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0)
2023(12630)
2022(11145)
2021(10638)
2020(9040)
2019(20611)
2018(20757)
2017(40199)
2016(21893)
2015(24897)
2014(24686)
2013(24718)
2012(22813)
2011(20658)
2010(21054)
2009(19363)
2008(18976)
2007(16740)
2006(14939)
2005(13156)
作者
(65560)
(53976)
(53876)
(50946)
(34292)
(26098)
(24472)
(21216)
(20435)
(19246)
(18501)
(18336)
(17238)
(17206)
(16514)
(16493)
(16262)
(16054)
(15489)
(15482)
(13509)
(13463)
(13071)
(12187)
(12149)
(12115)
(11978)
(11943)
(10939)
(10717)
学科
(82984)
经济(82895)
管理(67382)
(61769)
(51531)
企业(51531)
方法(38470)
数学(33199)
数学方法(32816)
中国(24793)
(22545)
(21089)
(20046)
(19473)
业经(18618)
技术(18043)
地方(16187)
(15550)
贸易(15539)
(15110)
(14932)
(14853)
银行(14797)
农业(14663)
理论(14588)
(14114)
环境(14021)
(13108)
金融(13107)
(12954)
机构
大学(317843)
学院(314100)
管理(125608)
(122573)
经济(119395)
理学(108055)
理学院(106790)
研究(106351)
管理学(105000)
管理学院(104388)
中国(79553)
(69541)
科学(66967)
(57816)
(54456)
研究所(49519)
(49283)
中心(47551)
(46723)
业大(46491)
财经(46079)
北京(44706)
(41907)
(41780)
师范(41548)
(38896)
农业(38562)
(38317)
经济学(35959)
财经大学(34285)
基金
项目(211712)
科学(165178)
研究(155096)
基金(152006)
(132639)
国家(131542)
科学基金(112067)
社会(95260)
社会科(90118)
社会科学(90091)
(82468)
基金项目(81296)
自然(73593)
自然科(71709)
自然科学(71688)
自然科学基金(70393)
教育(70369)
(69627)
编号(64284)
资助(62461)
成果(52225)
重点(47168)
(46458)
(45039)
(44954)
课题(44094)
创新(42024)
科研(40264)
项目编号(39511)
教育部(39302)
期刊
(140385)
经济(140385)
研究(93443)
中国(66025)
学报(50046)
管理(46595)
科学(46072)
(43250)
(41798)
大学(36840)
教育(36168)
学学(34206)
农业(30326)
(26866)
金融(26866)
技术(26683)
业经(22261)
财经(21786)
经济研究(21048)
图书(19382)
(18477)
问题(17705)
理论(16630)
科技(16294)
(15675)
资源(15481)
技术经济(15369)
实践(15356)
(15356)
现代(14389)
共检索到465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晓珊  张欣雨  然娜·阿哈提  李瑞锋  
目的:通过分析新医改前后我国中医类医院医疗卫生资源规模变化特点以及在不同地区之间资源配置公平性变化情况,探究新医改政策实施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方法:将新医改前后分两个时间阶段,对中医类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发展速度及占比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区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变化情况利用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分析。结果:新医改后,2008—2018年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和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年均增速分别为4.72%、10.21%、8.53%和8.26%;中医类医院机构数、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的占比不足20%,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占比在30%左右;新医改后2018年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和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集中指数分别是-0.047、-0.010、0.051和0.063。结论:新医改政策实施对中医药发展成效显著;新医改后,中医药医疗卫生资源占全国的比例仍然较低;区域资源配置公平性总体较好,但区域内差异较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依然集中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康海媛  孙焱林  
目的:通过比较中国31个省区的医疗卫生资源的人均配置水平,揭示各省区医疗资源配置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7个代表性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31个省区的人均配置水平分成5个等级;根据5个等级,提出影响人均配置水平等级的影响因素,建立有序Probit模型并估计。结果:北京、上海、西藏分别属于第一、第四、第五等级,天津等7省区属于第二等级,河北等21省区属于第三等级;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家庭可支配收入等4个因素均显著影响人均配置水平。结论:经济发展与医疗资源的人均配置水平不均衡,政府卫生支出比重与人均医疗资源配置水平呈负向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何思长  杨长皓  应嘉川  赵大仁  金秀芳  
目的:从资源分布角度分析新医改以来四川省卫生资源配置变化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熵权法、资源分布指数(IRD)、卫生资源密度指数(HRDI)对四川省卫生资源配置进行研究。结果:2008年以来,四川省卫生资源总量得到较大提高,配置水平得到显著改善;按IRD计算的卫生资源配置水平低于全国,按HRDI计算的配置水平高于全国。结论:继续加大卫生投入力度,提高卫生资源配置科学性;首次将IRD与HRDI两种方法进行卫生资源配置对比研究,发现IRD与HRDI均有其适用性与局限性,今后进行卫生资源配置时应尽可能整合IRD与HRDI的优势,增强卫生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饶克勤,陈育德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所产生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计划经济模式下国家发展卫生事业很大程度上强调增加供给方的卫生服务的能力,即增加卫生机构、卫技人员和医院床位来增加卫生投入,因而带来了一些地区机构重叠、人员臃肿、资源利用不高;另一方面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和补偿机制不合理致使我国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社会及居民的负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医疗需求的增加和卫生服务的利用。近些年来,全国医疗卫生机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秋洁  
根据卫生资源配置绩效指标,本文通过大量历史数据的深入挖掘、分析和比较,首先对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绩效进行了深入分析,接下来分析了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对解决农村居民健康建设的现实意义,最后为实现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高效配置提出了财政政策、医药价格体系建设等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蕾  李靖宇  刘兵  乔晗  
医疗卫生服务是世界范围广泛关注的领域之一。本文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部分国家现行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及相应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归纳分析。通过文献调研,梳理五种主要模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特点,并讨论八个代表性国家的具体情况;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对比各国卫生费用、人力资源和固定资产等主要医疗资源配置情况,其中针对卫生费用提出了一个六维比较框架用于国别分析。文中通过运行模式和资源配置两方面对比,揭示有关国家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的差异,以期为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启示和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谦  
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就医疗卫生资源来讲,一方面,人的健康需求是一种持续的社会需求,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比较低,医疗卫生资源稀缺,供给不足。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在理论上分析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方式及配置效率的高低,并以此为依据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框架,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一种思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蕾  李靖宇  刘兵  乔晗  
医疗卫生服务是世界范围广泛关注的领域之一。本文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部分国家现行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及相应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归纳分析。通过文献调研,梳理五种主要模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特点,并讨论八个代表性国家的具体情况;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对比各国卫生费用、人力资源和固定资产等主要医疗资源配置情况,其中针对卫生费用提出了一个六维比较框架用于国别分析。文中通过运行模式和资源配置两方面对比,揭示有关国家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的差异,以期为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启示和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崔爽,张玉清,王玉清  
卫生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基于资源的稀缺性,人类医疗保健需求无止境,而资源却远远不足。所以,社会必须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作出这样的选择:在医疗保健服务上花多少钱,如何以最佳的方式把这些服务生产出来,以及如何分配这些服务,要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春海  郭同济  许可  
文章利用双变量泰尔指数法的层级分解和水平分解,对我国2005—2015年的医疗卫生人员数和卫生机构床位数的均等化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区维度和城乡维度优先分解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水平以及水平分解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水平在国家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新医改")实施前逐年平稳上升,2009年"新医改"实施后配置均等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而"新医改"实施两年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等化水平呈现逐年降低趋势。"新医改"前后东部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等程度都是最高的。全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均等除了城乡间配置不均等的原因外,还有一部分由非地区、非城乡因素引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文燕  王文华  尹爱田  
为进一步了解医改给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带来的变化,通过对医改前后山东省乡镇卫生院的机构设置、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业务量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医改后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布局更加合理,服务数量有所增加,服务效率得到提高,但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数量和质量仍有待增加和提高,农村居民就医流向不合理现象仍较为严重。建议通过进一步整合农村地区卫生资源,增加农村地区卫生人力数量,提高卫生人力质量,以提高乡镇卫生院资源利用效率,扭转农村居民就医流向不合理的现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丽清  赵玉兰  黄肖依  卢祖洵  
目的:对比分析医改前后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及其变化。方法: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函数、耦合协调度、空间计量等方法评价医改前后我国基层医疗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关系,借助ArcGIS软件明确两者协调关系的空间分布关联性。结果:2005—2019年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呈逐年稳定上升态势。医改前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勉强协调发展,但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总量超过经济发展的需求。医改后两者系统基本保持同步高水平发展。医改前后耦合协调度相近的地区在地理上均彼此毗邻,在空间上均呈“东高西低”的集聚特征,但医改后我国基层医疗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全局莫兰指数有所下降,东、中、西部各区域省份的空间集聚程度减弱。结论:合理规划卫生资源配置布局,加大基层医疗资源财政投入。各省份应根据自身发展特征,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促进两系统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谢金亮  方鹏骞  
文章从《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提取出我国31个省区医疗卫生资源的7项指标及其数据,计算投入指标的基尼系数,研究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构建DEA的C2R模型,研究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文献分析,提出影响我国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因素,通过线性回归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相对公平;利用效率有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经费投入是瓶颈,需求不足是根源;人口密度、居民可支配收入等4种因素对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有显著性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梅玲  陈少晖  
文章基于我国2013—2020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综合测度,揭示其时序变化和空间差异特征,并通过分解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影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2013—2020年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效率总体有所提升,但总体未实现有效配置;从空间分布看,不同省份的医疗卫生资源效率存在差异,相较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效率最高,其次为中部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结合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结果发现,主要是医疗设备和人才的不足制约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效率提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演化上看,东中部地区较为平稳,西部地区受政策、环境等影响,变动较大。建议强化医疗设备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大西部地区医疗投入,优化东中部地区配置效率;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协作,平衡区域差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乐  王红漫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北京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优化和医疗保障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北京市各城区按照功能进行划分,以服务人口数量为分析依据,比较各区卫生资源的平均配置水平,通过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测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北京市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6,0.21和0.20。泰尔指数分析结果基本与基尼系数一致,区域内部差异是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公平性变动的主要因素,区域间差异是人力资源公平性差异的主要因素。结论:北京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总体较为公平,但是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差异仍不可忽视,卫生人力资源配置需要更加注重公平性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