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0)
- 2023(9875)
- 2022(8394)
- 2021(7634)
- 2020(6144)
- 2019(13797)
- 2018(13562)
- 2017(25814)
- 2016(14049)
- 2015(15708)
- 2014(15888)
- 2013(15764)
- 2012(15217)
- 2011(14050)
- 2010(14793)
- 2009(13736)
- 2008(13627)
- 2007(12657)
- 2006(11895)
- 2005(11326)
- 学科
- 济(62824)
- 经济(62751)
- 管理(40717)
- 业(40573)
- 企(30880)
- 企业(30880)
- 中国(22479)
- 农(21296)
- 地方(20802)
- 方法(17158)
- 业经(15861)
- 财(14627)
- 农业(14474)
- 数学(14138)
- 数学方法(13890)
- 制(13806)
- 银(13468)
- 银行(13459)
- 行(13152)
- 策(12829)
- 融(12391)
- 金融(12391)
- 贸(12364)
- 贸易(12347)
- 易(11873)
- 发(11485)
- 地方经济(11333)
- 学(11254)
- 环境(10077)
- 技术(9609)
- 机构
- 学院(203294)
- 大学(198795)
- 济(86938)
- 经济(84887)
- 研究(76278)
- 管理(74903)
- 中国(61665)
- 理学(61638)
- 理学院(60867)
- 管理学(59926)
- 管理学院(59499)
- 京(43916)
- 科学(43378)
- 财(43268)
- 所(38882)
- 江(35557)
- 中心(35349)
- 研究所(34306)
- 农(32520)
- 财经(31633)
- 范(30247)
- 师范(30015)
- 北京(29038)
- 州(28652)
- 经(28360)
- 院(27612)
- 省(25878)
- 业大(25160)
- 经济学(25044)
- 农业(24640)
- 基金
- 项目(119628)
- 科学(94691)
- 研究(93413)
- 基金(83866)
- 家(71289)
- 国家(70535)
- 科学基金(60470)
- 社会(58686)
- 社会科(55657)
- 社会科学(55648)
- 省(48029)
- 教育(42707)
- 基金项目(42595)
- 划(39790)
- 编号(39689)
- 自然(36398)
- 自然科(35528)
- 自然科学(35522)
- 自然科学基金(34841)
- 资助(34625)
- 成果(34080)
- 发(31848)
- 课题(29281)
- 重点(27097)
- 发展(26409)
- 部(26016)
- 展(25941)
- 创(24514)
- 年(24203)
- 性(24165)
共检索到349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铁成 刘松萍
新发展格局对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和消费体系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会展业一方面应从供给侧发力,通过举办贸易类展会,发挥会展业的创新功能,推动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加速实施;另一方面应从消费端切入,通过举办消费类展会,发挥会展业的消费引领功能,助力我国消费体系完善和消费升级。本文在新发展格局视阈下,以创新性的展会分类为起点,系统探讨了消费类展会的作用、消费类展会的兴起对会展业核心属性的影响、发展消费类展会的根本目的、需要做出的范式改变和高质量发展策略等问题,提出了推动会展融合创新、补上消费互联网短板、建立新型零售生态思维和探索会展拉动消费的政策保障等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封安全
在贸易保护主义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世界经济发展低迷,加强地区间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应对危机和拉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方式。CPTPP是美国退出TPP后由日本主导的新贸易协定。与TPP相比,CPTPP在全球的规模和影响力有所弱化,但其仍保留了TPP大部分原始条款,依旧是高标准、高水平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CPTPP的生效对亚太区域经贸格局和中国对外经贸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于中国来说,如何全面、理性地认识、评价并从容应对CPTPP的高标准贸易规则十分重要。加入CPTPP有利于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但也面临知识产权、劳工规则、环境保护、数字经济领域的挑战。为此,需要加快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和贸易自由化进程,推进自由贸易区和"一带一路"建设。
关键词:
中国 CPTPP 自由贸易协定 贸易格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郝雪云
自2020年5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把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发展战略放在突出位置。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审新发展阶段之"时",度国内外环境之"势"做出的战略抉择,它的提出既具有现实层面的必要性又具有理论层面的科学性;准确认识和把握新发展格局的内核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以党为"舵",以企业为"桨",以乡村为"指南",形成构建主体的耦合机制融入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宏观远景。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内核要求 构建主体
[期刊] 改革
[作者]
依绍华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居民消费稳定恢复并呈现新的特征:2021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势头明显,基本与网络零售额增速持平;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乡村之间差距较大;居民食品类消费支出占比和服务类消费支出占比均未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民工外出务工意愿降低,20—24岁大学生结构性失业较为突出,新消费业态缺乏有效监管措施导致消费质量降低等,是影响居民消费恢复性增长的重要因素。为此,要打好提振居民消费的政策组合拳,创新财税政策以提升政策效率,增加在职和转岗培训,多渠道增加就业,提升农村消费设施供给水平,以顶层设计+底层设计方式提升监管效果,提升消费质量,从而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
居民消费 新发展格局 新消费业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冠源 徐建斌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中国以往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调整,亦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当下,广东经济发展面临着受国际环境变化影响大、人口红利效应弱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下降等困境。广东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应紧紧抓住新发展格局这一契机,调整经济发展策略,重点是要以新内需型循环经济为导向优化发展模式、以高素质劳动力重塑区域新核心竞争优势、以多链条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全面协同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盛朝迅 周晓阳
“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激发经济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也是双循环战略在供给端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对于推进“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认识不断提升,循环体系已基本建立,循环动力与能效正稳步提升。但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金融体系服务效能有待提升、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不够均衡、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存在脱节、金融科技产业三者之间未能充分融合、区域协同与整体协同不足等问题,形成循环中的堵点痛点。论文建议多措并举,加快提升金融体系服务能力、保障科技产业金融的均衡发展、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完整转化平台,构建多层次一体化政策支持体系,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科技 产业 金融 良性循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小华
激发居民旅游消费潜力,对于夯实国内消费市场基础,构建更高效的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基于耦合度模型定量评估了现阶段我国省域旅游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旅游消费需求与供给存在明显的空间不匹配现象,东部沿海地区和人口大省呈现普遍的"供给不足"型特征,中西部省份呈现明显的"消费不足"特点。交通可达性的改善有利于缓解这种供需不匹配问题,促进我国旅游消费供给与需求在空间上的高效联动。因此,应该加快构建更高效的区域交通网络体系,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袁莉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内循环、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为民营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区域经济活跃度的有效方式。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民营经济营商环境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务服务效能仍然不高、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尚未形成、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有待提高、发展要素保障不足、部分惠企政策实施效果不理想等。下一步,我国应从如下方面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营造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健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机制,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关键词:
民营经济 营商环境 公平竞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洪丹丹 成丹 司亚伟
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尤其是打通国内大循环有赖于国内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心城市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对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在梳理辽宁区域发展中沈大角色定位的基础上,从中心城市能级、辐射效应两个角度剖析沈大在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中带动作用不足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相关财政政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桑百川 鲁雁南 史瑞祯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中国"十四五"期间的重大战略选择。文章运用统计数据从贸易角度与要素角度证明中国已经形成国内大循环态势,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在短期与中长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变化,为制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依据,澄清了把国内大循环为主与对外开放割裂开来的错误认识。筑牢新发展格局必须处理好国内大循环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坚持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双循环"发展,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国内大市场优势,为打通国内大循环堵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国内大循环 对外开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祺文 蒋仁开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国家应对外部形势复杂多变、实现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家空间可持续发展的蓝图和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和制度支撑。本文从贯彻国家意志、主体功能区定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塑造绿色生态空间、满足多元民生需求、构筑开放共赢型空间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服务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郭冠清
以习近平关于新发展格局的系列重要讲话为依据,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内涵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构建新发展格局包含六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内涵: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大优势是党的领导和拥有稀缺的市场资源,关键因素是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核心要义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最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指导原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结合经济史,以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和习近平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政治与经济关系的重要论述为方法论基础,以剩余价值理论为理论基石,对其背后的学理基础进行了揭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岩
随着历经八次调整的离岛免税政策落地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海南免税零售对于吸引消费回流的作用逐步显现,已成为我国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扩大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之一。但与全球知名的旅游消费目的地相比,海南免税零售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免税零售政策仍需完善,免税商品品类不够丰富,免税服务水平不高,本国品牌在免税店的占比低,免税零售的全球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仍然不足。当前,应从构建新发展格局视角探索海南免税零售发展路径,借鉴先进自由贸易港免税零售发展经验,提高免税零售发展水平,不断扩大国内免税零售市场规模,推动免税零售与中国品牌协同发展,提高海南免税购物国际影响力,发挥好海南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
免税零售 海南 新发展格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丽 陈剑
民营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创造岗位需求、强化自主创新、提升开放水平的重要力量,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但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矛盾的是,现阶段中国民营经济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剧、要素成本增加、创新成本高企、创新动力不足、市场开拓难度大、营商环境欠佳以及治理水平偏低等突出问题与挑战。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应通过降本减负与融资纾困"双发力",打造轻装上阵的微观主体;推进营商环境与体制机制"双优化",增强发展信心;依托管理与技术"双创新",全面提升竞争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丽 陈剑
民营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创造岗位需求、强化自主创新、提升开放水平的重要力量,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但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矛盾的是,现阶段中国民营经济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剧、要素成本增加、创新成本高企、创新动力不足、市场开拓难度大、营商环境欠佳以及治理水平偏低等突出问题与挑战。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应通过降本减负与融资纾困"双发力",打造轻装上阵的微观主体;推进营商环境与体制机制"双优化",增强发展信心;依托管理与技术"双创新",全面提升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