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4)
- 2023(11930)
- 2022(10048)
- 2021(9281)
- 2020(7571)
- 2019(16608)
- 2018(16605)
- 2017(30915)
- 2016(16817)
- 2015(18727)
- 2014(18452)
- 2013(18115)
- 2012(16859)
- 2011(15660)
- 2010(16159)
- 2009(15192)
- 2008(14704)
- 2007(13466)
- 2006(12414)
- 2005(11558)
- 学科
- 济(71467)
- 经济(71386)
- 业(50767)
- 农(47469)
- 管理(41669)
- 农业(31681)
- 企(28221)
- 企业(28221)
- 中国(24577)
- 地方(22503)
- 业经(21036)
- 方法(18965)
- 制(16180)
- 数学(15644)
- 数学方法(15418)
- 发(14710)
- 银(14192)
- 银行(14181)
- 贸(14171)
- 贸易(14154)
- 行(13820)
- 学(13718)
- 易(13565)
- 财(13417)
- 融(12937)
- 金融(12935)
- 环境(11750)
- 发展(11529)
- 展(11498)
- 技术(11298)
- 机构
- 学院(237057)
- 大学(227065)
- 济(96337)
- 经济(94115)
- 管理(87039)
- 研究(84540)
- 理学(72976)
- 理学院(72153)
- 管理学(70864)
- 管理学院(70450)
- 中国(67943)
- 农(57959)
- 科学(51289)
- 京(49470)
- 农业(44056)
- 所(43106)
- 财(43014)
- 中心(41011)
- 业大(40134)
- 江(40079)
- 研究所(38463)
- 范(33891)
- 师范(33569)
- 州(32395)
- 财经(32059)
- 北京(31180)
- 省(30360)
- 院(29652)
- 经(28735)
- 技术(27118)
- 基金
- 项目(150061)
- 科学(117701)
- 研究(116049)
- 基金(104290)
- 家(90130)
- 国家(89193)
- 科学基金(75948)
- 社会(72462)
- 社会科(68235)
- 社会科学(68225)
- 省(63028)
- 基金项目(54683)
- 教育(52158)
- 编号(51200)
- 划(50910)
- 自然(46001)
- 自然科(44868)
- 自然科学(44860)
- 自然科学基金(43991)
- 成果(41402)
- 资助(41183)
- 发(38856)
- 课题(35566)
- 重点(33875)
- 农(32006)
- 部(31769)
- 发展(31649)
- 创(31609)
- 展(31114)
- 年(29620)
- 期刊
- 济(125778)
- 经济(125778)
- 研究(72741)
- 农(62156)
- 中国(59797)
- 农业(41830)
- 学报(35099)
- 科学(33608)
- 教育(32011)
- 财(31108)
- 管理(30748)
- 融(29098)
- 金融(29098)
- 业经(28687)
- 大学(27367)
- 学学(25573)
- 技术(22713)
- 业(20361)
- 经济研究(18106)
- 问题(17032)
- 农村(15059)
- 村(15059)
- 农业经济(14928)
- 财经(14603)
- 图书(13232)
- 版(13145)
- 世界(13093)
- 经(12597)
- 商业(12454)
- 经济问题(12395)
共检索到386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全春光 方子玲 吴堪 叶欣
梳理了2018年以来国内外在冷链物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品牌、现代化协同四个方面的研究热点,并立足于新发展格局的背景,深入剖析了农产品流通系统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的农产品流通系统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中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冷链物流效益低下、品牌竞争力不强以及现代化协同程度较低等。针对这些问题,从冷链物流系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品牌和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农产品流通系统的发展对策,其重点在于利用现代化技术优化协同运作体系,构建农产品流通系统的协同创新模式,以提升农产品流通的效益和服务质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学娟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高质量流通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流通过程是决定农产品用值与换值实现的关键,针对普通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研究较多,但对于供给集聚而需求分散的特色农产品流通研究较少。本文从交易费用视角分析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发展,利用Logit模型根据流通渠道契约一体化程度的高低,将流通模式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类并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学娟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高质量流通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流通过程是决定农产品用值与换值实现的关键,针对普通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研究较多,但对于供给集聚而需求分散的特色农产品流通研究较少。本文从交易费用视角分析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发展,利用Logit模型根据流通渠道契约一体化程度的高低,将流通模式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类并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邓金
本文以农产品流通为例,在构建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产品流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6-2021年样本数据,就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赋能作用,且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的正向赋能作用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从边际效应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对东部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赋能作用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小。进一步的,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的边际促进作用最强。最后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弥合区域数字经济发展鸿沟,为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空间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兴东 高君宇
生鲜农产品流通事关国民生计,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本文通过分析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的新要求,剖析了生鲜农产品流通运行的主要问题,重点研究了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运行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体系重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流通体系 运行机理 供需适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赖阳 王春娟
城市农产品流通渠道正在由以批发市场为主的传统渠道向以现代物流体系为中枢的现代渠道过渡。城市农产品流通中心现阶段主要以批发市场为主,亟需向农产品流通园区转型。城市农产品流通园区应当采用管委会模式,以批发市场为核心,集聚批发交易、分拣加工、物流仓储、办公生活服务等功能,同时政府应当在土地、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长厚
农产品流通是连接农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但由于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存在流通基础设施薄弱、市场主体规模小、流通环节多、流通信息服务滞后、农产品流通领域法律法规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发展,应加快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加强市场信息化建设,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改善对农产品流通的宏观调控,以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大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 市场体系 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董亚宁 顾芸 王菡
农产品品牌与流通一体化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于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构想,在厘清农产品品牌和流通一体化影响农业经济增长机制的基础上,综合选取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数据并匹配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非线性门槛模型,分品牌、分区域系统揭示农产品品牌、流通一体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以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为代表的农产品品牌与农业经济增长差异呈现趋同关系。农产品品牌、流通一体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农产品品牌对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作用更大,流通一体化对东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作用更大。从细分农产品品牌来看,与“地理标志商标”相比,“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产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更大。流通一体化对于农产品品牌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门槛效应,全国层面来看,随着流通一体化程度跨过更高的门槛,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具有非线性递增现象;分区域看,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流通一体化的非线性门槛效应具有异质性,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随着流通一体化程度迈过更高门槛,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递增现象更加明显。因此,建议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同时要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流通体系建设的协同性,以品牌现代化和流通体系现代化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艳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家重视,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农产品需求不断上升,在购买方式和消费结构上呈现多样化。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产品的流通方式对农产品市场需求和价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农产品的流通现状进行阐述,并结合我国农产品大省——山东省的实例,分析当前农产品流通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方式 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艳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家重视,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农产品需求不断上升,在购买方式和消费结构上呈现多样化。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产品的流通方式对农产品市场需求和价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农产品的流通现状进行阐述,并结合我国农产品大省——山东省的实例,分析当前农产品流通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方式 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芳 秦健博 石自忠
[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取得举世瞩目成就,谷物、肉类等重要农产品总产量稳居世界前列,人均占有量和消费量稳步提升,很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但受诸多因素影响,通过国际市场调剂国内余缺、补充国内农产品结构性供需缺口业已成为客观现实。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口面临的国内外风险与压力不断增大。[方法]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农产品进口现状,研判未来农产品进口趋势,最后研究提出应对策略建议。[结果]当前,在保持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的同时,中国农产品进口呈持续增长态势;进口结构有所调整,大豆占进口农产品的份额最大;进口渠道呈现多元化,但市场集中度高的现实未得到转变。未来,在国内市场供需“紧平衡”且国内生产竞争优势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进口将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进口空间尚存,但须警惕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负面影响。[结论]应理性看待中国农产品进口这一客观形势,坚持适度安全原则,进一步夯实国内农产品供给保障基础,加大农产品贸易合作力度,增强不确定性因素应对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车愔
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不仅是解决农产品流通不畅的关键之举,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论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涵义,基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促进机制探讨了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带给农户、企业及消费者的福利影响,并提出促进农产品流通实现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现代化 福利影响 发展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晓丹
双循环发展格局必然对农产品流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我国农产品流通也必然要遵循双循环的规律和方向。通过对双循环视角下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知,农产品上行不畅、流通环节成本过高、市场不透明化明显、技术力量支撑薄弱、主体"走出去"意识薄弱等因素构成了制约农产品流通发展的重要瓶颈和难题。据此,本文从模式"短供"化、环境支撑"降本"、运行主体"增效"三个大层面,提出了推动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斌 于淑华
本文认为,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主要有全国性物流、区域性物流、地方性物流和产地物流等多种模式;当前小规模且分散的农产品生产方式与大市场、大流通和多品种、多样化消费需求形成的矛盾,导致一些农产品流通成本居高不下,或因流通渠道不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消费需求的变化将推动我国农产品流通向更好、更有价值的方向发展;政府应进一步重视现代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坚持以市场需求信息为载体,走新型农商道路,让农民种植有信心,销售有渠道,并真正从农产品交换中获利。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 物流 市场导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郝雪云
自2020年5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把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发展战略放在突出位置。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审新发展阶段之"时",度国内外环境之"势"做出的战略抉择,它的提出既具有现实层面的必要性又具有理论层面的科学性;准确认识和把握新发展格局的内核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以党为"舵",以企业为"桨",以乡村为"指南",形成构建主体的耦合机制融入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宏观远景。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内核要求 构建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