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28)
- 2023(3307)
- 2022(2845)
- 2021(2700)
- 2020(2141)
- 2019(4921)
- 2018(4808)
- 2017(9730)
- 2016(5374)
- 2015(5885)
- 2014(5895)
- 2013(5685)
- 2012(5441)
- 2011(4926)
- 2010(5241)
- 2009(4832)
- 2008(4775)
- 2007(4415)
- 2006(4173)
- 2005(3778)
- 学科
- 济(18505)
- 经济(18484)
- 管理(16955)
- 业(15785)
- 企(12401)
- 企业(12401)
- 农(7568)
- 策(7001)
- 财(6514)
- 中国(6292)
- 方法(5947)
- 数学(5270)
- 数学方法(5141)
- 及其(5112)
- 政策(5036)
- 制(5008)
- 贸(4869)
- 贸易(4867)
- 易(4775)
- 农业(4663)
- 地方(4421)
- 方针(4421)
- 述(4371)
- 阐(4371)
- 阐述(4371)
- 业经(4335)
- 税(4293)
- 税收(4199)
- 方针政策(4177)
- 收(4170)
- 机构
- 学院(73946)
- 大学(71465)
- 济(33156)
- 经济(32372)
- 管理(29336)
- 研究(26333)
- 理学(24438)
- 理学院(24209)
- 管理学(23906)
- 管理学院(23746)
- 中国(21223)
- 财(17504)
- 京(14844)
- 科学(13804)
- 所(12893)
- 财经(12612)
- 江(12584)
- 中心(12437)
- 经(11396)
- 研究所(11332)
- 农(10516)
- 范(9802)
- 师范(9759)
- 州(9735)
- 北京(9695)
- 经济学(9684)
- 院(9641)
- 财经大学(9106)
- 经济学院(8612)
- 业大(8596)
- 基金
- 项目(44095)
- 研究(35905)
- 科学(35373)
- 基金(31465)
- 家(26191)
- 国家(25933)
- 科学基金(22533)
- 社会(22187)
- 社会科(21049)
- 社会科学(21047)
- 省(17104)
- 教育(16597)
- 编号(15624)
- 基金项目(15541)
- 划(14492)
- 成果(13781)
- 资助(13717)
- 自然(13690)
- 自然科(13355)
- 自然科学(13351)
- 自然科学基金(13124)
- 课题(11270)
- 策(10614)
- 部(10248)
- 发(10064)
- 性(9822)
- 重点(9751)
- 年(9428)
- 项目编号(9319)
- 制(9085)
共检索到121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光
一、经济发展与工资政策新加坡共和国成立于1965年。当时新加坡经济规模很小,资源缺乏,劳动力供大于求。1965年—1973年间,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这期间,新加坡的工资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独立初,劳动力供大于求,新加坡工资水平很低。70年代初,随着经济发展,失业问题缓和,新加坡政府采取了解除移民控制,使大量外籍工人流入,因此工资依然保持较低的水平。1972—1974年,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但同时通货膨胀率也较高,所以当时工资政策主要考虑补偿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曹惠容
新加坡的教育投资政策在其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体现出其独特性:从宏观方面看具有投资力度大以及执行力、延续性、应变性强等特点;微观方面具有管理严密、使用效益高以及分配合理等特点;不仅如此,新加坡政府还通过立法等其他措施来保障教育投资政策的有效贯彻和实施。这些特点也是新加坡教育投资取得良好成效的原因。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戴芷华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经历了巨大的经济结构转变,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65~1980年),其特征是从转口贸易过渡到主要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出口制成品;第二阶段(1980年至今),由于劳动力日益短缺,促使新加坡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到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业。经过上述两个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学风
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加坡的和谐教育政策:理想的教育目标,教育分流制度,双语教育政策、课程政策和共同价值观指导下的国民教育政策,从中得出一些对构建我国和谐教育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
新加坡 和谐教育 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安仰东
一、新加坡经济1990年底新加坡经济开始箫滞下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连续六个月季度下降,从1990年的8%下降至1992年第2季度的4.9%,而后有所好转,在1992年第3季度复升至5.7%,在第4季度升至7.4%。1992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5.8%。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一 曲铁华
为了争夺国际高等教育市场,提升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新加坡政府于2002年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环球校园"计划,该计划为新加坡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由于新加坡政府片面注重经济目标,轻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和人民对于高等教育的民主期待,从而引发了政治危机,最终导致该计划未能实现。作为借鉴,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要防止过度功利的实用主义倾向;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要在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同时注重内生能力的发展;要加强质量监控,通过立法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加坡 “环球校园”计划 高等教育国际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戴家毅
在华人占多数人口的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无疑是一个高度敏感的议题,其形成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复杂权衡与考量,并在1965年新加坡独立建国至今半个多世纪里历经变革。从政策变迁的视角对新加坡独立建国以来的华文教育政策进行历史考察,对政策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政策变迁的逻辑与特征以及主导和助推政策变迁的背后动因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分析,以全面揭示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形成与发展的变迁逻辑。研究表明,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经历了从华文学校的改制到华文教育的改性再到华文教学的改良的演变过程;政策变迁主要呈现以华文作为华族母语的定位为逻辑起点和发展基调、制度断裂与制度渐进两种路径交织、从语言的政治性到民族性再到经济性的政策取向变化等特征;国内外生存环境与语言环境变化、稳定的政治体制和实用理性的执政理念共同构成推动政策变迁与转型的内外动力因素。中国的崛起为新加坡华文教育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在不改变英文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华文教育将会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更加重视,华语在社会上的应用也将愈加普遍。
关键词:
新加坡 华文教育 双语教育 历史制度主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洪志忠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是社会转型时期诸多力量博弈的产物,回答其复杂性和困境需要聚焦其政策环境和动力结构。在政策环境方面,教师绩效工资受到全能主义(totalism)的深刻影响,反映了政府部门以绩效来建立合法性的诉求,体现了事业单位改革公平与均衡的新方向。政党-国家、新自由主义、公民社会、新公共管理构成了推动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 政策复杂性 动力结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孔珍
对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执行特征的案例对比发现,不同类型学校在绩效考核方案、对绩效的重视程度、绩效工资差距、冲突管理方式以及执行结果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可见执行微环境对学校执行方式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不同类型学校绩效工资政策执行的调查结果应该分别处理;在针对教职工对绩效工资政策的态度和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时,应对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具体分析;是否拉大教师绩效工资差距并不重要,政策执行只是手段,其应服务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义务教育 绩效工资 政策执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庞丽娟 韩小雨 谢云丽 李琳 夏婧
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是我国政府依法保障和改善教师待遇的一项重要举措,但由于缺乏科学、健全的财政保障机制及配套制度的保障,在实施中出现推行困难、落实迟滞、低水平兑现等问题。应明确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是政府必须予以保障的重要职责,建立健全高位领导管理体制,建立中央和地方分地区、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财政保障机制,强化省级财政的投入职责,明确"省统筹"内涵与投入基线,建立健全监督问责制度。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师绩效工资 财政保障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明 费方域 孙娟
在实验室中考察劳动力市场是实验经济学近年来发展应用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其中关于最低工资的研究可以为考察政策效应提供新的视角。文章从劳动市场实验研究基础出发,对关于最低工资的实验设计和发现进行了总结,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考虑劳动者的保留工资变化,最低工资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将变得有多种可能。同时最低工资调整会影响到劳动关系中的公平判断,通过礼物交换关系的调整,这种影响可以引起诸多后续政策效应。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孟卫青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澳等国纷纷改革传统上以年资和学历为基础的单一工资制度,推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希望通过重构教师薪酬结构,达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公立教育质量的目标。在绩效工资政策实施中,各国政府提供充分的经费来源,且多采用财政激励手段吸引学校自愿参与绩效工资计划;在绩效考核中,通常采用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结果(学生成就测验代表)相结合的奖励模式;奖励通常面向"高需求"地区,实施教师团体奖赏制度而不是鼓励个人竞争。但是,由于公立教育部门和教师专业人员的特质,绩效工资制引入公立教育机构还面临许多限制。
关键词:
绩效工资政策 公立学校教师 国际比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苏奎
作为一项新制度安排,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从收入分配角度,旨在通过再造制度内在的激励机制,引导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发展。作为基本的制度安排,绩效工资政策的实施效果依赖于绩效考核的贯彻落实,但政策提供的指导性框架,使得其施行过程面临制度供给不足。因此,从微观层面,通过细节化的制度安排来弥补制度缺陷,有效启动制度预期的作用机制,达到"激励相容",是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有效推行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义务教育 绩效工资政策 制度安排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鲜红 陈恩伦
在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过程中,政策相关主体之间本质上是一种交易关系。受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有限理性以及资产专用性等因素的影响,交易费用可能导致政策失真或时滞等现象的出现。依据科斯第二定理,完善制度将是降低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中交易费用的根本举措。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威风 黄华 吴玉宇
劳动力如何影响企业行为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最低工资政策变动,研究劳动力保护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地区经济发展、年份以及行业和省份固定效应后,最低工资水平的上调会抑制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的意愿。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控股公司、劳动密集型以及员工人均工资低的公司中,最低工资水平调整的抑制效应更显著,且当公司所在地劳动力不充足和公司产品势力较弱时,最低工资水平对业绩预告的抑制效应更强。本文不仅丰富了劳动力保护和业绩预告的研究内容,还有助于政府和企业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最低工资政策变动对不同公司会产生差异化的经济后果。
关键词:
劳动力保护 业绩预告 最低工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