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99)
2023(3886)
2022(3154)
2021(2668)
2019(4816)
2018(4783)
2017(9417)
2016(4791)
2015(5451)
2014(5442)
2013(5637)
2012(5620)
2011(5377)
2010(5524)
2009(5288)
2008(4846)
2007(4449)
2006(4381)
2005(4137)
2004(3743)
作者
(14904)
(12634)
(12500)
(12113)
(8146)
(5783)
(5652)
(4847)
(4753)
(4709)
(4501)
(4233)
(4102)
(4000)
(3964)
(3920)
(3689)
(3592)
(3553)
(3345)
(3148)
(2999)
(2976)
(2970)
(2959)
(2876)
(2601)
(2515)
(2462)
(2449)
学科
(50923)
经济(50898)
地方(14428)
方法(13495)
数学(12453)
数学方法(12417)
管理(12406)
地方经济(11607)
中国(8784)
(8337)
(7214)
业经(7183)
(6241)
企业(6241)
(6217)
经济学(6156)
环境(5263)
产业(5202)
(5096)
(5008)
金融(5008)
(4759)
(4636)
(4521)
(4361)
总论(4155)
(4150)
贸易(4147)
资源(4072)
农业(4008)
机构
大学(80991)
学院(80986)
(49415)
经济(48729)
研究(32369)
管理(27794)
中国(24398)
理学(23436)
理学院(23165)
管理学(22850)
管理学院(22696)
(19564)
经济学(17530)
科学(16385)
(16351)
(16179)
财经(15672)
经济学院(15432)
研究所(14533)
(14164)
中心(13417)
(12302)
财经大学(11467)
(11086)
北京(10560)
社会(10269)
科学院(10241)
经济研究(9960)
(9510)
(9495)
基金
项目(46779)
科学(37388)
基金(35172)
研究(34649)
(29812)
国家(29614)
科学基金(25374)
社会(25363)
社会科(24200)
社会科学(24193)
基金项目(17749)
(17202)
资助(15117)
教育(14869)
自然(14008)
(13828)
自然科(13679)
自然科学(13676)
自然科学基金(13433)
(12411)
编号(12383)
经济(12314)
(11647)
国家社会(11373)
(10652)
重点(10500)
成果(10208)
发展(10190)
(10068)
教育部(9600)
期刊
(63047)
经济(63047)
研究(30346)
中国(15899)
(14108)
管理(12414)
经济研究(11768)
科学(9399)
学报(9360)
财经(9240)
(8731)
(8683)
金融(8683)
(8180)
问题(7893)
大学(7707)
技术(7593)
学学(7580)
业经(7155)
技术经济(6370)
统计(6061)
世界(5849)
(5730)
农业(5593)
国际(5287)
经济问题(5156)
经济学(4960)
(4905)
决策(4691)
经济管理(4667)
共检索到134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勤  
近年来,新加坡经济出现了急剧的波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经济全球化下受到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和金融危机后国内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影响。面对国内经济的迅速衰退,新加坡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实施国内经济重组与调整,从发展趋势看,新加坡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而波动将加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石文慧  
引入消费攀比与劳动调整成本两种内生机制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显著改善了模型对于中国经济动态特征的匹配性,它能够增强消费的持久性动态特征,而且准确地复制出了实际经济对中性技术冲击的"驼峰"反应动态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反周期动态。进一步,我们定量分析了中国经济波动的来源问题,发现中性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对中长期波动的显著解释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晨  
本文以新凯恩斯主义视角为切入点,利用调整成本约束特征构建出约束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模型),研究在调整成本约束下我国经济波动效应,以及在外生冲击下我国经济波动效应,以其分析出引起我国经济波动的关键因素以及在长期以及短期波动的情况下,各种外生冲击的关键程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谭雅玲  
由于美股再度呈现历史上第四 较大的暴跌,人们更为关注美国股市与经济的趋势。但与前三次相比,其暴跌点数为历史最高。由此可见,现今美国经济质量与发展速度可以承受美股较大幅度的向下调整,其经济“软着陆”运作已经在美联储加息中得以体现。 美股大幅波动 近几年美国股市上涨中的财富增加、消费高涨对社会消费和经济增长产生刺激作用,股市变动中既有经济基本面的影响与牵制,也有资金信心与效益的作用。从主导世
[期刊] 改革  [作者] 段军山  周婕  
银行信贷存在明显的"亲经济周期"效应,考虑我国转型期的实际特征以及政府调控经济的策略和工具特征,银行信贷可能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我国经济整体扩张期的扩张幅度比收缩期的收缩幅度大,显示我国信贷调整的刚性。经济波动与信贷波动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信贷对经济波动影响具有至少2年的时滞效应。从1987~2009年整体经济轨迹来看,信贷变动是导致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贷款波动具有一定的外生性。对于1994~2009区间中,经济波动可能对贷款变动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言慧  
本文在随机一般均衡非对称两国模型中探讨了在外生冲击下,资本流动对欠发达国家汇率波动的影响。本文发现:在浮动汇率制度、资本账户开放、投资者的资产调整存在时滞等假设下,发迭国家产出波动冲击所引发的投资者资产调整可引起欠发达国家货币的升值。但如发达国家产出波动冲击也引起了欠发达国家产出波动幅度的提高,则欠发达国家货币是否升值取决于欠发达国家产出波动增大的幅度是否低于发达国家。此外,发达国家居民越重视财富和社会地位,越有可能加深欠发达国家的汇率波动幅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礼涛  
文章通过引入需求结构合理化和需求结构高度化两个指标,实证检验了需求结构调整是否能够缓解经济波动。结果显示:我国需求结构合理化程度不仅没有缓解经济波动,反而加剧了经济波动;需求结构高度化程度则对经济波动产生稳定的缓解作用。但无论是需求结构合理化还是高度化,它们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均受到经济波动程度所约束。此外,需求结构合理化还是高度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动态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庄宗明  孔瑞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奠定了美国经济成长的重要基础,而且也使美国的经济波动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征。制造业与美国经济波动的关系表明,全球化条件下技术创新是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得以产生和持续的根本源泉,技术创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创新的停滞同样会导致经济的衰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加速了制造业的全球化步伐,而新的全球生产与分工体系的形成,正使各国经济通过生产的全球化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对当前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和贸易依存度更高的中国经济发展来说,给予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刚  刘方  
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和隐性失业的存在使得中国就业人数变动表现得与产量增减无关,信用制度的不完善使中国消费的波动远远大于其他国家,从标准RBC模型得到的与产量高度相关的劳动投入和平滑的消费与中国实际相差甚远。然而,本文在劳动不可分的RBC模型基础上引入劳动的调整成本和消费的流动性约束,得到了与中国经济波动事实匹配的令人较为满意的模拟结果。由包含劳动调整成本的RBC模型得到的就业与产出波动相对标准差与实际值基本一致,模型同时显示了劳动波动的弱顺周期性,较好地解释了中国1978年以来就业波动的相关特征。在劳动调整成本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流动性约束,进一步改善了模型各变量尤其是消费与其实际值的匹配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陆辉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阶段跃升的必由之路,其对经济发展影响深远。把握好产业结构调整能够促进经济快速平稳发展。而经济周期波动状态也是经济转变的一种方式,它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紧密。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经济周期波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概述出发,充分运用经济理论知识论证两者的关系,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工声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是经济的过度波动。2008年第四季度,在外部冲击与国内经济周期调整和结构调整压力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出现了深幅调整,经济的过度波动再次激起了人们对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内外因素的关注与讨论。那么,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究竟是源于内部调整还是外部冲击呢?本文基于内外双重视角;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导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外部冲击对国内宏观经济波动的贡献度相当高,是导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而国内经济市场化演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并不是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即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主要来自外部冲击而非内部调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纪敏  王月  
本文使用存货周期理论解释2008年9月份以来的宏观经济急剧下滑,认为当前工业生产增速急剧下降伴随了剧烈的存货调整因素。理论和经验研究证明,企业存货水平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因此在经济景气转换阶段,企业存货水平的波动会明显加大,成为加剧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在2008年9月以来的本轮存货调整中,除需求变化引发的存货调整冲击外,原材料价格的暴涨暴跌也从供给面增大了本轮存货调整的冲击,对上游重工业生产的影响也更为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潜力  
通过选取1998年之前上市的350家公司2000-2013年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基于机制转移的面板阈值回归模型,对比分析了宏观经济波动下周期性行业与非周期性行业公司资本结构的非线性调整差异。结果发现:与周期性行业公司相比,非周期性行业公司有着较快的短期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特别是具有高有形资产、中等规模、低盈利和高成长性等财务特征的非周期性行业公司的资本结构短期调整速度更快;其次,周期性行业公司资本结构的长期调整是逆周期的,但非周期性行业公司的调整则不显著。另外,融资约束减慢了这两类公司资本结构调整的速度。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中,一要尽快降低周期性行业公司的财务杠杆,二要加快这些周期性行业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