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37)
2023(13298)
2022(11043)
2021(9999)
2020(8040)
2019(18227)
2018(17436)
2017(33637)
2016(17389)
2015(19302)
2014(19059)
2013(18727)
2012(17489)
2011(15798)
2010(16265)
2009(15258)
2008(14200)
2007(12736)
2006(11591)
2005(10789)
作者
(48500)
(40140)
(40067)
(37956)
(25537)
(19202)
(18313)
(15535)
(15367)
(14320)
(13773)
(13389)
(12788)
(12741)
(12673)
(12455)
(11888)
(11620)
(11435)
(11350)
(10114)
(9710)
(9575)
(9255)
(9189)
(9006)
(8868)
(8676)
(8075)
(7900)
学科
(82381)
经济(82320)
(52695)
管理(49162)
(42623)
企业(42623)
中国(30457)
(27047)
金融(27047)
方法(27005)
地方(26445)
(25520)
银行(25508)
(24852)
(23336)
数学(22937)
数学方法(22724)
业经(21647)
(20247)
贸易(20231)
(20153)
(19733)
(18189)
农业(16088)
产业(14200)
地方经济(13973)
技术(13599)
(13149)
(12778)
环境(12388)
机构
学院(246644)
大学(241647)
(112306)
经济(110132)
管理(94041)
研究(86587)
理学(79893)
理学院(79043)
管理学(78008)
管理学院(77552)
中国(72058)
(51751)
(50678)
科学(48085)
(42119)
中心(40889)
财经(40517)
(38105)
研究所(37751)
(36689)
(36531)
经济学(35566)
(32696)
师范(32389)
北京(32169)
经济学院(32144)
(31631)
(31361)
业大(31126)
财经大学(30032)
基金
项目(159642)
科学(127791)
研究(122285)
基金(115555)
(98818)
国家(97948)
科学基金(85104)
社会(81025)
社会科(77369)
社会科学(77349)
(63935)
基金项目(60565)
教育(54457)
(52221)
自然(50760)
自然科(49625)
自然科学(49620)
编号(49029)
自然科学基金(48756)
资助(46078)
(41508)
成果(39080)
重点(36381)
(35038)
课题(34856)
(34802)
发展(34540)
国家社会(34033)
(33964)
创新(32439)
期刊
(129888)
经济(129888)
研究(79670)
中国(53296)
(39456)
金融(39456)
(38312)
管理(37603)
(35094)
科学(31282)
学报(30460)
教育(26299)
大学(24465)
业经(23430)
农业(23421)
学学(22978)
技术(21949)
经济研究(21674)
财经(20168)
(17576)
问题(17437)
(15996)
国际(14328)
商业(13146)
技术经济(12727)
世界(12409)
(12401)
现代(12091)
(11151)
论坛(11151)
共检索到392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长明  赵景峰  
采用2004—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构建并测算地区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基础上,实证研究产业融合对出口贸易效率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产业融合对出口贸易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产业融合趋向的作用最大,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产业融合对出口贸易效率提升的间接影响主要通过创新效应、规模效应和成本效应等机制发挥作用。因此,加快产业融合进程,提高区域产业融合水平,促进出口导向型产业信息化、服务化和高级化发展,是提升出口贸易效率、助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动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俊玲  
通过构建城市视角下产业协同融合的介入机会测度模型、介入能力水平测度模型,以及产业协同融合介入的影响因素模型,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节点城市产业协同介入的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挖掘。结果表明:第一,沿线节点城市产业协同发展的介入能力水平较低,但仍存在产业协同融合介入的可能;第二,沿线城市间存在产业协同介入机会与介入能力水平不相协调的问题、产业发展与对外介入能力匹配度不足的问题;第三,节点城市的政策环境、投资水平、市场发展程度、人力资本、科研创新、信息化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和金融等方面在较大程度上制约城市产业协同融合的介入机会和介入能力水平的提升。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臧铖  冼国明  初晓  
本文首先通过定量识别《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构造出我国外资开放度指标,然后,采用价格法测算了我国省际地区市场分割程度,同时借助贸易增加值核算框架测度了我国各省市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产业升级;在此基础上,将交互模型与非线性模型相结合,实证考察了市场分割视角下外资开放对产业升级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资开放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第二,市场分割的弱化会对外资开放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倒U型”关系起到缓解,甚至翻转的作用,特别是在外资开放程度较高时,外资开放对产业升级的抑制作用会随着市场分割弱化而得以缓解,甚至转变为促进作用。换言之,我国在持续深化外资开放以推动产业升级过程中需要配合统一的大市场。第三,在解决内生性问题,替换指标、加入更多控制变量以及剔除部分样本之后,结果依然稳健。上述研究表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而打破市场分割促进以统一大市场为基础的国内大循环的畅通是当前阶段重要的突破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锦  熊佳丽  
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前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两个产业的创新发展。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背景下,分析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制,一方面农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客观载体,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为农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两个产业融合的创新模式,分别是农业+文化+旅游、农业+创意+动漫、农业+文化+制造业和农业+创意+互联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可以在文化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产业融合上实现创新发展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锦  熊佳丽  
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前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两个产业的创新发展。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背景下,分析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制,一方面农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客观载体,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为农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两个产业融合的创新模式,分别是农业+文化+旅游、农业+创意+动漫、农业+文化+制造业和农业+创意+互联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可以在文化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产业融合上实现创新发展路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俞毅  
近4年来浙江外贸连续大幅增长,出口额翻了一番多,增速列全国第一,本文认为浙江外贸快速发展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外贸发展中的各种创新,如体制创新、营销模式的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政府管理外贸职能的创新以及出口市场的创新并对各种创新展开了详细的理论论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海玲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跨境电商为产业集群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出口,而产业集群也赋予了跨境电商一种独特的运营理念。近几年,随着一系列产业集群转型和跨境电商发展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河北省产业集群跨境电商既面临良好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为开辟一条符合河北省产业集群特色的跨境电商发展之路,必须立足自身产业优势,正确认识自身在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借鉴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有益经验,在主体业务层面,积极建立和完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建立和完善跨境电商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产业集群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在支撑业务层面,加强产业集群的品牌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产业集群跨境电商信用体系,建立和完善产业集群跨境电商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产业集群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海玲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跨境电商为产业集群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出口,而产业集群也赋予了跨境电商一种独特的运营理念。近几年,随着一系列产业集群转型和跨境电商发展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河北省产业集群跨境电商既面临良好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为开辟一条符合河北省产业集群特色的跨境电商发展之路,必须立足自身产业优势,正确认识自身在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借鉴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有益经验,在主体业务层面,积极建立和完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建立和完善跨境电商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洋洋  
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经济部门,零售业在产业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与其它产业的关联性日益紧密,形成了新的网络零售商业形态。目前我国传统零售业正面临危机,亟需寻找创新发展对策。纵观我国零售业的创新发展现状,其问题主要表现为理念的局限性、宏观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阻碍。在此背景下,需要树立流通先导的发展理念,加快零售业的产业融合发展进程,通过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零售业创新发展。与此同时,政府也要通过政策手段,积极营造适合零售业融合与创新发展的宏观环境,助力零售业的创新发展需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刚  蒋晓岚  
产业融合现象使得产业的边界产生交叉或模糊,从而诞生很多新的行业。在产业融合基础上形成的新产品、新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从产业边界模糊与产业融合的角度,说明文化创意成为产业的可能性。在中国这样的文化资源大国,要把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推进产业融合下的政府规制改革,整合文化资源,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杰长  
基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数字产业集群的创新理论和演化规律,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数字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之路,加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数实融合与数字产业集群两者互促共进,数实深度融合对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显著的赋能效应,数字产业集群则通过产生的协同效应和网络效应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进一步深度融合。数字产业集群的培育形成和创新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也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当前,亟待构建与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和搭建支持数字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善将  周天松  
产业智能化发展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升级的主要表现,也是产业升级的高级化阶段。本文基于产业智能化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的理论影响机制分析基础上,以我国2014-2020年省域经验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和测算产业智能化发展指数,就产业智能化发展的消费升级溢出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同时还进一步比较了产业智能化发展与产业结构水平变化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需求刺激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是产业智能化发展赋能产业升级的主要机理。具体而言,产业智能化发展会通过产业生产效率的提、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三条渠道影响中高端商品的供需匹配和海外消费回流,最终实现我国居民消费升级。实证研究证实了理论分析的结论,但进一步发现,产业智能化发展的居民消费升级正向赋能作用存在显著区域差异性,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小。同时,产业智能化发展的消费升级正向赋能作用相比于产业结构水平而言表现得更强,进一步证实了产业智能化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更高级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志琴  
在全国上下推进乡村发展、加速新发展格局形成的情况下,面对国内国际局势乡村振兴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将双循环发展格局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起来。乡村发展虽然逐步加快,但是由于管理人员素质本身不高、管理制度多年未变较为落后、人均收入较少等问题,很难有大的提升。而双循环作为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很好的制度优势和资源转化优势,这些正是乡村发展缺少的。因此,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有结合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面对全新的发展格局,双循环的格局应该为乡村振兴提供转型升级的体系、管理制度的革新以及富裕的经济环境。只有做到这些,才算是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起来。本文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对双方融合进行阐述,表明融合的必要性和融合方式,为乡村振兴尽绵薄之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平  余远  
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是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国内国际双循环视角,考察二元出口架构下中国制造业出口DVAR的变动特点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国内循环引致的制造业出口DVAR变动远在对外循环之上;受制于"低端投入→低端制造"的分工路径,国内循环导致了出口DVAR攀升与低端转型并存的发展特点;随着竞合关系的变化,发达国家对于中国制造业出口DVAR的抑制作用逐渐凸显,已经成为对外循环中不可忽视的阻力来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丹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使得出境旅游和跨省旅游发展严重受限,而“乡村旅游”作为短途周边游的代表形式,正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之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并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只有找准并破解影响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拓宽融合发展的路径,才能更好地构筑其动能和释放其效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