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081)
- 2023(23105)
- 2022(19511)
- 2021(18114)
- 2020(15247)
- 2019(34451)
- 2018(33999)
- 2017(64433)
- 2016(35284)
- 2015(39497)
- 2014(39202)
- 2013(38808)
- 2012(35680)
- 2011(32342)
- 2010(32466)
- 2009(30433)
- 2008(30171)
- 2007(26853)
- 2006(24150)
- 2005(22155)
- 学科
- 济(145078)
- 经济(144888)
- 业(113613)
- 管理(110640)
- 企(98397)
- 企业(98397)
- 方法(58423)
- 数学(47411)
- 数学方法(46940)
- 中国(43466)
- 农(42872)
- 财(42417)
- 业经(39711)
- 制(33654)
- 地方(30845)
- 学(29096)
- 农业(29024)
- 贸(28245)
- 贸易(28222)
- 务(27476)
- 易(27427)
- 财务(27387)
- 财务管理(27340)
- 企业财务(25927)
- 银(25004)
- 银行(24929)
- 理论(24528)
- 和(24494)
- 技术(24443)
- 行(23935)
- 机构
- 学院(501994)
- 大学(501821)
- 济(204212)
- 经济(199839)
- 管理(192539)
- 研究(175356)
- 理学(164105)
- 理学院(162226)
- 管理学(159581)
- 管理学院(158656)
- 中国(135833)
- 京(109172)
- 科学(107445)
- 财(97440)
- 所(89790)
- 农(89264)
- 研究所(81076)
- 中心(78692)
- 江(77268)
- 财经(75943)
- 业大(75727)
- 农业(69869)
- 北京(69549)
- 经(69049)
- 范(65635)
- 师范(64921)
- 院(63166)
- 州(61649)
- 经济学(61389)
- 财经大学(56084)
- 基金
- 项目(330457)
- 科学(259049)
- 研究(240630)
- 基金(238800)
- 家(209774)
- 国家(207927)
- 科学基金(177199)
- 社会(152547)
- 社会科(144423)
- 社会科学(144383)
- 省(128667)
- 基金项目(125571)
- 自然(114443)
- 自然科(111750)
- 自然科学(111719)
- 教育(109962)
- 自然科学基金(109758)
- 划(108682)
- 资助(97911)
- 编号(97854)
- 成果(80460)
- 重点(74560)
- 发(72522)
- 部(72396)
- 创(69542)
- 课题(68062)
- 创新(64614)
- 国家社会(63002)
- 科研(62751)
- 教育部(61801)
- 期刊
- 济(236691)
- 经济(236691)
- 研究(152698)
- 中国(107057)
- 农(82944)
- 学报(82580)
- 财(77490)
- 管理(76000)
- 科学(74933)
- 大学(62317)
- 学学(58448)
- 教育(56718)
- 农业(56211)
- 融(49991)
- 金融(49991)
- 技术(43211)
- 业经(39466)
- 财经(38107)
- 经济研究(37526)
- 经(32821)
- 业(31685)
- 问题(30722)
- 图书(27278)
- 贸(25104)
- 技术经济(24613)
- 版(24346)
- 科技(23823)
- 现代(23128)
- 世界(23054)
- 理论(22556)
共检索到774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大鹏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拓展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通过影响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进而影响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制造企业海外并购动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是影响中国制造企业海外并购的重要因素;以服务要素投入为主的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海外并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需要加快实施以国内服务要素投入为主的制造业服务化,促进企业配置全球资源能力提升,从而通过海外并购活动构建以我为主的国际生产网络,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制造业服务化 海外并购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李秀娟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中国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全球供应链新挑战所作出的一项中长期战略部署,其对今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市场体系建设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分别从国内市场分割与对外开放两个视角,考察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层面上,国内市场分割显著抑制了企业的成本加成,而对外开放促进了企业成本加成的提升。该结论在工具变量稳健性检验中依然稳定;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不同要素密集度、不同技术水平和不同所有制样本中,国内市场分割和对外开放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研究为现阶段中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及提升制造业企业贸易利得和竞争力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东声 刘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海外并购已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其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繁荣也发生着变化。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实施海外并购可以促进其和国外制造业企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学习国外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文章在系统分析中国制造业海外并购动因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就如何有效地提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制造业 海外并购 动因 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志贻 陈烦
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一些地方进行了积极实践,探索了多种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两业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业态模式的融合,而且有助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的降本增效,提升经济社会整体效益。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应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规划、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要素保障、加快物流业与制造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商的培育、注重制造业供应链体系全球化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不断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深度融合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涛涛 陆玉忠
中国企业投资海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就。发展和壮大中国跨国公司,使其在世界舞台上赢得竞争优势,是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既定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如何确立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包括企业发展的区域定位、产品领域、本地化经营策略、企业愿景等,是摆在企业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开始关注拉美地区市场,巴西已经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兴热点之一。巴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高翔 李凌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采用1997~2014年间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税收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因素对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发达的资本市场以及与中国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区位决策的重要因素。另外,较高的税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东道国(地区)的被选概率。
关键词:
海外并购 资本市场 税收 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冯梅 郑紫夫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以2000年至2014年发生海外并购的46家中国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事件评价法和最小二乘法,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海外并购 并购绩效 影响因素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纪峰
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跨越式爆发,创历年之最。随着相关问题和风险日益显现,监管层开始紧急"刹车"。2017年至2018年初,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进行管控和引导。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投资方式、主体、区域、行业及内涵等,渐次发生变化。在中国监管及国际投资趋严环境下,需研究制订相应的优化策略,促进中企海外并购可持续良性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范黎波 李德辉 甘嵩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伴随着制造工艺和制造方式的全面升级,全球制造产业格局开始发生深刻变革,各主要经济体已在国家层面展开了新一轮战略竞争。如美国推动实施"先进制造业"战略,推动高端制造业向美国本土回流和升级;德国推动"工业4.0"战略;英国和法国分别实施了"高价值制造"和"新工业法国战略"等等。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标志着我国制造业全面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鸿阶 张元钊
随着欧洲债务危机发展,海外资产价格估值下降,引发中国企业加快跨国并购,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热潮,但由此也带来不少的难题和阻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路径选择及其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国并购 特征 路径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晋辉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冲击的世界经济新格局,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为国家经济社会各领域指明了前进方向。通过厘清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义、“双循环”下机械制造业升级的宏观背景,探析机械制造企业的升级路径及所需制度环境支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机械制造企业应当牢固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念,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变局中把握先机,以发展战略引领方向,以企业文化凝聚动力,以科技领先构筑优势,以“双循环”激活市场,以先进管理提升质效,实现以技术升级推进产品升级,以产品升级推进顾客升级,以顾客升级挺进全球高端产业链;同时,政府也应提供相应的政策制度支持,打通“双循环”的堵点,营造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开放环境,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波 张佳琦 吴晨
基于1997-2014年2790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本文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影响企业海外并购成败的因素,并重点探讨了企业所有制对并购成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所有制与海外并购成功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的海外并购成功率低;而并购控股比例、东道国产业保护水平、经济发展程度也会负面影响海外并购,企业并购经验则能显著提升并购成功率。关于与企业所有制相关的交互项检验表明,东道国产业保护水平、经济发展程度的负向调节效应会进一步增强企业所有制对海外并购成功率的负面影响;而企业并购经验、高控股比例的正向调节效应则会减弱企业所有制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海外并购 企业所有制 并购成败 国有企业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勃 吴波 江婷婷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但当前学术界对如何从微观企业层面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缺乏理解。本文采用探索性的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国内市场与中国企业国际化之间的双向赋能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国内市场(内循环)对中国企业国际化(企业层面的外循环)具有重要的赋能作用,也是企业参与国际循环的基本保障,包括制度赋能、要素禀赋赋能和市场赋能。第二,中国企业国际化反过来对国内市场具有赋能效应,包括微观层面(赋能企业国内市场发展,如技术赋能、品牌赋能)和宏观层面(赋能国内经济大循环,如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国内消费升级)。第三,由于不同企业的国际化模式和程度、国内国际业务占比不同,其双向赋能的模式、强度以及阶段也存在差异。本文的理论贡献是链接宏观双循环与微观企业,从企业视角揭示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研究提供微观基础;同时,与传统国际商务研究分别关注母国市场与企业国际化之间的单向关系不同,本文关注两者的双向影响机制,有助于深化已有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勃 吴波 江婷婷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但当前学术界对如何从微观企业层面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缺乏理解。本文采用探索性的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国内市场与中国企业国际化之间的双向赋能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国内市场(内循环)对中国企业国际化(企业层面的外循环)具有重要的赋能作用,也是企业参与国际循环的基本保障,包括制度赋能、要素禀赋赋能和市场赋能。第二,中国企业国际化反过来对国内市场具有赋能效应,包括微观层面(赋能企业国内市场发展,如技术赋能、品牌赋能)和宏观层面(赋能国内经济大循环,如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国内消费升级)。第三,由于不同企业的国际化模式和程度、国内国际业务占比不同,其双向赋能的模式、强度以及阶段也存在差异。本文的理论贡献是链接宏观双循环与微观企业,从企业视角揭示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研究提供微观基础;同时,与传统国际商务研究分别关注母国市场与企业国际化之间的单向关系不同,本文关注两者的双向影响机制,有助于深化已有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邢彦 杨小辉
文章基于2006—2020年行业面板数据,从技术差距视角,分别检验国内大循环下的自主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的技术引进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动态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自主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始终显著为正,中等技术差距、技术引进正向驱动创新绩效的提升。新发展格局下,应牢固树立开放式自主创新理念,充分考虑行业技术差距的异质性,实行差异化的技术升级策略,以达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对外技术引进的动态平衡,对实现技术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