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11)
2023(17594)
2022(14753)
2021(13660)
2020(11251)
2019(25171)
2018(24938)
2017(47098)
2016(25271)
2015(28131)
2014(27655)
2013(26589)
2012(24275)
2011(21678)
2010(21647)
2009(19717)
2008(18935)
2007(16728)
2006(14379)
2005(12780)
作者
(67469)
(55943)
(55906)
(52939)
(35415)
(26658)
(25618)
(21868)
(21442)
(20114)
(19002)
(18992)
(17561)
(17368)
(17159)
(17075)
(16708)
(16601)
(16110)
(15932)
(13672)
(13616)
(13615)
(12918)
(12725)
(12536)
(12484)
(12268)
(11188)
(10949)
学科
(102363)
经济(102263)
管理(71660)
(70281)
(55715)
企业(55715)
方法(40546)
数学(34864)
数学方法(34377)
中国(32155)
(30072)
地方(26443)
业经(25460)
(24426)
(20010)
农业(19959)
(19268)
银行(19253)
(18681)
贸易(18668)
(18438)
(18051)
(17886)
金融(17881)
理论(17340)
(17143)
技术(16634)
环境(15917)
(15406)
(15359)
机构
学院(340843)
大学(332454)
(138104)
经济(135186)
管理(132342)
理学(112689)
理学院(111503)
管理学(109523)
管理学院(108893)
研究(108440)
中国(86886)
(69389)
(65395)
科学(64304)
中心(52476)
(52278)
(51934)
财经(51224)
(50047)
研究所(46584)
(46447)
业大(46107)
(45475)
师范(45025)
北京(43244)
(42543)
经济学(41871)
(40153)
农业(38589)
财经大学(37952)
基金
项目(228010)
科学(181108)
研究(173659)
基金(163188)
(139742)
国家(138504)
科学基金(121067)
社会(110550)
社会科(104835)
社会科学(104813)
(92064)
基金项目(85769)
教育(80756)
(75611)
自然(75573)
自然科(73861)
自然科学(73846)
编号(73171)
自然科学基金(72470)
资助(65644)
成果(58023)
(53368)
重点(51376)
课题(50393)
(49362)
(48797)
国家社会(45440)
创新(45435)
项目编号(44766)
教育部(43158)
期刊
(156795)
经济(156795)
研究(100105)
中国(70552)
(50915)
管理(50320)
(47100)
学报(44607)
科学(43365)
教育(42599)
(36771)
金融(36771)
大学(35365)
技术(33889)
学学(33059)
农业(32277)
业经(29282)
经济研究(24638)
财经(24194)
(20923)
问题(20157)
图书(17188)
(16929)
商业(16605)
技术经济(16162)
理论(15815)
(15496)
现代(15457)
统计(15272)
科技(15144)
共检索到513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敬子   高重阳   何祚宇  
本文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风险波动纳入一个统一的贸易理论框架,考察了风险厌恶的代表性市场主体在供给侧对投入品来源地组合和在需求侧对出口品目的市场组合的决策机制,测算了供给风险分散指数和需求风险分散指数,探讨了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安全的构建路径。研究发现:中国在参与国际循环中,日本和韩国逐渐取代欧美发达国家,能够较好地分散中国的供给风险;相较于北美市场,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能够更好地分散中国的需求风险;中国整体供给风险分散水平处于长期的波动之中,而需求风险分散水平呈现出持续下降的态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能够分散中国的供给风险,尤其是农产品行业和矿产品行业的供给风险,但不能很好地分散中国的需求风险。通过构建潜在国内贸易流发现,畅通国内大循环可以提升中国整体需求侧的风险分散水平,但不能有效提升供给侧的风险分散水平。考虑供求风险分散并没有提升中国的福利水平,其中,无法有效分散的供给风险和进口成本的高波动性是导致中国福利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本文的研究突破了当前有关产业链安全的理论模型构建和测度瓶颈,系统性评估了中国产业链安全的实现路径,为高水平高质量的开放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辛灵  高鹏飞  
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产业链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在各国经济受创、全球产业链出现不稳定的状况下,我国制造业应从提高产业基础能力,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拓展国内外市场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等方面,消除产业链梗阻,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促进产业链现代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段葳  袁子君  
根据"双循环"新发展阶段的要求,综合保税区职能由侧重于对外开放转变为侧重畅通内循环、培育新动能新优势以促进更高水平的开放以及为建设自由贸易区探路。新发展阶段要求高质量综合保税区能够协调区域经济、优化国内产业链、着力创新发展并且能够为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实践经验。文章探索性地提出从整合区域政策、升级产业功能体系、拓展创新以及促进综合保税区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协同发展四个方面出发构建新发展阶段的高质量综合保税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燕  
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可理解为产业链供应链在遭遇外部冲击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迁时表现出的安全发展能力、抗冲击能力、自我调整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控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基础,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的体现,较强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是国家经济韧性的基础和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我国总体已形成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但在新形势下也暴露出局部脆弱性问题。这既有外源性因素,也有产业核心技术能力不足、结构性矛盾和阶段性特征等内在原因。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发展格局为重要战略引领,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全球化组织协同能力,促进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加强产业链生态化集群化建设,积极主动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国内外布局,努力构建安全可控、开放多元、协同高效及富有创新力、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静  
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战略体现了现代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过程,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战略的成败取决于其制度逻辑及其有效性。鉴于时空境遇变化,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战略需要应对传统因素和国际局势的双重考验,由此,应以开放系统的视野分析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战略转型的核心问题,切实将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战略的逻辑落定于共治。当代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战略首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从现实问题和客观需求出发,以主体权利确立战略根基、以合作行动凝聚战略共识、以变革创新提供战略支撑,由此确立和夯实现代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战略有效性的基点,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治理效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于海龙  闫逢柱  李秉龙  
本文以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乳业产业政策调整为轴,从产业链的视角下分析了政策调整下我国乳业的新发展。产业政策调整前,奶牛的家庭式散养模式占据绝对主导,原奶质量难有保障;规模小、卫生条件差、经营不规范的私营奶站广泛存在;乳品市场中下集中寡占型的市场结构,以及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等因素使得乳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当前,在市场机制和产业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乳业产业链正由分散松散向集约紧凑型过渡。奶牛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家庭散养逐步被区域集中养殖的奶牛养殖小区所取代。奶站数量大幅减少,标准化和现代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乳品加工企业市场结构也正逐步由中(下)集中寡占型向更为集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希  黄璨  
结合武汉港集装箱运输现状,分析当前武汉港集装箱运输面临的挑战,并从织密多样化国内外航线网、推动创新物流组织模式、提升港口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智慧港口建设等方面探索了新发展格局下武汉港五百万标箱目标的实现路径,以期为武汉港高质量实现发展目标提供参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冰莹   乔璐  
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经济交往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深远影响,也对征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现代经济社会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国现有征信体系面临着对分散的信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现有征信系统进行补充完善、对数据价值进行深入挖掘等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区块链与征信体系建设的耦合性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比较人民银行在推动构建覆盖全社会征信体系工作中试点建立的长三角、珠三角“征信链”的特点与不足,提出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联通省、市两级地方征信平台等节点,构建覆盖全国的“征信链”网络意见及建议。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倪红福  田野  
全球产业链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典型特征,是全球生产循环的最本质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价值链,中国制造畅销全球,成为"世界工厂"。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等外部冲击重塑全球产业链,我国制造业以劳动力总量和成本为核心的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弱化,产业链外迁和国际竞争力减弱的现象明显。本文系统梳理总结了全球价值链相关概念和发展历程,并阐述了全球价值链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了全球产业链发展趋势、中国产业链现状和问题及其产业链升级拥有的市场规模大、产业链完备以及数字经济新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促进产业链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远方  冯绍雯  宋立丰  
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应用的发展进入困境,瓶颈就在于数据收集过程。文章梳理了平台大数据收集的特征和属性,提出了其瓶颈的形成过程和背后逻辑,并与区块链结合,为大数据走出困境提供了新的方向,探索其在区块链建设中的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训  程俊杰  
推动产业集群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是建设制造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球价值链、国内价值链、区域价值链等理论为中国构建产业集群升级多元化路径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比较全球价值链、国内价值链、区域价值链剖析产业集群升级机制与效应的异同,提出基于竞争力、价值链嵌入的中国产业集群升级的多元化路径,认为具有引领作用的大型跨国企业或"隐形冠军"等是实现不同价值链对接的重要抓手,并仍然需要深入关注产业集群发展效应、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发展、区域一体化等问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娟娟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使其区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区,对正处于产业链重构博弈的世界经济格局将产生深刻影响。立足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RCEP区域内的经济联系不断密切及东盟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现实,以构建内外互促的双循环产业链为导向优化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与RCEP伙伴国深化合作的原则。鉴于东盟2011年提出RCEP倡议,选用2010—2020年的发展数据探索基于RCEP我国优化双循环产业链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第一,区域经济活力、国别经济联系密切程度和贸易商品价值结构等显示,RCEP能够助推我国双循环产业链优化;第二,以差异化的链式思维,借助RCEP红利可优化双循环产业链,即允许过剩产能和库存构建内外畅通且互补的能源资源产业供应链,参与国际农产品产业链弥补国内高端农产品供求链,以打造区域绝对优势为目的共建传统制造业产业链;第三,积极发挥产业园区优势提升机电产业链价值水平,发挥RCEP成员在集成电路产业的环节优势,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集成电路产业链;第四,将省份作为构建双循环产业链的区域单元、科学看待部分产业的过剩产能和库存、以危机并存的视角处理与RCEP伙伴国的经济关系、顶层设计上全面重视产业合作分工等,是我国构建高质量双循环产业链的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志立  
立足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围绕新时代特征、新产业诉求与新工科特色之间的耦合关系和内在逻辑,系统研判新工科的发展脉络、存在问题和未来趋势,提出了新工科与新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和互利共赢发展的具体路径:一是树立"大工程"和"大工科"理念,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二是制定战略性和前瞻性规划,助力新产业抢占科技革命制高点;三是坚持世界性和本土化原则,助力中国产业走向世界;四是强化前沿性和实用性思维,助力产业强国建设步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晓平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把握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立足我国新发展阶段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其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的潜力和后劲主要在"三农",乡村振兴的全面推动将成为拉动投资和消费的广阔天地。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培育主体意识、激发内生动力,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发展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