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1)
2023(9298)
2022(7586)
2021(6812)
2020(5303)
2019(11809)
2018(11174)
2017(21521)
2016(11369)
2015(12505)
2014(12178)
2013(11851)
2012(11482)
2011(10478)
2010(10984)
2009(10444)
2008(9550)
2007(8525)
2006(7923)
2005(7715)
作者
(31436)
(25883)
(25621)
(24371)
(16559)
(12321)
(11655)
(10157)
(9892)
(9335)
(8819)
(8726)
(8400)
(8271)
(8210)
(8167)
(7586)
(7512)
(7470)
(7141)
(6589)
(6289)
(6252)
(5976)
(5954)
(5820)
(5801)
(5740)
(5298)
(5180)
学科
(51624)
经济(51573)
(33359)
管理(30942)
(26319)
金融(26319)
(26145)
企业(26145)
中国(24589)
(23845)
银行(23837)
(23301)
地方(20088)
(15900)
(14449)
业经(14326)
(14059)
方法(13398)
农业(11277)
数学(11258)
数学方法(11197)
中国金融(11113)
地方经济(10175)
(10144)
(9643)
财务(9619)
财务管理(9599)
(9444)
企业财务(9345)
(9183)
机构
学院(156689)
大学(152594)
(69062)
经济(67583)
研究(58656)
管理(55620)
中国(52294)
理学(45977)
理学院(45449)
管理学(44904)
管理学院(44604)
(35134)
(33000)
科学(31763)
(29144)
中心(28562)
财经(26571)
研究所(25777)
(24774)
(24621)
(24053)
经济学(22057)
北京(21762)
(21487)
(21423)
师范(21231)
(21185)
(21173)
银行(20644)
(19865)
基金
项目(96541)
科学(76462)
研究(76269)
基金(68244)
(57995)
国家(57400)
社会(49799)
科学基金(49334)
社会科(47371)
社会科学(47361)
(38929)
基金项目(35166)
教育(33617)
(31841)
编号(31282)
自然(27899)
(27679)
资助(27376)
自然科(27213)
自然科学(27208)
自然科学基金(26712)
成果(26359)
发展(23088)
课题(22897)
(22678)
重点(22371)
(21090)
(20892)
国家社会(20752)
(20261)
期刊
(85256)
经济(85256)
研究(54712)
中国(38598)
(35381)
金融(35381)
(26559)
(25541)
管理(22134)
学报(20099)
科学(19613)
教育(19284)
农业(16813)
大学(16334)
学学(15290)
业经(14948)
经济研究(13818)
财经(13622)
技术(12906)
(11705)
问题(10581)
世界(8699)
国际(8491)
(8355)
(8279)
理论(7693)
商业(7526)
现代(7524)
(7504)
(7498)
共检索到265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新兰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环境及开放的金融市场。本文从分析新加坡金融业发展特征入手,探讨了其金融治理的成功经验,最后从公共治理的视角对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 豫  
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应当借鉴新加坡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把发展离岸金融作为突破口。具体做法上,一是大力发展不涉及本币的外汇交易、离岸金融业务和金融衍生品交易;二是先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开展,然后逐步允许具有条件的中资金融机构开展;三是严格监管。借鉴有些国家发展类似业务初期的做法,场内和场外交易均在央行可监控的不同形式平台上开展;四是上海市和中央有关部门为金融机构在上海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提供较新加坡等其他国际金融中心更为优惠的税收等配套政策。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兵  鞠秋萍  李维纳  
新加坡作为东盟中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内部审计的发展与应用情况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通过介绍新加坡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法律制度建设及当前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应用情况,反映出新加坡内部审计的状况及未来方向,据此分析新加坡内部审计的发展为我国内部审计提供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安平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成就、经验及其借鉴意义孙安平文章认为,二战以来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如下重要经验:一是科学的发展目标;二是成功的宏观调控;三是富有效率的公积金制度;四是高效率的对外加工工业;五是充满希望的融资环境;六是稳定的政治、经济和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若霈  
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是促进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手段。科技金融通过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深度结合,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发展。本文总结了美国发达的农业科技金融体系与促进农业发展的科技金融政策经验,对中国实现科技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完善的农业科技金融体系、政府的支持与丰富的科技金融支持政策是实现中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基本手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贺力平  
面向农村的合作金融在世界各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90年代以来也取得了快速增长的突出成就。从国际经验来看 ,合作金融事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体现了合作金融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强大生命力;另一方面 ,各国合作金融起源和成长于互不相同的具体经济环境和历史传统的背景下 ,各国的合作金融不存在完全一致的具体模式 ,合作金融机构本身也随时间和经营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当前中国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事业可以借鉴国际经验。本文以下首先综合考察合作金融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历程并概括主要发展经验 ,然后结合中国情况探讨近期内应当着重考虑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贺聪  洪昊  葛声  王紫薇  陈一稀  项燕彪  
农业科技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如何通过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发展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无论是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韩国、印度等国家,都采取了多种金融手段来支持农业科技的发展,并形成了一些共同的经验。本文对这些国家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我国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实现我国金融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洋  白钦先  
通过对消费经济理论与消费金融理论的分析,消费金融的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作为消费金融主要运营主体的消费金融公司在发达市场已经成长为一个规模较大的特殊金融市场,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公司有商业银行加盟。我国目前消费金融刚刚起步,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在风险管理和盈利模式上需要创新和探索,发展前景广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彬  胡欣然  
行业的发展,信用环境的建设,都是处于相对落后局面的。毫无疑问,金融业的发展与创新,是促进农村各项产业发展的可靠支撑,是确保各项改革落到实处的必要保障,亦是推动农业经济持续进步的持久动力。而农村金融要弥补其不足,要发挥其作用,体现其价值,则必须要寻求一种贴合农村现实,符合农村经济需求的发展模式。循着以往的农村金融发展历史,借鉴已有的发展经验,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创新,是突破瓶颈的关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三庚  李晓艳  
本文研究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及国外经验借鉴。研究发现,虽然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势头强劲,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互联网金融也重塑了中国的金融格局,给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通过介绍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概况,总结借鉴了国外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的经验,最后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我国发展互联网金融、加强金融监管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瑞琴  张辰西  
碳金融已成为国内外金融机构长远战略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业务竞争的新领域。由于碳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成为国内金融机构的一个短板,直接制约着碳金融领域相关业务的开展。本文结合国内外金融机构发展碳金融的现实情况,提出我国要顺应低碳经济时代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充分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外部政府支持和金融机构自身两方面进行努力,消除制约我国金融机构发展碳金融面临的困境和障碍,促进国内金融机构更好地开展碳金融业务,积极参与到国际碳金融市场中去,从而促进其经营的国际化步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秀玲  邸达  
人口老龄化导致老年赡养负担趋重,欧美国家在1950~1975年间进入老龄化社会,在1975~1990年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德国和日本率先在2010年前后进入了超级老龄社会。老龄化问题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头等问题。各国针对不同的老龄化程度采取了不同的养老金政策措施加以应对,但有一个趋同倾向,归纳起来为:加强个人养老储蓄账户管理、优化养老基金投资策略。本文从国外养老金融发展良好的典型国家入手,对其养老金融路径发展演变过程及未来方向分析,得出我国在发展养老金融过程中需要借鉴的经验及教训。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玲子  
新加坡金融业的发展特色福建社科院玲子新加坡政府早在60年代末期就决心把新加坡建成"东方的苏黎世",制定了"积极扶持发展新加坡金融业,进而带动外国投资发展本地工业,改变单纯依靠转口贸易的经济结构的政策,从此,新加坡的金融业开始了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如...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敏  张辉  
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长期以来,新加坡政府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本文结合新加坡近十年预算报告中发布的金融行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有关内容,分析了新加坡最近几年金融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特点,并探讨了对我国金融行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