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97)
2023(19659)
2022(16473)
2021(15359)
2020(12741)
2019(28695)
2018(28398)
2017(54161)
2016(29425)
2015(32736)
2014(32357)
2013(31899)
2012(29269)
2011(26289)
2010(26600)
2009(24864)
2008(24315)
2007(21761)
2006(19419)
2005(17690)
作者
(84120)
(69549)
(69453)
(65851)
(44659)
(33343)
(31670)
(27303)
(26478)
(25051)
(23758)
(23645)
(22209)
(22174)
(21567)
(21376)
(20773)
(20471)
(20110)
(19917)
(17265)
(17212)
(16857)
(16051)
(15722)
(15631)
(15573)
(15451)
(13855)
(13719)
学科
(123436)
经济(123300)
(103127)
管理(93693)
(90192)
企业(90192)
方法(50506)
数学(40251)
数学方法(39829)
(37045)
业经(36461)
(35984)
中国(35692)
地方(28101)
农业(25662)
(25640)
贸易(25622)
(25469)
(24912)
(24536)
财务(24460)
财务管理(24419)
企业财务(23109)
(22928)
技术(22653)
理论(22439)
(21770)
银行(21727)
(21570)
(20854)
机构
学院(414442)
大学(409545)
(166975)
管理(164404)
经济(163357)
理学(140075)
理学院(138555)
研究(137273)
管理学(136373)
管理学院(135611)
中国(109798)
(88074)
科学(83766)
(80242)
(68802)
(68009)
(63781)
中心(63175)
财经(62729)
研究所(61981)
业大(59408)
(56940)
北京(55911)
(53706)
师范(53198)
农业(52631)
(51796)
(50264)
经济学(49352)
财经大学(46341)
基金
项目(273375)
科学(215656)
研究(203404)
基金(197013)
(170244)
国家(168668)
科学基金(146144)
社会(128336)
社会科(121522)
社会科学(121494)
(108382)
基金项目(103893)
自然(93724)
教育(92778)
自然科(91541)
自然科学(91520)
自然科学基金(89890)
(89735)
编号(84258)
资助(80744)
成果(67850)
(61194)
重点(60942)
(59283)
(58460)
课题(57949)
创新(53992)
国家社会(52294)
项目编号(52132)
科研(51690)
期刊
(194032)
经济(194032)
研究(126649)
中国(84676)
管理(65162)
(63511)
(63456)
学报(60864)
科学(57848)
教育(47411)
大学(46726)
(44870)
金融(44870)
学学(44092)
农业(43510)
技术(37831)
业经(34282)
财经(30649)
经济研究(30041)
(26242)
问题(24927)
(24396)
技术经济(21587)
(20554)
图书(20291)
现代(20123)
理论(19610)
科技(19498)
商业(19356)
(18500)
共检索到635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志文  陈功  
在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国际市场竞争日趋复杂的现实下,作为我国出口主体的小微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如何保障小微出口企业在持续不确定的冲击中维持稳定经营与活力,将会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从我国信保小微普惠金融体系的特性出发,依托福建省信保调研数据,梳理当前小微出口企业面临的困境与现实需求点,并结合外部大环境与福建经验,拓展思路,研究探讨中国信保在当前形势下助力小微出口企业发展切实有效的着力方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伟  郑斯文  杨子剑  
日本的出口信用保险组织作为其独具特色的政策性金融(保险)体系的一部分,在扩大出口和促进日本公司海外活动及长远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运用比较与历史分析的方法,在分析日本出口信用保险体制变迁的基础上,以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日本出口和投资保险组织(NEXI)为例,重点探讨其机构定位宗旨和近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情况及其效果。并结合我国实际,遵循政策性保险公司的性质与职能定位,对如何改革和完善中国信保的体制机制提出了基本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霖岳   丘文艺  
只有充分发挥双循环新格局的优势,跨境电商企业才能在新时代展现更加辉煌的发展景象。目前我国跨境电商行业迅速崛起,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提升国内价值链分工水平,其有助于挖掘市场潜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对跨境电商企业出口加成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使得跨境电商行业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市场可达性和市场一体化等因素可能对国内价值链分工与出口加成率的关系产生显著作用。所以本文以跨境电商企业为例,旨在揭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国内价值链分工影响我国企业出口加成率的机制,以期为政府制定政策、企业制定战略和学术界深入研究中国跨境电商行业提供有力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价值链分工可显著促进跨境电商企业出口加成率的提升。全国统一大市场在国内价值链分工对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加成率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晓琴  张南雪  
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将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该惯例的新规定、新变化、新发展值得关注,而该惯例可能带来的新问题值得思考。文章从出口企业(受益人)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以期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洁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但也存在体量偏小、抵抗风险能力较弱等劣势。保险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兼具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三大功能,不仅可以有效防范与分散小微企业发展运营中的风险,还可以为小微企业增信融资、激发内生活力提供辅助支持,是破解我国小微企业发展困局的有力工具。当前,我国小微企业在新形势下面临转型风险、法律风险、经营风险与信用风险等多重风险的冲击,且普遍参保意识较弱,参保率偏低,因此有必要在吸收发达国家保险业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我国保险业服务小微企业的综合路径,以进一步提升保险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蕾  翟丽芳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然而现实中却普遍面临严重的金融排斥,这严重阻碍了企业的优化升级。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日益受到各界关注。文章系统梳理了目前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种路径,认为银行部门、资本市场以及非正规金融在此方面均作出了有益探索。文章最后总结认为,微型金融的创新需考虑盈利目标与社会目标的权衡,防止出现使命漂移。一方面,政府可通过提供补贴助力小微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政府可在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方面发挥有力作用。未来应从金融科技赋能视角为解决小微经济体融资问题创造可行条件、拓展全新思路,推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薛见寒  黄茂兴  
2020年,在国际贸易摩擦及新冠肺炎疫情等严峻的外部环境冲击下,党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之下,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第一大主体的出口型民营企业,伴随外循环经济迎来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依靠内循环经济带动生产效率的全面提高和自身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出口型民营企业在新发展格局下也面临着严峻外部环境冲击带来的原材料、运费价格上涨压降利润空间,汇率损益波幅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度提高等现实困境。为此,出口型民营企业需从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创新运营模式,有效结合国内国际两大市场资源和需求等方面优化自身发展路径,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需合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扶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蒋亮  罗幼强  何明圆  
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路径。本文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分析,认为商业银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进一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金融服务供求两端仍然存在多重约束。因此,需要正确认识商业银行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明确其意义与重点,抓住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与金融科技,从五个方面加快银行自身转型,赋能中小企业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晋辉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冲击的世界经济新格局,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为国家经济社会各领域指明了前进方向。通过厘清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义、“双循环”下机械制造业升级的宏观背景,探析机械制造企业的升级路径及所需制度环境支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机械制造企业应当牢固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念,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变局中把握先机,以发展战略引领方向,以企业文化凝聚动力,以科技领先构筑优势,以“双循环”激活市场,以先进管理提升质效,实现以技术升级推进产品升级,以产品升级推进顾客升级,以顾客升级挺进全球高端产业链;同时,政府也应提供相应的政策制度支持,打通“双循环”的堵点,营造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开放环境,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广余  亓琪  
小微企业是我国外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海外买家的商业、政治等诸多风险,而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正是为出口企业提供风险保障的一项政策性支持措施。开展出口信用保险机制与小微企业发展联动问题的研究,找出目前我国现行出口信用保险机制的诸多不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应对举措,以达到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机制,更好服务于小微企业发展的目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郎丽华  
在新冠疫情持续和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双重压力下,世界正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双循环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但外循环的市场作用也不容小觑。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新发展格局下,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国内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河北农业大学刘妍副教授撰写的《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出口对产业的影响与传导路径》(光明日报出版社)一书,对当前形势下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理论扎实、数据详实、内容充实、对策务实,对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制定更为有效的以开放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纵观全书,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红川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实现社会公平、推动技术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具备知识性、创新性和灵活性的优势,又附带风险大、不确定性高、轻资产等特性。因此,筹资融资能力差。难以获得传统的金融支持,发展壮大遇阻是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本文分析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特点和融资状况,提出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思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国军  王德宝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可以实现出口企业、保险公司、银行三方共赢,但近年来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状况恶化、银行融资政策收紧、业务规模下滑等问题。现行机制下,保险公司的加入并未缓解传统信贷关系中银行与融资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反而滋生了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通过三方博弈分析可知,出口企业出于"理性"会选择不诚信行为,甚至与保险公司合谋骗取银行融资,特别是在银行管控无效的情况下。基于博弈过程及均衡结果,认为出口企业应积极向银行和保险公司传递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信号,保险公司制度设计上要建立与银行的风险信息共享与有效互动合作机制,银行应加强对出口企业贷前贷中贷后的全过程风险管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婕  姚博  
基于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启示,文章通过采用商品价格信息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全面系统考察了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出口附加值所反映的双循环机制关系。研究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附加值提升,工业品部门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附加值提升影响更大,工业投入品的国内市场一体化所产生的效果最为突出。国内市场一体化对营商环境较好地区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附加值提升效果更加明显。研究意味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后疫情时代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重要战略选择,未来一段时期,推动形成以全国市场一体化为基础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可以作为中国企业提升出口附加值促进国际循环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黎   张弛  
本文基于2001—2010年微观企业数据,主要运用双重差分的方法,考察跨境电商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跨境电商有利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长期影响效果;这一结果具有稳健性,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改变产品替代弹性和考虑互联网的潜在影响后仍然成立;从地区、规模及贸易方式看,跨境电商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小微型企业以及一般贸易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地,跨境电商会对高水平出口产品质量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低水平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淘汰作用;同时,降低要素市场分割程度是跨境电商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途径之一。这不仅为培育中国对外贸易新动能、增强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也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