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10)
- 2023(17195)
- 2022(14861)
- 2021(14045)
- 2020(11620)
- 2019(26782)
- 2018(26653)
- 2017(50514)
- 2016(27365)
- 2015(30892)
- 2014(30655)
- 2013(30173)
- 2012(28179)
- 2011(25732)
- 2010(25651)
- 2009(23486)
- 2008(22644)
- 2007(19551)
- 2006(17321)
- 2005(15463)
- 学科
- 济(115283)
- 经济(115168)
- 管理(71661)
- 业(67982)
- 企(53456)
- 企业(53456)
- 方法(46191)
- 数学(39593)
- 数学方法(39193)
- 中国(34837)
- 农(32231)
- 地方(29071)
- 贸(28361)
- 贸易(28340)
- 易(27481)
- 业经(25259)
- 财(24002)
- 学(23100)
- 农业(21594)
- 制(20268)
- 环境(18338)
- 银(17952)
- 银行(17909)
- 融(17687)
- 金融(17685)
- 和(17658)
- 理论(17451)
- 行(17307)
- 技术(17042)
- 发(16091)
- 机构
- 大学(381985)
- 学院(381578)
- 济(158265)
- 经济(154935)
- 管理(145654)
- 研究(137662)
- 理学(125104)
- 理学院(123629)
- 管理学(121583)
- 管理学院(120925)
- 中国(103141)
- 科学(83881)
- 京(83050)
- 所(69695)
- 财(68834)
- 研究所(63501)
- 农(62938)
- 中心(60987)
- 江(55354)
- 业大(55332)
- 财经(54754)
- 北京(53335)
- 范(53248)
- 师范(52793)
- 院(49975)
- 经(49806)
- 农业(48917)
- 经济学(47396)
- 州(45682)
- 师范大学(42823)
- 基金
- 项目(257589)
- 科学(202079)
- 研究(191488)
- 基金(185369)
- 家(161511)
- 国家(160152)
- 科学基金(136330)
- 社会(119958)
- 社会科(113516)
- 社会科学(113490)
- 省(99246)
- 基金项目(98370)
- 教育(87654)
- 自然(87064)
- 自然科(85025)
- 自然科学(85004)
- 划(84480)
- 自然科学基金(83452)
- 编号(79078)
- 资助(76055)
- 成果(64756)
- 发(58802)
- 重点(58085)
- 部(57218)
- 课题(55066)
- 创(53313)
- 创新(49775)
- 国家社会(49128)
- 教育部(49050)
- 科研(48629)
- 期刊
- 济(179223)
- 经济(179223)
- 研究(117683)
- 中国(77621)
- 农(58737)
- 学报(58319)
- 科学(55424)
- 管理(53499)
- 财(49571)
- 教育(46959)
- 大学(43927)
- 农业(41188)
- 学学(40923)
- 融(34769)
- 金融(34769)
- 技术(32802)
- 业经(29846)
- 经济研究(29282)
- 财经(25763)
- 问题(24341)
- 贸(23091)
- 经(22191)
- 业(22090)
- 图书(21355)
- 国际(21045)
- 世界(19013)
- 科技(18182)
- 资源(17793)
- 技术经济(17703)
- 理论(17284)
共检索到578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如
新发展格局目标是在以中国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下,贯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的对外经贸策略需要做出调整。对于中亚五国,我国应坚持“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的理念,在“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双方经贸关系,以国际合作促进中国西部省份的发展,让国际循环促进国内循环,国内发展带动国际循环,最终实现双循环相互促进。同时,对外政策的调整也需关注中亚国家自身需求及其国内发展问题,并防范国际势力冲击双边关系。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中亚 经贸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春明 刘珊珊
在"粗放式"嵌入全球价值链遭遇发展瓶颈、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威胁我国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的双重背景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且明确的战略部署。东亚地区与我国经济联系密切,是我国实现国际经济外循环的重要桥梁。本文从内需主导模式的大国经济发展理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主场全球化三个角度探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的理论逻辑,进一步探讨中国以及东亚地区经贸发展的结构性变化,并提出中国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的路径优化策略,以期实现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重构东亚区域价值链,推动东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双循环 国际贸易 东亚 RCEP 供应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钱兵 祝金甫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洪愧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高质量、规模化和协同化“走出去”,构建以中国为主导的“一带一路”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营造良好的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政府推动和引导、政策优惠、园区选址和产业定位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应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规范园区管理体制,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标准互认互通,提高园区的金融服务供给水平,更好地发挥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的作用,积极发挥中欧班列的运输和物流作用,总结园区发展经验并创新园区类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宇涛 郭亚妮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理论学术界对区域经济与跨越式发展的研究观点,论述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省份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与跨越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价值,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省份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诸如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省份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与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一般选择和特殊选择,具体涉及发展的基础、内生动力与后劲不足、发展的历史机遇、区域发展战略与跨越式发展的有机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方式转变、工业强省、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修复与安全保障、科教兴省和创建文化大省与强省、对内深层的改革和对外科学的开放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莹
本文以加强广东与印尼的经贸合作,促进广东经济增创新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出发点,对广东与印尼经贸合作的条件、现状以及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广东与印尼经贸合作的对策。
关键词:
经贸合作 广东 印度尼西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秀芳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疆与中亚诸国经贸发展环境从内外两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实现双方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从双方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经贸关系的加深,在加入世贸组织推动下的市场开放,以新疆为重点的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等八个方面对双方经济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新疆 中亚 外经贸 机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晓文 李玉洁 马凌云
近年来,甘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快速,在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结合有关的调查资料,对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存在的不足和制约甘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入剖析,根据甘肃省农合组织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发展的新途径,并尝试提出加快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尹君锋 石培基 张韦萍 才文顺 李昕阳 李雅丽
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发展措施,将有效促使乡村振兴战略长远推进,形成我国农业农村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基于甘肃省86个县域研究单元,从创新投入、创新保障、创新效果三个维度构建了包含28个二级指标的农业农村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就农村地区创新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甘肃省农业农村整体创新发展得分呈上升趋势,但增长幅度较为缓慢。综合创新能力得分较高的县(区)主要集中在河西地区东部,得分较低的县(区)主要集中在南部民族地区。河西地区创新保障和创新效果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南部民族地区创新投入水平较低。(2)全省农业农村创新发展在东西方向上表现为西高东低,2013年以后逐渐表现出"两头高、中间低"趋势;在南北方向上表现北高南低;在东南—西北方向上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在西南—东北方向上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创新发展指数方向特征未发生明显变化,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锁定性。(3)创新发展热点区域集中在河西地区张掖市、武威市及金昌市,冷点区域集中分布在南部民族地区;极冷点区和极热点区数量减少,县域农业农村创新发展差距在减小。(4)多元资本投入、农业经济发展、自然地理条件及资源禀赋、农业基础设施配置、农业发展政策等通过内外因素结合创新发展供需两侧作用于甘肃省农业农村创新发展时空演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灵 姚海凤 付江月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机制优化途径。分析结果表明,丝路经济带建设以来,中国与中亚五国建立了不同的经贸合作形式,拓展了双方经贸合作的范围、形式和机制,但也带来了发展对接、政策协同及社会容纳的挑战。因此,为构建国际经济新格局,拓展中国发展安全空间和培育中国经济新增长极,中国要从发展对接、政策衔接及民心沟通方面优化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机制,提高双方共建丝路经济带协同性和持续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高国珍 王海龙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共同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提出打造中国—中亚—西亚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将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经贸提升至更高层次。本文在回顾中国与中亚各国经贸合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经贸结合度,以及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双边经贸合作领域,并对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贸易结合度 经贸潜力 丝绸之路经济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志勇
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亚五国的自然经济状况以及中国与其经贸关系的发展状况,针对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关系在商品质量、贸易形式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六项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兆磊 尹叶叶 王高洁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期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落脚点。需要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此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通过分析经济循环周期与自由贸易园区的双向演化,探寻新发展格局下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新要求,并结合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定位等因素,提出开展跨境电商新模式、"公铁空"联运新物流、数字经济新业态、"自贸区+"新局面的实施路径,助力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启创新升级新征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聂元贞 孟燕红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贸易模式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以比较优势原则为基础的互动转型关系。由于西部地区在贸易模式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问题上具有很多共性,本文在分析甘肃省进出口贸易模式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重新构建了有利于拉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贸易模式,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与具体措施。
关键词:
贸易模式 产业结构 比较优势 西部开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欣烨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落脚点。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建设经验表明,政治互信是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基石,合作共赢是实现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境外经贸合作区拓展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空间、增强了多层级的沟通协调能力、拓宽了国际产能合作的主渠道、扩大了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深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应做到增进政治互信,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立足长远的选择区位,注重挖掘综合地缘优势;借助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对接东道国的产业需要,构建有效的盈利模式;以及提高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服务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