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17)
- 2023(18637)
- 2022(16103)
- 2021(15103)
- 2020(12622)
- 2019(29045)
- 2018(28611)
- 2017(55915)
- 2016(30293)
- 2015(33745)
- 2014(33156)
- 2013(32485)
- 2012(29920)
- 2011(26851)
- 2010(26889)
- 2009(24712)
- 2008(24358)
- 2007(21574)
- 2006(18869)
- 2005(16620)
- 学科
- 济(121008)
- 经济(120882)
- 管理(92450)
- 业(89904)
- 企(76386)
- 企业(76386)
- 方法(57901)
- 数学(50569)
- 数学方法(49922)
- 财(33965)
- 农(32460)
- 中国(31323)
- 业经(26944)
- 学(24349)
- 制(23891)
- 地方(23172)
- 贸(22564)
- 贸易(22552)
- 务(22450)
- 财务(22370)
- 财务管理(22326)
- 易(21865)
- 技术(21656)
- 企业财务(21313)
- 农业(21067)
- 理论(20127)
- 银(20036)
- 银行(19991)
- 融(19546)
- 金融(19544)
- 机构
- 大学(424080)
- 学院(423126)
- 济(173815)
- 管理(170644)
- 经济(170180)
- 理学(147818)
- 理学院(146265)
- 管理学(143734)
- 管理学院(142937)
- 研究(139143)
- 中国(105757)
- 京(88628)
- 科学(83192)
- 财(82102)
- 所(68408)
- 财经(65861)
- 农(65515)
- 中心(64081)
- 江(62091)
- 研究所(61883)
- 业大(61127)
- 经(60074)
- 北京(55711)
- 范(53872)
- 师范(53375)
- 经济学(52813)
- 农业(51189)
- 院(51012)
- 州(50027)
- 财经大学(49299)
- 基金
- 项目(287552)
- 科学(227643)
- 基金(210733)
- 研究(210032)
- 家(182864)
- 国家(181370)
- 科学基金(157425)
- 社会(133450)
- 社会科(126636)
- 社会科学(126604)
- 省(111021)
- 基金项目(110794)
- 自然(103059)
- 自然科(100737)
- 自然科学(100713)
- 自然科学基金(98938)
- 教育(97199)
- 划(93596)
- 资助(87855)
- 编号(84904)
- 成果(68504)
- 部(64110)
- 重点(63673)
- 创(60766)
- 发(60335)
- 课题(58130)
- 创新(56718)
- 教育部(55541)
- 科研(55098)
- 国家社会(55060)
- 期刊
- 济(185416)
- 经济(185416)
- 研究(124547)
- 中国(77746)
- 管理(64364)
- 学报(64269)
- 财(63765)
- 科学(59782)
- 农(58120)
- 大学(49631)
- 学学(46705)
- 教育(44836)
- 融(41848)
- 金融(41848)
- 农业(39806)
- 技术(37240)
- 财经(32731)
- 业经(30385)
- 经济研究(30222)
- 经(27917)
- 问题(23852)
- 理论(22169)
- 技术经济(21024)
- 业(20915)
- 图书(20703)
- 实践(20169)
- 践(20169)
- 统计(19734)
- 科技(19660)
- 贸(19342)
共检索到62046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明涛 黎单
基于过去52周最高价格的动量策略是一类新型动量策略。通过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发现:基于过去52周最高价格接近程度构造的动量交易策略不显著有效,但在非1、2、7、8月份的时间段,该策略具有有效性;该策略在熊市阶段的收益显著为正,且在剔除1、2、7、8月份后收益更高、更显著,而在牛市阶段无效。基于过去52周最高价格日期接近程度构造的动量交易策略,在任何交易时间及任何市场环境下都是无效的,不适用于A股市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宋光辉 董永琦 许林
针对动量效应在中国股市存在性的争执以及Jegadeesh和Titman(1993)提出的动量策略在中国股市的黯然失色,本文从经典金融框架出发,以股票价格残差(SPR)为基准构建了一种新的SPR动量策略,结果发现:SPR动量策略在超短期、短期以及中期时可以获得显著为正的平均累积超额收益率,证实了中国股市动量效应的存在性;接着对不同行情下的SPR动量策略的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考虑交易成本后,检验发现SPR动量策略在理论与实践上均有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宋光辉 董永琦 许林
针对动量效应在中国股市存在性的争执以及Jegadeesh和Titman(1993)提出的动量策略在中国股市的黯然失色,本文从经典金融框架出发,以股票价格残差(SPR)为基准构建了一种新的SPR动量策略,结果发现:SPR动量策略在超短期、短期以及中期时可以获得显著为正的平均累积超额收益率,证实了中国股市动量效应的存在性;接着对不同行情下的SPR动量策略的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考虑交易成本后,检验发现SPR动量策略在理论与实践上均有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文超
行业轮动现象是股票市场上常见的一种现象。通过动量和反转交易的思想,利用沪深300行业指数对我国A股市场的行业轮动现象进行了实证检验。对交易测试的结果反映出我国A股市场的行业动量现象在日和月的时间区间上相当明显,而在周的时间区间表现为阶段性的行业轮动和动量现象。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我国A股市场行业轮动现象的短期性和特殊性,此外,对于投资者的投资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行业轮动 反转交易 动量交易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彭松林 苏冬蔚
以往文献侧重考察卖空交易对市场稳定性及价格发现效率的不同影响,而对卖空者交易策略及其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较少。基于中国A股市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卖空者采用短期趋势交易策略,在股价下跌时,增加融券卖空量;(2)卖空率具有解释股票截面收益率的作用,卖空率与股票收益率负相关,日卖空率高的股票在未来1-2天的收益率低于卖空率低的股票收益率;(3)通过构建卖空风险因子发现,卖空风险因子具有风险溢价的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彭松林 苏冬蔚
以往文献侧重考察卖空交易对市场稳定性及价格发现效率的不同影响,而对卖空者交易策略及其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较少。基于中国A股市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卖空者采用短期趋势交易策略,在股价下跌时,增加融券卖空量;(2)卖空率具有解释股票截面收益率的作用,卖空率与股票收益率负相关,日卖空率高的股票在未来1-2天的收益率低于卖空率低的股票收益率;(3)通过构建卖空风险因子发现,卖空风险因子具有风险溢价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燕 毕超 魏喆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琼 朱书尚 姚京
本文针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特点,对几种典型的投资策略进行了分析比较。本研究选取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作为研究对象,截取出不同时间段的数据用以检验各种投资策略在各种投资背景下的表现。检验结果表明,对于行业层面的投资而言,基于数量化模型的优化策略总体表现较好;但在个股层面,市场组合策略的总体表现较好。此外,当资产数目较大时,简单的1/N平均投资策略在个股层面的投资表现也较为突出。而在股市行情处于单一的牛市或熊市的情形下,基于数量化模型的优化策略的表现比它们在长期平均行情下的表现更好。本文初步探析了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这些结果表明策略类型的选择、参数估计的样本选取是实际投资操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可 苏柳竹
本文验证了前期高价动量策略在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发现仅形成期为1个月的动量策略在接下来3—6个月内可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率;当形成期为3个月或6个月时,持有期为1个月的动量策略发生了巨大的亏损。在考虑了市场趋势的情况下,发现获得显著收益的动量组合会在牛市中放大这一收益,而发生显著亏损的动量组合会在熊市中放大这一亏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可 苏柳竹
本文验证了前期高价动量策略在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发现仅形成期为1个月的动量策略在接下来3—6个月内可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率;当形成期为3个月或6个月时,持有期为1个月的动量策略发生了巨大的亏损。在考虑了市场趋势的情况下,发现获得显著收益的动量组合会在牛市中放大这一收益,而发生显著亏损的动量组合会在熊市中放大这一亏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智颖 陈苗臻 许林
针对股票投资"动量策略"在中国股市应用中因投资者非理性而存在的局限性,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前景理论构建一种新的"锚定-处置"股票反转交易策略,通过刻画锚定效应与处置效应对投资者的决策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该策略在短期、中期、长期均可以获得显著的正收益,证实了中国股市反转效应普遍存在性;该策略相比传统的动量交易策略具有更高的收益,且在扣除交易成本后的收益率仍高于市场收益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战宇 吴冲锋 王承炜
本文首先介绍了重叠抽样的价格动量检验方法。在 1 995— 2 0 0 1年经历了牛市和熊市的中国股市能比较充分地反映股市波动周期的信息。本文选取这段时间的股票样本 ,考察周、月周期下价格动量策略的赢利性特征。结果发现 ,月度周期检验中并不存在显著动量利润 ,动量利润只存在于形成期和持有期在 4周以内的周度周期策略中。随持有期加长 ,动量利润递减 ,但赢者组合对动量利润的贡献逐渐增大。本文检验结果具有鲁棒性。
关键词:
价格动量 赢者组合 输者组合 行为金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彧 江涌
随着我国股市大宗交易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大宗交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宗交易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笔者运用我国A股市场2014—2017年数据,实证检验大宗交易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宗交易成交价的折溢价率对股票短期超额收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机构投资者溢价买入或折价卖出时,折溢价率对短期超额收益的影响增强;当机构投资者溢价卖出或折价买入时,折溢价率对短期超额收益的影响减弱;大宗交易成交量占比越高、股票流动性越好或者公司信息透明度越高,折溢价率对短期超额收益的影响更为强烈。从长期看,折溢价率对股票超额收益的影响会出现反转。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折溢价率水平不同、市场走势不同、交易板块不同的情况下,大宗交易对股票超额收益的影响存在差异。该研究有助于投资者合理地制定投资决策,对维护市场秩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宗交易 折溢价率 超额收益 A股市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全亮
本文运用有效市场理论,阐述了不同效率市场所采用的实证检验方法,概括评价了我国股市效率实证检验的研究状况,并在此基础上以深圳股市为例,采用最近4年的数据,对深圳股市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深圳证券市场目前处于非有效市场向弱有效市场过渡的结论,最后指出了造成我国股市低效率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深圳股市 有效市场理论 实证检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鸿飞 余宇新
技术分析的有效性是一个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本文利用我国股票市场数据对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技术分析理论—相反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市场参与情绪与市场的过去走势存在显著的长期稳定关系,研究表明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相反理论的逻辑是有效的,说明在我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运用相反理论进行投资决策是可能提高其投资收益的。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