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64)
- 2023(15588)
- 2022(12694)
- 2021(11263)
- 2020(9098)
- 2019(20273)
- 2018(19863)
- 2017(38170)
- 2016(20074)
- 2015(22361)
- 2014(22146)
- 2013(21718)
- 2012(20134)
- 2011(18359)
- 2010(18592)
- 2009(17251)
- 2008(16644)
- 2007(14835)
- 2006(13324)
- 2005(12338)
- 学科
- 济(100766)
- 经济(100669)
- 业(56628)
- 管理(56337)
- 企(43852)
- 企业(43852)
- 方法(39547)
- 数学(34162)
- 数学方法(33953)
- 中国(30050)
- 农(27695)
- 地方(26157)
- 业经(24121)
- 贸(22546)
- 贸易(22535)
- 财(21878)
- 易(21835)
- 农业(19141)
- 制(16249)
- 学(16129)
- 融(15872)
- 金融(15871)
- 产业(15806)
- 银(15465)
- 银行(15450)
- 发(15030)
- 行(15005)
- 地方经济(14621)
- 技术(14458)
- 环境(14440)
- 机构
- 学院(293311)
- 大学(289597)
- 济(132016)
- 经济(129713)
- 管理(111683)
- 研究(99488)
- 理学(96137)
- 理学院(95139)
- 管理学(93763)
- 管理学院(93241)
- 中国(76463)
- 财(60555)
- 京(60293)
- 科学(56292)
- 所(48364)
- 财经(47955)
- 中心(45056)
- 江(44425)
- 经(43582)
- 农(43418)
- 研究所(43390)
- 经济学(42788)
- 范(39351)
- 师范(38986)
- 经济学院(38767)
- 业大(38018)
- 北京(37881)
- 院(36083)
- 州(35873)
- 财经大学(35518)
- 基金
- 项目(191955)
- 科学(154078)
- 研究(144714)
- 基金(140899)
- 家(120671)
- 国家(119656)
- 科学基金(104407)
- 社会(97023)
- 社会科(92355)
- 社会科学(92341)
- 省(75241)
- 基金项目(73572)
- 教育(66328)
- 自然(63049)
- 划(61854)
- 自然科(61695)
- 自然科学(61686)
- 自然科学基金(60628)
- 编号(58170)
- 资助(56698)
- 发(47035)
- 成果(46417)
- 重点(43320)
- 部(42834)
- 国家社会(41312)
- 创(40605)
- 课题(40563)
- 发展(38997)
- 展(38371)
- 创新(37910)
- 期刊
- 济(151580)
- 经济(151580)
- 研究(91728)
- 中国(58457)
- 财(44419)
- 管理(43364)
- 农(41216)
- 学报(38989)
- 科学(38201)
- 教育(32416)
- 大学(30887)
- 融(30786)
- 金融(30786)
- 学学(28952)
- 农业(28222)
- 业经(26870)
- 经济研究(26090)
- 技术(25162)
- 财经(24342)
- 经(21130)
- 问题(20399)
- 贸(18260)
- 商业(16371)
- 业(15105)
- 国际(14945)
- 技术经济(14805)
- 世界(14234)
- 统计(13633)
- 现代(13445)
- 策(12743)
共检索到447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善将 周天松
产业智能化发展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升级的主要表现,也是产业升级的高级化阶段。本文基于产业智能化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的理论影响机制分析基础上,以我国2014-2020年省域经验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和测算产业智能化发展指数,就产业智能化发展的消费升级溢出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同时还进一步比较了产业智能化发展与产业结构水平变化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需求刺激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是产业智能化发展赋能产业升级的主要机理。具体而言,产业智能化发展会通过产业生产效率的提、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三条渠道影响中高端商品的供需匹配和海外消费回流,最终实现我国居民消费升级。实证研究证实了理论分析的结论,但进一步发现,产业智能化发展的居民消费升级正向赋能作用存在显著区域差异性,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小。同时,产业智能化发展的消费升级正向赋能作用相比于产业结构水平而言表现得更强,进一步证实了产业智能化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更高级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峥
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是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市场分割可能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深刻影响。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2-2021年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市场分割对我国居民消费的溢出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消费价格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市场分割现象会对我国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改善产生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不仅存在直接的负向溢出效应,而且还会通过消费价格的间接渠道对居民消费产生负向溢出影响。中介效应估计表明,市场分割导致的消费价格波动会进一步加大市场分割对居民消费和消费结构带来的不利溢出效应,而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平抑消费价格波动,降低市场分割,通过消费价格渠道对居民消费产生负向溢出影响。最后文章从加快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维护市场消费价格的稳定和加大电子商务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积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圣蓉 王文娟
本文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新发展格局下数字营商环境对消费升级的影响。首先分析数字营商环境对消费升级的影响机理,其次构建数字营商的测评指标体系,测算长江经济带各区域数字营商环境的值,最后采用系统广义矩(sys-GMM)方法进行回归估计,分析数字营商环境对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消费存在“棘轮效应”,数字营商环境提高了居民消费水平,可支配收入是促进消费的最关键因素,通货膨胀抑制消费,新发展格局中的国内循环显著促进了消费,但国际循环抑制了消费增长,说明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和完善国内市场促进内需是我国未来的重点。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加快推进新发展格局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龙志和 蔡杰
对全国及分区域工业产业发展中知识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在考察期中工业产业间发展均存在显著的MAR溢出效应,均不存在Porter溢出效应;随着经济的发展,Jacobs溢出效应与工业产业关联度相关,高产业关联度行业中,Jacobs溢出正向效应十分明显。因此,政府制定工业产业政策时,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各区域的政策侧重点有所不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孔艳 杨丽君
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不仅是实现现代化建设成果由全体居民共享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助于推动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新型城镇化带动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重要机制。通过引入控制固定效应和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本文的实证结果仍然成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泽 丁斋娟
加快推进智能化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重要战略选择。文章以中国智能化发展与节能减排融合为契机,利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智能化发展的节能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智能化发展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应,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智能化发展的减排效应存在空间溢出特征,且在区域维度、时间维度和智能化水平维度具有典型的异质性特征;智能化发展能够引致节能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以及规模效应,其中,节能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是智能化发展实现碳减排的主要作用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辛灵 高鹏飞
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产业链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在各国经济受创、全球产业链出现不稳定的状况下,我国制造业应从提高产业基础能力,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拓展国内外市场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等方面,消除产业链梗阻,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促进产业链现代化。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产业链现代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斌 李川川 李秋静
新发展格局下,本文探讨消费结构升级的特征趋向与代际变迁,以及影响国内价值链循环的理论逻辑与经验范式。通过构建以后向需求为基础的地区-行业维度国内价值链环流分解框架,探究消费结构升级对国内价值链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消费结构升级可以优化国内价值链循环结构,强化地区间价值链关联;其次,消费结构升级通过创新驱动、资源优化与产业耦合效应促进国内价值链循环;最后,消费结构升级引致的国内价值链循环效应会受到市场分割的制约,加快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增强国内价值链的主体地位。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倪红福 田野
全球产业链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典型特征,是全球生产循环的最本质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价值链,中国制造畅销全球,成为"世界工厂"。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等外部冲击重塑全球产业链,我国制造业以劳动力总量和成本为核心的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弱化,产业链外迁和国际竞争力减弱的现象明显。本文系统梳理总结了全球价值链相关概念和发展历程,并阐述了全球价值链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了全球产业链发展趋势、中国产业链现状和问题及其产业链升级拥有的市场规模大、产业链完备以及数字经济新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促进产业链升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链 产业转移 新发展格局 全球价值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剑明 王鹏
新发展格局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新发展格局下,我国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对产业链与供应链的治理权和安全问题、技术研发能力、专业人才培养及新型资源配置模式下的产业适应能力提出更大挑战。对此,我国应构建完整内需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强自主创新保证产业链与供应链安全,推进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发展使产业发展适应新资源配置模式,同时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要素流动,为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更好更便利的条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紫涵 廖泽芳
服务贸易被视作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本文探讨其内涵与全球价值链参与之间的连结,在WWYZ方法的基础上测算中国服务业前向参与程度指标,从整体和行业异质性两个方面测算并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开放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现代服务业前向参与对产业转型升级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影响程度最大,基础性现代服务业次之,消费性现代服务业最小,而公共性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并不显著。结果体现了当前新发展格局下现代服务业GVC参与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鼓励中国的跨国企业内部化、完善现代服务业国际布局,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小明
智能汽车代表着汽车未来发展趋势,汽车智能化升级发展将重塑汽车产业竞争格局。我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应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深入分析我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发展的基础与环境,得到如下结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应推动汽车产品智能化、汽车制造智能化,加快汽车产业模式变革和汽车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从加强战略谋划、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完善运行标准和评价体系、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创新联盟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
汽车产业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智能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佳煜 张阿兰 甄鑫悦
如何激发我国消费内循环和进出口外循环的合力作用,促进消费内循环与进出口外循环协同发展,赋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落实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采用我国2017-2021年的经验数据,客观分析了我国双循环战略提出前后消费内循环与进出口外循环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双循环战略的提出整体上对我国消费内循环和进出口外循环协同发展具有显著的赋能效应,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而言,双循环战略对我国东部地区内外循环协同发展关系赋能效应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相对较弱(似乎并不明显)。同时,我国消费内循环和进出口外循环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整体上出现了稳步提升,但同样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从全国层面来看,两者正处于良性互动阶段和初级耦合协调阶段。从区域性层面来看,东部地区已经由良性互动向高水平互动、初级耦合向高度耦合协调演进,中部地区仍处于良性互动与初级耦合协调阶段,西部地区则处于低水平互动向良性互动演进,耦合协调度仍处于较低协调阶段。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训 程俊杰
推动产业集群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是建设制造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球价值链、国内价值链、区域价值链等理论为中国构建产业集群升级多元化路径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比较全球价值链、国内价值链、区域价值链剖析产业集群升级机制与效应的异同,提出基于竞争力、价值链嵌入的中国产业集群升级的多元化路径,认为具有引领作用的大型跨国企业或"隐形冠军"等是实现不同价值链对接的重要抓手,并仍然需要深入关注产业集群发展效应、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发展、区域一体化等问题。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产业集群 价值链 多元化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孟姝言 张启文
零售业作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整个经济体系的健康运转。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嬗变,智能化技术在零售业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是行业内的一场革命,更是全球商业格局的深刻变革。本文致力于深入挖掘智能化发展对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重点分析知识溢出效应这一中介变量的作用,旨在为零售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深刻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指导。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化发展对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知识溢出在智能化发展对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业智能化赋能低碳经济发展: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长江三角洲创新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的测度与分解
包容性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贫困减缓——基于空间溢出与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发展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流通效率的中介效应检验
新发展格局下出口效率升级的产业战略选择:产业融合视角
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兼论数字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
新发展格局下居民消费升级的内外循环促进效应——基于国内电子商务与跨境电商的比较分析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困境及解决方略
高速铁路、知识溢出与城市创新发展——来自278个城市的证据
新发展格局下贸易开放对我国城市产业升级的影响——基于一线城市样本的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