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64)
2023(3904)
2022(3347)
2021(3163)
2020(2522)
2019(5915)
2018(5726)
2017(11506)
2016(6025)
2015(6699)
2014(6795)
2013(6440)
2012(6150)
2011(5692)
2010(5995)
2009(5534)
2008(5574)
2007(5012)
2006(4745)
2005(4255)
作者
(16119)
(13549)
(13425)
(12901)
(8883)
(6328)
(6248)
(5237)
(5072)
(5064)
(4516)
(4480)
(4376)
(4348)
(4285)
(4200)
(4075)
(4055)
(3991)
(3939)
(3392)
(3336)
(3262)
(3100)
(3045)
(3034)
(3010)
(2972)
(2707)
(2703)
学科
(23128)
经济(23109)
(17720)
贸易(17711)
管理(17359)
(17230)
(16052)
(12491)
企业(12491)
方法(8885)
(8259)
数学(7409)
数学方法(7278)
(7171)
(6652)
中国(6611)
(6567)
地方(5816)
关系(5783)
出口(5603)
出口贸易(5603)
(5603)
政策(5237)
及其(5161)
(4997)
业经(4932)
农业(4638)
方针(4482)
(4432)
(4431)
机构
学院(86794)
大学(83536)
(42821)
经济(41994)
管理(32668)
研究(30521)
理学(27453)
理学院(27211)
管理学(26871)
管理学院(26705)
中国(23539)
(19971)
(16684)
科学(15358)
财经(14913)
(14779)
(14039)
中心(13708)
(13423)
研究所(13013)
经济学(12902)
(12536)
经济学院(11706)
(11596)
(11503)
(10901)
(10816)
师范(10772)
北京(10711)
财经大学(10679)
基金
项目(51592)
研究(42006)
科学(40743)
基金(36810)
(30701)
国家(30431)
社会(26209)
科学基金(25844)
社会科(24992)
社会科学(24990)
(19664)
教育(19023)
编号(18233)
基金项目(18149)
(16384)
资助(16110)
成果(15501)
自然(15247)
自然科(14869)
自然科学(14865)
自然科学基金(14598)
课题(12841)
(12165)
(12127)
(12068)
重点(11563)
(11522)
(10767)
项目编号(10677)
(10649)
期刊
(49276)
经济(49276)
研究(30078)
中国(15645)
(13684)
(12577)
管理(12313)
(11425)
金融(11425)
国际(11253)
(10988)
教育(9517)
经济研究(9442)
业经(8997)
科学(8484)
学报(8266)
农业(7663)
问题(7660)
技术(7143)
大学(7030)
财经(6834)
学学(6619)
(6066)
贸易(6066)
(5922)
世界(5893)
商业(5290)
国际贸易(5285)
经贸(4825)
现代(4232)
共检索到140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戴芷华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经历了巨大的经济结构转变,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65~1980年),其特征是从转口贸易过渡到主要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出口制成品;第二阶段(1980年至今),由于劳动力日益短缺,促使新加坡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到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业。经过上述两个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光  
一、经济发展与工资政策新加坡共和国成立于1965年。当时新加坡经济规模很小,资源缺乏,劳动力供大于求。1965年—1973年间,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这期间,新加坡的工资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独立初,劳动力供大于求,新加坡工资水平很低。70年代初,随着经济发展,失业问题缓和,新加坡政府采取了解除移民控制,使大量外籍工人流入,因此工资依然保持较低的水平。1972—1974年,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但同时通货膨胀率也较高,所以当时工资政策主要考虑补偿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汪巍  
发展中国与新加坡经贸关系的几点建议●汪巍(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中新贸易额近年来稳步增长,1992年为56亿新元(1美元合1.53新元),1993年为69亿新元。中新合资企业不断增加,过去多集中在广东、福建,近年来山东、江苏省有后来居上之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涛  
进入新世纪以来,印新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在概括印度与新加坡经贸关系新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两国经贸关系得以紧密发展的动因,进而对两国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若锦   李俊   张威  
数字经贸规则是我国制度型开放的焦点议题,也是我国增强全球经贸话语权和主导权的重要引擎。已有对数字经贸规则的研究重点关注“美式模板”“欧式模板”,对新加坡的研究相对缺乏,而且已有对新加坡的研究重点关注DEPA,鲜少关注到新加坡签署的其他数字经济协定。基于此,文章聚焦新加坡已签署形成的“1+N”数字经济协定框架,系统总结了新加坡数字经贸规则体系的发展现状、基本特征及核心主张。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国应在做好数字贸易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完善数字经济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数字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拓展数字贸易议题的深度和广度,搭建数字平台促进协同治理,推动制度型开放。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学风  
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加坡的和谐教育政策:理想的教育目标,教育分流制度,双语教育政策、课程政策和共同价值观指导下的国民教育政策,从中得出一些对构建我国和谐教育的有益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安仰东  
一、新加坡经济1990年底新加坡经济开始箫滞下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连续六个月季度下降,从1990年的8%下降至1992年第2季度的4.9%,而后有所好转,在1992年第3季度复升至5.7%,在第4季度升至7.4%。1992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5.8%。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一  曲铁华  
为了争夺国际高等教育市场,提升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新加坡政府于2002年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环球校园"计划,该计划为新加坡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由于新加坡政府片面注重经济目标,轻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和人民对于高等教育的民主期待,从而引发了政治危机,最终导致该计划未能实现。作为借鉴,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要防止过度功利的实用主义倾向;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要在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同时注重内生能力的发展;要加强质量监控,通过立法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戴家毅  
在华人占多数人口的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无疑是一个高度敏感的议题,其形成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复杂权衡与考量,并在1965年新加坡独立建国至今半个多世纪里历经变革。从政策变迁的视角对新加坡独立建国以来的华文教育政策进行历史考察,对政策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政策变迁的逻辑与特征以及主导和助推政策变迁的背后动因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分析,以全面揭示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形成与发展的变迁逻辑。研究表明,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经历了从华文学校的改制到华文教育的改性再到华文教学的改良的演变过程;政策变迁主要呈现以华文作为华族母语的定位为逻辑起点和发展基调、制度断裂与制度渐进两种路径交织、从语言的政治性到民族性再到经济性的政策取向变化等特征;国内外生存环境与语言环境变化、稳定的政治体制和实用理性的执政理念共同构成推动政策变迁与转型的内外动力因素。中国的崛起为新加坡华文教育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在不改变英文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华文教育将会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更加重视,华语在社会上的应用也将愈加普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曹云华  
在80年代中期以前,新加坡的对外经贸关系的重点主要是欧美地区,进入80代末以来,随着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日益抬头和许多亚太国家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新加坡开始将对外经贸关系的重点逐步转向亚太地区,尤其是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新加坡这种转变,是由一系列内外因素所促成的。一、主要贸易伙伴从地区分布看,在1991年,新加坡总贸易额的60.1%分布在亚洲地区(包括日本,下同),美洲(包括美国、加拿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仕清  
一直以来,自贸区离岸贸易快速发展与离岸贸易税收政策具有不可或缺的联系。其中,新加坡作为国际性离岸贸易中心在贸易税收政策的实践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如完善高效的税制模式、全面信息化税收管理、差异化税收征管方式。中国自贸试验区离岸贸易税收政策可借鉴新加坡相关经验,从推出"离岸转手买卖贸易发展"新举措、推行"一站式"新型税收综合服务、打造"政策从优+普遍适用"税收优惠体系、设立全国海关"两中心"税收系统方面不断推进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曹惠容  
新加坡的教育投资政策在其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体现出其独特性:从宏观方面看具有投资力度大以及执行力、延续性、应变性强等特点;微观方面具有管理严密、使用效益高以及分配合理等特点;不仅如此,新加坡政府还通过立法等其他措施来保障教育投资政策的有效贯彻和实施。这些特点也是新加坡教育投资取得良好成效的原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邹大挺 ,王关昌 ,邓天佐  
众所周知,新加坡在最近二十多年里,成功地采取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多样化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1万新元(折合美元人均1.3万),被西方国家评为“亚洲四小龙”中最富有经济竞争力的国家。新加坡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的原因,除了经济政策有效外,还与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采用和发展科学技术有关。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新加坡及时完成从农业产品到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转变,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基础;80年代,产业结构进一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大力普及应用计算机技术,发展咨询科技,成为世界上电脑普及率最高的少数国家之一,工作和生产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培吉  林姆从涯  泰布纳哥  
低收入和市场的不完善造成了住房服务上的低消费,要想有效地提高穷人的居住水平,就必须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并减少或停止市场的无效运行。据估计,一般家庭在住房上要花费收入的20%~50%,贫困家庭由于收入低,即使用高于20%~50%的收入也很难买得起住房。很显然,有了更多的钱,人们才有可能付较高的租金,住上好一些的房子。大体上说,改善穷人的住房条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从需求方面入手,包括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毛大庆  
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效应与环境保护是当代城市环境科学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本文对新加坡城市环境规划、环境保护发展三十余年的历史经验和措施,从城市环保的各个角度进行了简要的纵览和分析,从而让人们直观地了解到新加坡如何成功地解决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及其建设环境友好型宜居城市的城市管理模式。同时,也为寻找我国经济和城市化水平高速发展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途径及如何处理其规划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宜居的“现代化绿色城市”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