  何金丽  
基于中国1981—2011年的样本数据,借助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城乡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差异以及其他主要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分位点上,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均最强,劳动生产率差异次之,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差异最弱。因此,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差异并不是我国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而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生产率的城乡差异才是其主要成因。当城乡收入差距处于高分位点时,金融规模和效率差异的影响均不显著;当处于中间分位点时,金融效率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负影响;当处于低分位点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佳煜  张阿兰  甄鑫悦  
如何激发我国消费内循环和进出口外循环的合力作用,促进消费内循环与进出口外循环协同发展,赋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落实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采用我国2017-2021年的经验数据,客观分析了我国双循环战略提出前后消费内循环与进出口外循环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双循环战略的提出整体上对我国消费内循环和进出口外循环协同发展具有显著的赋能效应,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而言,双循环战略对我国东部地区内外循环协同发展关系赋能效应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相对较弱(似乎并不明显)。同时,我国消费内循环和进出口外循环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整体上出现了稳步提升,但同样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从全国层面来看,两者正处于良性互动阶段和初级耦合协调阶段。从区域性层面来看,东部地区已经由良性互动向高水平互动、初级耦合向高度耦合协调演进,中部地区仍处于良性互动与初级耦合协调阶段,西部地区则处于低水平互动向良性互动演进,耦合协调度仍处于较低协调阶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雨宏  
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进一步优化消费市场环境和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3-2020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检验了消费中心城市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中心城市能够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协同发展。消费中心城市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区域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发展,构建更具互动价值的城乡消费市场,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协同发展。本文的研究解释了商品流通市场一体化所发挥的中介作用,对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和激发消费市场潜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婉瑛  尤绪超  
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影响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我国2007-2016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流通产业经营效益、流通产业发展环境、流通产业信息化程度四个维度10个指标变量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认为:发达的流通产业是居民最终消费得以实现的基础,其对居民消费升级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助推作用就越显著;进一步地,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反馈作用,流通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正向指导居民消费、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同时反过来,居民消费升级也能够通过消费反馈的形式促进流通产业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李子珺  
首先从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用效用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4个维度设计了金融包容性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和比较了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市的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金融包容性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对综合指数的贡献最大;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同一区域内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处于中间水平的省份变动相对较大;金融包容性发展有助于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李子珺  
首先从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用效用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4个维度设计了金融包容性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和比较了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市的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金融包容性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对综合指数的贡献最大;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同一区域内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处于中间水平的省份变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楠  
绿色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协同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四个维度构建和测算了我国省域绿色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绿色发展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我国省域绿色发展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北京、福建、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和重庆的绿色发展指数较高,处于第一梯队,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的绿色发展指数排名靠后,处于最后梯队;绿色发展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整体上存在正向赋能作用,并不存在所谓的消费挤出效应,但相比较而言,其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消费升级)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同时,绿色发展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在绿色发展指数高水平区域内,其正向促进作用更强,而在绿色发展指数低水平区域内,绿色发展仅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产生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键明  
本文利用2006-2015年河北省服务业相关数据对服务业产业集聚水平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河北省服务业产业经济密度对当地居民收入增长具有负效应,服务业产业集群化程度对居民收入增长具有正效应。通过误差向量修正模型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服务业产业经济密度在短期内对居民收入增长影响不显著,在长期内影响也较小,而服务业产业集群化程度在短期内对居民收入增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将长期保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承文  
在经济增长中,净出口、投资、消费发挥重要的拉动作用。金融危机后,我国进出口贸易受到冲击,国内相关行业发展受到影响,净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受到阻力,投资失衡和消费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更加重要。因此,如何提高消费,成为了经济改革转型期实现经济增长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文章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构建了城乡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消费能够正向拉动经济增长,其中城镇居民消费作用更加明显。因此要建立长效的城乡居民消费机制,提升城乡居民消费的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梅春  程飞  
本文基于广西1980-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广西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广西金融规模的扩张和金融效率的提高都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短期看,金融效率的提高却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通过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广西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经济增长都是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而城乡收入差距却不是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经济增长变化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