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11)
2023(12150)
2022(10768)
2021(10285)
2020(8684)
2019(19948)
2018(20207)
2017(39459)
2016(21380)
2015(24280)
2014(24102)
2013(24055)
2012(22187)
2011(20027)
2010(20451)
2009(18752)
2008(18244)
2007(16169)
2006(14398)
2005(12690)
作者
(62575)
(51456)
(51450)
(48653)
(32731)
(24867)
(23285)
(20195)
(19483)
(18426)
(17565)
(17429)
(16371)
(16325)
(15830)
(15601)
(15395)
(15280)
(14845)
(14594)
(12860)
(12777)
(12455)
(11591)
(11590)
(11565)
(11449)
(11433)
(10407)
(10218)
学科
(83678)
经济(83593)
管理(64229)
(61041)
(50433)
企业(50433)
方法(37905)
数学(32825)
数学方法(32483)
中国(24867)
(22923)
(21348)
(20464)
业经(18779)
地方(18738)
技术(17864)
(17704)
(16631)
银行(16588)
(15991)
贸易(15980)
(15861)
(15509)
农业(15061)
(14940)
金融(14938)
理论(13756)
(13471)
环境(13095)
(12763)
机构
大学(307529)
学院(304596)
管理(122580)
(121024)
经济(118159)
理学(105562)
理学院(104352)
管理学(102716)
管理学院(102136)
研究(101714)
中国(77149)
(66584)
科学(62375)
(57674)
(51244)
研究所(46345)
(45917)
财经(45881)
中心(45871)
(44350)
业大(43984)
北京(42696)
(41573)
(40482)
师范(40155)
(37099)
(36778)
农业(35810)
经济学(35747)
财经大学(34187)
基金
项目(203997)
科学(159676)
研究(151586)
基金(146768)
(127401)
国家(126331)
科学基金(107852)
社会(93954)
社会科(88900)
社会科学(88874)
(79152)
基金项目(78688)
自然(69676)
教育(68996)
自然科(67987)
自然科学(67967)
(66930)
自然科学基金(66754)
编号(62782)
资助(59968)
成果(51615)
(45200)
重点(45135)
(43779)
(43736)
课题(43042)
创新(40903)
项目编号(38962)
教育部(38674)
科研(38614)
期刊
(135817)
经济(135817)
研究(93769)
中国(59852)
学报(46086)
管理(45731)
科学(43289)
(41785)
(41266)
教育(35375)
大学(34825)
学学(32496)
(29447)
金融(29447)
农业(28716)
技术(26052)
业经(22033)
财经(21958)
经济研究(21075)
(18602)
问题(17791)
图书(16923)
理论(16612)
科技(15808)
实践(15320)
(15320)
技术经济(15159)
(14587)
现代(14184)
商业(13782)
共检索到451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刚  
目的:了解"新医改"前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卫生监督人员变化趋势。方法:定量研究。结果:(1)"新医改"后东中西部地区卫生监督人员数量显著增加,但与需求仍有差距;(2)"新医改"后东中西部地区卫生执法人员比例稳中有升,综合业务人员比例下降明显,行政后勤人员比例相对稳定;(3)"新医改"后高学历卫生监督人员比例大幅提升,尤以东部地区最为突出,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实际要求。结论:(1)东中西部各区域应因地制宜,缩小地区间差异并进行卫生监督人力管理体制改革;(2)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唐圣春  乐虹  陈迎春  
西部地区财政对农村卫生的投入不足,同时,卫生机构对财政的依赖度较高,特别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机构自身的筹资能力也较差。为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缩小西部农村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体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相对均等化,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卫生的投入和支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崔红志  
本文基于对我国中西部地区4省、7县(市、区)687份农户问卷和28个村庄问卷,试图客观分析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调查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仍然存在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低、农村公共卫生滞后、新农合保障水平低等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宿杭  孟庆跃  
目的:描述并对比新医改前后我国医院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及其变化趋势。方法:用省级数据分析医院就诊人次和医院入院人数的公平性,并利用需要因素进行校正,分别采用集中指数和回归模型分析和比较新医改前后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及东中西部地区间差异的变化。结果:我国医院卫生服务利用数量逐年增加;公平性逐渐好转,平均就诊次数的公平性比年住院率差,据需要校正后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相对较差;新医改前后平均就诊次数的东西部地区差异拉大,年住院率的差异减小。结论:根据居民健康需要进行卫生资源的配置,有效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重点关注医院平均就诊次数的公平性;关注资源投入转化为卫生服务利用的程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乐虹  唐圣春  陈迎春  
西部农村地区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率和卫生机构提供服务的能力明显低于中东部地区的农村。表现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率和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较低,在家分娩接生人员主要是家人,在家分娩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困难、没有必要和来不及等;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较差,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和技术水平偏低,公共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晓珊  张欣雨  然娜·阿哈提  李瑞锋  
目的:通过分析新医改前后我国中医类医院医疗卫生资源规模变化特点以及在不同地区之间资源配置公平性变化情况,探究新医改政策实施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方法:将新医改前后分两个时间阶段,对中医类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发展速度及占比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区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变化情况利用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分析。结果:新医改后,2008—2018年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和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年均增速分别为4.72%、10.21%、8.53%和8.26%;中医类医院机构数、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的占比不足20%,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占比在30%左右;新医改后2018年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和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集中指数分别是-0.047、-0.010、0.051和0.063。结论:新医改政策实施对中医药发展成效显著;新医改后,中医药医疗卫生资源占全国的比例仍然较低;区域资源配置公平性总体较好,但区域内差异较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依然集中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梁双陆  张梅  
将创新划分为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3种类型,构建了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比较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3类创新发展水平,并测度了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匹配协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3年间我国东部地区创新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创新之间的协调作用程度主要处于初级协调阶段,而中西部地区创新之间的协调作用程度处于濒临失调或勉强协调阶段,东部地区创新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各地区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应重视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匹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赖红波  王高兴  
利用2009-2019年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将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知识生产与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利用区位熵指数对产业集聚度进行测量,通过Malmquist指数计算区域创新效率,构建两阶段知识生产模型,研究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并未呈现传统的东高西低分布特征,并且知识生产阶段的区域创新效率高于成果转化阶段。同时,面板随机前沿回归结果显示,产业集聚阻碍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不利于区域创新,而来自政府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会在知识生产阶段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在成果转化阶段阻碍区域创新效率提升。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政府与企业两个方面给出提高区域创新效率的相关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施凤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我国到2020年的战略目标。本文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五大方面入手,在每一方面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统计指标,描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总结东、中、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特点,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林莎  
近年来,我国引入外商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商投资不仅弥补了我国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还有效促进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本文对1981-2010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和工业化进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运用协整性理论对两者的关系展开了实证研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选选  
文章利用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体制改革对不同地区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论是经济体制改革对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影响明显,且影响程度从东到西逐渐减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雷  
中国土地财政问题不断加剧,官员晋升锦标赛与地方财政缺口是主要原因,东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差异性较大。选取2004-2011年31省面板数据,利用SPSS软件将土地财政划分为:前期、发展期、较旺盛期、旺盛期与后期,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东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与城市化、第二三产业关系发现:在短期全国范围内,城市化率、第三产业产值与土地财政关系为正,并提出要改革财税、土地与官员晋升制度,控制好土地财政风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姬小荣  王禄生  
文章通过对中西部地区23个省(区、市)1670个县(县级市)的县域内卫生资源配置状况的普查,了解中西部各省县域内医疗机构及其床位配置的整体情况,以期为今后对县医院的建设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奠定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仇艺童  
随着我国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对于卫生监督体系的规划和建设有了新的要求,力在促进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高质量发展,文章运用描述分析方法、公平性评价方法以及人力需求预测方法,对中国卫生监督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现行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分别从完善卫生监督人员队伍、规划卫生监督人才结构、建立健全卫生监督绩效考核机制三方面提出建议与对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何思长  杨长皓  应嘉川  赵大仁  金秀芳  
目的:从资源分布角度分析新医改以来四川省卫生资源配置变化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熵权法、资源分布指数(IRD)、卫生资源密度指数(HRDI)对四川省卫生资源配置进行研究。结果:2008年以来,四川省卫生资源总量得到较大提高,配置水平得到显著改善;按IRD计算的卫生资源配置水平低于全国,按HRDI计算的配置水平高于全国。结论:继续加大卫生投入力度,提高卫生资源配置科学性;首次将IRD与HRDI两种方法进行卫生资源配置对比研究,发现IRD与HRDI均有其适用性与局限性,今后进行卫生资源配置时应尽可能整合IRD与HRDI的优势,增强卫生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