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42)
- 2023(6050)
- 2022(5107)
- 2021(4836)
- 2020(3871)
- 2019(8587)
- 2018(8370)
- 2017(16423)
- 2016(8684)
- 2015(9314)
- 2014(8780)
- 2013(8593)
- 2012(7858)
- 2011(7112)
- 2010(7533)
- 2009(7077)
- 2008(7039)
- 2007(6535)
- 2006(6050)
- 2005(5323)
- 学科
- 管理(32244)
- 业(30090)
- 济(28778)
- 经济(28751)
- 企(25772)
- 企业(25772)
- 技术(11957)
- 制(10857)
- 农(10122)
- 财(10063)
- 中国(9975)
- 技术管理(9274)
- 方法(8992)
- 策(8474)
- 业经(7825)
- 银(7495)
- 银行(7490)
- 数学(7478)
- 数学方法(7310)
- 行(7209)
- 制度(7015)
- 度(7015)
- 地方(6672)
- 贸(6459)
- 贸易(6454)
- 易(6304)
- 融(6301)
- 金融(6301)
- 农业(6222)
- 税(5961)
- 机构
- 学院(115542)
- 大学(113296)
- 济(51591)
- 经济(50214)
- 管理(47879)
- 理学(40019)
- 理学院(39644)
- 研究(39589)
- 管理学(39179)
- 管理学院(38915)
- 中国(32244)
- 财(26414)
- 京(23433)
- 科学(20728)
- 江(19670)
- 财经(19274)
- 中心(19132)
- 所(18798)
- 经(17460)
- 研究所(16467)
- 州(15440)
- 农(15144)
- 北京(15124)
- 经济学(15123)
- 院(14664)
- 范(14398)
- 师范(14330)
- 财经大学(14044)
- 经济学院(13377)
- 省(13321)
- 基金
- 项目(71766)
- 科学(58093)
- 研究(57424)
- 基金(51622)
- 家(43444)
- 国家(43024)
- 科学基金(38005)
- 社会(37133)
- 社会科(35245)
- 社会科学(35237)
- 省(28712)
- 基金项目(26307)
- 教育(25577)
- 编号(23594)
- 划(23454)
- 自然(22776)
- 自然科(22262)
- 自然科学(22256)
- 自然科学基金(21886)
- 资助(20561)
- 成果(20046)
- 创(17992)
- 课题(17188)
- 创新(16974)
- 发(16271)
- 部(15924)
- 重点(15661)
- 制(15383)
- 国家社会(15128)
- 性(14924)
共检索到189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昕
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是新医改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其中政府如何制定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偿政策更为困难。社会希望公立医疗机构合理地为患者提供诊疗和用药服务,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收入最大化。公立医疗机构则希望政府全额补偿其人力成本,也就是全额支付其职工工资,以此作为其放弃追求收入最大化的条件。然而,将政府全额支付工资与减少创收相挂钩并没有切实的根据。即便政府依照某种标准全额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闫苏 高建民 王亚茹 孙彦 李倩 谭乐祥 张其兵
目的:探讨西安市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后的补偿机制,为完善公立医疗机构取消基本药物加成后的补偿途径和水平提出建议;方法:通过对2006—2010年西安市28所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数据的测算,分析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前后的机构收支情况,探讨取消基本药物加成后公立医疗机构补偿途径和水平。结果与结论:取消基本药物加成后,公立医疗机构在不增加政府投入和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的情况下亏损较大,为保证机构正常运转,拟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增设药事服务费和增加财政投入3个途径对公立医疗机构进行补偿。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丽华
在2021年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要求进一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三明市自2018年1月开始在全市推行国家卫生健康委"三+3" C-DRG收付费改革试点,目前已经运行了4年,各项指标良好,运行平稳。文章总结了三明市推行C-DRG的实施过程和经验,全面梳理了未来改革中推行DRG的思路和策略,供各医疗机构试点实施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云鹏
新医改以来,宏观人事薪酬政策经历软性政策要求、总体探索和重点突破、全面改革等三个阶段,呈现出从公益导向,平等为重,到平等向效率回拉,到侧重效率,突破难点的阶段特征。薪酬、职称评聘和编制等中观政策也分别演进,呈现出各自的特征。政策演变中展现出政策探索路径各异、亟待解决问题优先导向的演变机制。建议处理好平等与效率的关系,科学运用政策试验推进政策制定,提高改革的全面统筹能力。
关键词:
卫生政策 人事薪酬 政策演变 述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房耘耘,程薇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财政部、国家计委、卫生部等部门陆续制定了各项配套文件,如《关于印发(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的通知》、国家计委印发《关于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等文件,这些文件是推动医疗机构改革,完善城镇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的指导性文件。在这些文件中都提出了针对中医的特殊政策,这些特殊政策的出台,是党的中医政策的具体体现。各地根据以上指导意见出台的具体操作办法,均对此进行了考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付强 孙萍 王索艳
新医改政策背景下,重构完善的城市基本医疗服务补偿机制,事关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与成功。合理补偿路径的设计和选择,是建立完善的补偿机制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体现。文章在简要分析传统供方补偿路径及其存在问题基础上,对新形势下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基本医疗服务供方补偿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
医疗改革 基本医疗服务 补偿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林芳立,杜国兵
我国现行的医疗机构90%以上为公立非营利性的,公有制的比重相对较高。国家通过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并对其实行积极优惠的财政补助政策,以体现公立卫生事业的公益福利性。实践表明,适宜的卫生事业补偿政策是发展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现对我国现行的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作一些探讨性的阐述,以求广大同仁指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大海
财政补偿政策改革是当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运行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对基层医疗机构财政投入现状和财政补偿机制改革原则的分析,阐述了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偿政策实施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和配套政策,提出了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偿政策改革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各地应结合自身财政状况,以医务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较长时期内稳步推进。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 财政补偿 配套政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倪晓莉,高建民,颜虹,刘兴军,杨伟红
通过对陕西省29所医院的资料调查与实证分析,就医院门诊药房社会化经营的有关补偿政策进行了 实证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门诊药房 补偿政策 研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仲芳
我国实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以后,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了不同的课税制度。现行课税制度与新医改的理念和目标存在一定冲突,亟需构建与新医改相适应的医疗机构课税制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凌云,李兵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后,特别是2000年7月“上海会议”以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指导意见》和“上海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确立了“提高质量、降低费用、调整机制、重点突破”的基本思路,选择建立和不断完善医疗机构合理补偿机制和分配制度为突破口,坚持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建立医疗机构合理补偿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强化医疗质量控制和医疗机构行风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谭棉章
一、我国现行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的利弊当前我国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就其经费来源讲,大体上有四种:一是财政拨款补偿;二是市场经营补偿;三是集资捐赠补偿;四是双轨运行补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晓华
一、公立医院发展现状我国公立非营利医院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由政府举办,通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来体现政府的福利政策。其目的是满足社会公众基本医疗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价廉且有效的卫生服务。究其性质来说,公立医院赋有一定的社会职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推动医疗科研工作的发展及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此外,作为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部分,部分公立医院还承担着医学人才的培养、医学技术评估与药品临床试验、医疗技术的改进及危重疑难病例的诊疗等职能,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瑶 刘斌 刘国恩 臧文斌
为了研究不同所有制医疗机构的利他性,本文使用相关调查数据对农村地区新农合受访者门诊费用、药品费用及其各自付比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基层公立医疗机构看门诊所产生的医疗总费用、总费用自付额均显著地高于基层非公立医疗机构,而这一差异可能源自总费用中的非药品费用;相比基层非公立医疗机构,患者在基层公立医疗机构看门诊拥有更高的总费用报销比。以上结论不满足公立医疗机构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利他性假设,因此本文建议更加深化医疗改革,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提升患者福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