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59)
- 2023(3961)
- 2022(3178)
- 2021(3060)
- 2020(2559)
- 2019(5614)
- 2018(5494)
- 2017(9852)
- 2016(5422)
- 2015(6125)
- 2014(5511)
- 2013(5428)
- 2012(4712)
- 2011(4097)
- 2010(4299)
- 2009(4265)
- 2008(4571)
- 2007(4480)
- 2006(4077)
- 2005(3638)
- 学科
- 管理(32580)
- 业(26537)
- 企(26325)
- 企业(26325)
- 济(15388)
- 经济(15376)
- 技术(10506)
- 财(8940)
- 技术管理(8696)
- 务(6740)
- 财务(6719)
- 财务管理(6702)
- 企业财务(6345)
- 制(5969)
- 方法(5828)
- 业经(5642)
- 银(5267)
- 银行(5262)
- 划(5144)
- 中国(5139)
- 行(4882)
- 策(4749)
- 理论(4625)
- 人事(4440)
- 人事管理(4439)
- 经营(4371)
- 决策(3850)
- 计划(3765)
- 数学(3725)
- 数学方法(3680)
- 机构
- 学院(68485)
- 大学(68138)
- 管理(32556)
- 济(26688)
- 经济(25935)
- 理学(25674)
- 理学院(25419)
- 管理学(25239)
- 管理学院(25046)
- 研究(19459)
- 中国(18871)
- 财(15695)
- 京(14873)
- 江(12342)
- 财经(10816)
- 科学(10679)
- 中心(10161)
- 州(10155)
- 经(9728)
- 北京(9357)
- 所(9066)
- 商学(8710)
- 商学院(8605)
- 公司(8141)
- 省(8097)
- 财经大学(7943)
- 研究所(7829)
- 范(7642)
- 师范(7587)
- 技术(7497)
- 基金
- 项目(40439)
- 科学(32526)
- 研究(31729)
- 基金(28712)
- 家(24257)
- 国家(24019)
- 科学基金(21723)
- 社会(20221)
- 社会科(19235)
- 社会科学(19228)
- 省(16739)
- 基金项目(15115)
- 教育(14109)
- 自然(13331)
- 划(13188)
- 自然科(13053)
- 自然科学(13051)
- 自然科学基金(12831)
- 编号(12545)
- 创(11872)
- 创新(11287)
- 资助(10674)
- 成果(10345)
- 新(8920)
- 课题(8884)
- 重点(8706)
- 制(8510)
- 项目编号(8417)
- 国家社会(8368)
- 部(8311)
共检索到119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罗志欢
分析新印古籍的发展及其特点;提出新印古籍在分类、编目和管理、利用方面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和体会,列举可供操作参考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
新印古籍,发展特点,管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莫俊
藏书印辨识是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难点。文章列举十个在工作中碰到的典型印例并作剖析,从中总结辨印过程中应注意的十个要点,为普查人员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藏书印 古籍普查 篆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许卫红
古籍修复工作包括提取待修复古籍、制订和审核修复方案、实施修复操作、验收修复成果与修后古籍入库等一系列的过程,涉及到古籍基本信息、破损信息、过程描述、实物样本等各种修复档案与信息。考虑到古籍修复工作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还可开发修后监测、远程审核、知识仓库、业务外包管理及其他特藏文献修复管理等拓展功能。
关键词:
古籍修复 古籍修复管理系统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莫俊
藏书印辨识是古籍普查登记的重要项目,关系藏书源流的考证和版本价值的判定;同时也是古籍普查的薄弱环节,影响普查数据的质量并制约普查的进度。藏书印的辨识应掌握以下八条要点:寻找位置不遗漏,识读文字善思考,确定印主多查检,判定次序有耐心,辨识结果须查证,平台著录应详尽,确定书影细甄选,完成之后做整理。
关键词:
古籍普查 藏书印 印文释读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许卫红 王阿陶
分析了古籍修复工作中的知识构成,提出构建融合古籍修复档案管理和工作流管理的集成系统,并打造知识共享平台,从而在古籍修复工作中实现知识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古籍修复 知识管理 工作流 知识共享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盛华
通过对图书馆古籍管理、编目、人员素质和古籍利用问题的分析 ,认为古籍的保护固然重要 ,但目的是利用 ,应重视古籍目录的编写 ,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关键词:
图书馆 古籍管理 古籍利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明杰
在总结分析中国古籍保护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主张从古籍三种基本价值属性出发,有意识地构建中华古籍层级保护体系:在文物价值层面,对古籍实体实施文物级别的原生性保护;在学术价值层面,对古籍内容实施再生性保护;在艺术价值层面,对古籍版刻工艺、修复技术、鉴赏方法等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提出了创建"国家古籍文物馆"和"国家古籍版本数据中心"等具体设想。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美英
在简要介绍古籍直接保护的基础上 ,重点论述了古籍间接保护的几种新方法 ,即缩微复制、影印出版、电子扫描和光盘存储 ;此外 ,还提出了“古籍保护之保护”的新概念。
关键词:
古籍 保护方法 古籍整理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玉安
中国古籍文献的散亡研究,肇始于隋代牛弘的书厄论。郑樵在其《通志·校雠略》中,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研究了中国古籍文献散亡的多种原因,提出了"亡书之学"的理论观点,主旨之一便是探讨、总结图书散亡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这个理论对后世学者影响颇深。
关键词:
郑樵 文献学 文献散佚 校雠略 中国古籍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明杰
中国的古籍整理以其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和固化的模式,其标志就是西汉成帝时刘向等人开创的文献整理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这套程序和方法因其广泛的适用性和深远的学术影响,成为中国古代典籍整理的基本范式。近代以来学科的发展和分化,使得两千年来稳定不变的古籍整理范式细化出四种适应于不同学科需要的类型:古籍文本的复原性整理、古籍语义的解释性整理、古籍内容的组织性整理和古籍实体的保存性整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古籍整理中的深度应用,以上四种范式也从传统的纸本古籍整理延伸到了古籍的数字化整理之中,并衍生出一种新的范式类型——古籍知识的数据化整理,即不仅把数字化古籍看作古籍整理的结果,更是把它作为下一步古籍整...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肖道林
县级图书馆古籍管理状况管窥肖道林县级图书馆怎样管理好古籍?笔者就这个问题,对某县图书馆作了调查。1某县图书馆古籍管理的状况某县是山区县。早在三国时期,刘备就在此地屯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和根据地。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包和平
少数民族古籍具有语言文种的多样性、载体形态的复杂性、文献体裁的多样化及文献分布的地域性等特点。要做好民族古籍的收集工作 ,实现分类标准化。编目要符合民族古籍的特点和规律。重视民族古籍的流通管理和现代化管理 ,实现资源共享。参考文献 5。
关键词:
少数民族古籍 科学管理 开发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