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3)
- 2023(6698)
- 2022(5420)
- 2021(5177)
- 2020(4138)
- 2019(9085)
- 2018(9122)
- 2017(16374)
- 2016(8411)
- 2015(9255)
- 2014(8345)
- 2013(7671)
- 2012(7101)
- 2011(6105)
- 2010(6373)
- 2009(5574)
- 2008(5492)
- 2007(4950)
- 2006(4207)
- 2005(3694)
- 学科
- 业(31965)
- 管理(31029)
- 企(28715)
- 企业(28715)
- 济(25156)
- 经济(25121)
- 技术(16207)
- 技术管理(11885)
- 中国(9982)
- 财(9799)
- 制(9083)
- 方法(8841)
- 银(8840)
- 银行(8835)
- 行(8550)
- 业经(8291)
- 融(8139)
- 金融(8139)
- 农(7518)
- 数学(6942)
- 数学方法(6861)
- 理论(6551)
- 务(6236)
- 财务(6232)
- 财务管理(6213)
- 体(6203)
- 企业财务(6002)
- 农业(5560)
- 体制(5450)
- 地方(5265)
- 机构
- 学院(103155)
- 大学(101810)
- 管理(42728)
- 济(41637)
- 经济(40724)
- 理学(36183)
- 理学院(35845)
- 管理学(35443)
- 管理学院(35218)
- 研究(32885)
- 中国(28432)
- 财(21826)
- 京(20814)
- 科学(17850)
- 江(16966)
- 中心(16576)
- 财经(16476)
- 经(15141)
- 所(14766)
- 州(13651)
- 北京(13335)
- 研究所(12986)
- 院(12768)
- 范(12685)
- 技术(12586)
- 师范(12560)
- 财经大学(12481)
- 经济学(12351)
- 商学(12336)
- 商学院(12217)
- 基金
- 项目(70139)
- 科学(57084)
- 研究(56900)
- 基金(49631)
- 家(42292)
- 国家(41876)
- 科学基金(37505)
- 社会(36142)
- 社会科(34327)
- 社会科学(34321)
- 省(29110)
- 教育(26643)
- 基金项目(26330)
- 划(23613)
- 编号(22503)
- 创(22422)
- 自然(22180)
- 自然科(21766)
- 自然科学(21759)
- 自然科学基金(21442)
- 创新(19709)
- 成果(18564)
- 资助(18010)
- 课题(16575)
- 重点(15864)
- 制(15564)
- 部(15435)
- 国家社会(15253)
- 发(15218)
- 业(14812)
共检索到166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大伟 山成英
新加坡是全球金融创新发展的"高地"和金融监管最佳实践地区,新加坡金融监管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以下简称MAS)在重点金融领域的监管政策和监管科技的创新应用是新加坡创建全球智能金融中心的重要保障。MAS应用综合风险评估框架和技术,确定金融机构的风险和监管类别;牵头制定"公平、守德、负责、透明"的原则,强化对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技术的管理;指导金融机构完善技术风险管理框架,防控线上金融服务面临的技术风险;发布数字咨询服务准则和外包准则,推动金融业务创新和云服务发展;推出常规监管沙盒和快捷监管沙盒机制,鼓励金融科技创新;推动数据分析在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中的应用,提高识别效率和分析准确性;应用监管科技评估和监控金融业网络风险,增强网络安全。新加坡在金融科技监管领域开展的政策创新和监管实践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监管科技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我国应加强监管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规范科技在金融监管领域的应用;加强跨部门、跨机构的协同,推动监管科技在关键领域的应用落地;完善监管沙盒机制建设,有效防控新技术在金融监管领域应用可能带来的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怀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覃乃辉 周文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志洋
亚洲国家的宏观审慎监管实施经验比西方国家丰富。本文从亚洲金融体系的共性出发,分析亚洲国家宏观审慎监管的实施特点,并着重分析西亚(以海湾国家为代表)和东(南)亚国家宏观审慎监管的实施情况。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虽然亚洲国家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经验工具丰富,但这种丰富性是被动的,它受制于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资本。因此本文认为中国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首要前提是立足自身,保证实施的主动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倩
金融科技天然具有强大的数据"基因",强大的数据获取、汇集、分析、处理及应用能力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动力和竞争优势,但相伴而生的数据风险也成为了金融科技发展的瓶颈和风险聚集区。金融科技的数据风险由数据开放与数据保护这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风险维度构成,由此也给数据风险监管带来了显著挑战。一方面,支持数据开放的监管政策存在用户隐私泄露、数据不当使用以及危害金融安全等监管挑战。另一方面,支持数据保护的监管政策同样具有成本增加、竞争限制及效率损害等风险挑战。对此,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规则》、英国的"开放银行"倡议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近期对脸书公司数据侵权的处罚从不同层面为金融科技数据风险监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对于中国而言,应当从加强市场主体自身数据风险管理框架、完善金融领域监管规则并积极推进国家数据保护基本立法等三个层面来加强金融科技的数据风险监管,以此推动中国金融科技的有序、稳健发展。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数据风险监管 国际经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 王宏杰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科技发展及其监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英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监管当局在宽严相济强化监管履职、拓展边界创新监管手段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本文在梳理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益处、监管的必要性、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对金融科技国际监管经验及其最新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介绍了监管认识上的两种误区,即过度关注金融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而放松监管、只关注国内金融稳定而与国际监管合作不够。对我国而言,应坚持合理适度监管原则、借鉴"监管沙箱"有益经验、推出金融助推工具、坚持市场导向推动金融改革、强化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监管趋同,以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推动金融科技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沙红
新加坡作为一个以转口贸易为其主要经济活动的城市国家,无论其建国还是办大学,皆迟于我国。然而,研究表明,新加坡经济发展业绩之赢得亚洲“四小龙”的美誉,乃是与其教育的普及特别是高等教育教育规模的扩大与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的。探究新加坡大学发展与创新,对正处于科学发展与协调发展阶段的我国,不无可供借鉴、学习之处。笔者根据在新加坡学习一年的初浅体验,尝试对新加坡高等教育的情况加以介绍,并在此基础上作些分析,以期对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改革有所启迪。
关键词:
新加坡 大学 发展 创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鲍晓晔
境外市场高频交易开展得如火如荼,幌骗成为操纵市场、侵害投资者权益的主要手段,且已被明文禁止。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第747条新增"幌骗"作为新型扰乱市场行为,并明确列举行为方式,在主观要件上降低了故意的标准。借鉴美国证券期货监管和司法实践的经验,我国证券期货市场有必要未雨绸缪制定规范幌骗等新型操纵行为的监管立法和实施细则、完善程序化交易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备案登记制度,并构建交易所自律和交易商自我约束的多层次风控体系。
关键词:
幌骗 操纵市场 高频交易 期货合约操纵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述琴
支付业务融合的国际监管普遍将支付业务融合纳入现有监管框架,及时调整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不同监管机构的具体权限,实现行业自律与企业自治相互补充,并始终把消费者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我国现行支付监管体系在法规制度、监管框架和信息化监管能力等方面仍有不足,为此应坚持规范发展与促进创新并重,从构建支付风险量化评级、信息披露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入手,构建我国支付业务融合监管框架。
关键词:
支付业务融合 监管 消费者保护 信息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鲍晓晔
境外市场高频交易开展得如火如荼,幌骗成为操纵市场、侵害投资者权益的主要手段,且已被明文禁止。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第747条新增"幌骗"作为新型扰乱市场行为,并明确列举行为方式,在主观要件上降低了故意的标准。借鉴美国证券期货监管和司法实践的经验,我国证券期货市场有必要未雨绸缪制定规范幌骗等新型操纵行为的监管立法和实施细则、完善程序化交易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备案登记制度,并构建交易所自律和交易商自我约束的多层次风控体系。
关键词:
幌骗 操纵市场 高频交易 期货合约操纵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晓翾 卢山
偿付能力监管是各国保险业监管的核心,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的保险监管正在对本国偿付能力监管规则进行更新升级工作。作为国际重要离岸保险与再保险中心的新加坡,在其监管机构的推动下对现行风险基础资本监管规则进行了重大升级,新的第二代风险基础资本监管规则于2020年1月1日起在新加坡保险行业正式实施。新加坡的偿付能力监管规则更新升级工作值得我国研究。本文对新加坡第一代风险基础资本监管规则和2020年1月1日实施的第二代风险基础资本监管规则进行梳理比较,分析了技术层面的量化框架升级和政策层面的行业发展导向,为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的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新加坡 保险监管 风险基础资本 偿二代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丽霞
打车软件的兴起、流行引发了其在城市交通中角色的热议。Uber作为打车软件的鼻祖,其在对司机的要求、交易方式、结算方式、车辆保险、乘客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都与传统的出租运营模式存在很大差异,也引发了对这一新兴商业模式的特殊监管要求。Uber从2009年在美国兴起至今,美国的执法、司法以及消费者保护部门一直密切关注和探索如何更好的规范这一新型商业模式,包括协调其与传统商业模式之间的冲突,在监管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国内的打车软件市场近几年发展迅猛,同样面临监管和规范的需求,可以借鉴Uber发源国的一些经验做法,并充分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
Uber 打车软件 政府监管 法律规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佳宁 黎超
跨境金融监管是促进金融稳定发展与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制度安排。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向纵深推进,如何弥合粤港澳三地金融监管制度、法律差异,建立与金融融合合作相适应的跨境金融监管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深入梳理分析欧盟、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上海等地的跨境金融监管经验,总结启示,为探索粤港澳三地金融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融合发展的金融监管模式,筑牢大湾区金融风险防火墙,维护区域金融安全与金融市场稳定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士泮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Fin Tech初创企业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它们通过利用新技术开展颠覆性的创新。这些公司很可能会成为现有企业的强劲竞争对手。然而,这些Fin Tech初创公司不具备财务实力,也不符合提供金融服务所需牌照的现行监管要求,如良好的业务和管理记录。监管机构如何促进这些初创企业的创新,促进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为金融消费者带来好处?如何确保监管不会扼杀创新?如何确保监管环境能适用于这种颠覆性的创新?这些都成为监管机构要面对的困难与挑战。制定金融科技(Fin Tech)的监管措施在目前这个阶段,新加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文蔚 全春霞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主要从举债权限、规模控制、风险预警三方面对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有关地方政府债务监管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认为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监管实践给我国的主要借鉴在于: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应下放举债权限,改变举债方式,严控地方政府举债规模,构建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建立与完善债务信息披露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