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4)
- 2023(6672)
- 2022(5475)
- 2021(5134)
- 2020(4164)
- 2019(9225)
- 2018(9058)
- 2017(16828)
- 2016(9304)
- 2015(10483)
- 2014(10076)
- 2013(9949)
- 2012(9363)
- 2011(8472)
- 2010(8928)
- 2009(8358)
- 2008(8460)
- 2007(7942)
- 2006(7391)
- 2005(6510)
- 学科
- 济(36719)
- 经济(36676)
- 管理(30362)
- 业(25868)
- 企(21299)
- 企业(21299)
- 中国(15994)
- 地方(13373)
- 技术(11936)
- 农(11634)
- 业经(9059)
- 方法(8972)
- 技术管理(8832)
- 财(8785)
- 制(8324)
- 学(8260)
- 农业(7609)
- 环境(7236)
- 数学(6988)
- 城市(6981)
- 数学方法(6815)
- 银(6706)
- 银行(6697)
- 行(6393)
- 理论(6391)
- 发(6327)
- 融(5860)
- 金融(5859)
- 和(5568)
- 教育(5561)
- 机构
- 学院(127785)
- 大学(126007)
- 济(48612)
- 研究(47793)
- 经济(47076)
- 管理(45459)
- 中国(37376)
- 理学(36763)
- 理学院(36189)
- 管理学(35496)
- 管理学院(35233)
- 科学(30250)
- 京(28755)
- 所(24615)
- 财(24446)
- 中心(22068)
- 研究所(21788)
- 江(21762)
- 农(20675)
- 范(19724)
- 师范(19597)
- 北京(18757)
- 州(18563)
- 省(18219)
- 院(17979)
- 业大(17931)
- 财经(17640)
- 农业(15897)
- 经(15781)
- 师范大学(15555)
- 基金
- 项目(80970)
- 科学(63693)
- 研究(61025)
- 基金(55878)
- 家(48796)
- 国家(48353)
- 科学基金(41381)
- 社会(38062)
- 社会科(35885)
- 社会科学(35867)
- 省(34287)
- 基金项目(30063)
- 划(27654)
- 教育(26893)
- 自然(25956)
- 自然科(25318)
- 自然科学(25313)
- 编号(24820)
- 自然科学基金(24777)
- 资助(20861)
- 成果(20648)
- 课题(19211)
- 创(18907)
- 发(18878)
- 重点(18819)
- 创新(17961)
- 部(16315)
- 发展(15412)
- 年(15247)
- 展(15182)
共检索到216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文茂林 王文卿
自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建设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建设新区,出现了新区规划与开发热潮。据权威人士透露,河南被列为全国省级新区之后,2010年2月~2013年1月不足3年时间,先后在18个地级市范围内批准成立了14个省级新区,加上已有的郑州新区和洛阳新区,目前共有16个城市新区,总面积达5047平方公里。新区林立使得土地矛盾更加突出,土地供应保障的难度和压力加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孟然
"6·25全国土地日"已经走过了十八个年头,无论是口号的变更还是行动的选择,关键都在于:如何才能撬动人们的节地神经?河南省选择了指标——这个最规范、最实在的制度元素,从而在土地供应管理上找到了新支点,用标准将土地浪费挡在了门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云泰 张晓玲 杜官印
城市新区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立足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城镇建设经验,城市新区建设理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但现实中,各地新区规划和建设中经常出现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现象,并引发一系列土地利用和管理问题。本文以河南省,对城市新区建设中的土地利用和管理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新区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书杰
为引领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务院、各省市先后批准设立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广东两江新区、河南郑东新区等多个国家级、省级经济新区。实践证明新经济区的设立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新乡市平原新区特点,分析其融资及金融支持情况、开发模式、融资保障、项目融资,发掘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金融支持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经济新区 开发模式 项目融资 金融支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来喜 王格格 赵金霞 李栋
调研团队选取了河南省家庭农场试点县罗山县、驻马店市、郑州市、商丘市等8个样本地区,并将融资问题的主体选定为家庭农场主、金融机构和政府,采取实地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总结文献综述并利用农村金融理论,调查研究家庭农场融资现状及其效果,最后提出构建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金融扶持体系及"家庭农场资金合作化+贷款保证保险"的新型融资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普惠金融 融资模式 农村金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凤珍
近年来,河南省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者通过对河南省失地农民状况的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河南省失地农民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等保护失地农民合法利益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失地农民 土地制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宝涛
构建城市用地结构分析框架,基于2010—2020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社会经济数据和城市用地数据,引入动态度模型、信息熵模型定量剖析城市用地结构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DPS处理软件中的灰色关联模型厘清中部崛起与城市收缩二元情境下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河南省城市用地总面积持续增长,工业用地有所减少,其他地类涨幅存在显著差异。城市用地结构信息熵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城市用地结构有序性增强,多样性和均衡度显著提升,单一地类优势度明显下降。(2)2010—2020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城市用地结构信息熵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类型方面的地域差异性显著。多数城市逐渐进入城市用地平稳收缩期,呈现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平稳收缩、中等城市明显收缩、小城市平稳扩张的空间演化过程。(3)人口变迁、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用地结构演变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中部崛起与城市收缩二元情境下,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的驱动因素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导致城市用地结构呈现新的阶段特征和驱动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智慧城市是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还处在初级阶段。要顺应智慧城市发展趋势,立足各城市实际,科学确定其发展方向与目标。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与路径包括加强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普惠化的智慧民生、完善精细化的智慧政务和智慧城管、发展高端化的智慧经济以及打造一批智慧城市示范区域等。
关键词:
智慧城市 互联网+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霞
运用五大类20个基本指标对2001—2007年间河南省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综合效率差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城市的效率得分高低悬殊;效率差异具有两个明显的区域空间特征,一是城市效率以郑州市为中心基本呈放射性递减;二是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效率差异与城市规模差异和产业结构效益差异的相关性不明显,与区位条件差异的关系较强。同时,对不同效率类型的城市提出了不同的发展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万斯斯 李世杰 张明空 杨延哲 康洋鸣
采用DEA模型测算2010—2019年河南省18个城市生态效率,借助核密度估计等方式探索其时空演变规律,利用线性回归方法识别驱动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河南省城市生态效率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2010—2014年为下行期,2015—2019年为提升期。(2)城市间生态效率存在明显差异,高值区逐渐由分散分布演变为"南部高北部低"的"C"字型分布,18个地市可根据生态效率变化情况分为保持有效、高位提升、中高位波动、低位爬升四大类。(3)人均GDP、经济外向度、交通便利度、环境要素、环境治理能力对河南省城市生态效率有正向促进作用,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资源依赖度对河南省城市生态效率有负向抑制作用。
关键词:
生态效率 影响因素 DEA模型 河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文楷,李寿考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国需水量迅速增加,尤以城市和工业用水增加最快。据统计从二十世纪初期到七十年代中期,全世界工业用水增长20多倍,城市生活用水增长12倍,农业用水增长7倍。另外,工业和城市用水量占各部门总用水量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如美国从1970年的52%上升到1980年的60%。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工业和城市用水增长也很快,据统计分析,自1953年至1978年,工业总产值每增长10%,用水量要相应增长4~8%。建国30多年来,北京市用水量增长40倍,河南省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平顶山等市,也增长20余倍。因而,供水已成为我国多数城市普遍性问题。据1982年对全国216个城市调查统计,每天缺水1,200万吨的城市占80%。不少城市因缺水而限产停产,导致产值减少,产品质量下降,如大连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詹
根据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Malmquist指数,对河南省城市物流活动效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物流活动效率处于全面改进状态,技术进步是城市物流活动改进的主要动力,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下降制约了整体效率的提高。河南省城市物流活动分布不均衡,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崔彩辉 苗长虹 丁小鹏
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综合实力为权重,从综合影响的角度运用加权Voronoi图分析河南省1991—2010年间城市空间影响力的空间格局及演变。结果表明:在河南省中北部地区,城市分布密集,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经济较发达地区,且20年来郑州的城市影响空间在不断扩大;和郑州邻近的开封、新乡、焦作、洛阳等城市的影响空间在缩小;南部的南阳、信阳、周口由于发展较慢,城市影响空间也在缩小;北部的安阳、濮阳、鹤壁基本保持不变。
关键词:
WVD 空间影响力 演变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红艳
利用1988—2012年城市非农人口数据,运用城市首位度指数、位序-规模法则、城市基尼指数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合理;城市规模结构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各等级城市规模稳步增长,呈现竞争激烈的发展态势;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属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的过渡类型,首位城市郑州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第二、第三位城市(洛阳、商丘)实际规模与理论规模也有差距。今后应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分类指导,重点促进首位城市郑州的产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市体系发展的拉力和推力,进一步促进河南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优化。
关键词:
城市体系 城市规模结构 河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