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92)
2023(14135)
2022(11447)
2021(10238)
2020(8331)
2019(18961)
2018(18983)
2017(35718)
2016(19682)
2015(22200)
2014(22236)
2013(21766)
2012(20448)
2011(18525)
2010(18628)
2009(17341)
2008(17140)
2007(15557)
2006(14251)
2005(13546)
作者
(58290)
(48696)
(48319)
(46063)
(31228)
(23411)
(21933)
(18917)
(18651)
(17583)
(16888)
(16536)
(16172)
(15654)
(15418)
(15112)
(14369)
(14254)
(14203)
(14103)
(12422)
(12174)
(11945)
(11326)
(11087)
(10997)
(10964)
(10854)
(9960)
(9728)
学科
(86330)
经济(86208)
管理(57207)
(51861)
(40304)
企业(40304)
中国(28298)
(26121)
地方(25326)
方法(23967)
业经(21723)
(20750)
(20361)
数学(19862)
数学方法(19638)
农业(17651)
(16757)
(15592)
银行(15553)
(15346)
金融(15342)
(15042)
(14640)
(14489)
环境(13845)
(13265)
贸易(13249)
地方经济(12738)
(12706)
技术(12677)
机构
学院(277946)
大学(277112)
(112211)
经济(109583)
研究(104584)
管理(98235)
理学(81806)
理学院(80745)
中国(80435)
管理学(79315)
管理学院(78799)
科学(63693)
(61824)
(55730)
(53982)
(51535)
研究所(48328)
中心(47396)
(46970)
财经(41842)
业大(41361)
农业(40012)
北京(39434)
(39220)
师范(38768)
(38722)
(38320)
(37676)
(35453)
经济学(34511)
基金
项目(178867)
科学(139962)
研究(132247)
基金(126771)
(111368)
国家(110339)
科学基金(93172)
社会(83537)
社会科(78904)
社会科学(78887)
(71913)
基金项目(66582)
(60451)
教育(59890)
自然(58557)
自然科(57096)
自然科学(57078)
自然科学基金(56033)
编号(53601)
资助(51058)
成果(45206)
(44193)
重点(41181)
课题(39570)
(38570)
(37110)
(36300)
发展(35240)
创新(34884)
(34665)
期刊
(141737)
经济(141737)
研究(90503)
中国(69094)
(50126)
学报(45381)
(43826)
科学(42213)
管理(39942)
教育(35363)
大学(34566)
农业(33477)
学学(32218)
(31845)
金融(31845)
技术(24133)
业经(23889)
经济研究(21616)
财经(21078)
问题(18878)
(18206)
(17591)
(13906)
图书(13832)
(13493)
现代(13484)
世界(13251)
(13058)
科技(13058)
资源(12619)
共检索到453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浩  马志飞  冯灿芳  刘春卉  
引入耦合协调函数,构建耦合发展测度模型,以武进新城区为例,对其城镇化与房地产耦合发展的过程、内在结构和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总体上武进新城区2006~2016年城镇化与房地产耦合发展度整体呈现正向改进;但城镇化与房地产耦合发展的内在结构和机理发生了显著的变迁,具体呈现为3个阶段:(1)阶段I(2006~2010年):房地产与土地城镇化互动耦合作为主导动力阶段;(2)阶段II(2011~2015年):房地产与人口城镇化互动耦合成为积极和主导动力的阶段;(3)阶段III(2016年以后):城镇化与房地产耦合发展后劲不足的阶段。该文提出,要实现两者之间更高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须从局部耦合主导、周期性协调的发展策略转向于土地、产业、人口与房地产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仇兵奎  张惠  
利用变异系数法、改进的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武汉市2002—2013年城镇化与房地产发展协调性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 2002—2013年12年间武汉市城镇化水平与房地产发展状况均呈不断增长态势,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由2002年的0.083 7发展到2013年的0.865 9,房地产发展综合指数由0.306 4上升到0.682 8;2研究期内,武汉市城镇化与房地产发展耦合协调度指数逐年递增,共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与初步协调5个阶段,到2013年底也仅处于初步协调阶段。因此,需要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合理确定城市定位以及城市的主导产业,引导房地产有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雪雄  林南艳  
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等综合角度出发,结合福建省具体发展情况,构建符合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律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Matlab软件对指标赋熵权,测算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的综合发展指数。通过建立耦合协调模型,计算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耦合协调度逐年提高,但一直处于失调阶段;2014年福建省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的耦合协调程度地区差异大。各市区应因地制宜,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广杰  
在新常态经济发展态势下,我国政府提出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是"十三五"发展的目标。住房和城镇化发展问题成为"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性要事。在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本文利用我国省域2000-2014年数据,以Hansen数据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城镇化率对房地产市场需求影响,同时纳入经济增长为门槛变量,解析地区差异性房地产市场需求对城镇化率变化作用。实证结果认为城镇化率的发展有利于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但超过某一门槛值时效果将降低。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下,以产业转移等方式,未来房地产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政府应在制度、产品结构、保障房等方面提高政策的有效性,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和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可持续共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广杰  
在新常态经济发展态势下,我国政府提出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是"十三五"发展的目标。住房和城镇化发展问题成为"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性要事。在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本文利用我国省域2000-2014年数据,以Hansen数据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城镇化率对房地产市场需求影响,同时纳入经济增长为门槛变量,解析地区差异性房地产市场需求对城镇化率变化作用。实证结果认为城镇化率的发展有利于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但超过某一门槛值时效果将降低。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下,以产业转移等方式,未来房地产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永乐  舒帮荣  吴群  
研究目的:探讨房地产价格变动对土地城镇化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面板数据模型相结合。研究结果:(1)房价上涨有利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增加、促进房地产企业购地需求和人们购房需求增加,进而引致土地城镇化进程加快;(2)通过200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模型证实,不管是全国还是3大地区商品房价格对土地城镇化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商品房价格提高1%,城市建成区面积将增加0.18个百分点;(3)不同类型(住宅、商业和其他)房价对土地城镇化的作用存在差异,商业和其他用房价格变动对土地城镇化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通过抑制住宅价格过快上涨可以有效减缓土地城镇化进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禄峰  
中国正面临乡村衰败、城镇化滞后、二元经济显著等问题,均田制已不再是财富公平分配的尺度。以推动城市繁荣和乡村振兴为目的,采用质性研究和比较分析方法,构建"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民分化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机制,并提出推进其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三权分置"土地制度创新,化解土地所承载的经济职能和保障职能之间的冲突,致力于终止"内卷化"的小农经济,实现价值创造及增值方式的转变,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符合产权激励和制度变迁的内在要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雨飞  冷志明  丁如曦  
十八大后,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普遍共识。事实上,城镇化已经支撑了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增长,未来在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进程中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截至2014年,中国按城镇常住人口统计的城镇化率为54.77%,已经形成拥有城镇常住人口将近7.5亿,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城镇体系。为此,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目前的城镇化及城镇体系提出了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塑造区域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邱峰  
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紧密相连。新型城镇化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应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并配以产业化、公共产品的承接以及适宜的房价,形成相辅相成、协调推进的良性循环局面,最终达到二者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孟庆斌  黄清华  张能鲲  张永冀  
现阶段,城镇化和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所引起的人口流动对我国房价影响显著,但现有文献对该问题较少涉及,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分别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出发建立模型,推导出均衡房价的决定方程,从理论上推演了各省份农村居民和外省份人口需求对本省份城镇房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各省份城镇化和区域间人口流动对房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由于收入、福利以及基础设施在区域间分布的不均衡而引起的人口跨区域流动都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我国房价;后两者是我国房价收入比与发达国家相比偏高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城镇化和跨区域人口流动是我国东部地区房价上涨和房价收入比扩大的主要动力,但跨区域人口流动在中部地区,以及城镇化在西部地区对二者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丽芳  林珊  郑有国  
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制度因素是当前中国推进城镇化的三大背景。目前中国城镇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城镇数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均有大幅增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区域及中西部一些城市的房地产业将有很大发展空间;一些小城市由于经济规模小,则发展空间有限;养老、养生、旅游地产等服务产品;以及经纪业务、物业管理、房地产金融等地产服务业均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传健  邓良  
中国房地产业在物质条件、城镇功能和城镇形象以及产业基础等方面推动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也为房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庞大的刚性需求。但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还存在着市场垄断行为严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房价持续走高和房地产业"一枝独秀"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实行土地和住房的双轨制管理,实行出让金年租制,完善房地产税制度,加快房地产业转型创新,实现中国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孟庆斌  黄清华  张能鲲  张永冀  
现阶段,城镇化和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所引起的人口流动对我国房价影响显著,但现有文献对该问题较少涉及,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分别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出发建立模型,推导出均衡房价的决定方程,从理论上推演了各省份农村居民和外省份人口需求对本省份城镇房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各省份城镇化和区域间人口流动对房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由于收入、福利以及基础设施在区域间分布的不均衡而引起的人口跨区域流动都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我国房价;后两者是我国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昌晶亮  余洪  
旅游产业已成为落后地区尤其是落后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发展关系已经得到学者的证明,但目前对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模式研究则较为薄弱。大湘西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但目前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并不顺利。文章以大湘西地区为例,在分析了地区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探讨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关系及影响因素,针对四种资源组合类型提炼出三种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模式:旅游城镇耦合发展模式、旅游产品加工城镇耦合发展模式、旅游服务城镇耦合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大湘西地区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保障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湘辉  孙艳华  周发明  
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是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在集聚效应的作用下,中小企业集群引导要素集聚,有效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有助于更好地整合资源,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进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对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