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7)
- 2023(8131)
- 2022(6992)
- 2021(6562)
- 2020(5788)
- 2019(13779)
- 2018(13886)
- 2017(26896)
- 2016(14899)
- 2015(16868)
- 2014(17296)
- 2013(17111)
- 2012(16092)
- 2011(14668)
- 2010(14979)
- 2009(14131)
- 2008(14695)
- 2007(13222)
- 2006(11746)
- 2005(10724)
- 学科
- 济(62007)
- 经济(61932)
- 管理(37705)
- 业(36219)
- 方法(30430)
- 企(29358)
- 企业(29358)
- 数学(27223)
- 数学方法(26965)
- 制(21090)
- 银(20105)
- 银行(19959)
- 行(18628)
- 财(16634)
- 农(16290)
- 中国(16207)
- 融(14015)
- 金融(14012)
- 学(13537)
- 业经(12487)
- 度(12283)
- 制度(12275)
- 贸(11701)
- 贸易(11695)
- 易(11339)
- 地方(11291)
- 体(11270)
- 农业(10469)
- 业务(9912)
- 理论(9376)
- 机构
- 大学(219174)
- 学院(215612)
- 济(91515)
- 经济(89619)
- 管理(79636)
- 研究(76790)
- 理学(67665)
- 理学院(66844)
- 管理学(65649)
- 管理学院(65228)
- 中国(63878)
- 科学(47008)
- 京(46917)
- 财(45374)
- 农(41768)
- 所(40598)
- 研究所(36917)
- 中心(35688)
- 财经(35379)
- 江(34450)
- 农业(33125)
- 业大(32665)
- 经(32098)
- 北京(29769)
- 经济学(29629)
- 范(29058)
- 师范(28750)
- 经济学院(27047)
- 州(26984)
- 院(26694)
- 基金
- 项目(138226)
- 科学(107835)
- 基金(100515)
- 研究(99366)
- 家(88209)
- 国家(87504)
- 科学基金(73605)
- 社会(62572)
- 社会科(59317)
- 社会科学(59296)
- 基金项目(53157)
- 省(53025)
- 自然(47482)
- 教育(46775)
- 自然科(46382)
- 自然科学(46361)
- 划(45582)
- 自然科学基金(45560)
- 资助(41844)
- 编号(39816)
- 成果(33623)
- 重点(31793)
- 部(31787)
- 发(29510)
- 创(28293)
- 课题(27914)
- 教育部(27117)
- 科研(26955)
- 创新(26601)
- 国家社会(26206)
共检索到333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舜耀 吴皆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新银
1970年3月,宪章商人银行成立,开新加坡商人银行业务之先河。同年晚些时候,新加坡国际商人银行也开始挂牌营业。70年代,新加坡的商人银行发展很快。仅1972、1973两年就成立了16家。到1977年年底,新加坡共有23家商人银行。从80年代初开始,更多的、以加拿大和德国为主的外资银行纷纷拥入。截至1986年年底,新加坡的商人银行已增至38家。 一、国际化:新加坡商人银行业务的基本特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阮银兰
本文针对当前经济金融环境下金融创新的正负效应、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旨在使银行业金融创新健康成长。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风险防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平 张慧萍
本文以近十年来美国银行业的并购活动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证上对并购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X—效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在银行业存在适度规模经济范围的同时,由于和银行自身管理能力的变化使得规模经济不断扩展,从而引发了追求效率改善的银行并购浪潮;此外,范围经济和X—效率也对银行效率的改善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银行并购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X—效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闫龙光
银行行业准入价值(Franchisevalue)作为一种隐性的资本源,对银行的风险选择行为和资本决策行为具有潜在的影响。本文进一步规范了行业准入价值的基本概念,分析了行业准入价值对银行业微观运营机制的影响,及管制政策对行业准入价值的潜在影响。银行业安全网各项管制政策在不同的政策层面对行业准入价值发生效应,对行业准入价值的适度保持具有潜在的影响,特别对有关市场相关的行业准入价值的产生和保持具有直接的关系。这就为如何制订和实施审慎的管制政策提出了要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冯根福 吴林江 刘世彦
自从MM不相关定理诞生以来 ,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尽管西方许多学者对企业最佳资本结构形成的因素作了许多理论阐述 ,但由于现实经济的复杂性及各国经济的特殊性 ,因而实证检验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本文首先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作一些理论上的说明 ,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资本结构形成可能的影响因素加以实证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上市公司独特的股权结构是企业资本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而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作用却相对较弱。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波 于良春
规模经济是描述企业规模变动与成本变动之间关系的理论 ,银行业中规模经济同样存在且易于形成。但银行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最佳规模区间是位于一定区域之内的。同时 ,银行业的规模经济要受到市场结构、银行制度、管理以及金融创新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运用指标分析和施蒂格勒的“生存竞争法”对中国银行业进行了实证考察 ,结果表明 ,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呈现一种规模不经济的状态 ,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一种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关键词:
规模经济 市场结构 生存竞争法 有效竞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苗琳
在国际并购史上,企业经历了五次大的并购浪潮,银行也经历了三次,第一次银行业并购在企业并购之后,而后两次则先于企业并购,为企业进行大规模的并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银行业并购重组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立发展的态势。国际银行业的并购热潮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银行业越发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银行业应当提高并购重组效应的条件一是加快银行业产权的改革步伐;二是政府作用的界定;三是发展资本市场。
关键词:
银行业 并购重组 效应分析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盖玉坤 施佳倩
本文研究我国银行业改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从2004年底到2006年之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放松银行业准入和跨地区经营的政策,这些政策加剧了银行的竞争,改善了银行的绩效。通过分析跨地区、跨时间维度的数据变化发现:银行业改革通过增加低技能工人的相对工资率以及工作时间这一渠道提高了底层居民的收入,从而促进了居民消费。
关键词:
银行业改革 居民消费 信贷支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葆
90年代初期美国银行业经历了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银行改革。这次改革是在银行业深陷困境,朝野内外强烈要求“创建银行新体制”的背景下拉开帷幕的。究其改革动因,概括起来主要为: 1、商业银行的经营危机日趋恶化。70年代末,联邦储备委员会为缓和经济滞胀,改变了传统的以利率为货币中介降低通货膨胀的手段。政府对市场利率管制的放松使市场利率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存款机构“脱媒”现象严重,商业银行处于困境之中。1980~1982年的金融改革取消了对金融机构价格竞争的限制,从而使商业银行不仅面临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如人寿保险公司、证券公司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国江
泰国自去年爆发货币及金融危机后,泰铢大幅贬值,经济急速放缓,银行及金融机构饱受打击,多间银行和财务公司出现挤提,银行信用评级被降至投资级别以下。泰国政府已先后接管了3间商业银行和关闭了56间财务公司,现正依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引进行改革金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世华 尹应凯
本文基于福利效应视角,从三个层面对我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投的效果进行理论分析;分别以2008年之前引进战投的25家商业银行、4家大型商业银行为对象进行面板数据分析,从"入股比例效应"、"入股时期效应"研究引资的福利效应;提出了"适度开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投资者 福利效应 适度开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辉
金融开放后 ,我国银行业的客户和信贷风险替代效应、利润替代效应不可避免。同时 ,由于信息约束的存在 ,“租金返还”和资金供给量减少等现象也将出现。而出于对风险的过分回避 ,监管当局对市场准入的严格限制 ,也不利于提升具全面竞争力的银行体系。因此 ,加快资金价格改革步伐、寻求新利润流的来源、化解信息约束条件、增加多层次的金融机构等途径也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必须选择
关键词:
金融开放 银行监管 替代效应 租金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芳 陈德棉
信贷集中利弊的理论研究尚缺乏结合中国银行业数据的论证,而近年商业银行实际发放信贷有明显的集中倾向,实证研究信贷集中的风险、收益效应对银行未来信贷决策有重要理论参考价值。根据我国信贷的周期性,选取2005—2009年12家样本银行数据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信贷集中能够为银行带来收益,但也会带来不良贷款率增加、贷款减值损失增加和贷款质量恶化等负面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