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
- 2023(971)
- 2022(926)
- 2021(863)
- 2020(731)
- 2019(1571)
- 2018(1463)
- 2017(2444)
- 2016(1405)
- 2015(1518)
- 2014(1576)
- 2013(1545)
- 2012(1473)
- 2011(1337)
- 2010(1299)
- 2009(1162)
- 2008(1176)
- 2007(958)
- 2006(908)
- 2005(886)
- 学科
- 济(5341)
- 经济(5333)
- 管理(2786)
- 地方(2642)
- 业(2535)
- 企(1953)
- 企业(1953)
- 学(1913)
- 中国(1701)
- 方法(1581)
- 农(1512)
- 地方经济(1508)
- 教学(1474)
- 数学(1421)
- 数学方法(1345)
- 业经(1270)
- 农业(1043)
- 制(1003)
- 和(903)
- 理论(896)
- 策(896)
- 及其(885)
- 财(866)
- 贸(831)
- 贸易(829)
- 环境(813)
- 学法(811)
- 教学法(811)
- 易(783)
- 教育(772)
- 机构
- 大学(18563)
- 学院(18371)
- 研究(7866)
- 济(6147)
- 经济(5963)
- 管理(5621)
- 中国(5558)
- 科学(5334)
- 理学(4632)
- 理学院(4539)
- 管理学(4391)
- 管理学院(4353)
- 所(4246)
- 京(4181)
- 研究所(3929)
- 江(3825)
- 农(3764)
- 范(3517)
- 师范(3448)
- 中心(3325)
- 农业(2988)
- 院(2967)
- 师范大学(2900)
- 州(2816)
- 省(2808)
- 业大(2803)
- 技术(2696)
- 财(2610)
- 北京(2422)
- 研究院(2405)
共检索到32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佳
宋元之间茶陵谭氏刻书与陈仁子东山书院刻书并重于时,然自清以来,即使博学者亦不知古云谭氏为何地何人。本文介绍宋元二朝茶陵谭氏著述与刻书,不欲谭氏再湮没于世。
关键词:
古代刻书 古籍版本 图书史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徐文健
王崧舟老师曾说:"我们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即‘语文味’。"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位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同时也体现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基本特点,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下文以《三亚落日》为例,笔者以语言朗读品味为经,以人文精神的彰显为纬,打造出具有浓厚"语文味"的课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根蟠
《陈旉农书》和《齐民要术》一样 ,以“三才”理论为其农业技术的指导思想 ;但它揭出了“盗天地之时利”的旗帜 ,在对天时以及天时与地利关系的把握、对“土宜论”和“土脉论”的认识 ,对农业生产中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等方面 ,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 ,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这些思想和理论是江南农业生产与农业技术经验的结晶 ,标志着中国传统农学发展的新阶段。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福标
韩愈文集在清同治时有广州刻本,此本后经理学大师陈澧及其子陈宗颖批点,对韩文的义理颇多发明。此批点本是考察晚清岭南学术界对韩文接受情况的珍贵文献。
关键词:
韩文 陈澧 陈宗颖 批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向文钦
李鸿章幼子李经迈,家富藏书,室名望云草堂。李经迈去世后,其子李国超将大部分藏书捐给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由震旦大学图书馆代为管理流通,并成立"李氏文库"。20世纪50年代,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李氏文库"入藏复旦大学图书馆。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何朝晖 李萍
明嘉靖间无锡顾起经奇字斋刻《类笺唐王右丞集》,保留了关于刊刻进度、生产周期、雇佣劳动力等方面的丰富信息。论文以该书为例,探讨了明中叶书籍刊刻中不同工种的配置比例,书版的刊刻效率,以及刻工的工作方式。认为书中保留的印刷劳动力信息虽然较为完整,但并不能体现当时典型的劳动力配置比例;刻书过程中刊版效率存在较大波动,但部分刻工在全力投入的阶段刊版效率与其他文献的记载大体吻合;奇字斋与刻工之间的雇佣关系是松散的,刻工同时还为其他出版者工作,刻工承接刻书任务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从该书提供的信息可一窥明中叶刻书作坊运作的方式与刻工的从业状态。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洪权
雕版印刷是中国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广受国人和世界瞩目。但作为雕版印刷最后的阶段和绝响,民国雕版印刷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论述了民国雕版刻书概况如种数及质量、刻书系统和地点,论证了民国时期雕版刻书并非濒临被淘汰的境地,而是在继承雕版刻书传统,流传典籍,传承文化,满足内地未能进入新式学校大众的教育需求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亦有相当的作用,并探讨了民国刻书传统延续的原因。认为无论是中国雕版印刷史研究,还是民国出版史研究,均有必要补充民国雕版刻书的内容,给予其在出版史和印刷史上应有的地位,从而将张秀民先生的《中国印刷史》续写至民国时期,推进中国雕版印刷史研究,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关键词:
民国 雕版刻书 研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郎菁
许宗鲁在明嘉靖时期刻书多种,版刻风格独树一帜,且精于校勘,细于工艺,具有较高的版本及文献价值,多有名家递藏。本文查考出许宗鲁刻书九种,其刻书地为他任湖广学政时的驻地湖北武昌。并纠正叶德辉《书林淸话》关于许宗鲁的两处疏误。
关键词:
许宗鲁 宜静书堂 樊川别业 净芳亭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子雄
宋元时期广东出版的图书幸存至今者屈指可数,由于研究资料匮乏,相关文章凤毛麟角。文章从地方志书及各类古籍文献中搜集宋元时期广东刻书资料,力图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宋元时期广东官刻书籍和私刻书籍的名称数量、编纂过程、版刻风格及刻工情况。
关键词:
宋代 元代 广东 刻书 出版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京州
及所记钤印,勾稽明代藏书家朱子儋藏书共二十七种,五百馀卷,其藏品覆盖面广,然以书画和别集为最多,对宋本的重视,是朱子儋藏书的又一特色。藏书之外,朱子儋还汲汲于刻书,对于所刻之书,他一方面续加补苴,一方面又抽取英华,看重选本,具有自觉的选家意识。
关键词:
朱子儋 藏书 刻书 缪荃孙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鑫洁
集藏书家与刻书家于一身的曾国藩,其藏书偏好与刻书理念之间,有着莫大的关联。曾国藩藏书喜初印本,包括清代官刻初印本、清代大藏书家私刻初印本及套装书的初印单行本等。正是基于对初印本的热衷,以初印本为校刻底本是曾国藩刻书的首要原则。初印本颇为符合曾国藩“方肥清匀”的刻书审美,亦影响着金陵书局的刻书版式。而曾国藩的读书偏好亦是金陵书局选择刊刻书目的关键因素。作为金陵书局一把手的曾国藩,无论是在刻书版式的要求上,还是在刊刻书目的安排上,都对金陵书局有着直接的影响。金陵书局之所以颇有盛名,与曾国藩的藏刻书理念息息相关。
关键词:
曾国藩 藏书 刻书 初印本 金陵书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