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79)
2023(16753)
2022(14168)
2021(13285)
2020(10940)
2019(25167)
2018(24972)
2017(47227)
2016(25860)
2015(29084)
2014(29325)
2013(28729)
2012(26765)
2011(24226)
2010(24689)
2009(22863)
2008(21523)
2007(19413)
2006(17277)
2005(15392)
作者
(75065)
(61838)
(61468)
(58325)
(39388)
(29567)
(28039)
(24334)
(23826)
(22501)
(21233)
(20946)
(19809)
(19710)
(19372)
(19195)
(18254)
(18087)
(17756)
(17711)
(15644)
(15342)
(15082)
(14231)
(13987)
(13904)
(13826)
(13743)
(12640)
(12455)
学科
(101766)
经济(101648)
管理(72912)
(67169)
(54831)
企业(54831)
方法(38454)
中国(36767)
数学(32365)
数学方法(32014)
地方(29653)
(29213)
(28402)
金融(28394)
(27946)
(27418)
银行(27367)
(26488)
业经(24737)
(22924)
(22580)
农业(19774)
理论(18485)
(17141)
贸易(17122)
(16631)
(16521)
技术(16456)
环境(16407)
(15987)
机构
学院(356159)
大学(355704)
(138520)
管理(136142)
经济(135111)
研究(125911)
理学(115549)
理学院(114182)
管理学(112268)
管理学院(111609)
中国(99064)
(78199)
科学(77585)
(67638)
(64071)
(60338)
中心(58249)
研究所(57846)
(55178)
业大(52533)
财经(51867)
北京(50257)
(49368)
师范(48840)
(46989)
农业(46785)
(46161)
(45444)
经济学(40794)
技术(40211)
基金
项目(237461)
科学(184733)
研究(177664)
基金(167630)
(145788)
国家(144443)
科学基金(122734)
社会(108929)
社会科(103028)
社会科学(103003)
(95019)
基金项目(88745)
教育(81615)
(79456)
自然(78143)
自然科(76272)
自然科学(76254)
自然科学基金(74836)
编号(74324)
资助(68879)
成果(62105)
(54367)
重点(53390)
课题(52864)
(51288)
(49361)
创新(45990)
项目编号(45611)
科研(44716)
大学(43760)
期刊
(161996)
经济(161996)
研究(111811)
中国(81396)
学报(56840)
(56101)
管理(51610)
科学(51337)
(51331)
教育(49339)
(44914)
金融(44914)
大学(42764)
学学(39707)
农业(38268)
技术(32220)
业经(27379)
经济研究(25066)
财经(25060)
图书(22032)
(21341)
问题(20540)
(19280)
理论(17882)
科技(17328)
实践(16390)
(16390)
现代(16227)
(16173)
论坛(16173)
共检索到557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宏  王琪  
各类国家级或地方设立的新区开发遇到的投融资环节阻力明显,地方政府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还要及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变得十分艰难。其中原因除了政策趋紧之外,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架构和运行机制不够专业化和市场化是更重要原因。应从多个治理角度来改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区开发建设,包括地方政府在债务链条中的定位与职能边界治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的重新定位和治理结构调整,以及其他主体参与建设项目中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关系如何处理。在投融资方式创新方面,以PPP为内核的产业基金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苗彬  
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也暴露出投融资平台企业信息不透明、治理结构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清晰、有效监督不足等问题,多依赖于政府财政担保,容易出现过度负债和流动性风险。化解投融资平台风险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投融资平台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风险预警体系,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等,为同级政府及监管部门有效地把握投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久文  丁鸿君  
投融资体系建设是解决地方发展资金瓶颈的关键手段,也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以北京市东城区为研究对象,其投融资体系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投融资管理松散,结构性问题突出;融资运作模式单一,动力不足;投融资公司的债务融资空间有限,债务风险大。对策措施是: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为引领,以创新投融资模式为手段,以打造高效投融资平台为核心,积极推动北京市东城区投融资体系的建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萧楠  孙向东  
地方政府因利益的独立化而产生的投资冲动 ,促使其在投融资活动中表现出非理性行为 ,对国有银行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 ,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必须对投融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 ,增加制度约束 ,矫正地方政府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娅  干胜道  邓同钰  
投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最大的债务举借主体,其不断攀升的债务规模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偿债压力,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出发,通过研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形成原因,利用多因素分析法、层次分析法、Z分数模型等工具构建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评价体系,并以成都工业投资集团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防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邦海  黄莹  李勇  
从公共产品和项目区分角度提出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受到外部制度环境和平台内部运营两大因素的影响,并构建了投融资平台综合评价体系。从系统理论出发,把系统熵理论应用于投融资平台的综合评价体系之中。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典型城市的代表平台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较好的结论。今后,应从我国不同地区投融资平台的差异进一步规范发展投融资平台,其路径为:第一区域内的平台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投资回报良性循环;第二区域内的平台应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融资决策、管理和经营机制;第三区域内的平台,监管层应敦促地方政府健全投融资制度环境和深化投融资平台内部经营的改革;第四区域内的平台,应加强自身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叶裴荣  
"十二五"期间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配套公共设施,政府融资需求增加。在地方政府现有融资模式面临一定约束的情况下,要满足这些融资需求,地方政府融资体系必将面临大的变革。本文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现状的分析,比较国外先进成熟的模式,旨在探索地方政府融资体制建设一些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洪海  韩秉勤  刘晓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变迁(一)拨改贷改革。改革时段为197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的核心是,针对扭转财政拨款无偿使用带来的投资效益低下,对基本建设投资由财政无偿拨款改为银行有息贷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东红  刘金林  
尽管"打捆贷款"、"政府担保、财政兜底"的平台融资模式引起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快速膨胀及债务风险的剧增,但此模式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国家开发银行充分运用政府组织协调和增信优势,与地方政府共同孵化、建设合法、合规的地方政府融资市场,解决地方政府投融资市场存在的"市场主体缺失"和"市场融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市场的行为和创新,是开发性金融理念在我国地方政府融资领域的一种体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东红  刘金林  
尽管"打捆贷款"、"政府担保、财政兜底"的平台融资模式引起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快速膨胀及债务风险的剧增,但此模式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国家开发银行充分运用政府组织协调和增信优势,与地方政府共同孵化、建设合法、合规的地方政府融资市场,解决地方政府投融资市场存在的"市场主体缺失"和"市场融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市场的行为和创新,是开发性金融理念在我国地方政府融资领域的一种体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文照明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已成为在信贷快速投放中倍受关注的融资主体之一,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现状进行全视角的分析,就其存续的必要性、转型改革的路径、风险化解的对策等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续的必要性1.解决公共财政瓶颈的途径。地方政府不仅担负着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而且承担着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侠  
文章运用大量数据和事实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当前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组建模式、融资手段、运作方法将导致融资主体过度负债、政府财政负担加重、银行信贷风险剧增等对宏微观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从约束政府投融资平台、改变政府信息披露不透明、规范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等方面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规范性建设的建议;同时,站在市场运作的角度,要求金融机构坚持信贷审慎原则的执行、改进金融机构管理,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要遵循市场化投资、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藉此加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运作。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艳娇  
地方政府投融资是站在宏观角度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弥补市场的不足、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引导社会投融资方向和保持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地方政府的投融资不仅具有企业投融资活动的重要作用,还关系到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山东省财政厅科研所课题组  赵慧  梁洪波  
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突破财力限制、综合运用社会资源服务经济发展的一种体制创新,在配置资源、调控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投融资平台的资金聚合效应为落实中央项目配套资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郑国强  陈鹏  
河南省济源市十分重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2007年至今累计融集资金超过60亿元,加快了济源市的城市化进程。政府投融资平台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资金投向单一、难以形成以"以资养资、以项目养项目、以公司养公司"的生存机制;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单一,通过整合现有资产和资源从商业银行融资的单一方式,在国家调整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现有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和资产已被充分整合的基础上,平台公司已无法在商业银行融到更多的资金。此外,地方政府投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