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98)
2023(15269)
2022(12282)
2021(10941)
2020(8987)
2019(19901)
2018(19559)
2017(37456)
2016(20093)
2015(22392)
2014(22118)
2013(21508)
2012(19556)
2011(17488)
2010(17997)
2009(16936)
2008(16689)
2007(15109)
2006(13622)
2005(12870)
作者
(56164)
(46747)
(46588)
(43883)
(29862)
(22051)
(21128)
(18011)
(17707)
(16809)
(15855)
(15471)
(15099)
(14800)
(14500)
(14289)
(13935)
(13567)
(13526)
(13291)
(11697)
(11602)
(11332)
(10829)
(10597)
(10517)
(10488)
(10413)
(9305)
(9223)
学科
(95641)
经济(95532)
(84971)
(77240)
企业(77240)
管理(70229)
业经(33989)
方法(31756)
(29253)
中国(28341)
(26756)
地方(24774)
数学(22367)
数学方法(22215)
农业(21135)
技术(20466)
(19505)
财务(19472)
财务管理(19451)
企业财务(18365)
(18187)
(17457)
贸易(17443)
(17337)
(16871)
理论(16843)
(16142)
(15534)
金融(15533)
(15422)
机构
学院(288300)
大学(277980)
(125205)
经济(122891)
管理(112523)
研究(96621)
理学(94912)
理学院(93951)
管理学(92721)
管理学院(92192)
中国(77044)
(59318)
(57875)
科学(55100)
(48039)
(46224)
(45217)
财经(44689)
中心(43747)
研究所(42810)
(40259)
业大(37887)
北京(37513)
经济学(37402)
(37098)
(36648)
师范(36328)
(34979)
农业(34977)
经济学院(33668)
基金
项目(180805)
科学(144870)
研究(138860)
基金(129846)
(110660)
国家(109583)
科学基金(96163)
社会(90558)
社会科(86059)
社会科学(86041)
(73959)
基金项目(68304)
教育(61935)
(59405)
自然(58365)
编号(57204)
自然科(57056)
自然科学(57047)
自然科学基金(56084)
资助(51017)
(45533)
成果(45425)
(41494)
重点(40675)
课题(39818)
(39149)
(38587)
创新(37862)
发展(37773)
国家社会(37389)
期刊
(154068)
经济(154068)
研究(88694)
中国(61587)
管理(49177)
(47279)
(44170)
科学(37177)
学报(35352)
教育(31133)
(30773)
金融(30773)
农业(30536)
业经(28923)
技术(28235)
大学(28013)
学学(26467)
经济研究(24210)
财经(22282)
问题(20255)
(19484)
(18640)
(17005)
技术经济(16621)
国际(16314)
商业(15752)
世界(15519)
现代(15443)
经济管理(13624)
科技(13365)
共检索到455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凤兰   张鹏飞  
促进国内产业链延伸发展是推动国内大循环的有效模式,同时其能否助力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循环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2008—2020年全球投入产出表和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国内产业链延伸发展显著提升了企业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机制检验表明,国内产业链延伸发展通过融资纾困、信息共享、效率提升和创新驱动机制而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削弱国内产业链延伸发展对企业国际化的正效应,而国际产业链和国内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能够推进企业国际化。异质性分析显示,国内产业链延伸发展对处于成长期、高技术和高竞争行业内企业,以及处于沿海地区、高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地区企业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本文从发展国内产业链角度为推动国内循环以促进国际循环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与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向红霞  杨孝伟  
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产业链延伸中的作用也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农业产业链延伸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其在农业产业链延伸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以期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述忠  任婉婉  
种子位于农产品产业链的上游,是生产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本文从种业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在全球产业体系的框架内,对种业产业链的延伸战略进行了研究。在了解我国种业产业链延伸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美国种业发展经验,设计出我国实施产业链延伸的具体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辛灵  高鹏飞  
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产业链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在各国经济受创、全球产业链出现不稳定的状况下,我国制造业应从提高产业基础能力,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拓展国内外市场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等方面,消除产业链梗阻,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促进产业链现代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理军  方齐云  郑晓军  
本文对传统行业产业链延伸发展与传统行业企业独立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传统行业产业链延伸发展的四个阶段:产品系列化阶段、产业集成化阶段、产业模块化阶段和产业网络化阶段及其阶段性演化的特征,说明传统行业的产业链延伸发展是可行的,且具有阶段性演化的特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宁  黎常  
传统的国际化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近年来却出现了企业国际化加速的现象,许多企业在建立之初就开始进行跨国发展,这是传统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国际新企业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本文从国际新企业的概念、形成、发展以及其理论框架模型出发,对国际新企业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探讨了其未来研究方向,同时阐述了其对我国企业相关研究的指导作用,并对后续研究作了简要的讨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昌升  胡碧玉  梁玉冰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能够促使企业由地理邻近向组织邻近和制度邻近转变的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企业集群的形成,而产业链是企业集群的生命力。四川丘陵地区的遂宁、资阳、眉山和乐山等地工业园区的发展实践表明,依托龙头骨干企业的纵向关联产业链延伸的市场化发展思路,对于四川丘陵地区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企业集群的形成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模式。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玲玲  
本文基于2012年与2017年中国省际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扩展了传统的三驾马车核算方法,从最终需求视角将国民经济循环划分为“国内本地循环”“国内省际循环”“国内国际循环”及“国际循环”四大环节,依此测度我国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的程度。研究发现:从区域层面看,相比于2012年,2017年各区域“国内本地循环”程度都有所增强;从省级层面看,国内大循环参与程度较深的省份主要集中于中西部;从行业层面看,大部分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行业参与“国际循环”程度相对较深。本文的研究方法为定量分析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提供了测算基础,为从全国层面、省级层面与行业层面有效推进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力军  郝寿义  张陆洋  
创立国际化产业投资基金促进国有企业新发展中益国际经济集团总裁张力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郝寿义南开大学金融系博士后张陆洋1.投资基金的发展及其分析1.1投资基金的基本概念投资基金是随着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它盛行于金融市场发达的西方国家,距今已...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勃  吴波  江婷婷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但当前学术界对如何从微观企业层面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缺乏理解。本文采用探索性的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国内市场与中国企业国际化之间的双向赋能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国内市场(内循环)对中国企业国际化(企业层面的外循环)具有重要的赋能作用,也是企业参与国际循环的基本保障,包括制度赋能、要素禀赋赋能和市场赋能。第二,中国企业国际化反过来对国内市场具有赋能效应,包括微观层面(赋能企业国内市场发展,如技术赋能、品牌赋能)和宏观层面(赋能国内经济大循环,如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国内消费升级)。第三,由于不同企业的国际化模式和程度、国内国际业务占比不同,其双向赋能的模式、强度以及阶段也存在差异。本文的理论贡献是链接宏观双循环与微观企业,从企业视角揭示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研究提供微观基础;同时,与传统国际商务研究分别关注母国市场与企业国际化之间的单向关系不同,本文关注两者的双向影响机制,有助于深化已有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勃  吴波  江婷婷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但当前学术界对如何从微观企业层面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缺乏理解。本文采用探索性的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国内市场与中国企业国际化之间的双向赋能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国内市场(内循环)对中国企业国际化(企业层面的外循环)具有重要的赋能作用,也是企业参与国际循环的基本保障,包括制度赋能、要素禀赋赋能和市场赋能。第二,中国企业国际化反过来对国内市场具有赋能效应,包括微观层面(赋能企业国内市场发展,如技术赋能、品牌赋能)和宏观层面(赋能国内经济大循环,如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国内消费升级)。第三,由于不同企业的国际化模式和程度、国内国际业务占比不同,其双向赋能的模式、强度以及阶段也存在差异。本文的理论贡献是链接宏观双循环与微观企业,从企业视角揭示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研究提供微观基础;同时,与传统国际商务研究分别关注母国市场与企业国际化之间的单向关系不同,本文关注两者的双向影响机制,有助于深化已有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仇淑平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与延伸从18世纪后期开始到20世纪前期,以森林资源的枯竭为契机,人类开始逐渐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并开始检讨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和整体性破坏。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TheLimitstoGrowth)这一研究报告,提出了环境的有限性和对只重视经济成长不考虑环境破坏的忧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艳   赵凌雪   刘青  
本文将土地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选择问题相结合,剖析中国制造业出口相对规模下降的原因。首先在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中引入工业用地成本,理论模型发现工业用地价格上升通过成本上升效应和市场转换效应,影响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选择。其次,基于2007~2013年中国工业用地出让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库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业用地价格上升显著降低了制造业出口产出比;对于非国有企业、低技术密集型行业及东部地区的影响更显著。在中国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工业用地价格上升,有助于高效率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有效配置资源,通过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联动,共促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当代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国际分工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开始大规模地突破国家、民族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以经济为主导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和相互影响,从而演进为轰轰烈烈的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倪红福  田野  
全球产业链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典型特征,是全球生产循环的最本质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价值链,中国制造畅销全球,成为"世界工厂"。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等外部冲击重塑全球产业链,我国制造业以劳动力总量和成本为核心的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弱化,产业链外迁和国际竞争力减弱的现象明显。本文系统梳理总结了全球价值链相关概念和发展历程,并阐述了全球价值链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了全球产业链发展趋势、中国产业链现状和问题及其产业链升级拥有的市场规模大、产业链完备以及数字经济新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促进产业链升级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