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5)
2023(12336)
2022(10539)
2021(9896)
2020(8371)
2019(19279)
2018(18834)
2017(35594)
2016(19067)
2015(21916)
2014(21516)
2013(21425)
2012(19950)
2011(18318)
2010(18211)
2009(17269)
2008(17123)
2007(15240)
2006(13221)
2005(11833)
作者
(54916)
(46122)
(46081)
(43853)
(29207)
(22214)
(21193)
(18127)
(17410)
(16202)
(15783)
(15372)
(14571)
(14479)
(14413)
(14398)
(13934)
(13681)
(13317)
(13308)
(11451)
(11382)
(11086)
(10469)
(10431)
(10414)
(10156)
(10103)
(9237)
(9149)
学科
(87340)
经济(87258)
管理(48854)
(45681)
方法(38392)
(35326)
企业(35326)
数学(33836)
数学方法(33576)
(25345)
贸易(25334)
中国(24619)
(24597)
(23074)
地方(20343)
(18874)
(17119)
业经(16381)
农业(15018)
(14728)
环境(13269)
(12805)
(12590)
金融(12588)
(12564)
银行(12542)
(12076)
地方经济(11563)
关系(11261)
理论(11221)
机构
学院(278860)
大学(278584)
(124063)
经济(121775)
管理(101728)
研究(100832)
理学(87229)
理学院(86172)
管理学(84753)
管理学院(84230)
中国(76489)
科学(60548)
(59014)
(53248)
(51542)
研究所(46981)
(45898)
中心(45054)
财经(42967)
(40411)
经济学(39905)
业大(39127)
(39016)
北京(37555)
(37421)
师范(37117)
(36314)
农业(36232)
经济学院(36138)
(32367)
基金
项目(183771)
科学(144365)
研究(134938)
基金(134044)
(117165)
国家(116306)
科学基金(98009)
社会(87315)
社会科(82743)
社会科学(82718)
基金项目(70112)
(69615)
教育(61311)
自然(61299)
(59781)
自然科(59779)
自然科学(59759)
自然科学基金(58679)
资助(55301)
编号(54399)
成果(44249)
重点(42295)
(41691)
(41601)
课题(37844)
(37781)
国家社会(36943)
教育部(35603)
创新(35582)
科研(35388)
期刊
(135817)
经济(135817)
研究(83591)
中国(51544)
学报(42712)
(41854)
(40361)
科学(40078)
管理(34902)
大学(31733)
学学(29874)
农业(28791)
教育(26923)
(24145)
金融(24145)
经济研究(23951)
技术(22389)
业经(21575)
(21487)
财经(21443)
问题(19167)
国际(18731)
(18588)
(16628)
世界(15220)
技术经济(13962)
资源(13592)
商业(13476)
统计(13081)
(13025)
共检索到414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雯  卢超铭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非传统收益理论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行分析。通过建立CAFTA,中国和东盟除了获得贸易自由化带来的传统经济收益之外,还能获得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发信号、提供"保险"、增强讨价还价能力、建立协调机制以及改善国家安全等非传统收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逯宇铎  李丹  
笔者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为例,探讨了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合作机制。首先分析了中国——东盟发展服务贸易的现实基础,并从合作博弈的角度提出合作是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唯一手段,利用议价模型进一步分析如何通过有效协商达成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瑾  江山  
东盟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双方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双方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必要的保护手段。尽管自由贸易区会对双方的经济带来冲击 ,但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 ,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 ,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和东盟将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 ,共同迎接挑战 ,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许宁宁  
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元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已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它必将给这一区域带来积极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崭新、活跃、全面的合作格局。在中国与东盟相互开放市场之时,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应注意解决或防范有关问题。为促进CAFTA如期建成,本文建议:中国与东盟双方应力促《货物贸易协议》得以顺利执行;双方应加大合作力度,丰富合作内涵,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中国与东盟在CAFTA建设的同时,应合力推动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曙东  胡冰川  吴强  崔奇峰  
本研究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运用GTAP模型设定基准线预测和动态情景进行模拟,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农产品关税的削减对贸易区内农产品贸易量、进出口价格和产业结构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收获计划”会促使中国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将进一步导致关税对在区域内贸易的扭曲作用被逐步消除,促使大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下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东盟各国进出口的农产品数量有大幅度增加,并且自由贸易区内各国间的农产品进出口显现出一个普遍性的增长,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在于,通过中国—东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江虹  
2004年10月18日至20日,中国与东盟贸易谈判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就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最重要的内容—货物贸易协议达成一致,并于11月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及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这为如期启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铺平了道路,使研究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问题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可预期的贸易效益、投资效益及规模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贺晓琴  
全力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国家一起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开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局面,是未来10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本文主要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进程、中国的承诺以及自由贸易区给双方带来的利益进行分析。作者认为,在与东盟国家历经6轮的谈判磋商中,中国政府在政策上所表现出的灵活性、务实性,以及中国所做出的承诺,充分显示了中国对推动双边经济合作的诚意、前瞻性以及一个大国所具有的气度。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符合双方的利益,而且对推动整个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立“中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学良  
本文在介绍新区域主义的内涵及其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之后,利用新区域主义理论分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实践,以及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各国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帆  
2001年11月7日,中国与东盟共同宣布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本文认为,建立CAFTA所造成的贸易转移效应不大,对于贸易创造效应的获得却有很大的潜力,在投资方面,有利于促进区外资金的流入和区内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增长。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建立CAFTA可以使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利益关系上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化解目前双方在对外出口与引进外资领域的不利竞争状况,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东盟在经济上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宁  吴鹏飞  
自199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东盟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1992年东盟《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议》和1998年的《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是东盟两个最基本的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在这两个框架协议及之后的修正草案下,东盟各国逐步降低产品关税,放开对直接投资的限制,并给予投资优惠政策。这些措施的实施必然会影响到东盟的贸易、投资和以机械运输设备为载体的知识资本存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在明  
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出于彼此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贸易区中的诸国都会积极利用华商的实力与优势,加强双边的经贸联系与合作,这就使华商的桥梁作用将日益凸显。本文本着有利于华商生存与发展的宗旨,对东盟华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做一理性分析。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绍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启动以来,双方的经贸关系一路“绿灯”,迅速进入“黄金发展时期”,2004年双边贸易额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本文重点分析“早期收获”方案和《货物贸易协议》降税安排实施后,双方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以及在开放贸易环境下,从货物贸易角度来分析的转移或获得的有形商品的价值增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晓磊  吴国蔚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从2002年1月1日到2012年1月1日的十年期间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将逐步建立。展望CAFTA的建设前景,尽管其前进道路会有些曲折,但其步伐将不可阻挡,因为这是双方经济发展的长期内在的需要。本文将详细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驱动机制,从而论证该贸易区的建立是双方传统及非传统经济利益共同驱使的适时选择。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康  
本文在阐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组建动因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CAFTA 的经济效应:经验数据表明,自2003年启动以来,CAFTA 已产生较为显著的贸易创造静态效应和投资扩大效应;从长期看,将在经贸合作、生产效率、规模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对双方产生更深远和积极的动态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